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朱元璋在開創明朝之初,就給自己的臣民定死了職業和人生規劃,並且將天南地北各個府縣、衛所的城池、衙門、廳屋都制訂了標準。

雖然朱元璋制定的規矩在他好大兒朱棣死後基本沒人遵守了,可衙門制式和衛所城池的規格和樣式還是按慣例傳承下來。

在天啟三、四年修築的寧遠城也同樣如此,東西南北四大正門連通的便是衛所城池正中間的十字街。

一般來講,較為官方性的官署、建築群都在東街,比如衛署、驛署、學宮、駐防守備官署、演武場等。其他區域則都是民居,世居人群一般都是官兵家屬,外加一部分外地商客。

但因為寧遠前屯等地多了個兵備道,所以在西街最靠近城心的地方又蓋了個道廳衙門。道廳衙門管的是屯田、整飭文教、興修水利、修築城牆、管理鹽政馬政驛傳等事項。

在寧遠、前屯這地界,袁崇煥的道廳衙門比兩個衛署衙門要強勢的多,基本上可以將袁道臺視為遼東巡撫之下第一文官。

可惜的是,他這個兵備道手上只有關防(一半的條形印)、敕書,沒有方形大印。

此刻,聞訊而來的上千名群眾將道廳衙門擠了一個裡三重外三重,何可綱帶著道標營兵努力維持秩序,總算是沒讓激奮的民眾衝進道廳衙門。

因為沒有大印,也不坐堂,所以道廳衙門只有待客用的廳屋,沒有那種影視劇裡面審訊犯人的大堂。

寧遠城裡獨掌一營的將領和袁兵憲、通判金啟倧、同知程維模等文官,以及被召喚前來的耆民五六個,都坐在道廳的一進廳屋裡,分列兩旁。

李昊等殺韃功臣待遇就有點不一樣,他們被單獨設定了椅子,坐在主座對面。

等到眾人到位,袁兵憲輕咳一聲,廳屋裡立即安靜下來,然後同知程維模代表兵憲道臺,開始例行詢問。

還是楊世功代表李昊回話。

問的仍舊是如何殺韃,何時何地,有何人見證,如何遇敵,繳獲如何,韃屍韃首各自如何處理。

在此期間,衛署的衛指揮使、錢糧主管通判金啟倧、遼東巡撫轄下的營兵主將左甫、從京營抽調過來的一個把總、民眾代表耆民等各方勢力代表前後細緻查驗四顆首級的真假、牙口和毛髮。

“當無疑問!”等到各種流程走完,袁兵憲先定了調子,“李管隊,按以前的慣例,這四顆頭顱得送到關門處,由撫臺衙門再次查驗過後,向兵部奏捷後才能給你功賞。但如今大敵當前,我就破個例子,當下就給你兌了軍功,你是要升官還是換銀子?”

如今的女真首級可值錢了,升官一級還能有二十兩的賞銀,李昊當前最需要升官後快速擴大家丁數量,自然選擇升官。

“給我升四級吧,最好給我撥一些家丁過來,過兩天再砍一些韃子,那時候再全換成賞銀。”

袁兵憲聞言,先大讚一句,“好,有志氣。”

然後拊掌看向掌營將領們,“按規矩,管隊官比百總高,比把總低,可如今情況特殊,我就將李管隊按把總算,在這個基礎上升幾級,你等可有異議?”

管隊官說白了,就是管著八九十個男丁的村長,因為民事也歸管隊官管,所以政治上比同樣管七八十個營兵的百總高。

再往上的操守官,可以等於鎮長。後金的牛錄額真,也就是一個牛錄的主子,所管轄的壯丁、民力差不多和大明屯軍的操守官持平。

孫承宗構建的關寧體系中,營兵數量是有編制的,朝廷每年四五百萬兩徵的遼餉,就是按這個編制數量定下來的,所以給他升官,其實是從各個軍頭手裡搶走營兵編制和家丁編制。

眾將沉默,大敵當前,能不能守得住寧遠衛城還是個未知數,以後的日子還說不好怎麼變化,但他們又不想現在就同意分出營兵名額來,於是無言應對。

滿桂大大咧咧表示,“就按袁兵憲說的辦,這寧遠地界左右是我等和兵憲主事,還能變出什麼花來?”

袁崇煥不動聲色撇了眼這個表面粗糙、實際很有心機的大胖子將軍,他問的是眾將同意不同意,這滿將軍口上一改,下決斷的人就變了。

好在沒人敢反對這屋子裡地位最高的文官武將。

袁崇煥揣摩了眾將心意,覺得按營兵官職升四級未免過於誇張,眾將也不會吐出營兵名額,他於是又改了口:

“百戶、副千戶、千戶、衛指揮僉事、衛指揮同知,這算是官階的連升四級。除了官階外,本道想按營兵給你實授軍職,就是不知道李管隊願不願意轉到本道標營裡?”

標營是個很神奇的軍制,明末時期,巡撫、總督、九邊的兵備道等以文治武的文官都有自己的標營,若是一個文官靠譜,他手下的標營戰鬥力往往比普通營兵要強,標營的精銳士兵可以媲美明軍將領的家丁。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李昊願意進入袁崇煥的道標營,他才會實授軍職下來,否則就是李昊名義上連升四級,實際還是沙河北堡管隊官,然後以朝廷程式繁瑣推諉實職封賞。

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袁崇煥一個廣東人,在福建當了幾年知縣後空降遼西當的文官,要是不大力扶持屬於自己的武將勢力,怎麼能在這群遼西本地將門手中抓牢手上的權力呢?

祖家將的代表祖大壽,就是這個階段和袁崇煥搞好了關係,才能讓祖家快速在關寧體系崛起,為了給祖家將和袁崇煥親信何可綱騰位置,之後袁兵憲可是逼走了滿桂滿總兵。

“李某願憑驅使。”

這正合李昊的意願。

袁崇煥拊掌大笑,“好極好極,那就將李管隊調入我的道標營,砍了四個奴首,該給李管隊定個遊擊的,可我的道標營員數不足,目前也只有中軍守備何可綱,給李管隊實授個千總,如何?”

李昊想了想,這樣回覆:“那就以千總所轄的營兵數,給我另開一營,我這人習慣了自己指揮士卒,在戰場上,不太願意聽從其他人的命令。”

每逢大戰必有封賞,因此在明末時,明軍軍官的升職速度相當快,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遼西關寧軍開啟了小營制,就是每營營兵實際上只有一千三到兩千五六,距離滿編的三千還有點差距。

水兵營之類的特殊營,甚至只有五百一十人的編制。

後金也差不多,為了給底層軍官升官,黃太吉時期甚至還發明瞭半牛錄這種編制。

“也不用自開一營,巡撫那邊不好辦。”袁崇煥呵呵一笑,“就按千總之兵,李將軍自領其事吧,只是名義上歸在道標營。這家丁名額,我就定為六十之數,將軍可先自行招募,營兵也是,若是將軍想從沙河北堡調走一些墩軍充作營兵,可一併在此地向守備官稟明。”

袁崇煥三下兩下,就確定了李昊的實授軍職。

雖然沒給獨掌一營的待遇,可實際上也差不多,因此在口頭上,李昊也可以被稱作將軍了。

其他眾將想反對也沒地方說理去,道標營直屬於兵憲。

“先前這家丁說,李將軍武器不趁手,我這有一柄鋒利靴刀,破甲斷刃是輕輕鬆鬆,就贈予李將軍吧。”

不知道為什麼,滿桂突然出聲,並從自己靴子裡掏出一柄刀來送給李昊。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