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 穩定局面
章節報錯
啪!維納斯正手全力擊球卻因為操之過急直接下網。
砰!高文反拍直線逮住球場空檔直接得分。
哧!維納斯腳步沒有能夠到位反手觸球失去控制回球出界。
轟!高文及時上網跟進完成網前高壓再拿一分。
“……比賽(game),高!”
“2:0,第三盤,高領先。”
伴隨著主裁判的比分播報,標誌著維納斯的發球局再次被破,在第三盤開局就陷入落後局面。
在高文冷靜下來,找回專注和耐心之後,比賽局勢也就發生一百八十度轉彎:
從旋轉到線路,從節奏到佈局,高文全面掌控主動。
維納斯如此型別的球員,高文在ncaa時期就已經遭遇不少,而且應付起來得心應手。
他們的節奏和風格相對單一、欠缺變化,所以比賽關鍵就在於,變化和控制,需要持續不斷打亂節奏。
一旦進入他們的模式,狀態上來了,很有可能就“打瘋了”,搏殺起來,怎麼打怎麼有,那比賽就非常棘手。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打斷”技能的使用也就至關重要,時時刻刻解讀比賽,儘可能讓對手感覺不舒服。
速度、力量、旋轉、線路、落點,漸漸成熟起來的高文,對整個節奏和變化的控制,已經達到全新高度:
如果對手能夠持續不斷給高文施加壓力,那麼高文的博弈和佈局也肯定會撞牆,比賽局勢也會持續流動;但遺憾的是,維納斯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於是高文的比賽也就越來越流暢,著實賞心悅目。
從開局“0:3”落後,到“6:3”、“6:0”、“2:0”領先,高文一路摧枯拉朽,僅僅耗時七十三分鐘而已,就已經連贏十四局,以橫掃千軍的姿態狂奔衝向終點,整場比賽完全呈現出一面倒的局面。
根據技術統計顯示:
整個第二盤,一共就進行了二十七分鐘,維納斯僅僅拿了七分,五分來自他的發球局、兩分來自高文的發球局。
丟盔棄甲。
潰不成軍。
什麼叫做橫掃?
這就叫做橫掃。
高文用一場真實的比賽,為所有人上了形象生動的一課。
張擇:……
目瞪口呆。
瞠目結舌。
儘管他們都已經預料到了勝負結果,在高文面前,維納斯和斯坦森應該都很難開啟局面,但沒有人預料到如此局面。
眼前,看不到任何刀光劍影,但字面意義上地,他們正在目睹一個血流成河的兇案現場,著實太殘暴了。
如此畫面,確定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可以觀看嗎?
這樣,真的好嗎?
張擇已經感嘆到說不出話來,吳迪則是嘖嘖稱奇,緩緩靠近張擇,利用兩位球員擦汗的短暫時間,一邊鼓掌一邊壓低聲音感嘆到。
“我早就告訴你了,高文是致命武器。”
“看來,開場連丟三局落後,喚醒了沉睡巨龍、啟用了致命武器,然後就大開殺戒了。”
“我有些好奇,邁克爾-維納斯現在到底是什麼心情,應該可以採訪他一下,看看他的心理創傷程度,不知道他是否後悔開場太過激進了。”
“老實說,我現在已經超越了勝負的藩籬,開始為維納斯哀悼了。”
看著吳迪搖頭晃腦的模樣,滿臉悲天憫人、於心不忍的表情,張擇想了想,然後悄悄地回了一句。
“你這樣說高文,高文知道嗎?”
吳迪:一秒凍結成冰。
張擇也沒有理會吳迪,注視著球場,繼續鼓掌。
第三盤第四局。
又是維納斯的發球局,他終於用一記外角ace完成保發。
全場,沸騰!
終於!
在連丟十五局之後,維納斯終於再次拿下一局。
在開場兩個發球局之後,維納斯終於再次保發。
終於!
維納斯甚至沒有力氣慶祝,只是握緊右拳,注視著全場觀眾,笑容肆意地綻放開來——
他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拒絕妥協、拒絕放棄、拒絕投降的競技精神,身體力行地證明了“老兵不死、夢想不滅”的生活精神。
不容易。
真的不容易。
全場,掌聲雷動。
主場觀眾們終於找回了久違的熱情,紛紛為維納斯送上掌聲,歡呼聲和口哨聲此起彼伏,就連李喆、張擇他們也紛紛起立鼓掌,不僅是一種鼓勵,同時也是一種尊重。
然而。
競技體育最殘酷的一點就在於,有時候,竭盡全力,也依舊無法改變結果。
比賽的最後階段,高文再次連下三局,最後以一記正手斜線突破上網的維納斯形成制勝分,拿下賽點,將勝利收入囊中。
全場比賽的比分,最後定格在:
“6:3”、“6:0”、“6:1”。
耗時一個小時四十一分鐘。
五盤三勝制的比賽,卻在一百分鐘左右結束。從這一項資料,就已經能夠解讀出很多很多了。
賽後,高文也給了維納斯一個大大的擁抱。
維納斯倒是沒有顯得太沮喪,輸掉比賽並不意外,但遺憾的是,沒有能夠堅持得久一些。
場邊。
華夏和紐西蘭的雙打球員都已經結束熱身回到場地內,準備登場。
張擇、李喆兩個人,為了熱身,沒有看到最後階段的比賽,就只是看到了賽點的一分,一切都結束得太快了。
和前一場的膠著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場的推進和結束都乾脆利落,以至於熱身時間都被壓縮了下來。
李喆瞥了一眼高文,笑容不由就輕輕爬上嘴角。
“你看高文。”
神清氣爽,滿臉輕鬆,幾乎就沒有怎麼出汗,平常訓練場的強度都要更劇烈一些,三下五除二就完成比賽任務。
悄無聲息地,李喆的昂揚鬥志也跟著點燃起來。
“看來,我們也需要加油才行。”
張擇多看了李喆一眼。
這一年來,李喆陷入一個瓶頸。
一方面,年齡漸漸增大,李喆距離自己的單打夢想也越來越遠,這些年,更多還是出現在雙打賽場上。
就和維納斯一樣。
另一方面,李喆卻始終拒絕放棄,他依舊不想退役,依舊希望能夠站在球場之上戰鬥,但常常看不到希望,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總是看不到成長和進步,反而深深感受到無力感,連帶著比賽也跟著迷失。
特別是高文的橫空出世,儘管李喆真心高興,但也進一步感受到新生代的衝擊——
畢竟,高文是1995年的,整整比李喆小了九歲。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種危機感,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比賽心態。
但是,沒有想到,戴維斯盃讓他們真正近距離接觸之後,李喆反而點燃了鬥志,似乎又找回了年輕人的勃勃生機。
也許,這能夠成為一個轉折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