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孫大娘聽勸,李加一到流村
章節報錯
但他是真不敢動手了,別看李愛民一條腿瘸了,收拾史尚飛都用不了一隻手。
就算是把一大爺加上,都不夠李愛民收拾的。
“還真是一大爺的兒子。”李加一撇了撇嘴,直接就出去了。
前院很多人看熱鬧,但是沒有一個人說話,更沒有人幫一大爺和史甄氏。
因為這院裡的三位大爺和史甄氏一家,都快天怒人怨了,誰會去幫他們。
“好了,該吃飯的吃飯,該上班的上班。”一大爺應家盛對看熱鬧的人說道。
“師傅,我……”
沒等史尚飛說完,一大爺就打斷他說道:“回頭再說。”
“先把你媽扶起來。”
“知道了師傅。”
一大爺點了點頭,轉身回到了屋裡。
一大媽郝大美看到一大爺進來,說道:“你就不應該出去。”
“小兔崽子,早晚我要收拾他。”一大爺咬牙切齒的說道。
聽到一大爺這麼說,一大媽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一大爺的兒子應光耀和兒媳婦荊蘭英低著頭吃飯,誰也沒有說話。
但可以看到應光耀的眼神露出兇光,主要是李加一那句一大爺夜裡被兒媳婦用兩個茄子抽了。
剛走出大門,就碰到從外面回來的孫大娘。
這位孫大娘是孫大爺的媳婦,孫大爺腿有殘疾,在街道辦找了一個掃大街的工作,一個月十五塊錢。
孫大娘沒有工作,平時從街道辦領一下火柴盒回來糊,不用說,這應該是剛領完回來。
“加一出去啊?”
“是啊孫大娘,您這是去領火柴盒去了?”看孫大娘提著一袋子東西,李加一問道。
“嗯!糊火柴盒補貼點家用。”孫大娘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好意思的。
“挺好的,總比那些什麼都不幹,總想著不勞而獲的強。”
孫大娘聽到他這麼說,當然知道他說的是誰,整個四合院,估計都知道。
其實李加一這傢伙並不是很壞,當然,這是對好人來說。
“對了孫大娘,我記得您是農村的吧?”
“是啊!怎麼啦?”
“孫大娘,您別誤會,我沒有看不起農村,我只是確定一下。”
“沒事,我知道你不是那樣的人。”孫大娘無所謂的說道。
“是這樣的孫大娘,如果您戶口現在還是農村的話,我勸您儘快把戶口遷過來。”
現在是五八年的七月,到十月份的時候,戶口就會確定下來。
到時候再想把戶口遷到城裡,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除非你有國營單位的正式工作。
孫大娘之所以還是農村戶口,那是因為她在農村有地,給別人種,每年人家給她糧食。
但到九月份的時候,農村實行集體工分制,土地收歸集體,不幹活就沒有糧食。
要知道孫大娘可是有三個孩子,她一個人沒有城市戶口,等於說三個孩子也沒有。
可想而知到時候會是什麼樣,沒有戶口就沒有定量,指著孫大爺一個人的定量,別說吃乾的了,估計連稀的都吃不上。
“加一,為什麼要把戶口遷過來啊?”
“孫大娘,至於什麼原因我不能告訴您,如果您相信我,就把戶口遷過來。”
聽到李加一這麼說,孫大娘沒有再問,說道:“行,我回去跟你孫大爺商量一下。”
“嗯!那我先走了。”
“好。”
李加一離開了,孫大娘也心事重重的回到了院裡。
孫大娘家住在後院西北角的兩間後罩房,挨著三大爺家。
她到家的時候,孫大爺也是剛掃完大街回來,正在吃飯。
“老孫,剛才我回來的時候,碰到了東跨院的加一,他跟我說,讓我把戶口遷過來。”
“是加一說的?那他有沒有說因為什麼?”孫大爺問。
孫大娘搖了搖頭說道:“沒有,他就說如果相信他,就把戶口遷過來,至於原因,他說不能說。”
孫大爺想了想,說道:“那就把戶口遷過來。”
“啊!老孫,如果我把戶口遷過來的話,每年咱們家就少三百斤糧食。”
是的,孫大娘還有她的三個孩子在農村都有地,種她地的人,每年給她們家三百斤糧食。
孫大爺看著孫大娘說道:“愛民兩口子是有本事的人,加一一定是知道了什麼,所以才跟你說。”
孫大娘想了想還真是,連忙說道:“那我一會去街道辦找徐主任去。”
“嗯!還有,加一既然說盡快遷過來,那就快點,還有,這件事不要跟別人說。”
“我知道,我又不是多嘴的人。”
其實李加一現在正在後悔呢!忘了交代孫大娘不要跟別人說。
但是現在他已經坐上了車。
從城裡並沒有直接到達流村公社的車,只能先坐車到昌平縣,然後再轉車去流村公社。
說實話,這個年代的公交車是真慢啊!而且車廂裡各種味道。
主要還是路不太好,都快把他給晃吐了,當然,各種奇怪的味也佔一部分。
還好四個多小時以後,李加一來到了流村公社,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不過他並沒有去吃東西,胃裡很難受,根本就吃不下。
深吸幾口空氣,連忙往公社的西頭走去,這也是去李家村的方向。
很快李加一就看到好幾輛牛車停在公社西頭的樹蔭下。
找了找,就看到一個老頭正坐在那,拿著個煙桿抽旱菸。
“六爺爺。”李加一喊了一聲。
這也是李愛民和葉欣放心他一個人來的原因。
被他喊六爺爺的這個老人,跟他爺爺是一輩的,排行老六。
孤家寡人一個,老婆孩子在戰亂年間就不在了。
老人有一輛牛車,每天從村裡拉人來公社,然後再給拉回去。
一個來回,每個人也就五分錢,一個雞蛋的價格,要知道這可是十幾公里啊!
李家村很大,有一百多戶,每天都有人來公社,有人來買東西,也有人把雞蛋或者山貨拿到公社賣。
多的時候有十幾個人,少的時候也有七八個人,而六爺爺就指著這個來餬口。
一個月下來也有個十幾塊錢,這點錢在城裡不算什麼,但是在農村是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