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賓
章節報錯
應天書院。
天降大雪,書院的後山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銀裝。
暖閣內,一名十來歲的少年正在接受著教授戚舜賓的考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者,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此意,何解?”
話音剛落,那名唇紅齒白的清秀少年,幾乎不假思索,直言道。
“先師這是教導後人,不論做什麼,都需要應時制宜,不能死讀書,必須因勢利導。”
“善!”
戚舜賓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心下暗贊。
不愧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單論《論語》,張方平已然融會貫通。
戚舜賓是戚綸之子,戚同文之孫,天禧五年,戚綸病故,依例,戚舜賓應該為父守孝。
當然,守孝歸守孝,並不代表什麼都不能做,似指點後輩,或者教學之類的活動,基本上是沒有忌諱的。
接受考校的人姓張,名方平,他是應天本地人,十三歲時便入應天書院讀書。
張方平聰慧絕頂,凡是看過的書,幾乎是過目不忘,僅需一兩遍就能記下書中的內容。
寫文章亦是如此,雖然他今年才十六歲,但論速度,他絕對是大宋最快的幾桿槍。
他是出了名的快槍手,寫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他壓根就不需要停筆思考,基本是一蹴而就。
可惜,張方平的出身差了一點,家境不是很好,如今他身上穿著的冬衣還是戚舜賓送給他的。
讀書人,總歸要講究一個體面,少年人身子長得又快,一件冬衣可不便宜。
張方平沒法像那些富家子弟一般,年年換新衣。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才是常態。
戚舜賓是個惜才的人,看到張方平如此窘迫,不禁動了憐惜之意。
最後一輪考校結束,戚舜賓伸手指了指身前的暖爐,示意張方平湊得近一些。
“方平,坐。”
“謝先生。”
張方平恭敬的做了個揖禮,然後才湊近坐下。
“近幾日,書院中甚是喧囂,可影響到你們了?”
正處於服喪期的戚舜賓,基本很少在外界露面,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後山一帶。
如非必要,他是不出去的。
但他不出門,別人卻主動上門來找他。
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來書院拜訪的人愈發的多了,其中甚至還有執政官的家臣。
如果不是恰好服喪,戚舜賓根本就沒有拒絕的資格。
一飲一啄,當真是奧妙無窮。
“尚可。”
答話時,張方平的表情似乎有些侷促,連帶著眼神也有幾分躲閃。
影響,肯定是有的!
近日拜訪應天書院的人,目的大多相同。
考察書院的執行制度!
四大書院中,應天書院距離京中最近,在地理位置上,其他三大書院是比不過應天書院的。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戚舜賓等了張方平一眼:“不過,念在事出有因,這次我便不罰你了。”
“還不老師交待?”
被先生一語道破,張方平臉色唰的一下就紅了,而後他連忙站了起來,面帶羞愧道。
“先生,方平認罰。”
“坐吧。”
戚舜賓擺了擺手:“我說算了便算了,坐下,好好和我說一說近日書院的變化。”
“是,先生。”
張方平擺著一副苦瓜臉,緩緩道出了院中的變化。
“先生,您還記得範前輩嗎?”
應天書院中學子眾多,其中姓範的,從前至今,少說也有幾十人,但一聽張方平提到範前輩,戚舜賓一瞬間就想到了范仲淹。
“你說的是範希文吧?”
“是。”
張方平面帶希冀道:“前些日子,範前輩的詔書,忽然火遍了京師,怒罵者有之,盛讚者有之。”
‘也不知道我何時才能像範前輩那樣,名動天下。’
雖然范仲淹在京中是罵名居多,但套用後世的一句話,黑紅,那也是紅啊。
如今的張方平,不過是一個有些天賦的讀書人。
除了在應天府這一畝三分地上,他能有些名聲,一旦出了應天府,他只是一個小透明。
儘管張方平心中已然浮想聯翩,但聯想歸聯想,並沒有影響他的講述。
天才嘛。
總有點特殊的,一心二用,不算什麼。
另一邊,聽到范仲淹的境況,戚舜賓心中不免有幾分唏噓。
範希文啊,範希文,還是那個老樣子。
頭太鐵了!
建言就建言,沒必要把‘書同文’給加上去的。
身為戚同文的嫡孫,戚舜賓非常瞭解爺爺心中的抱負,年少時,他是跟著爺爺長大的。
他的啟蒙老師,便是他的爺爺。
爺爺為什麼改名‘同文’,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想著想著,戚舜賓的心中又湧現出些許羞愧。
他不如範希文,多矣。
明明他才是戚家的嫡傳,可他卻沒有範希文那般灑脫,那般敢為天下先。
‘也許,範希文才是大父(祖父)最正統的傳人。’
片刻後,張方平講完了近期書院發生的事,然後他便耐心的等待著先生的教誨。
但左等右等,還是沒能等到。
少頃,他稍稍抬起頭,迅速的偷瞄了一眼戚舜賓。
‘咦?’
‘先生的樣子好像是在發呆?’
確實,戚舜賓現在就是在發呆,繼羞愧之後,他又生出了‘不該落後於人’的念頭。
範希文正在為‘大父’搖旗吶喊,作為戚家子弟,他又如何能安然處之?
起碼,得幫一幫範希文吧?
範希文祖上雖然闊過,但早已家道中落,傳到他這一代,更是落魄了幾分。
不然的話,範希文入院時也不會頂著‘朱說’的名字。
連姓都改了,可見範氏的窘迫。
念及至此,戚舜賓覺得他不該繼續逃避了。
升為戚家子弟,他怎能讓範希文獨自作戰?
這罵名,他也該擔一擔的。
戚家,不能袖手旁觀!
名也罷,利也罷,能捨便舍。
……
……
……
兩天後。
應天書院的拜訪者們忽然發現,正在後山守喪的戚舜賓,態度好像有些改變。
之前,戚舜賓誰也不見,似乎是打著‘明哲保身’的態度。
而現在,雖然談不上誰都會見,但起碼開始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