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拒絕投降
章節報錯
184年二月,張角三兄弟組建太平道,發動黃巾起義,準備推翻大漢皇朝的統治。
前期黃巾軍勢如破竹,打得大漢各地守軍節節敗退,一時間舉國震驚,朝野震動,劉宏震怒。
隨著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領兵出征平定黃巾軍,勝利的天平又慢慢偏向了東漢皇朝。
南陽戰場上,中郎將朱儁雖然兵少,但士兵精銳,裝備精良,打得黃巾軍連連敗退。
幾番交戰下來,黃巾軍趙弘等人心驚膽戰,於是派人前往朱儁的大營請降。
……
朱儁中軍大營
黃巾軍的使者表明了來意之後,大營中除了朱儁和一名少年將軍之外,其餘的將士紛紛露出笑意。
朱儁撫須略微思索了一番,心中便有了盤算,當即揮了揮手,示意士兵把黃巾使者帶下去。
朱儁看了看眾人,將自己的思量藏在心中,開口問道:“黃巾賊乞降,諸位有什麼看法?”
南陽太守秦頡率先說道:“將軍,這是好事啊。想那黃巾賊寇已經被大漢雄兵嚇破了膽,這南陽一帶的黃巾賊可以不攻自滅了。”
“頡建議接受黃巾賊的請降。”
其餘將士也紛紛出聲應和。
聽到大帳之中如此多支援秦頡的觀點,此時的朱儁心中默默地嘆了一口氣,正欲開口之時,那名少年將軍出列朗聲說道:“末將覺得此時不應該接受黃巾賊寇的乞降。”
一時間,原本議論紛紛的帥帳,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向少年將軍。
朱儁目光也順著聲音望了過去,看著眼前的少年將軍俊朗的面孔,心中不由一喜,卻不動聲色地問道:“哦,不知承高對黃巾乞降,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少年將軍姓袁,名敘,字承高;乃是汝南四世三公的子弟,當朝太傅袁隗之侄,袁紹和袁術的堂弟。
當然這只是他第一重的身份,他的第二重身份是現代一普通大學生,一次出海遊玩時被一陣怪異的大風吹走,醒來之時就發現自己已經附身在東漢時期袁敘的身上。
初到東漢的袁敘,剛開始先是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行為舉止和不符合時代的言談不被當時的人們接受,一度被袁氏族人認為得了失心瘋,鬼上身等,為此袁敘還被強灌了不少治病的藥,甚至還吃了不少奇珍異果。
後面袁敘慢慢地接受了這一事實,並瞭解到現在是東漢末年,而自己又是東漢時期名門望族的子弟。
於是袁敘心中暗暗發誓道:“既然讓我來到了東漢,那我就要攪動風雲,幹出一番大事業。”
“江山,我要!美人,我也要!”
這次黃巾之亂,袁敘憑藉著袁氏的關係,以弱冠之年分配到朱儁軍中,想撈點軍功,以後出任一郡太守,為以後群雄逐鹿做好基礎。
……
在軍中眾多將領裡,朱儁最欣賞的就是袁敘。
因為黃巾初起之時,朝廷兵分三路,盧植一路,皇甫嵩一路,朱儁一路。
結果朱儁這一路出師不利,被黃巾波才擊敗,和皇甫嵩一起退守長社。
朱儁心中無比鬱悶。
這個時候熟知歷史的袁敘,把歷史皇甫嵩的火攻之計佔為己用,獻上火攻之計。
朱儁和皇甫嵩一琢磨,認為此計可行,便依計而行,趁著大風之夜,火攻黃巾大營。
結果也和歷史一模一樣,朱儁和皇甫嵩大獲全勝,一戰就擊潰了波才帶領的黃巾軍,斬敵數萬人。
袁敘此戰首功,被朝廷封為騎都尉,秩比二千石。
晉升為騎都尉,連袁敘都感到十分吃驚,這可是秩比二千石的官職。
袁敘能夠有如此重賞,第一是有袁隗暗中幫忙,第二也是袁敘運氣好,趕上了好時候。
那時是黃巾之亂初期,朝廷一定要對有功之臣重重封賞,就是要告訴大漢的將士們:“好好打,朝廷是不會虧待你們的;你們看,袁敘就直接提拔成了秩比二千石的騎都尉。”
思緒回到南陽戰場,袁敘聽到朱儁發問,心中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
袁敘清楚地記得書上寫著朱儁沒理會眾將的意見,反而是說了一大段自我的理解,最後拒絕了黃巾的投降。
袁敘決定有樣學樣,照搬書上朱儁的話來回答。
這樣一來,朱儁一高興,以為袁敘是知己,將來上報給朝廷的功勞奏摺,也會多給袁敘說一些好話。
想到這裡,袁敘當即朗聲回答道:“當今天下動亂全由張角等一眾黃巾賊引起,末將覺得應該以雷霆之勢殲滅賊寇,使包藏禍心之人,不敢再生異心。”
“此時此刻北方黃巾尚存,南陽的黃巾只不過是目前只是見勢不妙,走投無路之下才被迫投降的,並非真心實意。”
“如果將來北方黃巾勢起,誰又能保證他們會不會繼續造反?”
“如果朝廷再次發兵平定叛亂時,這群黃巾賊見情況不妙,他們又可以投降,以此保全性命。”
“這種做法無疑是縱敵長寇,實在不可取。”
“所以末將這才建議拒絕他們的投降,讓他們知道造反,是不可赦免的死罪!”
朱儁聽了袁敘的話,輕撫短鬚,微微點頭,心中一喜暗道:“嗯,此子之言正合吾意。”
聽了袁敘的這番言論,兩側的將領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覺得袁敘說得有道理,表示贊同;有的覺得袁敘這是不給黃巾賊活路,表示反對;也有一些則是不發表意見,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就當此時,一名反對袁敘言論的將領出列,開口說道:“袁將軍此言雖然有理,但是恕在下不敢苟同。”
袁敘聞言看向此人,不留痕跡的皺了皺眉頭,心中極為不悅,眼神之中不禁閃過一絲不為人察覺的殺意。
不為別的,就因為出聲發言的此人,是袁敘目前最想殺的人之一。
但見此人身高大概在七尺五寸左右,兩隻大於普通人的耳朵尤為引人注目,還有他那一雙手臂更是長得過分,雙手正常放下來都已經到了膝蓋的位置。
如此明顯的身體特徵,那麼他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漢昭烈帝劉備,劉玄德。
劉備自從盧植被左豐陷害後,董卓接手北方的大軍征討黃巾軍,劉備帶著兩位兄弟去投奔朱儁。
袁敘想過派人刺殺劉備,但是劉備和關羽、張飛兩兄弟食則同席,寢則同榻。
袁敘目前只有袁隗派了一個家將袁十九來充當他的親衛隊長,來保護袁敘。
對於這個袁十九,袁敘瞭解並不多,只知道袁十九從小接受袁家訓練,對袁家忠心耿耿。
袁十九姓名由來是在袁家眾多私兵中第十九個優秀者,所以特賜姓袁。
可是面對關羽、張飛這兩個絕世猛將來說,一個袁十九明顯不夠看。
袁敘只能暫時擱置殺劉備這個想法,再找機會。
劉備繼續說出自己的分析,對著眾人地說道:“如今黃巾賊寇被我軍圍困在城中,如果此時不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必定困獸猶鬥,爆發死志和我軍一戰。”
“黃巾賊寇人數眾多,遠遠多於我軍的人數,到時候死戰起來。我軍即使最後得勝,恐怕也會給我軍帶來不少的傷亡,還請將軍三思。”
說罷,劉備一臉誠懇地朝著朱儁拱手一拜,隨即退回兩側。
朱儁對劉備的話並不感冒,於是看向袁敘,示意他說話,反駁劉備的“謬言”。
朱儁心中更傾向於袁敘的說法,因為剛才袁敘那一番不接受黃巾軍投降的言論就是他歷史上的想法,並且還付出實際的行動。
袁敘內心其實也是想接受黃巾軍投降,然後趕緊回洛陽好好享受享受。
這次出征打仗,初上戰場的袁敘可謂是吃盡了苦頭,由最初的熱血澎湃到後來的苦不堪言。
吃不好,睡不暖,精神還要高度緊張,時不時還要急行軍。
之所以提議不接受黃巾軍投降,也是完全為了順應朱儁的心思。
袁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只有憑藉對歷史的一些先知來撈點戰功;所以想要混的好,就必須得到上司的賞識。
而且不管袁敘提不提這個意見,按照歷史的發展,朱儁最後也沒有接受南陽這支黃巾投降。
袁敘起身,大聲反駁說道:“玄德此言雖然不假,但是對待此等逆賊就應該以雷霆之勢蕩平,這樣才能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我們身為大漢的將士,那麼我們來這裡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消滅黃巾賊!”
“平定這群叛亂絕對不是需要講仁義道德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怕他們,讓天下人知道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
“任何敢行大逆不道之事,最後都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
聽著袁敘的口若懸河地發表言論,朱儁眼中讚賞之色越發明亮,這話直接說到了朱儁心窩裡面。
劉備還想以仁義治民為由,繼續辯解時,袁敘卻不給他機會,舉例說道:“天下間的逆賊就猶如這火災一樣。”
“不能等大火燒起來了,再讓執金吾趕去救火,那時候已經晚了。”
執金吾身兼多職,滅火就是執金吾其中的一個職責,類似於後世的消防員。
“在它還是火苗的時候,就必須澆滅,一勞永逸。”
袁敘的這一番言論,又是實實在在地完全符合朱儁心中所想,惹得朱儁的頻頻點頭,眼神中充滿了欣賞。
袁敘看到朱儁的樣子,講得更加起勁了,說道:“至於玄德說得黃巾賊多於我軍這事,敘覺得根本無需多慮。”
“黃巾賊寇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不懂兵法,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落後,只要我軍撤去一面的包圍,圍三闕一。”
“到那個時候,黃巾賊無謀,必定連夜棄城而走,我軍到時沿途設伏,賊寇再多,不過是一盤散沙,我們只要一戰就能平定南陽的黃巾賊寇。”
朱儁聽了袁敘的話,已經不想聽其他浪費時間的講話了,直接起身,拍板而定地笑道:“好!承高此計正合我意!不愧是袁氏之後!”
劉備一聽朱儁說“正合我意”,立刻話鋒一轉附和道:“袁將軍此計甚好!看來是備短視了,說了一些謬言。”
袁敘聽完劉備的話,並沒有回話,只是微微一笑,心中暗道:“真不愧是劉玄德,果然能屈能伸。”
劉備畢竟是盧植的弟子,朱儁還是撫須安撫道:“玄德之言也並不無道理,只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接著朱儁臉色嚴肅起來,眾將立刻會意,當即正襟危坐起來。
朱儁開口下令道:“撤去南面的兵馬,在東、西、北三面多設旗幟,作為疑兵。”
“待確定黃巾賊寇從南面撤逃之時,眾將隨我一同追擊,斬殺賊寇,平定南陽之亂。”
眾人紛紛起身,抱拳說道:“諾!”
……
天空一片昏暗,連月亮都暗淡了不少。
往往夜深人靜的時候最能直擊人心深處。
大帳篷之外,袁敘一人獨自站在那裡,看著天上的月亮,眼神之中滿是思念,內心默默暗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不知道他們現在在未來過得怎麼樣,好想他們。”
果然是初聽不知詩中意,再聽已是詩中人。
以前背這首詩的時候,只是單單覺得這就是一首詩而已,但完完全全代入這首詩時,這才能親身體驗這首詩的含義。
遠在東漢的的袁敘面對的此情此景不禁想念起現代的家人。
而就在此時,不宜時的聲音打破了這片思鄉之情。
袁敘的後方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與之同時傳來了親衛隊長袁十九興高采烈的聲音。
“將軍,你要找的人,屬下找到了。”
袁敘聽到袁十九的話,心中的思念之情也被衝談了一些,高興地說道:“真的嗎?快,快,帶我去找他!”
袁十九立刻在前帶路,袁敘緊隨其後。
不多時,袁敘在袁十九的帶領下來到了南陽大軍駐紮的地方。
這次平定南陽黃巾軍的兵馬,是由朱儁帶領的中央軍隊和一些地方鄉勇義軍、南陽太守秦頡的南陽郡兵、荊州刺史徐璆的荊州兵三方組成。
三方人馬共同駐在一座軍寨,以朱儁馬首是瞻。
袁敘在袁十九的帶領下穿過一個又一個的帳篷,終於來到一處帳篷,徑直走了進去。
初入士兵的帳篷,嘈雜聲、汗酸味一股腦地就向袁敘撲面襲來。
袁敘對此毫不在意,面不改色,眼睛四處轉動,打量著這擁擠的帳篷內計程車兵。
同時帳篷內計程車兵疑惑地看著這份身披甲冑,腰配利劍的袁敘,不知道這位少年將軍來他們這裡所來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