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煙雲 271 善後
章節報錯
“對不起!”
唐平站在最前面,誠懇的給小呂莊的百姓道了歉。
雖然說是為了讓大家留下,但是終歸是騙了人家。
現在諸事已定,唐平當然要當眾把事情說明白了。
“所以……你真是平國公?”呂大樹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我確實是唐平,先前不論是人頭稅之事,還是說會抓人送到我那裡去挖礦挖煤的事情,都是不法分子的謠言。”
“那……那……那我們挖的那些?那些寶貝呢?”
“也都是我叫人埋在地裡的,所以我要給大家道個歉。”
唐平當然知道,這事兒說明白了以後,這裡的村民說不得有些還會怪自己。
畢竟他們做了好幾天的發財夢,結果是自己編造的謊言,現在夢碎了,有的村民肯定會把責任丟到唐平身上。
不過他倒是無所謂,只要他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果然這些人再三確定了唐平的身份和地裡寶貝的事情以後,很多人礙於唐平的身份,嘴上不說,但是心裡肯定是對他不滿的。
對此唐平也沒有辦法,這就是人性,這些村民或者會感謝他保住了他們的田產,沒有因為謠言而背井離鄉,但是也會責怪他的欺騙。
那些村民在唐平解釋完以後,有些罵罵咧咧的就走了。
但是也有的把東西和作為訂金的200錢送了回來。
唐平自然是沒有收的,本來就是日常的碗碟,不過對於這些村民來說,也算是好東西了。
至於200錢,就當是自己賠給他們的了。
人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呂大樹一家還有些尷尬的站在那裡。
畢竟人家只是200錢,而他是收到了30貫。
他家那叫狗娃子的孩子拉著他的衣袖嘰裡咕嚕說了一通,呂大樹狠狠一跺腳,然後趁著村民還沒有走完,從家裡抱出好多錢來。
“平國公,那30貫錢,小的這幾天用了少許,剩下的都在這裡了,小的願打個欠條與你,日後賺到了慢慢還上。”
唐平沒想到他會還錢,他本來也沒打算讓對方還錢,三十貫是前面做戲必須的,呂大樹能拿到這個錢,就只能說是他運氣好,和買彩票一個道理。
“呂大樹,這錢,你可以不用給我……”
唐平還沒說完,就被呂大樹搖了搖打斷了:“平國公,這錢必須還你!”
說完他看了眼自家的孩子:“我家狗娃子說的對,這天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前幾天大家覺得都能把手裡寶貝賣出巨資,所以在村裡,我們不過是最先拿到錢的人而已。”
“但是現在真相大白了,若是隻有我一家拿了這錢,以後少不得就和村裡人有了疙瘩。而且這些天拿了這錢,家裡也實在過得不安穩,許多過去都沒咋來往的親戚都紛紛上門來借錢。不借得罪人,借了我又擔心他們不還,所以這錢還是還給你的好,我們一家有手有腳,現在日子也一天好過一天,我們過自己的本分日子就好了。”
唐平驚訝的看著呂大樹和他的兒子,他開始的時候覺得這些村民愚昧可欺,沒想到不論是狗娃子還是呂大樹,居然對於財富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特別是那孩子,看著也就和李白一般大小,居然能說出不患寡而患不均這種話。
“這孩子上過學?”
“不曾上過,不過在縣衙圍牆上學過字,有時候我們賣柴火給縣學,他也會去偷偷聽一聽。”
唐平看了看兩人,點了點頭說道:“這錢既然你退回來了,我也就收下了。”
那錢一貫一貫的,明顯能看到只有一貫是拆散了,而且大概也就少了幾十枚的樣子。
唐平從裡面數了200錢給呂大樹:“狗娃子也說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其他人都補償了200錢,那麼這200錢也請你手下。”
呂大樹看著那200錢,點了點頭,小心的接了過來。
“可願去縣學裡讀書?”唐平問狗娃子。
狗娃子眼睛一亮,本來帶著許多期待,但是終究沒有開口,反而是搖了搖頭。
“你不願去?”唐平又問。
“想去
,但是……我要幫家裡幹活。”
“真是個懂事的孩子!”唐平也不由的感嘆一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還真沒錯。
“你覺得龍骨水車還有唐犁,這樣的東西厲害嗎?”唐平沒有再勸,而是反問道。
“自然是厲害的!”狗娃子點了點頭:“那水車和唐犁可給我們省了好多力氣,我爹也因此能多墾好幾畝田,家裡的吃食才夠。”
“是啊,可是那些東西,很多都是要讀書以後,才能做出來的!”唐平摸了摸他的腦袋:“你若是願意好好讀書,我可以推薦你先去縣學,把基礎的東西學完以後,來長安找我,還能學習更多的東西。”
說著他微微一笑:“很多跟著我一起學東西的人,一邊學習還能一邊賺錢補貼家用,不過我可是隻教聰明的孩子,怎麼樣,想不想試一試?”
“想!”聽見能一邊學習一邊賺錢補貼家用,狗娃子終於下定了決心。
“對了,你可有大名?”唐平有些好奇,他當然知道在鄉下,不少村民為了孩子好養活,都會起個賤名。
“有的,我出生那天,我爹剛見一塊岩石,所以給我取名叫呂岩,我爺爺是也是我爹出生的時候看見了大樹,就給他起了名字叫大樹,嘿嘿嘿!”
呂岩咧嘴一笑,而他老爹呂大樹則是臉上一黑,作勢要抽他。
他當然知道這是假的,只是笑著躲開。
到這裡,平輿縣的事情基本算是解決了。
前面那些被送去了姚元之那裡的百姓,唐平也讓他們自行選擇,若是願意留在堡子城那邊,就留在那裡。
畢竟堡子城那邊分了田地給他們,還能免三年農稅。
現在大唐商稅還沒有全面鋪開,農稅也還沒有取消。
若是不願意,唐平也會安排人送他們回原來的地方,他們各自原來的田地,也會還給他們。
這裡畢竟是他們一直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