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外鬆內緊
章節報錯
郭明這滿分的回答,基本上是進來之前郭嘉所教。
曹操點頭,打了個哈欠。
“好,奉孝、奉德,你二人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接下來我會內緊外鬆,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你們退回去吧。”
“謝明公!”
郭嘉躬身,向後退幾步,拉上郭明再次低著頭後退幾步之後這才轉身離開。
曹操打了個哈欠之後,看著他們兩個人退出去,就悄悄的拿出了一個金牌往桌子上一拍。
一個黑衣人從旁邊的陰影中走出來。
“主公。”
“今夜,董承前去見過天子,然後又去拜訪了劉備,劉備又去找了奉孝,如今奉孝前來提醒,足見他白璧無瑕。”
“是!軍師祭酒志慮忠純,白璧無瑕。”
“繼續盯著,另外將今夜之事全部報給子孝,讓他處理。”
“是!”
“退下吧。”
黑影退下,
曹操站起身,抬起頭,看著天空。
許都,是他的許都,自然不是任何人撒野之地。
董承、伏完之流和他並非一條心,自然是晝夜盯著。
曹操看著天空,尤其是看著夜間雲捲雲舒,只覺得一個人並未在掌握之中。
那就是劉備。
按照夜影的回報,劉備去了郭嘉那裡之後就俯身大哭,這哪裡還有一點英雄的樣子?
不過,曹操卻看著天空微微的眯了一下眼睛。
“龍作魚狀,也只能騙那些凡夫俗子而已。玄德公啊,你可騙不了我。”
他自言自語作罷,轉身就回了房間。
剛剛跟隨他的新夫人正在床頭等著他呢。
今夜,他要好好的樂一樂。
不過,在進房的那一剎那,他倒是想起最近還有一個要娶夫人的人。
自然是郭明。
看來,要給郭嘉一個態度。
之前郭明曾拜託他做媒,現在也是曹操表態的時候了。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就有一份大禮送到了郭嘉那裡。
禮物並不算是豐厚,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作為媒人,曹操也是隨著禮物一起過來的,而且還特地穿了一身大紅袍。
郭嘉和郭明趕緊出迎,乘車帶著禮物浩浩蕩蕩的朝著郭明的小院過去了。
白起早已經找了一個小撲過去通知張仲景。
不管他們喜不喜歡曹操,至少現在是在曹操地盤上。
如此人物前來說媒,張仲景自然該有所表示了。
只是,等待張仲景出迎之後覺得有些奇怪。
首先到達的人並沒有見到曹操,更沒有見到平時熟悉的郭明,最前面的開路幡上居然寫著一個大大的“董”字。
“這……這是誰啊?”張仲景茫然啊。
不是說媒人是曹操嗎?這董……又是誰啊?
董字幡下邊,馬上之人也是威風凜凜。
一個馬前小廝上前詢問:“敢問這裡可是仲景先生下榻之處?華鵲小姐可在此?”
“在!”張仲景驚訝答應。
“車騎將軍,董承前來提親做媒。”馬前小廝說道。
張仲景聽聞這個身份慌忙前去迎接,跪在董承馬前。
董承倒是下馬,扶起張仲景。
“親家莫要行此大禮,我乃奉德之兄,奉孝之岳丈。”
“奉孝、奉德父母都不在許都,我這一趟過來只是作為家中長輩給小子提親說媒而已。”
二人話還沒說完,就聽到旁邊大羅開路兩邊甲士走開,就是曹操到了。
看到如此陣仗,曹操一愣。
郭嘉也是一愣。
郭明在後面車上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董承過來搗什麼亂啊?
他們這邊還沒把事情弄明白,又是一方搗亂的到了。
這一幫人更是排場大,架子足,給的禮物也算是中規中矩,但是最前面那個卻是一個面上無須之人。
是一個太監單手捧著一卷黃卷過來了!
他展開黃卷,居然是一道聖旨,那裡面將郭明誇的是花團錦簇。
這第三個做媒的居然是漢獻帝。
曹操眯了一下眼睛,冷笑著回頭看看郭明。
“奉德好厲害啊。古語云三媒六聘,沒想到你娶個平妻,是三媒齊全啊!”
郭嘉一時間有些亂,一句話說不出來。
郭明卻只是一笑上前說了一句話:“明公,我可是與您一同來的。本來應該派人給其他兩位引路,可是我居然連路引都沒有,只能希望另外兩位不要見怪了。”
“對,明公,待我上前見過親家公。”郭嘉趕緊上前去見張仲景和董承,還有負責傳旨的公公。
他更適合這個局面。
郭明這話明著是說現在的情況,可是暗地裡面卻把事情全都告訴曹操了。
曹操一愣,看看另外兩邊的隊伍好像確實沒有郭明自己的人。
反觀他這邊,是項羽、白起、童飛、蓋聶四人開路。
想來,也是明白了,只有他這一個媒人是請來的,而另外兩路媒人是不請自來的。
三方要爭取的哪裡是什麼郭明的媒人啊,分明就是郭明、郭嘉這兄弟兩個人啊!
說起來這兄弟兩個人也確實是難得的人才。
郭嘉能謀善斷,運籌帷幄。郭明更是能謀能算,還能籌集錢糧,最關鍵的是還可以上陣打仗。
他們兩個人一下子就把漢初三傑的事全都幹了。
無論是誰,得此二人都會大有好處。
更何況他們兩個人背後還有一個龐大的潁川士族呢。
雖然這一幫人,現在是以荀彧為首。
可接下來呢?郭嘉是他們這幫人當中最年輕的,郭明又是他們這幫人當中最能打的。
無論怎麼說,他們都是各方爭取的目標。
但是這兩兄弟分明是偏向於自己的。
此次,讓曹操有些得意了。
他下馬和董承,宮裡來的公公見禮,便和張仲景進入到宅院之中。
禮物就擺在大門口,擺出了一個特殊的形狀。
皇帝的禮物自然是至高無上,要擺在最高之處。
董承的高度其次,曹操的禮物放在最低的地上。
但是曹操的禮物卻放在最前面,另外兩人的禮物是放在了最後邊。
三份禮物成一個品字型排列。
這就是郭嘉的主意了。
總之要各方滿意實在是不容易,乾脆就是打上名牌,以曹操為主。
還好,無論是曹操還是董承,都不是這會兒會砸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