第二十三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
章節報錯
智慧機專案的研發,說實話比徐申學預料的要困難一些……雖然技術上的事他不太懂,但是偶爾去到智慧機專案的辦公室,看著一群高材生苦思冥想的樣子,他就知道這玩意不容易搞。
要知道,智慧機專案組裡的技術骨幹,專案組組長這些中高階別的技術人才,可都是頂著D級科研名額的。
他們此時發揮出來的實力,其實已經超過了他們原本該有的實力!
然而即便如此,這搞起來難度依舊非常高。
不僅僅難度大,而且工作量也非常大,給這些核心工程師打下手的普通工程師都大幾十號人了。
核心工程師加上一堆打雜的,整個近百人的智慧機團隊天天加班,但是直到現在連個樣機都還沒有給他弄出來……
各種問題還非常多,比如拍照的演算法搞不好,整體的硬體設計組合也很難,工程師們絞盡腦汁了也沒能把機身做到十點五毫米以內,要麼就是厚度達到了要求,但是散熱又不行了……散熱行了留給電池的空間又太小,導致電池容量太小續航太渣。
就跟蹺蹺板一樣,壓住這頭,另一頭就翹起來了。
然後還有一專案組之前有所忽視的問題,那就是金屬機身。
一開始覺得搞金屬機身成本低,製造還容易,不容易損壞等等……但是真做起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了。
因為普通工藝搞出來的金屬機身,在追求極致薄度的情況下,會導致強度不足,至於什麼手感,配色之類的也超級麻煩。
機身專案組拿著設計要求指標,諮詢了一大堆相應的廠家,然後看著廠商那邊報過來的複雜工藝流程,專案的工程師頭都大了……
看看這流程:
DDG→CNC開粗→T處理→PMH注塑→CNC精加工→拋光→噴砂(拉絲、噴塗)→一次陽極→C角高光→二次陽極→陽極後3D異形拋光→組裝。
按照廠家給的這麼一個流程去搞,也不是不能搞,而是要達到設計指標要求,那麼成本會非常高。
但是如果控制成本,縮減工藝流程,降低技術指標的話,那麼做出來的機身效果就很一般,強度不行,手感以及配色等等都不咋地,根本沒辦法用。
倒是系統方面的進度稍微正常一些,畢竟也不是自己做系統,而是直接拿著安卓系統進行本地化最佳化改進,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把谷狗的一些後臺訪問程序替換為自己的後臺訪問程序。
簡單來說,原先的原生安卓機要更新系統,提供一些基礎服務那麼都需要呼叫谷狗服務。
但是徐申學可是很清楚,不用多久谷狗就會被踢出去,這些谷狗服務都將會無法使用,所以必須要有自己的代替選項。
當然,上述只是一部分理由,而更多理由就是,這些系統深層次的服務,比如軟體商店都讓你谷狗佔去了,手機廠商還怎麼賺錢?
要知道哪怕是在安卓這種開源系統裡,內建APP收推廣費,手機自帶的APP商城也是非常重要的APP分發渠道,可以讓手機廠商獲得大量的渠道費。
一款遊戲在系統商店裡下載,使用者充值,這個過程裡手機廠商能夠收取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渠道費用……具體視手機廠商,軟體品類以及品牌而定,其中游戲的渠道費是最黑的。
原時空就有款遊戲,前期之所以沒有上國內各安卓渠道,就是因為各國內手機廠商的渠道分成比例大幅度超出國際慣例……外頭30%左右,國內渠道則是50%,導致雙方談不攏。
但是遊戲確實能打,靠著水果以及海外安卓市場還有官服等也能大賺特賺,到了最後國內廠商渠道忍不住了降低渠道分成,最後才上了各國內安卓渠道。
但是……能這麼幹的遊戲廠商只有區區少數幾家而已,大部分都得接受50%甚至更高的分成比例。
因為,渠道為王!
說這個,不是想說手機廠商太黑……而是想說系統軟體商店乃是手機廠商的重要營收來源。
一些低端機,幾百塊的價格比山寨機還便宜,你說它靠什麼賺錢?
一方面是靠手機銷量多了後,硬體成本逐步下降,賺後期的錢。
比如一款手機前面一千萬臺銷量都是不賺錢的,直到一千萬臺銷量後才賺錢,也就是說盈利線是一千萬臺手機,低於這個銷量就得虧本,超過了才能賺錢。
另外一方面就是靠著龐大的手機使用者數量,用APP商城等增值服務賺錢……說白了賣流量入口。
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最終導致了後期的智慧機市場裡,頭部效應極強,最終導致只有少數幾家廠商能活下來,剩下的全死了……
人家前面一千萬臺銷量的手機虧本賣?你跟不跟?不跟的話,大家都是組裝機,你價格比別人的貴好幾百,這市場競爭力就下來了。
跟,硬體利潤就沒了不說還虧本賣,還不一定賣的過別人……如果增值服務還放棄了,那得,可以破產了。
這也是為什麼原時空裡一大票國內手機廠商如此重視軟體商城這個渠道的緣故。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玩法,還有其他玩法,比如建立高階品牌,利用高階機型塑造品牌,再用品牌拉動中低端型號的售價,中低端機相對比市面上的其他競品賣貴那麼一兩百塊,進而避開正面低價競爭,維持硬體利潤。
這是用高階機打造品牌,中低端機走量賺錢的模式。
然後還可以利用線下渠道的資訊不透明,下沉使用者對手機硬體不熟悉的特點,再加大一線銷售提成,直接低配高價,維持硬體利潤。
還可以搞水果機獨特的封閉生態。
玩法很多,但是不管哪一種都不容易……沒點實力真搞不了。
比如走線下渠道割韭菜,你以為真那麼好割啊……
要知道線下渠道一直都是各大廠商廝殺極為最為激烈的戰場,你以為就伱這麼幹啊?別多想了,大家都這麼幹。
智慧機剛崛起那幾年,大街上遍地都是各種品牌的手機店。
要是沒點獨特的優勢以及全方位的硬實力,憑什麼你就能幹過別人?
還有依靠銷量降低硬體成本,依靠市場規模換增值服務……你真確定你靠著低價就能賣出去幾千萬臺手機?哪裡的自信啊!
供應鏈能搞定?市場營銷能跟上?價效比能跟上?售後能跟上?
但凡一個跟不上,你就完蛋了。
依靠高階品牌帶動低端機型的模式就更難做了……原時空裡一堆手機廠商一年又一年的衝擊高階,但是成功的有幾個?
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下,國外也好,國內也罷,一大堆老牌手機廠商陸續死掉了!
剩下來的全都是卷王之王,各方面的綜合實力非常能打,且都有著自家的獨特優勢形成的護城河。
————
作為一個後來人,徐申學對手機行業的瞭解其實也不算太多,都是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很清楚未來手機行業的殘酷之處。
而如此情況下,除了科研系統帶來的獨特技術,研發成本優勢外,他自然也非常重視品牌、增值服務、線下渠道這幾個領域。
線下渠道已經讓市場部啟動,先用威酷手機這個低能功能機的牌子慢慢搞著,不求多好,但求打好地基和框架,然後在智慧機時代到來後這個線下渠道就能發揮重大作用了。
品牌建設,這個最難,目前來說徐申學能夠做的也只是搞一個小藍手機,主打網際網路品牌,價效比,顏值這些概念,走小而美的路子。
至於打造高階品牌現在就別想了,不是說你弄個所謂的高階手機出來,堆上去一大堆貴的硬體,然後就能賣四五千塊的,人家消費者不認可!
別說四五千了,就算是小藍手機現在弄個兩三千塊的功能機出來,人家消費者都得笑話你:想錢想瘋了……
當然,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也不行,徐申學琢磨著等自己累積幾年,比其他廠商提前弄出一堆黑科技來,什麼頂級晶片,指紋解鎖,大功率快充,OLED螢幕,無線充電,全面屏,手勢操作,面容識別,屏下指紋,AI助手,自研系統等等這些,還就不信搞不了高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