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這狀元我不稀罕!
章節報錯
鄧氏看著自信滿滿的朱釤,內心只覺得好笑,她太瞭解這個剛愎自用的男人了。
她只是略施小計,便將他耍的團團轉。
接下來,任憑她如何刺激對方,羞辱對方,朱釤就是不開口,反而逃的遠遠的喊道:“把藥端來,本王要吃藥,本王要沐浴.......”
聞言,鄧氏也鬆了口氣,最起碼日後不用擔心朱釤魚死網破了,她還真的怕朱釤被豬油蒙心,不管不顧的將一切事情都吐露出來。
雖然沒人會信,但總歸難聽不是?
她內心其實很想朱釤早點死,甚至還動了下藥的念頭,不過轉念一想,到底是夫妻一場,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
眨眼功夫,就到了殿試這一日。
原本應該到八十八人,可實際只到了八十六人,會員謝晉和排名第六的方孝直缺考。
得知這二人跟著朱鈞一同就藩後,朱遠章也是頗為無奈。
那可是會元和前六,不誇張的說,這二人在朱鈞麾下有治理經驗,放到翰林院待兩年,日後在下放,十年內必成朝廷中流砥柱。
而現在,他們二人缺考,無疑是放棄了自己的前程。
有時候他都在想,朱鈞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這二人毫不猶豫的放棄自己的前程。
看著下方人才濟濟,朱遠章卻發現自己並不高興。
若是朱鈞還在,說不定他會將朱鈞召進宮,然後問他殿試該出什麼題目。
而今,朱鈺埋怨他,至今都很少跟他交流。
馬皇后也懶得伺候他,已經好些日子不允許他上床了。
也不知為什麼,他突然對殿試的結果不感興趣了。
或許這些人中有大才,可他們在如何聰慧,似乎都不如自家老六。
老六的施政理念,他的新體系,都是別開生面,獨具一格,好似這體系,已經經過千百次的實驗一樣,格外的可靠。
自打遷移中都,開了六個直轄府後,大業今年的商稅相較前兩年,幾乎增加了一倍。
朝廷開支大,可收益更大。
路好了,連帶著損耗都低了。
還有那新農村,大學,可以說正中他的下懷。
朱鈞是懂他的,並且能將他想法轉化為實際政策的。
可惜了,順序很重要。
朱遠章搖搖頭,將心中那絲惋惜驅逐。
可直到殿試結束,他也依舊在思索著朱鈞的策略。
這個方針很好,可如果沒有掌舵人,那麼必然會跑偏。
所以,他將希望放在胡國庸身上,也不知道這傢伙現在做的怎麼樣了。
罷了,現在說再多都沒用,等恩科之後,明年還有一場科舉,最晚明年科舉之後,他就要開戰了。
這些人才上來,正好可以填充官位。
他對自己格外的有信心。
三年,不,五年內,他一定能一統天下,然後把一個完整天下,交到朱鈺的手上。
然後再由朱鈺交給朱英雄,然後子孫代代相傳,其他的兒子孫子,就拱衛朝廷,永鎮邊關。
他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他都要堅定的將自己的理想實現。
殿試之後,便開始閱卷,一般是三天放榜。
這期間,宋廉等人送了不少好文章上來,可朱遠章都興趣寥寥。
這其中,有一個叫王守陽的人文章還挺有意思的。
在他的文章裡,重點說了致良知,知行合一,跟朱鈞的觀點不謀而合。
他一下子就來了興趣,隨後,便在這篇文章上,打了個圈,“這文章不錯,可為狀元!”
宋廉等人連忙仔細觀看這文章,這才發現,這王守陽妥妥就是朱鈞的狂熱崇拜者。
文章裡不僅應用了朱鈞的觀點,還著重解釋了一番。
就這,也能當狀元?
不過,老朱已經拍板了,根本不容許他們質疑。
而圈定了狀元后,後面的名次,就讓他們自己商議,朱遠章也懶得去管了。
總的來說,這一次的恩科,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然有不少人都在文章中抨擊大業,但也讓朱遠章看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很快,放榜了。
一大早,便有官差抬著轎子,敲鑼打鼓的來到了鳳陽的衚衕裡,這場景讓不少人都出來觀望。
報喜的人站在一個小院前,“敢問這裡可是王守陽,王舉人的家?”
一書童睡眼惺忪的開啟門,看著門前站滿了人,不由愣住了,“對,我家少爺就是王守陽!”
“哎呀,恭喜王老爺,賀喜王老爺,今日王老爺高中狀元啦!”那報喜的人笑著道。
書童愣了愣,旋即大叫一聲,飛快的往屋子裡跑去,一邊跑一邊嘴裡還道:“少爺,中了,您高中狀元啦!”
而書房裡,一個相貌端正,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放下了手中的筆,他眼前放著一張字帖,赫然是近些日子,風靡中都的瘦金體。
這瘦金體在他看來,鋒芒畢露,一筆一劃都猶如劍芒,著實令他愛不釋手。
他也是花了大價錢,才求到的。
“阿福,不就是中狀元嗎,何必大呼小叫?”
阿福激動地不行,“少爺,那可是新科狀元啊,這一下好了,老爺若知道了,肯定高興。”
王守陽笑了笑,“你去拿些銀子,給那些報喜的人!”
“您呢,不出去?報喜的人說,要拉著您騎大馬,遊城呢!”
新科狀元騎大馬遊城,那是文人一輩子的榮幸,誰聽了不激動啊?
到時候還有探花榜眼,同科進士,一起遊街,那是多麼風光榮耀的事情?
“不去,沒什麼意思,這一次的狀元,我勝之不武!”王守陽搖搖頭,放下筆,在他看來,若是謝晉和方孝直沒有走,這新科狀元根本就輪不到他!
謝晉天縱之才,方孝直,更是兩袖清風方克欽的兒子,此二人跟在威海王身邊,深得威海王的施政理念,自己與他們相比,還差得遠。
可就是如此,他們二人居然毫不猶豫的跟著威海王就藩,絲毫不在意前途。
據說,這二人非常低調,務實,在鳳陽也是有口皆碑,任誰提起這兩個小郎君,都要豎大拇指的。
所以,這狀元,他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