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九年的元宵節之後,朱靖垣收拾東西離開江戶,前往陝西的西安上任。

這次要去內陸了,所以要先乘船到蘇州上岸,再換專用的火車前往西安。

現在可沒有高鐵,從蘇州到西安全程一千五百多公里,要在車上坐一整天。

不過皇室的專用列車就拉朱靖垣一家人,車廂內的設施也都是頂級客房水平。

除了火車本身的聲音無法避免之外,就相當於在室內休息了一整天而已。

朱靖垣晚上睡覺,白天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一邊思考自己未來的工作。

從蘇州到西安,是從沿海到內陸,從江南水鄉到中原大地,從長江三角洲到黃土高原,這一路上的環境相差極大,自然景觀可以說是非常豐富了。

不過朱靖垣本人更加註意的是,大明本土內陸在社會和人文方面的差異。

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以及與前世記憶的差異。

這個世界的大明,開始開拓殖民地之後,本土不算太好的田地,就逐步荒廢了。

南方丘陵地區的梯田早就已經完全退化成了山林。

只有面積足夠大的平原地區,才會有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規模的農場。

從江南到中原,到處都是屬於皇室的大型農場,在過去的幾年裡面迅速完成了機械化。

大量的農業工人被送進了城市,消減了一部分城市的用工缺口。

列車在大平原上穿行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大型的拖拉機,還有播撒農藥的農用飛機。

以及偶爾能看到的,似乎是在玩或者訓練用的小型民用飛機在天上飛。

這裡的小農經濟徹底的消失了,就算是在本土,也只剩下了公司化經營的大型農場了。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大明與朱靖垣前世生活的國家的最大區別。

朱靖垣恢復記憶之後,每次想到這件事情,就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自耕農這種生產方式,雖然在工業時代看來是絕對的落後產能。

但在東方傳統王朝之中,卻是王朝穩定存續的重要基礎。

按照自己學過的後世的社會學理論,自耕農的性質是“小資產階級”。

因為他們擁有土地這種關鍵的生產資料,同時多半還會有自己置辦的各種農業工具,這也是典型的生產資料。

反而是廠商內的經理和掌櫃們,只要沒有拿到所在廠商股份的,無論生活上多麼的體面和講究,性質上都屬於無產階級。

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生產資料,完全依賴於東家們發的工錢過活。

真正的最大規模的小資產階級群體就是自耕農。

一旦土地完成了徹底兼併,自耕農全部變成了“長工”,性質上就成了無產階級。

自耕農是非常穩定的社會組成部分,而長工顯然就非常的不穩定了。

朱靖垣確認了大明的情況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前世南殷洲的那些國家。

這些國家在獨立之後,原有的種植園經濟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土地掌握在農場主的手中。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之後,大量的農業工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不得不去城市尋找機會,所以這些國家就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但是如果這些人在城市也找不到工作,那整個國家也就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了。

南殷洲的很多國家的工業發展不起來,國家也沒有土地分給找不到工作的工人,只能讓這些人以待救濟的狀態生活在城市的貧民窟。

美利堅和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只不過是貧民窟規模大小略有不同而已。

典型歐美社會的貧民窟,就是沒有土地也當不了工人的人的聚集地。

神州周邊國家沒有這種概念,因為神州國家大部分都完成了土地改革,工人找不到工作就會回到鄉下當農民。

朱靖垣曾經專門跟退休後的朱仲梁討論過,表達過自己在這個方面的擔憂。

畢竟按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想要把工商業發展起來的前提,都是先把土地給分下去。

這是為工業化提供一個穩定的社會基礎。

從日本的明治維新,到南朝鮮的漢江奇蹟,哪怕是光頭這種玩意兒,跑路之後也不得不去搞了土地改革。

當時朱仲梁的回答是,目前大明的工業發展,能夠消化從多餘的農業人口。

如果真的出現了大規模的經濟或者政治危機,出現了皇室和朝廷都已經無法應對和掌控的危急情況,皇帝可以選擇在失業流民分田。

然後朱靖垣就陡然反應過來,這個世界的大明是自發完成的工業化,而不是前世神州和周邊國家那種以追趕者身份進入工業時代的。

土地兼併與工業和與城市化,三者如果同步自發的完成,那結果確實就是大明現在的這種這種狀態,原本歷史上的德國、英國、法國等先發工業國家也是這種情況。

不過大明與他們也有一個巨大的不同點,大明的土地確實完成了徹底的兼併,但是超過一半的部分都兼併到了皇室手中,皇帝可以在必要的時候選擇分田。

這實際上是皇室在有“先見之明”的情況下嘗試額外留一手了。

在朱仲梁看來,這是皇室手中的另一個底牌,危急時刻迅速穩定社會制度的底牌。

但是朱靖垣擔心,這田是皇帝說分就能分的嗎?

朱靖垣擔心到了那種狀態的時候,這種措施未必能夠迅速的生效。

所以能不去嘗試還是不要嘗試,能在城市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再牽扯到農村。

平時就要小心翼翼的維持著整個社會的平衡和發展,防微杜漸。

隨著列車持續的西行,逐漸深入大明的內陸地區,路上遇到的城市規模開始明顯縮小。

朱靖垣也再次意識到,相對前世而言,這個世界的大明,對大陸內部並不重視。

仁武朝的時候打敗露西亞之後,完全掌控了神州和鮮卑東部海岸線之後,就真的跟露西亞保持持續一百多年的和平。

當初幫助波斯平叛之後,也沒有想辦法吞併波斯將其變成內藩,還讓哈薩克、希瓦、波斯三國保留了很高的獨立性。

相比露西亞而言,大明對內陸土地的渴望,似乎非常的剋制。

如果大明是一個內陸國家,或者說海上力量非常薄弱的話,如果周邊海域航線都被敵對或者不配合的國家所控制的話,那肯定要將視線投入內陸。

無論內陸有多麼的不方便,內陸的資源肯定要想辦法開發,就像是後世的露西亞。

但在這個世界,世祖皇帝重建之後的大明,很快就建成了頗為強大的海上力量。

大明王朝此後擴張方向,大部分都放在了放在了海外的土地上。

畢竟海洋就是天然的低成本運輸平臺,從應天府去西洋海角都比去伊犁要容易。

特別是歷代皇帝都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都在什麼地方。

工業化後可能需要的海量鐵礦在天南,未來的工業所需的海量石油在大食國。

保障貨幣穩定的金礦等貴金屬主要殷洲和墨洲,用於製作低階輔幣同時也是重要工業原料的銅礦也主要在殷洲。

而且這些資源產地還都在距離海岸線不算太遠的地方。

蒸汽帆船普及之後,要把這些海外資源運回國,比從西鮮卑運到東南沿海簡單多了。

啟動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需的煤礦和鐵礦,遼東地區就能提供。

陝西、山西等地還有非常豐富的煤礦。

大明掌控陝西以西的內陸領土的目的,以及保留安西三個獨立汗國的目的,主要是基於地緣戰略上的考量。

要把整個神歐大陸的制高點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將本土核心地區周圍的山脈河流和高原也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然,已經掌控的內陸土地,大明朝廷也不會故意打壓。

只是也沒有專門傾注過多精力去建設。

沒有朝廷的專門照顧,內陸沒有特殊的資源的話,正常的工商業發展速度,肯定是比不上交通方便的沿海地區的。

所以到了中原的大平原之後,就很少能看到大規模的城市了。

有些地方的景象甚至讓朱靖垣感覺自己好像從工業社會倒退到了農業社會。

不過也可以理解,現在的大明的工業水平,最高階的部分已經到冷戰時代了。

但是這些方面都是被朱靖垣依賴後世經驗強行拉起來的。

在朱靖垣插手之前,以及朱靖垣沒有直接插手的地方,大明自然發展的工業基礎,其實才剛剛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而已。

所以現在東南沿海重點建設高新產業的地方,給人的感覺似乎已經超越了二戰時代。

汽車已經滿地跑了,出行都能坐大型客機了,甚至都已經搞起了私人飛機比賽了,富裕家庭已經用上洗衣機、冰箱、空調了。

但是在發展相對遲緩的內陸地區,內燃機和電力都還沒有普及呢。

城市裡面很少能看到汽車,鄉村還沒有用上電燈,馬車和腳踏車仍然佔非常大的比例。

朱靖垣從江南來到中原的感覺,就好像在二戰時代從紐約回到了上海一樣。

朱靖垣站在自己房間的窗戶邊,看著窗外的城市和農村景象感慨:

“皇子施政實訓的過程中,果然應該多走走不同的地方的,最起碼要到內陸看一看的。

“如果一輩子都留在東部,留在京師城內,可能會對大明的情況產生誤判……”

給了朱靖垣身邊的大食王妃王雅微笑著點頭說:

“殿下說的當然有道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親身體驗根本不知道大明有多大。

“不過臣妾覺得,大明也實在是太大了,所以也就不可能完全均衡的。

“必然有的地方要更加富裕一些,有的地方要貧困一些。

“我們又不能捨棄那些貧困的地方。”

朱靖垣的王府已經形成了慣例,每到一個實訓地方就選兩個新的親王妾。

但朱靖垣始終都沒有機會找到看上去就想要讓對方當王后的女人。

與此同時,在自己身邊已經有的妾室中,朱靖垣還是覺得王雅是最適合自己。

所以現在王雅已經被封為了大食國王妃。

朱靖垣這種親藩的藩王,可以有一個王后,四個王妃。

王后的位置雖然還空著,但是朱靖垣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不會選王后了。

王雅這個王妃也就成了朱靖垣後宮理所當然的首腦了。

雖然王雅不是最早跟著朱靖垣的,但是年齡更大的柳沐雲和餘暮雪兩個,不但性格一點都不強勢,甚至相比王雅而言顯得更加的不成熟。

畢竟她們之間的生活經歷相差太遠了,王雅這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比柳沐雲這些父母兄弟姐妹齊全的大學生的性格要早熟太多了。

朱靖垣聽著王雅的話也是輕輕點頭,同時也再次確定了一些問題。

大明皇帝和朝廷,都沒有太過在意地區發展平衡,這可能也是自發完成工業化的影響。

這在未來可能會有問題。

“我們當然不能拋棄貧困的地方,反而應該想辦法調動富裕地區的力量,幫助相對貧困的地區提高工業和生活水平……”

朱靖垣和王雅聊著天的時候,火車再次發出了持續鳴笛聲。

朱靖垣知道這是靠近某些站點或者城市了。

果不其然,跟在旁邊的安曉娜上前兩步,向朱靖垣說明情況:

“殿下,下一站是河南平頂山,是中原地區比較大的城市了,如果想要下車看看的話,可以通知列車停靠,否則列車就會正常透過城區……”

平頂山,在這個世界也是先有礦,然後才發展出城市的地方。

現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煤礦和相關工業基地。

朱靖垣想了想,最終搖了搖頭:

“還是別停留了,我又不是來河南上任的……”

列車一路前行,真正進入平頂山礦區和城區的時候,朱靖垣又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現在已經是傍晚了,城區和礦區的路燈亮起來了。

灰濛濛的霧氣籠罩中,密集而明亮的燈光照耀下,這座工業時代的城市輪廓緩緩展現。

看著眼前的這座城市的燈火,朱靖垣終於有了再次回到了工業社會的感覺。

而且,這個平頂山城,整體上給朱靖垣的感覺,又非常的發達。

複線的高標準鐵路,高大繁複的樓閣,燈火輝煌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車流。

自己之前經過了那些宛如農業時代的城市和鄉村地區,跟眼前這個繁忙熱鬧的工業城市彷彿不在一個世界。

朱靖垣看著眼前的畫面,再次想到了剛才自己意識到的問題。

在沒有硬性調控的情況下,在工業化快速擴張的時代,資源城市是可以非常富裕的。

平頂山這種礦業城市,現在的城市規模相比東南部的城市而言,那一點也不小。

只是這種城市,跟沒有周圍沒有礦產的地方相比,差距又會格外的明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