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離不開的側夫人
章節報錯
這個在旁人眼中病得起不來身的側夫人,已經拒了不少探望的人,難得踏實地過了兩個晚上。
只是今日,她猜測著大抵不會一直安穩下去,這才早早停在了軟塌。
直到外頭響起丫鬟小心的叩門聲,她才掩住了眸中神色,散了些髮髻,道了句進來。
開啟的門不過一瞬就被關上,可外頭呼嘯的風聲卻仍是透了進來。
僅僅只是聽著,便覺渾身冷沁。
“不是說了,這幾日天寒的厲害,我這處無需你們伺候,去幫襯著傅嬤嬤的人打理大房後院才是正事。”
“柳側夫人恕罪,實在是後頭的事有些棘手,沒有側夫人開口,奴婢們拿不定主意。”
“後頭何事?”
丫鬟聽其聲音頗為虛弱,忍不住偷偷抬眸瞧了一眼。
面前的人臉上沒多少血色,微眯著眼,緊蹙的眉心也透著不適,見狀,丫鬟不免又生了些擔憂。
“回側夫人的話,今兒夜裡方姨娘又犯了瘋病,眼下正鬧得厲害,老爺那處也因著頭疼睡不安穩,發了好大的火,人都拖下去了好幾個,奴婢們實在是勸不住......”
柳氏閉著的眼睜開,裡頭滿是倦意。
聽著丫鬟的話,她像是有些急色,只是還未開口,便用帕子捂住唇角,咳嗽了許久才緩過氣。
“不是讓大夫給方姨娘開了藥,怎得還鬧起來了?”
“奴婢也不知,只聽說方姨娘突然又開始拿著剪子四處晃,嘴裡還念著那些個同二少爺有關的事,那頭守著的婆子都不敢多聽,生怕老夫人知曉後又會氣暈過去,還連累她們一起被封口。”
柳氏眉頭一直未松,原本的病態轉而添了些嚴肅,手中握著的帕子也越攥越緊。
半晌,她才傳出一聲嘆息。
“念著年節的喜慶日子,老夫人才應了我,暫留方姨娘一條命,如今她若是聽不進勸,驚著旁人,那便按著老夫人的法子,先毒啞了吧。”
聽聞此話,丫鬟這才鬆了口氣。
誰也不知她們這些個做下人的,聽了那些不能聽的事情後會不會被滅口。
故而這一場下來,那幾個婆子背地裡對方姨娘的欺辱,她們這些人也權當瞧不見,巴不得這禍害早些閉眼。
可偏偏那瘋女人命硬,而柳氏也還念著舊情。
“也就是側夫人您心善,想著要留她一命,連那幾個守著她的婆子也得了您不少好處。”
丫鬟忍不住嘆了一句,卻又在瞧見面前的人一臉愁容後,在心裡嘆了口氣。
她是老夫人派來柳氏身側的丫鬟,目的自然便是盯著她的所有舉動。
可這些年,這位側夫人不僅沒有恃寵而驕,反倒一步步行得小心穩當,讓老夫人逐漸上了心。
若硬是要尋出不妥之處,大抵便是這位側夫人,太容易心軟。
旁人藉著後院安穩的名頭哭上幾句,這位就會想方設法地保人,生怕前頭的國公爺會被後院瑣事纏身,難得清閒。
亦如如今讓人不齒的方姨娘。
不過就是清醒時哭求了幾句,還想起了國公爺和柳氏曾經待她的好,苦苦哀求,柳氏便難以動手,暫替她保下了這條命。
可說起來,也是方姨娘命不好。
這關起來不過半日,人就突然患了瘋症,還說了不該說的話。
“派人去辦了吧,這時候,也不必說什麼心善不心善。”
柳氏搖了搖頭,又捂唇咳嗽了幾聲。
丫鬟轉身替她倒了杯熱水遞上前,還替她撥了撥旁側火爐裡的炭。
“柳側夫人您怕是不知道,那方姨娘還說,她害過竹雅院裡的錦茵姑娘,便是之前那一回,推人落水之事,差點那姑娘就因著這事......”
說起這些聽來的訊息,丫鬟愈加顯得憤憤不平,一開始也並未反應過來。
直到說了一半,她才突然想起宋錦茵同這位側夫人的關係。
但見其只是安安靜靜地喝著水,並未露出詫異,丫鬟提著的心這才又放了回去,趕忙換了話頭。
“奴婢也是聽說,那方姨娘可沒您想的那般良善,您看您早幾日還為著這麼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出頭,惹得老夫人不高興,要奴婢看,早該聽老夫人的先毒啞了,待開春後將人一席子蒙了抬出去。”
“都是伺候過老爺的人,我也是......罷了,方姨娘那你差人去辦,我先去瞧瞧老爺。”
柳氏放下杯子起身,因著身子虛弱,站起時還差點倒了下去,幸得丫鬟在旁邊搭了把手。
“夫人小心!”
一句脫口而出的夫人,讓柳氏猛地沉下臉,隨即輕聲呵斥了一句:“自己掌嘴!”
丫鬟不敢再多言,只老老實實地抬起手。
一掌下去紮紮實實,卻也毫無怨言。
說起來,若不是如今暴躁的國公爺只念著這位側夫人,今日這樣晚的時辰,柳氏早該喝了藥上榻休養才是。
可如今這府裡,整個大房和老夫人,已經徹底離不得這位側夫人。
不管這一聲夫人往後有沒有得喊,於柳氏而言根本就不打緊。
而她這個在柳氏旁邊當差的貼身丫鬟,也已經是府裡頭,爭著被人捧著和巴結的存在。
“好了。”
柳氏到底是不忍見其下手這麼狠,出聲叫停,“往後千萬謹言慎行,有些不該是我的東西,就永遠不要去想。”
“是,奴婢明白,奴婢一定謹記。”
屋外寒風凜冽。
柳氏披上斗篷踏出屋子,行在長廊之下。
偶有昏暗之處,正好遮住了她帶著譏諷的眼,和冷笑時微微勾起的唇畔。
在國公府待了這麼些年,這聲夫人,她從來都沒有稀罕過。
還有方姨娘。
聯想到裴瑾之早些時候,突然接了差事離開洛城,柳氏便明白,這裡頭大抵是有裴晏舟的手筆,而她的茵茵也該是知曉了他二人的事。
所以方姨娘才會瞧見裴瑾之去尋了茵茵,也因此生了見不得人的妒意。
而就是這樣莫須有的怨恨,害得她的茵茵差點就丟了一條命。
如今她求著老夫人留方姨娘一命,也不過是要她在那等陰冷逼仄的狹小屋子裡,嘗一嘗茵茵曾經受過的苦。
被人欺辱打壓,奄奄一息。
只是她賭對了裴晏舟,而愚蠢至極的方姨娘,只能在痛苦裡,永遠都翻不了身。
柳氏抬手緊了緊身上的斗篷。
瞧見經過的奴僕時,又忍不住咳了幾聲。
“柳側夫人,這是國公爺讓奴婢給您備下的手爐。”
前頭來了迎她的丫鬟。
知曉她心中記掛,一定會來,丫鬟早早便稟了國公爺。
柳氏並未多問,只伸手接過,端的是溫婉賢淑。
她如今只盼著國公爺身子再差一些,整日在暴躁裡再無清明,直至一點點地死去。
而她,不必再煎熬地等著那一日。
只待裴家世子接手,讓她償命也好,願意放她出府也罷,總歸她這一世,也終能在最後的時日裡松上一口氣。
只是唯一的遺憾,大抵是活著的她,再沒顏面去見她的茵茵,只能盼來生一聚。
......
直至天亮,柳氏才將暴怒的國公爺安撫至入睡。
而整個京都城也已經徹底熱鬧起來,多的是新鮮玩意兒,和從別處來京都的人。
東街上,兩名姑娘做男子打扮,身量比京都城的姑娘要嬌小一些,穿著男子衣袍時,有一種不同於這處的美,頗為惹眼。
瞧見攤販上擺出的東西,兩名姑娘拿起便不捨得放下。
“大姐姐,京都城裡有這麼多我們嶺南沒有的東西,我都還沒瞧夠呢,不如待會瞧見顧叔,求著他再多待兩日吧!”
“顧叔如今可是響噹噹的平勇將軍,哪能說留就留,何況母親還在嶺南盼著顧叔回去,你倒好,心裡只想著玩鬧。”
高一些的姑娘瞧著約莫十五六歲,面板白皙,明眸皓齒,俏麗多姿。
眼中雖也有不捨,但要比旁邊的姑娘多一些穩重。
“何況咱們嶺南也有不少好東西,莫要給顧叔添麻煩。”
“才不會是添麻煩,只是母親這般捨不得顧叔,為何不一起跟著來?說不定兩人還能在路上更親近一些......”
“小聲些!”
姑娘伸手扯了扯自己的妹妹,瞪了她一眼,“母親不來,自是不想瞧見宮裡頭的那些人,別說了,省得被人聽見。”
兩人正嘀咕著,突然瞧見旁邊有馬車停下,而後上頭下來了一名中年男子。
“可是尋到兩位姑娘了,顧將軍在宮裡抽不開身,讓小的來同兩位說,明日一早便動身回嶺南,今日兩位姑娘莫玩得太疲憊,得顧著些精神。”
“明日就動身?”
年紀略小一些的姑娘詫異之下還有些不情願。
她噘著嘴,可憐兮兮地開口道:“當真不能勸顧叔多留幾日?我記得母親曾說過,顧叔患有舊疾,如今既是到了京都城,不如尋個厲害的大夫給顧叔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