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佐使的火藥(一更)
章節報錯
從西門安出皇宮,向北便是太平門,在太平門左側,設定有刑部、都察院,北面設定有大理寺。
明代的三法司部門,它並不像戶部、都督府之類,在城池之內,而是在城池之外。
這種安排,是有深意的。
看過南京城池便會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南京城的城牆,它“不規則”,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長方形,而是拐來拐去形成的一個圍城。
這種“不規則”的背後,蘊含的是另一種規則:
堪輿術。
古代皇家建築,往往都有著“法天象地”的習慣,即按照天象來佈置建築格局。
星空天象被中國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指的是以北極為中心的星象,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朱元璋又是一個迷信天象與風水的人,在打造南京宮城的時候,便是以“紫微垣”來佈局,以彰顯這裡是“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
宮廷有門禁,又是紫微垣,於是,才有了大家熟悉的“紫禁城”。
“紫禁城”的紫,便是紫微垣。
在皇城建造上,是以“太微垣”佈局,包括衙門、皇宮位置所選,也是依據星象來設計。
大明京師有十三座城門,是基於“天市垣”中的“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來佈置的,那時候設計城門位置,第一要務考慮的不是交通方不方便,路通不通暢,而是考慮符不符合星象。
別想著你贊助幾個錢,皇上就能在你家門口設定公交站了。
在“天市垣”中,有個星座名為“貫索”,主刑陰肅。
朱元璋抬頭看了看星星,又低頭看了看南京城,找到了,貫索對應的是玄武湖左側,鐘山北面,好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到城外去吧。
所以那時候喊冤,打官司,一般都鬧不到皇城去,都在城池外面……
朱允炆走到了“孤悽埂”上,這是一個小高坡,建造著一個牌坊,牌坊上寫著“貫城”二字。繼續走,便是玄武湖的十里長堤,直通黃庫。
玄武湖分五座島嶼,以州為名,由長堤走入,則是翠洲,再向前便是梁州,黃庫便設定在這裡。
其他三州,則被分給了二炮局三司:火炮司佔據環洲,火銃司佔據櫻州,火藥司最不安全,選設在最深處的菱州。
眼下火炮司、火銃司、火藥司,只有火藥司建造完成,絕不是因為火炮司、火銃司建築進度慢,工人偷懶的緣故,而是因為火藥司所在的菱州,本就有寬敞庫房與建築,只需要開幾個門,修幾條路,置辦好傢俱,調運好物資、人員,基本上就可以開工了。
《最初進化》
火炮司、火銃司不一樣,其需要修建的東西更多,甚至還需要搭建數個冶煉爐、打鐵鋪、鑄造鋪,還有各類庫房,實驗靶場等。
火藥司門口,有四個護衛把守。
掌印太監陸安帶人迎禮之後,見朱允炆、顧三審想要進入火藥司,連忙攔了下來,說道:“皇上,這火藥司乃是重地,稍有不慎,便會有極大危險。所以,臣請皇上與指揮史大人,將隨身攜帶火種等易燃之物,包括鐵器存放於外。”
朱允炆微微點頭,火藥重地,有點火,基本上可以飛天了。
不愧是安全域性指揮史,光是火摺子就帶了三個,這讓朱允炆十分不解,這個時代還沒菸草呢,你一個大男人,帶那麼多火幹嘛?
看來這個傢伙殺人放火的事沒少幹……
顧三審摘下刀,又摸出了十二把飛
刀,幾枚石子,從褲腿裡還找出兩把匕首,看得朱允炆一愣一愣的,感情安全域性的人,活脫脫的一武器庫……
“皇上請。”
陸安也不敢搜皇上、指揮史的身,便邀請兩人入內,其他人一律在外面候著。
從大門至裡面,還有兩道門,皆有護衛把守與看護。
陸安解釋道:“要入火藥司,無論進出,都需經過三道門檢驗,進者不可帶危險之物,出者不可帶身外之物。盤查清楚,方可進出。”
朱允炆微微點頭,對於火藥司的安全工作很是滿意。
“皇上,整個火藥司分為五個廂,左右廂房為火藥材料庫房,正房為火藥作坊,後堂一房為火藥庫,最後是護衛與匠人居所。”
陸安簡單介紹著。
朱允炆看了看,便走向火藥作坊。
火藥作坊有些大,左右打通了耳房,拼建了幾間房,足有一百五十步左右,裡面佈置有二十餘石碾,正在不斷研磨著什麼。
“眼下有多少火藥匠人?”
朱允炆詢問道。
陸安張口便答:“一百六十九人,地方衛所之人,大部尚未趕至京師,待到齊之後,人手會增加至五百餘。”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說說把,讓朕知道火藥是如何製造的。”
陸安引朱允炆向前走去,介紹道:“皇上,火藥配伍,遵的是《神農本草經》。”
“等等?《神農本草經》不是講述的醫藥嗎?”
朱允炆疑惑起來,雖然說火藥是一種藥,但你按一本醫書製備火藥,這合適嗎?
“這,皇上,是的,但其精髓,便在君臣佐使。”
陸安看了一眼朱允炆的臉色,解釋道。
朱允炆皺了皺眉。
陸安心頭不安,連忙說道:“這君臣佐使,是火藥配伍的方法。皇上,火藥構成,有硫磺、硝石、碳等物。依君臣佐使之法,選硝石為君,硫磺為臣,木碳為佐,其他為使,混合均勻,便成火藥。”
朱允炆不禁感嘆,古人雖然不知道一硫二硝三碳,卻創造了君臣佐使的火藥理論,不得不說,這是古代人的智慧。
“嗯?那不是蘆花嗎?”
朱允炆看到一個匠人抬著蘆花從眼前走過,不由愣住了。
這是火藥作坊,咋還弄來花了?
“皇上,蘆花也是火藥佐使。”
陸安連忙解釋。
朱允炆走了過來,抓起蘆花看了看,丟下之後,走了一步,拿起一片葉子,問道:“你不要告訴朕,這銀杏葉子也是火藥佐使?”
“這個,確實是……”
陸安臉色有些蒼白。
朱允炆指了指一旁的物件,臉色有些陰沉,問道“那這豆末,松香,川黃,嗯,還有麻油,這也是火藥佐使?”
陸安連連點頭,道:“皇上,這裡之物,皆是火藥配伍所需。”
朱允炆揉了揉眉頭,自己記得黑-火藥沒那麼多雜七雜八的玩意啊,咋到了這明代,啥東西都冒出來了?
怪不得古代火藥威力有點弱,感情這些匠人,都已經習慣創意製造了,只是這自我創造的精神,到底該誇,還是該打……
“皇上,此為硫磺。”
陸安指著一旁的石碾,正在碾磨硫磺。
朱允炆伸手拿起一點硫磺,在手指上搓了搓,搖了搖頭,道:“還是太粗糙,把這些硫磺,再碾磨細一些,越細越好。”
匠人連忙答應,將硫磺收
起,重新碾磨。
“硝石,木碳粉都有些粗糙了,去找幾個篩羅,過下來細緻的,將粗糙的重新碾磨。”
朱允炆安排好之後,也沒閒著,而是看匠人將各類材料混合,形成火藥粉末,然後裝箱,運至後庫房。
大明初期的火藥作坊是沒有明確的配伍標準的,用量多少,雖有個約莫,接近於一硫二硝三碳比例,但因為沒準頭,時不時便會出現誤差。
火藥這東西,配伍比例一旦偏差增加,其威力便會打很大折扣。
“都督府與兵部整訓三大營,神機營使用火藥,時不時會出現威力不足,他們分析是火藥出了問題,火藥司是如何解決的?”
陸安一臉苦澀,道:“皇上,臣可以保證,火藥司火藥,絕對沒有問題。都督府與兵部差人來問過話,臣親自拿火銃試驗過,沒有任何問題。臣猜測,是神機營火藥填充過少或留有孔隙導致。”
朱允炆也奇怪,神機營言之鑿鑿,把責任推給了兵仗局、科技局與火藥司,直指火藥有問題,可這三家都說火藥沒問題。
“差人讓神機營送一箱火藥與十把火銃過來,讓魏國公也過來一趟吧。”
朱允炆安排道。
顧三審走至門外,安排人快馬通告,又返回火藥作坊。
眼下已近中午,匠人開始用飯。
匠人的飯食很簡單,一碗米飯是主食,另外還有一點白菜或是冬瓜,除此之外,只剩黃乎乎的豆醬。
朱允炆看著匠人吃飯,便走到一個空位坐了下來,道:“給朕也來一份。”
“皇上,後廚已備好了御膳……”
陸安連忙說道。
朱允炆冷厲地看了一眼陸安,道:“端去!”
陸安不敢違逆,只好盛了飯菜,放在朱允炆桌上,顧三審想要檢驗,卻被朱允炆一筷子開啟,眼下這麼多人用餐,哪裡來的毒?
吃了一口有些夾生的米飯,朱允炆不由轉頭,看向一旁的匠人,問道:“這米飯,為何不熟?可是後廚貪婪欺壓?”
匠人知是皇上,不敢造次,惶恐地回道:“因為夾生的不容易餓,所以大夥都希望吃夾生一些的米飯,不是後廚欺壓……”
“皇上……”
陸安想說話,卻被朱允炆一眼給堵了回去。
朱允炆看了一眼身前的壯年工匠,見他吃完,便伸手止住,道:“推石碾的便是你吧?今年可有四十?”
“回皇上,是小民,今年三十五。”
匠人不安地回道。
朱允炆看了看其空得乾淨的碗,面色變得陰沉起來,道:“朕今年二十多,猶一餐兩碗,你如今壯年,出的是力,竟只吃一碗?陸安,朕的匠人,吃得如此差不說,竟連肚子都吃不飽,只能湊夾生飯來飽腹!你是如何管理火藥司的?”
陸安連忙跪了下來,喊道:“皇上,臣沒辦法啊,朝廷撥付火藥司錢糧,拋開匠人開支外,所剩不多,能維持如此伙食,已是難得。”
朱允炆看了一眼陸安,端起碗筷,吃了幾口,方說道:“顧三審,回去之後讓兵仗局、火藥司,將所有賬目送至武英殿,朕要一一核查,若有作奸犯科,貪墨之事,絕不輕饒。”
飯後不久,徐輝祖便帶神機營之人,抬著一箱火藥進入火藥司。
“皇上,臣做過統算,無論是兵仗司還是科技局,亦或是這二炮火藥司,其所產火藥,十次之中,有四次無法擊遠,威力大減。”
徐輝祖打著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