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設省!

解縉、楊士奇等人心頭一熱。

朱允炆的雄心顯然不只是衛所控制東北,軍屯、民墾打造黑土地糧倉這麼簡單,他想要將東北這塊地方牢固地拴在大明的領土上,如山東、河南、如江浙、兩廣一樣,成為大明不可分割的部分。

東北設省,意味著臣服的女真部落,將是大明無差別的子民,習大明禮儀,著大明衣冠,守大明江山,效忠大明天子。

羈縻的東北不復存在,留下的是朝廷控制的省、府、縣。

朱允炆目光堅毅,自己絕對不允許什麼奴兒干都司再登上歷史舞臺,也不允許捨棄東北的事出現。

東北的位置太重要,特別是對於北平而言,東北丟了,軍事壓力太大,比如山海關開啟之後,騎兵完全可以直入京師。

相反,若牢牢掌控東北,糧倉建成,大明完全可以直接以大興安嶺接太行山,形成一條完整的防線,全面朝西,以抵禦遊牧民族的威脅,將東北作為後盾力量。

????????????????朱允炆有設省的決心與意志,文官集團也樂意選官去東北。雖說東北現在人口少點,但不妨礙設省,也不妨礙當官。

剩下的就是造房子與移民,墾荒與糧倉。

李彥禎、馮正得到了戶部夏元吉的大力支援,取得了朝廷最新的移民政策,基本內容與建文朝山西五十萬移民政策相同,只不過額外新增一項新政策:

闖關東百姓十年內,每年可享東海水師兩次免費擺渡。

李彥禎認為,百姓尋根是無法規避的事,與宗族的關係也不宜徹底斷開,與其抑制民意不如放開,准許百姓閒暇時刻返回山東探望一番,撫慰離別之苦。

像是鳳陽百姓,多少都是浙江移民過來的,一到吃不起飯的時候,不,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會過江尋親。還有山西移民至北平等地的百姓,時常會透過郵局與宗族溝通訊息,一些條件好點的百姓家甚至會回山西老家走走親戚。

人可以離開家,但離不開根。

哪一次重新紮根不是痛苦且沉重的,總要給他們一些力量堅持下去,才能真正的落地生根。

東海水師的船隻需要停靠葫蘆島、營口等地,帶點百姓回家並不算什麼難事,無外乎少帶點貨物。

經過數日商定,朝廷將剌魯衛駐所(哈爾濱)改名會寧,亦東河衛駐所改名為長春,以瀋陽、長春、會寧一線安置移民,形成三個片區,收攏臣服的女真各部落向這三個區域匯聚,改漁獵為農耕。

策略已定,李彥禎、馮正、孔公鑑等匆匆返回山東,準備明年春起闖關東,工部則調遣一批匠人北上,遼東都司配合興建居所。

大東北,有的是木頭,這個時候不需要擔心什麼過度砍伐,幾十萬人口,天天砍也砍不成過度二字。

但此時的會寧、長春是沒有城牆的,後面也需要興建起來。

二炮局。

陶增光小心翼翼將米粒大的燧石放入設有凹槽的金屬墊片裡,微微轉動燧石,稜角卡在凹槽內。將墊片放在一側,又將一個小小的金屬管拿在手上,金屬管內部中空,兩端也沒有封死。

呼!

陶增光深吸了一口氣,將圓錐實心金屬物拿起,插入金屬管頂端,然後拿起小錘,輕輕敲打,讓金屬管卡住實心圓錐金屬的尾部,然後用塹刀小心處理,確保牢固沒有縫隙。

屏氣凝神旁觀的封善、胡元澄對視了一眼,都沒有說話。

陶增光將金屬管交給胡元澄:“裝填顆粒火藥,不要太滿。”

胡元澄接過,開啟一旁小小的火藥盒子,取出一些火藥,倒入金屬管之中,看著陶增光,重重點頭。

陶增光拿起設有燧石的金屬墊片,將墊片開了三個小孔,插入引線,接過陶增光手中的金屬管,將墊片放了進去,引線一端挨著顆粒火藥,一端則被固定在燧石一旁。

鑲嵌好第一個墊片,陶增光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封善拿起帕子,擦了擦陶增光額頭的汗珠,嚴肅地說:“慢慢來,這一次一定能成。”

????????????????陶增光取出設有純鐵珠的金屬墊片,這一枚純鐵珠略長,表面挫有細密的紋路,在擦過燧石時更能打出火花。

如何確保火花能在如此小的空間裡一次性打出,並點燃易燃短小的引線,是成功的關鍵。可實驗了近千次,改良了一百多次,依舊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火花擦出。

這種東西不是火銃,火銃打不出火還能第二次打,這種新型的彈丸只有一次打火的機會,打不著,那整個彈丸就毀了,更無法實現擊發。

最初二炮局選擇了黃磷作為引燃方案,這種方案確實能確保火花點出,順利擊發彈丸,但黃磷這東西不穩定,一搖晃,撞得厲害一點點,立馬就自燃了……

黃磷點火太危險,不適合長途搬運與使用,兜兜轉轉,最終還是選擇了火銃燧石點火的方案,並對點火燧石與鐵珠上作了改良。

陶增光將墊片組裝好,然後小心翼翼地用小錘加塹刀固定好尾部,將小手指長的彈丸攤在手心:“這一次,一定要成功,拿火銃來。”

封善將一旁特殊的火銃拿了過來,這一把火銃不同於傳統火銃,圓形的藥室被取消了,改為狹長的彈丸室,連線彈丸室的也不再是由上而下叩動的扳機,而是一根可以前後移動的撞針。

建文皇帝只給了一個粗糙的圖紙,二炮局一次次摸索,鍛造,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鋼彈簧的製造並不算難,這是高碳量,可想要製造出高彈性、高恢復能力的彈簧還是讓匠學院吃夠了苦頭,但總算是攻克了。

陶增光將撞針機構往後拉開,卡穩之後,將子彈放入彈丸室,扭動一旁的鋼片封住,隨後走出門外,端起火銃,瞄準了五十步外的木靶。

風吹過湖邊,帶來一絲涼意。

陶增光盯著木靶,手指勾住扳機,調整著呼吸。

胡元澄、封善連呼吸都沒了,緊張地盯著遠處的木靶。

陶增光凝眸,手指用力,扳機動,卡住撞針的彈簧瞬間釋放,彈簧推動撞針猛地搗入子彈的底部,底部的金屬墊片受力向下凹陷,鐵珠擦過燧石,閃現出一串火花,引線端處的火焰頓時被點燃,快速傳入金屬殼體之內。

顆粒火藥燃燒起來,剎那便積蓄了強大的能量,這股能量撞擊著兩端,一端有撞針死死頂著,而另一端則是並不甚牢固的彈頭。

受力的壓迫,彈頭掙脫了束縛,嗖地脫離殼體,沿著黑漆漆的火銃管道飛出,眨眼之間便射穿了木靶,隨後還傳出了一道金屬撞擊聲。

那是遠處的鎧甲式金屬靶!

陶增光、胡元澄等人連忙上前檢視,看著木靶上的孔洞,都沒有說話,疾步到了金屬靶之前,看著半入金屬鎧甲的彈丸,三人臉上露出了笑意。

“成了!”

胡元澄用力取下彈丸,鎧甲上已有了個小孔,而彈丸的頭部也有些扭曲變形。

封善吞嚥了下口水,剛剛距離金屬靶有八十步,如此遠的距離還能讓鎧甲凹陷,幾乎打穿,這威力著實是有些厲害。

陶增光提起火銃,????????????????開啟彈丸室,取出殘餘的彈殼,有些發燙,火藥味很重,深吸一口氣說:“這種彈丸的威力不同凡響,我們務必想辦法批次製造出來。”

“批次?”

胡元澄有些震驚,連連搖頭:“你知道這種彈丸用的是銅彈殼,前些年朝廷連製造銅錢的銅都不夠用,哪裡會有大量的銅給我們製造這類彈殼?”

封善嚴肅地說:“這類彈丸的精度遠超火銃,熟練之後,百步穿楊不在話下。它對任何人的威脅都大,不適合普及全軍,更不適合批次製造,只能交給特種軍,如偵察兵。”

陶增光看著意味深長的封善,明白過來,這種子彈作為殺手鐧,不適合交給軍隊來使用,只適合交給建文皇帝來使用,用以保證自己的絕對安全與絕對威嚴。

“這件事交給皇上來安排,我們再做一些子彈,多實驗一些,形成標準,然後奏報皇上,聽其吩咐。”

陶增光不介意誰使用這類火器,在建文朝裡,一類先進的火器出現,就不會再被埋沒。

胡元澄點頭道:“既然你這裡有了成果,我那裡也該改進改進了。騎炮兵營想要一種輕便的火器板車,想要用戰馬拉著火器到處跑,他們也不想想,一個火器多重,非讓我們減重。”

陶增光朝著房屋方向走去,對胡元澄說:“一匹馬拉一千斤的板車沒問題,我建議你在板車上安裝彈簧,車軲轆也減重,改用鐵珠軸承,這樣可以省不少馬力。聽說混凝土道路已經從北平修到了大同,炮騎兵營一旦建成,咱們的邊關就穩固多了。”

胡元澄拿起蒲扇,扇了扇風:“我正有此意,不過考慮到草原使用,火器應該減重,同時還應該給騎兵專門配一種火器,你們還記得杜漸吧?”

封善點了點頭,有些疑惑地說:“偵察兵杜漸,提他做什麼?”

胡元澄嚴肅地說:“當年在活捉哈里時,杜漸曾一個人肩抗虎蹲炮發射。我在想,二炮局要不要朝著這個方向研究,找出一種適合騎兵肩抗發射的單兵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