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來了一個開門紅,一旁的天下商行也跟著賺了不少。因為就在銀行的隔壁,很多人從銀行出來之後就去了天下商行,馬車倒是沒有僱傭出多少,畢竟之前大家不知道有這個業務,都是自帶馬車而來。但白紙卻是賣出了很多,把華安四人給高興的夠嗆。

當看到一天賣出的白紙,金額就達到了五萬貫的時候,蘇石也不禁感慨,大宋還真是富有。

這還是訊息沒有完全的傳出去,如果全部傳了出去,怕是銷售額只會更多。

總行開業了,跟著就是十一家分行陸續的開業,也就是半個多月時間,汴梁城內的十二家分行便陸續開門,開始營業。

銀行的事情是穩了,跟著就是接下來的放貸業務,周全也終於找來了一個專業人士,是從一家從事交子業務的錢莊中給高價挖來的。

蘇石親自見了一面這個叫做袁小頭的人。

別說,這個人還真是腦袋大,脖子粗。但他不是大款也不是伙伕。

只是因為業務能力強,成為了那家交子業務的管事。此人似乎天生擅於理財,對於錢莊業務十分的熟悉,也曾向交子高層建議過,交子交易可以不扣那百分之一的手續費,只需要靠放錢給別人,就能賺上不少。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其它的錢莊給擠兌黃了,以後交子就會一家獨大。

只是可惜,沒有幾個人可以把到手的利益在讓出來的,這個建議自然也就沒有被別人所接受。現在華夏銀行開了這個先河,袁小頭就動了心,周全找到他兩人是一拍即合。

蘇石要見袁小頭,其實就是想動用系統功能看看此人是不是可靠,畢竟銀行業務一旦出事那可要損失不少的金錢,雖然蘇石不是很在乎,但也不能因此而被別人算計。

見了袁小頭,想不到此人頭頂之不上是一片的紫色,也不是藍色,而是一片的紅焰焰。

原來這個袁小頭,很早就聽過蘇石的事情,對其十分的崇拜,現在能夠在蘇石手下做事,自然是高興不已,激動萬分,這就直接在心中表了忠心。

頭頂一片紅色還有什麼可懷疑的,蘇石當下就任命他為華夏銀行的總管事,周全也因此而得解放,重新回到蘇府當起了大管家。

銀行步入到了正軌,每天都有來存錢的人,華夏銀行的銀票也成為了如今最為火熱的銀票,搶佔了交子之前大量的市場。至於其它的那些小型錢莊,一個個更是直接被擠兌的關了門。

財力不如人,制度不如人,信譽不如人之下,其餘錢莊關門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只是華夏銀行真的想要替代交子,成為最受歡迎的錢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下去。

紮根汴梁城不過是第一步,得到大家的認可只能算是第二步,走出去才算是第三步,真正在大宋每一個大型城池中建立了分行,並最終遍佈於大宋各處,這才算走完了最後一步。

一旦真到那一天,蘇石相信自己的影響力將少有人可比。即便那個時候自已做錯了什麼事情,別人想要動自已,也是要好好考慮一下後果。

......

皇宮紫宸殿。

陳琳正小心翼翼的在一旁站著,頭也不敢抬一下。

另一旁的張茂則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也是低著頭不敢亂看,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麼。

龍椅之上,趙禎正在看著眼前的奏書,同樣是沒有說話。但他並沒有一直低頭,而是會不時的抬頭,跟著就一會睜開眼睛,在看看奏書,一會閉上眼睛,似是在閉目養神,又像是在思索著什麼。

奏書是遼國使者張儉上的,言詞少有的客氣,書中所寫的也盡是請求之事,姿態放的很低。

自從大宋建立至今,遼國派來大宋的使者不說五十也有四十了,但卻從來沒有一位像是張儉這般的客氣,不僅沒有趾高氣揚,獅子大張口,反而處處以請求的口氣,就似遼國真是大宋的屬國一般。

這只不過是假象而已,遼國也不可能會向大宋低頭,趙禎也當然明白這一點。但還是有了這封奏書的存在,這一切都是因為蘇石的原因所致。

按著陳琳的說法,密諜司的人上奏,在昨天,張儉主動去了蘇府,去見了蘇石。

一個多時辰後便出了蘇府,跟著就有了眼前的這道請求奏書,請求仁宗趙禎可以答應,以後遼國會從大宋購進絹布、燒刀子、仁茶、香菸等物。

奏書中還講道,張儉已經和蘇少府講好了,下一次進貨的時候會單獨的給他們進一批貨。現在只等大宋皇帝開口答應。

為了感謝仁宗皇帝,遼國願意把之前的歲貢再度降低,由原本的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改為絹十萬匹,銀五萬兩。

這就等於是生生降下了一半的量。

其實數量多少沒有人在乎,這更多是代表了一種訊號,那就是遼國對於大宋已經不像是以前那般的強勢,雙方漸漸就要處於平等的地位。

雖然很多宋人都認為自己是與遼平等的,甚至很多方面都要遠超遼國。可只有大宋高層知曉,事實並不是這樣。

比如說,遼國不高興了,就可以隨時的撕毀協議,向大宋出兵,進行各種所謂的欺詐活動。

反之,宋人不高興了,那是絕對不敢輕易的向遼出兵。

憑著這一點,宋遼其實就不在一個等級上,對話的時候自然也就分了強弱,分了主動與被動。

這當然是好訊息,但趙禎似乎有些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一切並不是在他的努力下爭取來的,一切都是蘇石的功勞。

就在趙禎的另一側,還放有著一本奏書,正是蘇石上奏。

上面詳細的寫明瞭張儉來到府中找自己的過程,以及雙方商量的結果。

按著蘇石的說法,張儉很看好華夏銀行,誠邀蘇石可以把銀行開到遼國去,他會全力支援,並發動關係保駕護航。但被蘇石給嚴詞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

把銀行開到遼國,那不就等於把肥肉端到了別的桌子上,想讓遼國不下口那都不可能。

初期也許不會,畢竟太瘦了,沒什麼肉。可是一旦養肥的時候,那是說吃了你就會吃了你,不會有半點的客氣。

蘇石才不會做出這種肥他人,虧自己的舉動來。或許有一天,他會把華夏銀行開到北地,但那個時候,北地一定是大宋的,不會是遼國的。

拒絕了張儉把銀行開過去的要求之後,對方退而求其次的想進絹布、燒刀子等物,且還願意拿出高於大宋價格的一倍來購買,這一點上,蘇石思考之後,並沒有反對。而是以此事甚大,需要報知官家知曉,並得官家同意才可給暫停了下來。

對於這一點,張儉十分認同,這就有了今天趙禎看到的這封奏書。

蘇石的奏書中還說明,即便是把貨物賣給了遼國,他們也只會拿回自己的國家去售賣,不會因此而擾亂了大宋的市場。足足兩倍的價錢,蘇石自然可以賺到不少,但同時趙禎本人的內帑,以及大宋的國庫也會因而多收入很多。

蘇石相信這一點一定會打動趙禎之心。但他還是姿態很低的向官家表示,到底要不要賣貨給遼國,一切還要聽官家的指示。

趙禎說行,他就賣,他會多交稅,富裕大宋。

趙禎說不行,他就不賣,有錢也不會賺。

奏書的最後,蘇石還表示,張儉心很誠,如果陛下準備同意的話,那就可以藉著這個機會獅子大張口,千萬不可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奏書已經看了不止一遍,趙禎心中感嘆之餘,也有些傷感。那就是蘇石太優秀,反倒襯托其它的臣子無用。

最先倒黴的就是張茂則和陳琳,誰讓他們此時就站在趙禎的身邊呢?

就在剛剛,趙禎指著兩人斥罵了一通,罵他們活了這麼多年也是無用之人,竟然都不如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不如一個可以做他們孫子輩的蘇石。

主子罵自已,那是奴才的榮幸,陳琳與張茂則自是不會有任何的反抗,而是一個勁的低頭認錯,殿中就有了剛才的氣氛。

“十萬匹布,銀五萬兩還是太多了。這樣,去把鴻臚少卿蔣谷叫來。”心中一番感慨之後,趙禎終還是決定答應這件事情。他也準備按著蘇石建議的,藉機向遼使提出更多的要求。

未用多久,蔣谷從皇宮中急急而去,鴻臚寺中又很快派人傳了張儉前來議事。

雙方好一番的唇槍舌戰之下,雙方終於商定,納貢之幣由原本的二十萬匹布,十萬銀,變成了一萬匹布,一萬銀。

換句話說,張儉在這件事情上做了很大的讓步,最終雖然沒有徹底的去除了納貢的事情,但也只是象徵性的收了一點而已,表示出遼國還是強於大宋的事實罷了。

蔣谷高興的重回皇宮,向趙禎彙報著事情的時候,也在為自己邀功。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