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當進行軍事大比武,當鼓勵生育
章節報錯
李如柏聽後不由得問著江世功:“江大哥為什麼會覺得這是運氣好?”
江世功道:“不然呢,你越過上面頭頭直接去見總鎮,一般而言,總鎮肯定不會見你,脾氣大的沒準還直接下令打你一頓,或者把你直接當刺客砍了都有可能,偏偏如今這位總鎮不但見了你,還提拔了你,可見你運氣好,遇到了一位好總鎮。”
“有道理。”
李如柏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對江世功道:
“那江大哥運氣也不錯,認識了我。”
江世功微微一怔,旋即一臉喜色,立即躬身道:“小弟江世功永遠都將您視為自己的大哥!願為鐵大哥上刀山下火海!”
李如柏忙扶住了江世功:“何必如此,現任總鎮明察秋毫,正是你我建功立業、大展宏圖的時候。”
江世功“嗯”了一聲。
而李如柏接下來則在趁著休息時,將自己的見聞寫進了給李成梁的信裡,道:
“父親大人可安好?兒子拜您所賜,充軍東瀛已有半年,如今升到了哨官,但並非全是因為兒子英勇善戰才得升,而是兒子運氣好,遇到了一位體察底下將士的好總鎮,另外,也跟兒子自己投了個好胎有關,若非兒子是李家之子,何以知道戚總鎮秉性,何以敢如此大膽?”
“兒子發現,若為普通士卒,想要進步可謂難也!而不但要敢做事,還要運氣好,運氣不好時,還得能忍;除此之外,即便官至總鎮,也得能忍,能燮理陰陽,不然就是要麼得罪了上司,要麼得罪了下僚;”
“另外,軍中虛功冒功之情況嚴重。”
“所以,選拔官將,尤其是選拔底下的小校時,不能只信地方根據實戰所報的功績,還得時常透過大比武與大演練的這種方式,檢驗一下比較好,有的所謂立有大功的小校其實不過是仗著關係而已,很多連火器都不會操作,乃至有連馬都不會騎的,怎麼可能立功?”
“父親大人現在為樞密使,負責中下層官校選拔,自當慎重一些,以免將來這些官校成為一方總鎮,陛下會怪是父親不稱職。”
李成梁很快就把李如柏給他的書信遞到了御前。
所以,朱翊鈞這一天就看起了李如柏的信,其看後就笑著對李成梁說道:“令郎去軍中基層,果然是有收穫的,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還給你這個樞密使提出了建議。”
“犬子信口開河,讓陛下見笑了。”
雖然,李成梁是確定李如柏在信中說的很不錯才交給朱翊鈞看的,但在朱翊鈞面前,他還是謙虛了一下。
朱翊鈞道:“朕倒是覺得他提的建議不錯,要時常透過大比武大演練的方式檢驗軍中旗校。”
“是,樞密院定遵旨照辦。”
李成梁這時回了一句,且不由得白眉微挑,頗有喜色。
戚繼光瞅了李成梁那得意的神色一眼,接著就因為想起自己的兒子沒一個願意從軍而微微一嘆,然後便將戚金的奏本拿了出來,對朱翊鈞說:
“陛下,東瀛鎮臣戚金上密奏,劾郎官湯復和把總尹富不法,該如何處置,還請陛下示下。”
朱翊鈞已透過李如柏給李成梁的信知道此事,便吩咐道:“這事既然戚金不好主持公道,就由錦衣衛來主持,逮拿這二人進京嚴審,以正軍心!”
張敬修這時忙拱手稱是。
錦衣衛出面直接逮捕湯復與尹富的確更好,這樣就無人懷疑是戚金所為,而至於錦衣衛如何知道的這事,自然也是官僚不能問的,問就是錦衣衛本身利害,無孔不入。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官僚集團畏懼特務政治的原因。
主要就是特務政治讓人防不勝防。
但饒是如此,總是會有人心存僥倖。
閒話少敘。
且說,李如柏在山口城待了沒幾個月,就親眼看到了,湯復和尹富被京裡來的錦衣衛拿走的場景。
這讓李如柏由衷的感到高興,尤其是在他想到湯復和尹富倒黴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父親寫信的緣故,這讓他更加有一種自己在為國除害的暢快感,也讓他更加覺得,自己沒白以充軍的方式來軍中基層。
而江世功等明軍基層官兵也感到大為高興,畢竟他們是深知湯復和尹富這些對朝廷不忠的中層官將有多可惡的。
江世功甚至因此還替李如柏惋惜:“若是這錦衣衛早點來了就好了,這樣李大哥您的大功就不會被人拿走了。”
“現在也沒人敢拿了。”
李如柏則意味深長地說了這麼一句。
而李如柏不久後也已透過自己父親李成梁的回信知道,他的提議已經被皇帝採納,皇帝還誇了他。
這讓他如甘露滋心,滿腔有見春之喜,在接下來的歷練中更加積極,怨氣也大減。
而明軍在奪下山口城後,就繼續挑釁毛利輝元。
主帥戚金還派兵包圍了毛利輝元的居城——荻城。
居城也就是藩廳,相當於都城,即毛利輝元自己所駐的城。
明軍在包圍平山城後,戚金倒是沒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派了參將陳策責問毛利輝元,問其為何不準毛利敬元禮待上國王師,竟敢拒絕王師進城搜查失蹤士兵的要求。
這讓正因為荻城被圍而要殊死搏鬥的毛利輝元鬆了一口氣,知道明軍沒有要直接滅自己的意思,忙稱這裡面是發生了誤會,還作了解釋,且表示願意賠償五十萬兩白銀,以息大明王師之怒。
戚金將此事上報給了巡撫楊鎬。
楊鎬考慮到朝廷雖然已決定滅倭但具體戰略是先消滅其頑固貴族,以奪其市場為主,在透過移民與教化來慢慢吞併,也就以巡撫有便宜行事之權為由,暫時接納了毛利輝元的請求,還要求毛利輝元不得禁止自己轄區民眾與大明通商。
毛利輝元自然予以答應。
只是,長州藩毛利氏下面的大名和武士倒不是都像毛利輝元這麼明時勢能忍,不少也還是因為明軍東征,而主動向明軍發起了進攻。
有直接率兵襲擊明軍的,也有行刺的,還有故意搞破壞的。
明軍對此採取的措施則是見一個殺一個見一隊殺一隊,無論哪一國哪一町發生動亂,都會石過刀,草過火。
之前說過,大明是不缺人的,甚至人多到還影響了國家工業化的程序的地步。
所以,大明的對外擴張模式也就和西夷不一樣。
既然不缺人,倭人對大明而言也就沒什麼價值,尤其是不事生產的貴族,就更沒什麼價值。
所以,對於不願意臣服大明的倭人貴族,明軍也就很乾脆的直接殺掉,也不勸降。
主打的就是一個自覺。
如果服從王化,就可以暫時不殺,允其繼續在當地以貴族的身份存在,如果不服從王化,那就只能當做倭寇除掉。
對於大明而言,甚至巴不得倭地人人皆倭寇,這樣的話,便能除掉更多倭人,也就能移更多民。
一時間,許多不肯接受大明帝國統治的大名與武士都遭到了血洗。
明軍也不只是自己來血洗,還讓毛利氏等臣服大明的大名來參與,更會招募一些浪人,即破產的武士以維持治安的名義參與進來。
毛利氏和浪人們很積極地為明軍做著這些事。
因為毛利輝元這些大名本質上也是地主,他們也希望自己所在的地方能夠安寧下來,對於自己的主子是幕府還是大明帝國都不重要。
浪人也一樣,作為破產武士,現在能為大明幹活,擁有一份穩定職業,對他們而言,簡直是讓他們再次獲得了安穩的生活。
“老爺!前面就是嚴島町!”
李如柏在征剿叛亂倭人的治安戰中因立功已成為了一名都司。
這天在他奉命率兵去嚴島町平叛剿匪時,跟著他一起的協守營參將大友廣義就給他介紹了一個叫石田隆景的嚮導。
這嚮導石田隆景本是在這一帶海岸活動的浪人,如今已被明軍招安,成為了維持治安的藩兵隊長,而這時,他就正弓著腰,諂笑著給李如柏指著路。
因倭人投附大明最多的,就是給大明的權貴官僚當奴隸,所以,倭人們也就大多學會了“老爺”這一稱呼,也知道喊人老爺是一種讓對方高興的稱呼,漸漸的也就對所有漢人喊起了老爺。
石田隆景也就在這時稱呼李如柏為老爺。
所謂協守營則是朱翊鈞早就下旨讓足利義昭組建的一支兵馬,協守營主要由倭人組成,職責就是協助明軍平定叛亂,早在大明佔據九州後就設了此兵馬。
而能成為協守營將領的基本上都是對大明已經非常臣服的大名。
協守營名義上也算是足利氏的中央軍。
當然,實際兵權是握在大明的官員手裡。
至於毛利輝元等臣服大明的地方大名所編軍隊就統稱為藩兵。
不過,毛利輝元雖說是臣服了大明,但名義上他是臣服了大明的傀儡王朝——足利王朝。
而足利氏則對毛利輝元下達了配合大明一起征討德川氏的命令,故石田隆景雖然是毛利氏的人,但也得聽從李如柏的指揮。
李如柏在聽石田隆景如此說後就率兵進入了嚴島町,很快,他就看見一群倭人武士正集結在一起,向他殺來。
李如柏見此忙讓大友廣義的協守兵先上,而他只帶著自己麾下的明軍在後面做督戰隊。
雖說,大友廣義的協守營有采購自大明帝國的精鐵甲冑與大鳥銃,可謂裝備精良,卻在接下來被這些不怕死的叛亂武士打得慘敗。
主要是這些協守營的倭人只敢在遠處放銃,不敢衝進去白刃戰。
而不願意臣服大明的倭人武士基本上都是頑固的抗爭者,基本上都不怕死,且悍勇善戰的很。
這些倭人武士只要衝過了協守營的第一波火力網,就直接與協守兵進行白刃戰,甚至不惜點燃身上所帶的火藥包,敢與協守營同歸於盡。
協守營的倭兵自然大多沒這份血性,要不然,也不會甘願做大明的爪牙,而不跟著反抗。
李如柏只得親自率領明軍進行督戰,透過擊殺潰逃的協守兵,才止住了這種潰勢,逼得大友廣義不得不重新組織起官兵,對沖來的叛亂武士進行攻擊,倒也利用自身優良的火器,且在明軍的火器協助下,止住了這些叛亂武士的攻勢。
但李如柏已自知不能指望這些協守營的倭兵能徹底剿滅叛亂武士,他也在這之後乾脆下令撤回了新築的花雲城,而準備向上司請求調更多明軍來剿滅這裡的叛亂武士。
同時,李如柏也給自己父親李成梁再次寫信說:“協守營倭人無膽,只能打順風仗,不敢打逆風仗,防守還可,進擊無用,鎮壓倭人黎庶還可,剿滅倭寇則難,當多調本朝漢兵,不然難以徹底盡剿倭寇,本朝漢兵自貴軍重軍功後,多敢力戰也,何況按旨,在東瀛剿倭戰死者,可得永業田五十畝,故敢拼命者不少。”
……
“正好,國朝現在正因為蒸汽機推廣而在把大量失業人口吸納進軍隊裡,多往東瀛派些兵,朝廷是能做到的,國朝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本族百姓。”
朱翊鈞在從李成梁知道李如柏的提議後,就也在侍御司對諸執政公卿說起派更多漢兵去日本的看法來。
戚繼光也跟著附和道:“陛下說的是,而且接下來滅倭過程中,隨著大量倭寇被剿滅,勢必有許多良田會成為無主之田,也正適合分給立軍功的戰兵,以加快對日本的王化。”
朱翊鈞頷首:“就當這樣,倭人平民就組織起來挖礦,或者移去呂宋、緬甸這些地方開荒!”
戚繼光拱手稱是。
王錫爵這時則奏道:“陛下!雖然現在大明不缺本族百姓,但隨著這樣外擴下去,再多的本族百姓,也會有不足的時候。”
“故臣認為,當儘快鼓勵人口生育與加強漢化,為此,當嚴令本族適婚女子必須出嫁,不得再從事風月勾欄之業,青樓之地,皆不得用漢家女侍人,否則當予以查抄!”
“另外,新教化之地,當去其本土文字、風俗、服飾,徹底移風易俗!加快當地土人漢化,使其同文同軌同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