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合兵
章節報錯
第81章合兵
還在澠池去往新安路上的關盛雲聞報官軍已在函谷關嚴陣以待,向並轡而行的羅詠望了一眼,一乍舌:“狗官軍來的好快。”
羅詠昊應道:“聽馬文升說,這個洛陽的戚知府確實有兩下子,比蕭長華之流強得多。咱們還要小心些。”
關盛雲點點頭傳令:“傳令。老營輜重立即止步原地待命,尤福田部兩營留下保護。讓張丁看好陝州後路,絕不容失,等本帥命令。讓國清林速速送來五千輔兵助戰。其餘各戰兵營到新安西門外集結,披甲列陣備戰。再探。親兵營隨我跟上,當先入城。”雙腿輕輕一夾,策馬小跑起來。
關野火等二十幾名馬衛豈能讓大帥跑在最前?聞令前出,一聲呼哨,策馬當先向新安馳去。
羅詠昊張了張嘴想攔,見關盛雲已經馳出四五丈遠,搖搖頭,輕嘆了一聲——谷白松的馬隊在殿後壓陣,即使傳令調上來保護關盛雲也來不及。並不寬闊的山路上擠滿了只攜了武器的無甲戰兵,每個戰兵隊後面都跟著運輸其鎧甲旗幟金鼓的大車,不等馬隊擠到半途,大帥早進了城!看來,有機會得勸勸大帥,現在不是做山大王,一衝動就隻身犯險。好在官兵們已經佔了可以憑險據守的函谷關,應該不會冒險棄關而出……於是,也拍了拍坐騎,一抖韁繩,與跑步中的破霄營一起,隨在關盛雲後面向東行去。
知府衙門裡,戚曉光、丁世昌等一干官員正在商討城防。
戚曉光對各位官員言道:“各位大人,壽王千歲賢德,慨然撥付王糧一萬石、白銀兩萬兩與本官以為守城之資;更是派了王府護軍指揮孫將軍率勁卒精銳據守函谷雄關。朝廷那裡本府已然用千歲殿下的名義,請用了親王金印將賊人大舉來犯的軍情以六百里加急奏報上去。省城開封那裡估計今日傍晚時分便能收到警訊。我等只需堅守府城一段時日,強援可期。如何守禦,還請各位大人共謀良策”。
丁世昌向戚曉光一拱手,轉而對眾人補充道:“殿下英明,戚大人高才。下官以為,朝廷那裡,遠水解不得近渴,單程兩千里路程(明朝時沒有穿山隧道,要繞路),六百里驛馬一來一往也是七八天,更不要說援軍了——大軍單單渡個黃河便要五六日,一時間肯定指望不上。能企望的,近者,是孫指揮的王府護軍,在函谷關儘可能久的擋住賊人;遠的,是省城開封布政使呂大人那裡能儘快調集本省兵馬來援。若是山東湖廣也能派出援兵那更最好不過。尤其是陝西,若是能出師潼關直取陝州而守之,吾等再堵住賊人去路,等援軍一到,賊人便是甕中之鱉。”
通判梅庭芳(字映雪)重重地哼了一聲:“戚大人、丁大人,二位大人所見極是。不過,卑職以為,陝省鐵定是指望不上的!從賊人路線上看,不用問,就是從陝省跑出來的!否則,賊人若是由晉省南下,怎麼可能從陝州大瀑布那裡過河?難道賊們都長了翅膀不成?禍水東引,嫁禍於鄰,哼,真真歹毒!”
大明以文御武,洛陽副將寇知章平日裡沒什麼人待見,因事關守戰,此刻被喚來坐在下首。聞言顯示存在感地罵道:“直娘賊,一口氣放出這麼一大股賊人,到現在還跟沒事人一樣裝啞巴,簡直就是他媽的麻子敲門——坑人到家了!末將勢不與其干休!”說著話重重一拍椅子扶手,說著飛快地偷偷向上首的戚、丁幾位瞟了眼。
戚曉光頭也沒抬地隨口答道:“寇將軍莫急,莫說本府必定會將此事奏明聖上,壽王千歲那裡肯定也會有話說。不過,當務之急是如何拒敵,寇將軍可有良策?”
寇知章能從副把總十幾年間一路升到副將,靠的不是積功,而是豫省提刑按察使韋不群的門路:韋臬臺的正妻是寇知章的親姐姐!
照理說,明朝文尊武卑,文官絕少與武人通婚,這位也不例外——寇家老爺子中過舉人,當然算書香門第。寇家大少爺寇知禮與韋不群不僅是同鄉加同年進士,更是好友,於是親妹妹便順理成章地嫁了小韋同學。不幸的是,可能寇老爺子把名字起壞了,上天哪位司命的神仙把寇小少爺名字裡的“知章”聽成了“智&障”——這位小少爺自小學業上雖屬朽木難雕,搗蛋惹禍方面卻是出類拔萃。這麼說吧,寇老爺子幾年間陸續請了五位先生,號稱脾氣最好的那位在寇家也沒待滿三個月——不是鬍子被燒掉一半,便是起床後穿鞋踩上滿腳屎……一開始寇老爺子老來得子捨不得打,後來是真打不動了。再後來,小少爺在原籍惹下傷人致殘的禍事,老爺子一狠心,就當沒生這個小祖宗吧,求爺爺告奶奶地給他換了軍籍——賤籍就賤籍吧,至少能留下條性命。
韋不群的二伯韋世勳官拜都察院左都御史、姨丈是順天府尹,有這種出身,仕途當然一路開掛般的亨通,但也有煩心事:既駁不了好友的面子更架不住太太隔三岔五祭出的滂沱淚攻大法,於是這位舅爺便跟著姐夫踏遍仕途的萬水千山……此刻的寇副將急著表忠心,戚府臺這麼一問,哪裡該如何拒敵?情急之下結結巴巴地回道:“那個,那個……末將全聽大人們吩咐……”
梅庭芳沒搭理他,對戚曉光悄聲感嘆道:“也是萬幸,壽王千歲的藩地在本府,無論省府還是朝廷,都會當作十萬火急的第一等要事處理——失陷了先皇親藩這等滅族的罪名,兵部和省府誰個也承擔不起,不會像其他事一樣扯皮。”
戚曉光嘆了口氣:“話雖如此,林茂(丁世昌)說得也是在理,遠水不解近渴啊。”
通判(通判一職無定員,洛陽府裡有兩位)謝遠斌(字佳才)附和道:“正是如此。各位大人所言極是,下官也以為陝省那裡斷不可指望。這班傢伙上下串通,偷開潼關私縱賊寇入豫,此刻必是把關門一閉裝聾作啞。讓他們襲取陝州斷賊後路絕無可能。咱們還是得自己想辦法堅守。”
推官、經歷等下級眾官也小心翼翼雞一嘴鴨一嘴地地參與到話題中。
豫省地處中原,承平已久,由於財政負擔越來越重,當初太祖爺設立的衛所已被裁撤得七七八八,剩下的幾個也大都成為徒有其名的擺設,不論是守禦所還是備禦所,兵卒跟農民沒什麼兩樣——哦,好吧,不一樣——他們是農奴,比普通農民更窮,還沒有人身自由。所謂的五軍都督府更是名存實亡,實權都在朝廷兵部手裡、各州縣倒是有巡檢司負責保境安民,然而,從其從九品的行政級別上就能知道:這幫人欺負老百姓拿手,對付小偷小摸勉強,遇到土匪大機率扭頭跑,真刀真槍地對陣?呵呵,腦袋得被門夾碎了的傢伙才會讓他們去打仗!
洛陽府名義上倒是真有兩千多雜兵,戚曉光官風不錯,自己沒怎麼貪,只是手下各路有點來頭的大小官員們吃了些必要的空餉——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戚曉光明白,所以睜一眼閉一眼地視而不見,加上洛府是親王藩地,地方官員們多少也有些顧忌,因此寇知章手裡差不多一千二三的隊伍還是有的。當然,這些人作戰經驗全無——那也比沒兵可用強得多不是嗎?
最後大家議定:先用壽王的錢糧廣招遊民協助守城,這是當務之急。
聽說上牆站一天就能一稀一干吃兩頓,府城和周圍十里八鄉來了不少人。經過一番甄選,挑出五千多丁壯,開武庫發了刀槍。大家手裡拎了傢伙,腳下踩的是高牆,再填飽了肚子,頓時膽子壯了許多。寇知章一下子見手裡憑空多出這許多人馬,開始神氣活現起來。
沒被選上守城的全被派出去砍樹挖溝,也管飯。
洛陽城郊四野十幾裡範圍,所有樹木全部砍倒,能運回來的運回來,運不回的就地燒掉、向城內遷百姓,人一離開就把房子燒了、各家存糧更是一粒不剩全帶進城、水井能填的填,要不就用糞便或野墳裡刨出來的無主屍體投進去……這叫堅壁清野,會大大阻滯敵人駐紮、補給和攻擊的難度。梅花樁是來不及埋了,那就一起動手,把城牆外的野地挖得溝坑縱橫,尤其是通向城門的官道,被刨得到處都是大坑,臨時鋪了木板,便於與函谷關通行,等敵人逼近再把板子一撤——不把它們全部填平,賊人的攻城武器寸步難移、城內沿牆挖溝,城裡打井,牆上蓄水,城門樓塗溼泥……這些都是守城的常規工作。
明朝的府衙,類似於今天的地級市,不過,人員編制要少得多,除了京師的順天府超過兩百人,其他府城衙門人手合計也就百餘。這時節,平日裡再閒差的傢伙也忙得焦頭爛額,一時間洛陽城像一座被驚醒的龐大無比的機器怪獸,轟隆隆地開動起來。
草草安排了這些,戚曉光暫時把城防工作交給丁世昌,自己帶了幾十名家丁親衛,復又點了千五遊民充作輔兵,急匆匆地趕到函谷關,與先行一步的孫富貴合兵,要御關盛雲於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