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恢復得不錯。”沉鳳鳴對著他的手臂稱讚了一句。如那日所說,這一隻手固然不可能再恢復知覺,但手臂眼下已能夠稍許活動——雖然,想要做什麼“額外的動作”,還是不甚可能。

他還是笑嘻嘻的:“和你一起來的是誰?”

三十似很明白他的顧慮。“自己人。”他答。

“廿五我看見了。”沉鳳鳴道,“別人呢?”

“沒別人。”

“真的?”沉鳳鳴道,“上回也是你找我說話,轉身十五就動了手,這次——不會有一樣的事?”

三十面無表情地提起面前的壺注了碗茶,“這次是你找我說話。”

沉鳳鳴目光轉動:“下午你去哪了?”

三十低頭飲茶,並不說話。

“按說你一個‘盟主’,好不容易來趟臨安,這一下午總該有諸多武林世家想來拜訪,”沉鳳鳴接著道,“但你好像一個都沒應,自己一個人出去了——你是不是有什麼更重要的事?”

“我不是‘盟主’,替他來吃頓酒而已,不想費力應付那些人。”三十道,“喝茶麼?”

沉鳳鳴低目。三十果然又提起壺,給他也注了一碗。不愧是孫家的別院——今年早春頭一批茶最嫩的葉子,臨安城這麼多王公貴族要搶,孫家硬是截下了一些,那看似不起眼的茶碗裡頭,如今泡的尖芽只怕值比黃金。

沉鳳鳴卻沒喝。“不是吧,好不容易來一趟,真的只吃頓酒?”他笑了聲,“你今天不費力應付那些人,明天就免不了要多應付——就算真如你所說,那你總也有個去處吧——不能告訴我?”

三十向他皮笑肉不笑了一記:“不能。”

沉鳳鳴欣然:“你不說也沒事。這是臨安嘛——臨安比起別的地方總是不同些的,除了這武林草莽眾多的外城,還有個人人想要趨附的內城——上回太子派使給你們東水盟撐足了面子,東水盟主這般識大體,既然來了,於情於理,都該去見見太子的,我說得沒錯吧?”

他表情忽地一冷:“可曲大盟主的心是不是也太大了,這等要事竟然也用替身?還是說——他其實也在臨安?甚至——也去內城了?”

三十把茶碗放下了:“你不用套我的話。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我從來都沒打算要夏錚父子的性命。”

這話倒是令沉鳳鳴沉默了。單以三十而論,這是句實話。將東水盟或“食月”其他人對夏家莊的作為強加於三十身上,無異於將“黑竹”刺殺夏錚那般作為強加於沉鳳鳴身上——並不公平。坐在這裡的兩人,至少於保護夏家父子一事上,本沒有立場分歧。

如果這句話能算作三十的承諾,沉鳳鳴倒也不是非要強求更多。曲重生既然在建康之會已因刺殺夏琛一事與三十有了裂痕,倘當真有什麼新計劃要對付夏家莊,多半不會再叫三十得知,從他口中問不出任何細節,實在合情合理之至。

他沒有再說話,飲了一口茶,起身離開。這一時的沉鳳鳴並未意識到,就在方才,他對曲重生身在內城的那番猜測,已差一點讓他觸到了面具後的真實。

--------------

衛楹這一夜都沒睡。孫家一早就要來接親,她不得不從午夜就開始換洗梳妝。這些事當然並不必她獨力親為,只是,坐在那裡,她還是覺得一陣陣恍忽,好像要發生的這件事,絲毫不真實。

她在鏡中看見了父親衛矗站在稍遠的門外——應該已經站了一會兒了。衣飾繁瑣,她甚至連頭都不能移動半點,只能用一雙眼睛與他對視。這是這世上唯一一個知曉她為何而嫁的人吧——她在心裡這般想著,眼眶便紅了。

衛矗走進來,幾個妝娘知趣地退去了。他走到脖頸僵硬的小女兒身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肩。“還有一個多時辰。”他說,“你若是後悔了,還來得及。”

衛楹輕輕搖頭,滿頭珠翠都隨之晃動不安。她的手在花團錦簇的喜服下輕輕攥緊,嘴角卻微微揚起,“我早想好了,怎麼可能這會兒後悔。”

衛矗不語,只是凝神看著鏡中的她。他的兩個女兒都出落得很美,而今日,妝紅下的衛楹一改平日裡的輕柔寡澹,美得前所未有地濃烈,那感覺就好像是——好像是將她素日藏在謹慎和恬雅之下的那些力量都翻活了出來,亮在了外面。

“如果你娘還在,她……定不允我這樣做。”衛矗嘆息,“孫覺配不上你——放眼整個江湖,都沒幾個人能配得上我衛家的女兒。”

外面有家丁提聲稟報,說是孫家的人已然從家中出發,少時便要到了。衛楹笑了笑,道:“還是讓妝娘進來吧。別要一會兒誤了時辰。”

衛矗沒再說什麼。這個女兒心裡一直有另一番嚮往,他這個當父親的,早就曉得了。

天還沒亮,吹打奏樂之聲已經驚醒了半個臨安。新郎倌孫覺早也著了盛裝,帶人在衛府門口接迎自己的新娘子。衛楹卻已經看不見了——紗緯遮擋了面龐,她只能瞧見腳下的那一小段。有人扶著她上了喜轎。她聽了一番循規蹈矩的唱說周折,身子一輕,轎子騰起,她知道,上路了。

衛家主送親的是二哥衛楓。孫衛二家雖然一個東一個西,但反正都在臨安城裡,再遠遠不到哪去,就算要揚揚排場晃晃悠悠沿著四角都兜轉,也花不了多幾時辰。衛楹就在這一晃一蕩間感覺著自己的心也晃在一上一下間。這一輩子,與那個人總是無緣了——這兩天她有時靜下來想著,自己本來也沒什麼道理定要與夏君超有什麼首尾——才見了幾面啊,話才說了幾句啊,還不都是自己一個人時候的臆想,其實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都沒弄明白呢。只是那會兒偷聽他說了兩句話就莫名覺得他果敢、純良、俠義——是自己喜歡的那種人,可現在回想,竟然都想不確是怎麼句話了……

在這個衛家,除了父親衛矗,沒有人知道她這個看似最為柔弱的四小姐心底裡嚮往的竟是在這臨安城與這江湖已漸漸褪色的俠義——是那個險惡卻也熱血的江湖。這些嚮往大概是源於從小在父親那聽到的那些故事吧——她很少出門,可她就在那院牆之內,獨自痴迷於那些令人神往的江湖傳說,那些不知真假的俠士童話。夏琛與那些故事相比當然還差得很遠,可——那是她第一次在這院牆裡聽到擲地有聲的少年聲氣。那天,他是為他的父親來的。她不奢求一個如故事裡的人物般的英雄,她只是感覺到了一樣的質氣與風骨——除了她無可替代的父親,她從沒在第二個人身上見過。

只是啊,她看了夏琛這麼久,這個少年的眼睛,卻從沒有向她看一眼。她只有那麼一次見過他眼裡有和自己看見他時一樣的光,可那一次他看的——是別人。

她已經想得很明白了——他們不可能有將來。即使沒有孫家的這次求親,她也終會迫自己將他慢慢澹忘去。可即使沒有夏琛,她心所向往的東西卻從來沒有變——她嚮往那個故事裡的江湖,嚮往那樣的俠士英雄,如果已經再不能找到一個夏琛一樣的男子,那麼就自己試著去做這樣一個人,跳出這個“四小姐”的身份,跳入那個江湖裡去,尋一個“行俠仗義”甚至“揚名立萬”的機會——她不確定,同父親對話的那天他到底懂了沒有——反正她聽懂了父親的意思——如果這江南還想回到那個和故事裡一樣的江南,孫家和東水盟,都必須倒下,而她——她嫁給誰都已經沒有分別,只除了——她可以借這個機會,完成她自己和父親兩個人的心願。

這也是隻有他們兩人才知道的秘密。

現在,她已經離開家了。她和父親的願望或許都很遙遠,可至少,她走出這一步了。只是,她覺得自己本應感到興奮才對,卻不知為何,竟有這麼多忐忑。也許是父親的故事裡只有英雄的果敢與勝利,卻從沒有講過他們付出了什麼——而她,到現在,才突然發現,她即將付出的是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她捂住胸口。她有那麼一瞬,真的害怕了。她只有十八歲,她經歷得太少太少了。她不能想象要與孫覺那樣一個紈絝子弟拜堂成親,要與他洞房花燭,要被人稱作“孫夫人”,而那些雖然乏味卻開懷無憂的閨中時光,那段雖然苦澀卻欲罷不能的一見傾心,將永不復回。

隊伍走了有一晌了,外面天不知亮了沒有。應是還沒有,不然這臨安城雞鳴而起的百姓,早就該出來看熱鬧,把那街道擠得鬧鬧騰騰了。這條街卻很安靜,吹打聲在這裡顯得好像有點孤單,只有馬蹄的得得能與之相和。

“我們在哪了?”她還是忍不住,向離轎子最近的衛楓問了一聲。她希望離孫府還遠,讓她還有時間安撫下自己這顆平寧不下的心。衛楓低頭下來,輕快地答了一句:“嘉會門附近了。快了。”

衛楹輕輕哦了一聲。說是嘉會門附近,其實自然不會真往各城門都去繞過,只不過是說個大致方向。她曉得嘉會門是城南門樓,這一帶多住的是顯貴,自然沒有那許多熙攘百姓,大清早的早起的最多隻有顯貴家的僕人婢子,但多半不會無忌出聲,當然就聽不見什麼聲息了。

而過了嘉會門前的直街,便是城東了——城東有孫家大塊地盤,到了那裡,便真的是孫家的人了。

她暗自捏緊裙裾,在早春的寒意裡掌心皆汗。這世間當然是沒有一個傳說中的英雄來救她這樣自投羅網的美人的——她想要的人不會來,她不想要的,都不算英雄。

可偏偏是此時,她聽見前面傳來一聲嘶長的馬鳴,隨即是孫覺一聲驚呼,然後是更多馬嘶,衛楓口中傳來“歟歟”的吆喝,顯然想安撫驚馬,而轎子幾乎同時也一頓,停了下來。最前方孫家的幾名門客驚問:“什麼人!”可那陣不知從何而來的風聲在他們話音落下之前早已到了頭頂——衛楹還未反應過來,頂上一涼,轎頂竟然被不知什麼刀具給掀了開去,她驚得下意識要揭起蓋帷動手,風聲卻忽然斷了——在衛楹來得及觸到鳳冠之前,在衛楓被驚馬掀倒在地挺身翻起之前,轎子彭然落地,精凋致刻的轎身只一瞬間四處崩裂,而衛楹發現自己抬至半空的手臂已然僵硬——全身都已僵硬,僵硬地失重地倒下去,倒在一個人肩上。她失聲要叫,那人卻只容她叫出了半聲——音啞的半聲,一股悶痛自後捲入頭腦和整個軀殼,她在失去知覺的神昏交替片刻裡感覺到衛楓拼了命地撲來,而那人負著自己只是縱身一躍——她的二哥衛楓輕功十分不弱,但與這個人相比好像還是差了一截,只及捉扯到了自己那般複雜衣飾的一點邊角——便落了下去。

而負著自己的那個人卻已輕快地踏上屋頂。她戴著沉重鳳冠的頭顱在一陣抵受不住的暈眩裡向那人肩上沉沒下去,有一枚金枝竟然划動了他矇住面目的黑布。只可惜她的最後一點神識並沒有用在辨認那半張臉的容貌與神情,閉上眼睛之前,心下竟沒有害怕,唯一的念頭只是——這場關於成為俠女和改變江湖的夢,這麼快就碎了啊。

-----------

三十在別院的窗前,飲了一碗早起的茶。

孫家新婦尚未過門半途被擄的訊息,此時已傳過了別院。孫府上下雞飛狗跳,孫復急請他前往商量對策。

三十看了看鏡中自己那張已變作了曲重生的臉,一旁廿五適時遞過一個伶人面具。在傳話之人走了之後,在戴上那隻面具之前,他忽然便笑了笑。

——看來十五是真的長大了啊。

臨安城此時已經醒了,喜氣依著原本的路徑,以加倍於昨日的歡欣,在整個城裡快速地瀰漫開來。炮仗,酒席,道喜,讚歎——那個不幸的訊息還沒有傳入太多人耳中,良善的人們依舊樸素地簇擁在這個節日的各個交點關節上,做著他們本來該為這個節日做的事。但還是有少數人看見了來不及在天亮前清掃完畢的轎廂的碎片,這讓一點不安自南門嘉會不遠處蔓延開來,即使不能確定發生了什麼,交頭接耳的人在天色更亮時也多了起來。東面的人說,好像有看見新郎倌失魂落魄地在趕路;西面的人說,好像有看見衛家的人快馬加鞭地奔回家。即便該做的事一樣沒落地向前推進著,這個節日的氛圍好像也漸漸地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