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受封國公
章節報錯
只可惜,安帝顯然不會讓太子如意。
安帝撐在龍床邊上,說話時虛弱愧疚:“當年朕與你父親曾是舊友,本該相信他為人,是朕狹隘又被小人攛掇,才會害你父親蒙冤多年,如今朕欠你父親,也欠你一個公道。”
“朕對不住你。”
換做往日,安帝悔悟服軟低頭,蕭厭就該主動上前遞了臺階。
可蕭厭卻只是安靜看著安帝一句話不說,彷彿是在等著他繼續。
安帝有那麼一瞬的難堪,對著一眾朝臣忍不低咳了一聲:“賀文琢既是冤枉,自當替其平反。”
“著朕旨意,將二十年前賀文琢所行忠義之事昭告天下,追封其為定國公,牌位移入太廟共享皇室香火。”
“其子賀硯有乃父之風,孝勇有加,承其父之爵位,執掌樞密院……”
見蕭厭不為所動,似是封賞不足以打動,安帝頓了頓:
“朕身體不適,朝中之事餘力不足,太子又年少莽撞不足以執掌朝政,定國公承繼賀家之風,聰慧端穎,睿明無雙,特加封太子少傅銜,領親王一應待遇,替朕好生教導太子。”
“除此之外,當年賀家舊案查處倉促,先帝震怒之下未曾細究,但朕覺得能養出定國公這等忠勇之人的人家,斷不會為了區區小利犯上作亂。”
“朕欲加恩開赦賀家,命人替賀家修葺舊宅祖墳,允人祭拜傳嗣,另,國公之位三代不降爵,以作補償。”
蕭厭站在人前還沒說話,人群裡梁廣義等人臉色就極為不好。
安帝醒來會服軟這誰都知道,畢竟如今蕭厭手握大權,虎符也在他手上,安帝會退讓是在預料之中,可是他們誰都沒想到安帝居然會這般捨得。
原本賀文琢平冤昭雪之後,蕭厭身為其子,頂多只是承繼一個宣義侯爵位,再得些不甚要緊的加封,可如今竟是直接封了國公,還加封太子少傅之銜,讓他享親王待遇。
不僅如此,安帝主動替賀家開赦,還允其國公之位三代不降爵。
這待遇,整個大魏也找不出第二例。
“陛下,這有違祖制!”
桓王忍不住出聲:“追封國公便也罷了,賀文琢當年枉死榮江倒也當得,可是蕭厭呢,若非於大魏有不世之功,他這般年輕怎能得世襲罔替承繼國公之位,甚至還享親王尊崇?”
他倒不是為安帝鳴不平,而是單純覺得不滿。
讓一個曾經的在他面前須得俯首稱臣的“閹人奴才”,突然跟他平起平坐,甚至連名分也相當。
向來心高氣傲的桓王怎麼肯答應?!
而且一旦這般賜封了,蕭厭就更有理由握著兵權不放,名正言順插手朝政之事,安帝是不是躺了一個月,腦子也給躺沒了?!
與梁太師同路的世家老臣也是皺眉開口:“陛下,桓王說的對,這般加封從無先例,若真下旨怕會惹朝野上下非議。”
“微臣記得宮宴那日您曾允諾,賀文琢之事查明之後,若無罪責便加封宣義侯,微臣覺得這爵位就不錯,以蕭督主的年紀也當得。”
梁太師也是說道:“老臣也覺國公之位太過招眼,蕭督主年少有為,不如先封侯爵,待將來立下功績再封公不遲,曹公覺得呢?”
曹德江可不上樑廣義這老東西的當。
他要是向著蕭厭說該封,那就是得罪安帝,明晃晃的告訴眾人他是蕭厭一夥,可要是順著他們的話說不該封。
萬一安帝真來個順水推舟,那蕭厭豈不是虧大了?
曹德江正色道:“朝中爵位本就是靠封賞得來,國公之位雖有些逾制,但陛下體恤忠臣,三思後覺得能夠賜封,老臣沒有異議。”
梁廣義:“……”
這老狐狸!!
安帝本就是真心賜封,聞言說道:“朕已經想清楚了,這是朕欠賀家的。”
“朕本該早在舊案有疑時就派人南下詳查,明知二十年前的案子牽連枉死者無數,朕身為皇帝本該第一個替他們申冤,可朕為了一時名聲,怕因賑災失察被人詬病,糊塗之下妄圖遮掩,還險些害了忠耿之臣。”
“朕對賀家有愧。”
“可是……”
桓王還想要說話,一旁紀王就伸手拽了他衣袖一下,示意他閉嘴。
紀王沉聲道:“陛下既已想好,國公之位蕭督主倒也當得。”
安帝聞言看向蕭厭:“定國公,你以為如何?”
蕭厭看著安帝,若不是他撐著身子的胳膊緊繃,肩胛處用力緊合,一看便是抓著床沿處的手攥緊了極為用力,他還真會以為安帝是對他和賀家愧疚才會又是賜爵又是恩賞。
安帝怕是知曉朝中局勢,也知道眼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這才想要退一步收攏人心,一句認錯就能挽回那夜出爾反爾的無恥,也能讓賀家的案子到此為止。
否則繼續鬧下去,不僅僅是賀家,就連當初戾太子謀逆也會牽扯進來,到時動搖的就是他的皇位。
只舍一個國公爵位,就能了斷此事,怎麼不值?
蕭厭與安帝對視時,殿中氣氛凝滯至極,任誰都看得出來安撫服軟,就看蕭厭肯不肯接,就連安帝自己也是心中繃緊了極為緊張。
片刻,蕭厭上前躬身說道:“臣代父親和賀家,多謝陛下恩賞,臣也會好生輔佐太子殿下和陛下,不綴賀家之風。”
安帝聞言猛地鬆了口氣。
劉童恩默默摸著劍柄的手也放了開來。
太子眼見著蕭厭竟是退讓了,心中頓時一咯噔。
這段時間他雖然在朝中安插不少人手,可到底還倚靠蕭厭,蕭厭要是跟安帝之間恩怨化解甚至因為封賞的事情偏向安帝,那他這儲君的位置……
“父皇,您既恩賞了定國公,那兒臣再替他求個恩典。”
太子滿面親暱,站在蕭厭身旁:“定國公曾與兒臣說過,他衷情祥寧郡主已久,只是以前礙於身份不敢逾矩。”
“如今賀家既已昭雪,他也有了國公尊爵,不如父皇替他們賜個婚,也讓定國公能夠喜上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