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芳在床上躺了幾天,實在待不住,包著頭巾在屋子裡溜達,聽到這話探頭看出來,忙拒絕。

“媽,賣什麼賣,養著唄,小山估計又得要生活費了,養肥點到時候多賣點錢。”

張桂芳心意已決,“賣了吧,他的學費再想辦法。”

正聊著,秦大橋灰頭土臉從外面回來,見他這樣,不用問都知道工錢肯定沒討到。

秦樹比較老實巴交,見狀也只是自認倒黴。

李霞可不,她向來潑辣,見狀臉都綠了,一腳踹在凳子上問。

“怎麼還不結?他們咋說的?”

秦大橋頭都抬不起來,他像他爹,憨厚老實,一棍子打不出個屁。

被親媽這麼質問,支支吾吾道,“就說上頭沒結算,工錢發不出來。”

“放他孃的屁!你沒告訴他咱們家這個錢等著救命?你媳婦小產,你爸瘸了腿,工錢再不給,你要眼睜睜看著他們去死?”

被點到名字的張桂芳扒著門口也是火冒三丈,她脾氣和李霞差不多,潑辣還很衝,婆媳倆偶爾有個拌嘴的時候,但大多都一條心。

“你那工頭在哪兒?我去問問,問問他到底有沒有良心!你拼死拼活幹了好幾個月,工錢都不結,真以為我們秦家是吃素的?他難道不知道我女婿是軍官!”

聽他忽然提起陸封烈,原本義憤填膺的張桂芳立馬拉著臉。

還軍官呢?

小姑子嫁給他這麼多年,也沒見他回來過,之前還給津貼,自打秦小喬一年前走後,別說錢了,連個屁都沒有。

早知道不該把那個攪事精給糊弄走。

但秦小喬不走,她是一天也待不下去。

想來想去也怪她,她怎麼就不忍忍呢,但凡忍到現在,家裡也不至於這麼難。

前兩次婆婆打電話,還說那夫妻倆過得很和睦,轉性似的還照顧小山,漂亮話說了那麼多,怎麼沒見捎點錢回來,該不會是胡說八道的吧?

難道又是那個秦小喬瞎編亂造的?

“他孃的,再不給我錢,我一把火燒了他全家!”

李霞雙手叉腰罵得捶胸頓足,家裡愣是沒人敢吱聲。

“還杵著幹什麼?帶路!我倒要看看他們家有什麼靠山,這麼欺負我們!”

她推了把秦大橋,還真不像說說而已。

一大家子都嚇壞了,張桂芳也顧不上還在養身子,連忙衝出去拽住李霞。

“媽,你和大橋就倆人,過去不是雞蛋碰石頭麼?這事兒我們先商量個對策來,免得他們不認賬。”

李霞現在被逼得沒有退路,“什麼對策!他們就是看我們家窮,瞧不起我們,故意拖欠,不然那怎麼二牛他們都結了,就我們家不給?不是欺負我們大橋老實麼?”

李霞氣得渾身發抖,說到氣急敗壞的地方眼都紅了。

“這年頭老實都有錯了?我們不偷不搶賣苦力,憑什麼不給我們工錢?他不知道我女婿是軍官?真把我惹毛了我給我女婿打電話!”

這話除了她,誰也沒放心上。

尤其張桂芳。

她知道整個村裡都在看他們家的笑話,當初秦小喬嫁不出去他們就開始說三道四,後面一哭二鬧三上吊嫁了個軍官又被大家當成茶後笑談,並且陸封烈這麼多年都沒來探望過,更是讓他們津津樂道。

哪怕秦小喬去隨軍,仍舊有人指指點點故意揶揄,村裡人甚至還明裡暗裡針對,無非就是認定他們家沒人撐腰,只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嗎?

現在他們母子倆去要工錢,保不齊錢要不到,還會被羞辱一頓。

張桂芳不想讓他們去,不想讓他們這麼被人欺負。

但明顯現在李霞已經聽不進勸,她只能給公爹使眼色。

秦樹也知道兒媳的擔憂,默默地從兜裡摸出一卷旱菸,卷巴卷巴塞到嘴裡。

剛要點火,瞧見李霞拖著悶不吭聲的秦大橋抬腳就走,他誒了一聲單腳跳著趕上。

“孩他媽,等等……”

李霞聞言立馬扭頭,見狀氣沖沖問。

“怎麼?你也要去啊?你拖著傷腿怎麼去?”

秦樹提心吊膽開口,“要不別去了?等兩天他們還拖著不給再去,實在不行,咱們找個長輩一起……”

李霞一聽這話頓時就炸了,指著他怒不可遏道。

“找個屁!你這一輩子被人欺負得還不夠?就是你脾氣軟,才把大橋也帶成這樣,幸好有我和兒媳婦,要是這個家沒我們倆,遲早得散。”

這點張桂芳深有同感,之前秦小喬在家好吃懶做,她還會有點意見。

現在小姑子走了,這個家再也沒有礙眼的人,只要秦大橋和她好好過日子,他們夫妻倆肯定能白頭到老。

罵完丈夫,李霞的怒氣值已經到達頂峰,回頭看到秦大橋還在旁邊耷拉著腦袋紋絲不動,氣得在他後背捶了拳。

“還不快帶路!”

她一聲厲喝,秦大橋哪兒敢反抗,本就是老實巴交的性格,逆來順受的,當然親媽說什麼就是什麼,悶不吭聲走在前面帶路。

目送母子倆離開,秦樹唉聲嘆氣的,都怪他,老實慣了。

張桂芳也不敢在外面繼續吹風,趕緊扭身回了房。

陽陽一個人在灶房煮飯,用的是碎米加玉米麵,能省就省。

秦樹擔心孫子忙不過來,隨手找了根扁擔杵著過去幫忙。

秦家坐落在村子最裡面,三十年前動亂不安,秦樹和家人走散,來到這邊尚且安家。

畢竟是外來的,性子又軟弱,在這邊備受排擠,舉目無親沒有家業,本以為要打一輩子光棍。

好在年輕那會兒長得帥氣,又踏實肯幹,出趟門被隔壁村的李霞給瞧上。

李霞那會兒長得也水靈,只有個年邁的母親,為了擔家,小小年紀潑辣得不行,傳來傳去名聲不太好。

說親的沒幾個,她還都瞧不上,認死理嫁給秦樹。

夫妻倆日子過得苦不堪言,饒是如此,還很孝順的給李霞母親養老送終。

現在日子也苦,李霞卻不後悔。

母子倆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才到村口,對面就是坑坑窪窪的大馬路。

秦大橋看了眼馬路對面那家緊閉的唯一一處磚房。

“就是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