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瓦剌沉寂,歸順大明
章節報錯
捏烈忽瞪著發紅的眼睛,對胡濙充滿了仇恨。
妣吉借用了把禿孛羅的兩個護衛,將捏烈忽帶到隔壁的蒙古包之中,然後趕走了所有人。
沒有人知道妣吉用了什麼手段,也沒有人清楚妣吉是如何勸說捏烈忽的,但結果顯而易見,捏烈忽對父親太平的死認了,站出來主持客列亦惕部的大局。
因為馬哈木、把禿孛羅都支援捏烈忽統領客列亦惕部,加上客列亦惕部是太平長子,捏烈忽掌控客列亦惕部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族內一干老人並不反對捏烈忽,但反對捏烈忽不能為首領報仇。
捏烈忽雖然還不到二十,處事經驗不足,但背後站著一個老謀深算、詭計百出的妣吉,捏烈忽沒有退讓,以「不顧族群安危,鼠目寸光」為由,將一些老人趕出了客列亦惕部,穩固了地位。
太平的死,雖然激起了風波,引起了一陣騷動,可很快就被平息。
胡濙的行程被耽誤下來,直至三日後,馬哈木、把禿孛羅與捏烈忽商議給出最後的結果:
瓦剌全族臣服大明。
胡濙收到了瓦剌臣服的文書,看著上面馬哈木、把禿孛羅與捏烈忽的手印,心頭有些火熱。
自己作為使臣,推動瓦剌歸順,這是何等榮耀的事!
「我們會隨使臣隊伍一起前往大明京師,以表示瓦剌的徹底臣服,希望大明皇帝能夠寬待瓦剌族人。」
馬哈木老了許多,曾經的英雄意志被現實擊碎,連
腰桿都顯得不那麼挺直。
把禿孛羅還好,他是唯一一個始終都不樂意與大明交惡,在瓦剌陷入絕境時積極主張臣服大明的人,沒有太多心理壓力。
捏烈忽學會了隱忍,將殺父之仇隱藏起來,將族人的命運擺在首位,毫無畏懼地答應前往大明。
臨行前一晚。
瓦剌無風雪,冷寂滿月光。
馬哈木裹著被子,坐在木榻上看著薩穆爾公主與兒子巴嘎木,嚴肅地說:「眼下大明國運蒸蒸,戰力空前,兀良哈被滅族了,韃靼的主力都被打沒了,我又在西疆折損了一批主力,事實證明,這個時代沒有人能是大明王朝的對手。」
「巴嘎木,你要記住了,漢人有句話叫做盛極必衰。瓦剌臣服大明,所盼望的就是等待大明由盛轉衰,等待大明暮靄沉沉,如風中殘年的老人再無氣力時,重振瓦剌雄風。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興許你老了依舊看不到希望,但你還有兒子,你兒子還有兒子!」
「大明王朝不會永久興盛下去,大明皇帝也不可能一個接一個聰明能幹,總會出現幾個昏庸無道的帝王,為了自身慾望大興土木,大肆虐民。到那時,權臣當道,官場黑暗,軍士無能,大明將死。為父不知道這一日要等五十年,還是百年,亦或是二百年!」
「但我知道,大明遲早會衰落,屬於瓦剌的草原終究會回到瓦剌手中,屬於蒙古人的輝煌終究會再一次回來
。懂得忍耐的狼,才能成為頭狼。莫要心急,將你的才智,將你的勇猛,都傳給後代。」
薩穆爾公主有些緊張,不安地問:「你只是去大明京師表示臣服,總還是會回來的吧,為何說這番話,似是臨終之言?」
馬哈木苦澀不已,搖了搖頭:「大明皇帝不會強行留下我們,但他的速度很可能快於我們。興許在我們沒有返回之前,大明皇帝已經派人開始接收瓦剌,收繳武器,分散族人。你們只需要留下族人去向,不必做任何阻攔與抵抗。」
薩穆爾公主沉重地答應。
巴嘎木受限於年齡,雖然並不太明白什麼意思,但還是點頭記在心中。
另一處蒙古包內。
妣吉含情脈脈地看著捏
烈忽,輕柔地說:「你放心去吧,大明使臣殺了你的父親,他們不可能對你舉起屠刀,此行必不會有性命之危。只是,大明皇帝不是好對付的人,我雖未見他,但看看大明現如今的強盛就知道,朱允炆是一個英明的帝王。」
「現如今,大明周圍已經沒了什麼敵人,瓦剌算是最後一個強敵了。他興許會放鬆,但絕不會允許瓦剌再次崛起成為大明的心腹之患,定會提出一些令你們難以接受的條件。你記住了,無論建文皇帝提什麼條件,你可以討價還價,但最後一定要答應。」
「活著,才有希望。你還年輕,給你四十年,未必不能等到一個好的機會。不要畏懼大
明收走我們的武器,只要草原上有木,有牛羊,我們就有弓箭,有弓箭的騎兵,就有再次崛起的希望……」
捏烈忽靠近妣吉,目光中滿是佔有的慾望:「我走之後,客列亦惕部你說了算。這一晚,陪我。」
妣吉看著捏烈忽,緩緩閉上了眼,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
捏烈忽撲了上去。
啪啪。
算盤撥動,張算看向胡濙,認真地說:「女真部落因為打倭寇被削弱了,兀良哈沒了,韃靼也失敗了,如今瓦剌臣服,大明北方邊界便沒了防守壓力,接下來朝廷會怎麼安排?」
胡濙烤著火,搓了搓手:「朝廷新兵之策施行多年,效果斐然,可這也成為了朝廷的負累,若不是連年收成不錯,商稅大增,加上幾次戰爭損耗與補充相當,新兵之策的負累問題怕是早就暴露出來了。我猜想,皇上很可能會在穩住局勢之後,進行衛所分流與重組,進一步減少軍士數量。」
張算認真地想了想。
確實,隨著大明混凝土道路的延伸,外敵的消失,繼續維持龐大的軍士數量只能成為負累,尤其是內地一些衛所,完全可以撤去與合併。
張算搖晃了下算盤,看了看蒙古包簾門,低聲說:「瓦剌臣服,未必是真心。」
胡濙瞥了一眼張算,嘴角透著笑:「這一點,你知道,我知道,皇上自然也會清楚。只是那又如何,他們以為臣服能換來希望,但他們或許忘記了哈
密、吐魯番與西疆人,馬哈木在劫掠西域的時候,實在是應該找幾個當地人問問,他們是自稱大明子民,還是回回人……」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