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窺豹一斑,有隱情
章節報錯
所謂滷水提純礦鹽法,這是個很大的概念。
各家提純方法千差萬別,五花八門。
這種製鹽法能製出如此高品質的鹽來,又怎麼可能隨便示人或透露呢?
“本官再問一下,你們鹽礦的日產鹽量,能有多少?”
他這是比較專業的詢問。
魯應平想確定,是否能夠規模化生產。
永樂元年才開啟,不知為什麼,淮安府署知府大人梅辰,對食鹽突然加大了徵收數量。
竟然要求他們鹽運局,除了往常收購,短時間內另外徵集出一萬石精鹽來。
這不是難為人麼。
江南沿海一帶,尤其淮安府是大明朝食鹽主產區。
產量這些年也就這麼多。
這上哪兒去找這麼多鹽?
也不知是朝廷要求,還是知府梅大人自己頭腦發熱。
可就算貼了官方告示,也頂不了大用啊。
製鹽哪有這麼簡單?
的確,外頭有新開的鹽戶送來了鹽。
可那些所謂的鹽,質量不堪入目。
粗糙雜質多,苦澀有毒。
若是以往,那是絕對不會收的。
可眼下屬於非常時期。
只能收來搭配好鹽摻在一起湊個數。
而他們鹽運局,軟硬兼施,逼迫淮安府所轄鹽戶們要增加產量。
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方法。
可眼前這個新面孔,送來了五千斤精鹽,屬於雪中送炭,及時雨。
這讓壓力山大的魯應平,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
“哦,大人這是想了解小的鹽礦場的產量,是嗎?”
在得到對方點頭確認之後,張樂平默默盤算了一下。
“回大人的話,小的鹽礦場,每月至少能提供這種精鹽約六萬斤,五百石左右。”
“每月五百石…似乎有些少啊。”
魯應平聞言嘴裡嘟囔一句,暗自神傷。
“大人莫嘆氣,小的鹽礦場是年後才開採提純,五百石是目前產能,回頭我跟大東家商議一下,可以加大鹽礦投入,說不準產能可以翻番。”
“那敢情好,倘若你們精鹽產能翻番,也是解決咱們鹽政的燃眉之急啊。”
魯應平聽罷,喜形於色。
“大人,只是這鹽的價格…”
張樂平見火候差不多了,準備趁熱打鐵談價錢。
在商言商。
談判就是要抓住對方心理,乘勝追擊。
“你們這鹽的品質…我一個人現在還無法定價。”
無法定價就不能收入庫啊?
“那大人,無法定價…那我只好先拖回去了。”
張樂平裝出一副很失望的嘴臉。
他天生就是個做生意的料,善於觀眼察色。
這麼好的鹽不收入庫,萬一被搞私鹽的鹽幫們搶了去,那就虧大了。
“哎…二掌櫃莫要慌急嘛,這批貨咱就暫定為三十文/斤,如何?”
鹽運司衙門收鹽的官價,一般是在十五至二十文/斤不等。
當然,特別精鹽就是無價,需要官衙幾位驗收官集體研判決定。
所以,現在魯應平以最高限價收購,實屬公正公平。
張樂平事先對食鹽收購官價瞭解過,當然知道魯應平出的三十文/斤,還算公道。
“行,咱就暫按這個價吧。”
張樂平點頭,“不過魯大人,這告示上寫著近期提升三成價格,咱們這是否也跟著漲吧。”
“有了溢價,小的到時候也能孝敬大人一點。”
最後一句,張樂平幾乎是貼上魯應平耳根說的。
“那當然…當然…”
魯應平眉開眼笑,心領神會地點頭道:
“你這批鹽,就按四十五文/斤銀子收購。”
“你這裡有多少斤啊?”
他暗中多加上去的五文/斤,實際就是自己的彩頭。
張樂平豈有不懂之理。
他朝魯應平擠兌了一下眼神,然後直起腰板朗聲道:
“回大人的話,這批兩車貨共計五千斤多點,下一批三日之內送來,應該在六萬斤左右吧。”
“好,那你稍等片刻,本官立馬安排屬官們點量入庫。”
聽說後面還有六萬斤精鹽,魯應平嘴都快笑歪了。
“多謝大人。”
張樂平笑盈盈拱手回覆。
魯應平召集值班沒走的幾個庫管,衙役等開始稱重計量。
這些小吏差役們也樂意留下來加班,因為不會白辛苦。
事後魯大人會給些彩點給參與人數。
這邊張樂平安排五名護礦隊員,以及兩名馬伕也參與搬鹽入庫。
一陣忙碌,一共是五千二百斤精鹽。
入庫、登記完畢,又開具一張二百三十五兩文銀的通票。
“二掌櫃,今日帳房已經散值了,你明日一早憑藉這張通票,到司衙門的帳房處,便能領到現銀。”
魯應平將蓋上官印的通票遞給了張樂平。
“行,那錢貨兩清了,告辭了魯大人。”
張樂平接過通票,把他放入懷裡,然後拱手告別。
他帶上騾馬車和護礦隊員們,快速離開了鹽儲所衙門。
轉眼間,這批鹽轉手賣得二百三十五兩紋銀到手!
這可不是小數目啊!
永樂朝一品大員,一年俸祿最高為二千五百石大米。
摺合成銀兩,約為一千兩左右。
一個三品官員,一年俸祿為一千五百石,摺合成銀兩約
為六百兩。
而這俸祿比起洪武朝,已經高出差不多一倍多。
這是鹽礦場開採三天的產出。
往後產能大幅提升,可以一天就有這麼多。
呵呵,當真可以發財致富。
張樂平走出鹽儲所衙門,找到徐欽。
他把整個交易過程,一股腦兒進行了彙報。
交易過程倒沒什麼,稀疏平常得很。
就是淮安府突然加大食鹽的收購量,而且是透過加價收購,來刺激鹽戶開採。
這件事看上去有些蹊蹺。
或許應該跟食鹽走私有關吧。
明朝食鹽專賣是‘專商引岸’制度。
即指定商戶,指定靠岸碼頭,劃區域銷售。
朝廷不允許跨區域銷售,否則就是私鹽,也就是違法走私的鹽。
淮鹽主要的銷售區域為南直隸和北直隸。
淮安府署公開徵鹽搞走私,籌資恐怕只是一方面。
可能還有另外一些因素。
窺豹一斑,徐欽則想得很多。
“樂平啊,我們就此分開,你帶上大夥找一家上好客棧,吃喝一頓睡好覺,明一早兌完現銀返回礦場,加大開採人氣,加大產量。”
“我與三郎今晚也在淮安府城裡,有些事情要辦,你不用操心我們,安排好自己。”
徐欽想了想對張樂平吩咐道。
“明白了大人。”
張樂平爽朗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