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反常的內閣大臣
章節報錯
代理監國,暫行君權?
一番話震驚朝野,陳繼之這話無異於是說,朱允炆不行了,太子估計也沒了,索性另立一個皇帝,找個人蓋章辦事,大家也好辦事。
吏部尚書蹇義聽聞,當堂發飆:「皇上病臥在榻尚未醒轉,你竟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若此匹夫留在朝堂之內,便是暗無天日,蹇某不僅要白日點燈,還要撞柱,以性命告天,要爾狗命!」
解縉、楊士奇、夏元吉等一干人更是對陳繼之不滿。
朱允炆是昏迷不醒,但還沒嚥氣呢。
朱文奎是生死不知,但還沒找到屍體呢。
這個時候如此急切地蹦出來,實在是有二心。這種人要不得,留不得。
於是,在六部尚書、內閣閣臣、都察院等官員一致同意下,呂太后用了大寶,將陳繼之派至西疆伊犁牧馬去了。
陳繼之的離開並沒有讓事態平息下來。
解縉、楊士奇、夏元吉等承受的壓力隨時間變得越來越大,一些急報文書、地方文書、在京文書開始堆積。
哪怕是內閣能處理文書,可也不能用印,無法賦予文書權威與合法性。而呂太后用印又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後宮不得干政。
太祖可是在宮內建造了鐵石碑,不準後宮與太監干政,現如今這碑尚在,呂太后如此豈不是違背了太祖之制?
官員之中,反對呂太后掌管大權的聲音並不小。在朱允炆不省人事的第七日,朝堂終於掀起風波,給事中林成史疾呼:「代王之亂人心惶惶,金陵百姓日夜難寐。朝事堆積無人處置,行省之事尤可拖延,然前線軍情如火,豈能耽誤?內憂外患之際,當選一人監理國政,唯如此,萬民方可心安,前線軍士方可心安,大明江山方可穩固!」
行人司嚴許伯,兵部郎中潘行,刑部主事廖洪等十餘人站出來支援林成史。
潘行面對一干大臣吶喊:「我等非為私利,乃為國事著想。舉世攻明,外憂無數,急報頻傳,誰指蒼穹?若再不選一人主政,地方或有大亂,若有人再起野心,那大明將崩,我等有何顏面去見太祖?」
內憂,外患!
這成了選一人監理國政的正義燈。
縱是解縉、楊士奇也無法駁倒這些言論,呂太后畢竟名不正言不順,且有違太祖之制。
後宮干政的口子一旦開啟,後果不堪設想。
到這個關頭,從大明帝王的角度來看,必須選一人來暫理國政。
呂太后與馬皇后自是斷然反對。
強壓之下的解縉、楊士奇不得不站出來遊說呂太后與馬皇后,千萬保證,朝臣只是選一人暫理國政,並非另選新君,另立皇帝,僅僅是代行君權,只要建文皇帝醒來,自然還是建文皇帝說了算。
呂太后、馬皇后依舊不同意。
直至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時,鳳陽突發地震,震動中都,連給朱五四修的碑都歪了。
欽天監的官員認為這是換天的徵兆。
群臣上書呂太后、馬皇后,若再不答應選人暫理國政,下一次震動的恐怕不是中都,而是鐘山孝陵了。
蒼天警告,群臣施壓,加上內閣、六部九卿保證,呂太后、馬皇后終鬆了口,答應選一人出來主持大局。
百官之中依舊有反對者,比如東宮官員金幼孜、楊溥,還有禮部侍郎董倫、戶部侍郎卓敬等等。
楊溥直言:「選人代理朝政乃是陰謀,是為狼子野心。」
內閣發了彪,解縉、楊士奇利用職權,直接將楊溥等一干人定了罪,罪名是「不以國事為重」,一杆子免了官,留京等待處置。
楊溥跳腳,指著楊士奇、解縉的鼻
子大罵:「皇上對你們二人是何等器重,引為心腹,委託國事,皇上不過病危,你等竟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我楊溥與你等割袍斷義!」
金幼孜也無法相信,楊士奇、解縉竟如此膽大妄為,擅自把控朝政,公然罷免官員!
一時之間,解縉、楊士奇被定義為權女幹,不少官員紛紛彈劾大罵二人,可無奈皇帝看不了彈劾文書,這些文書落到內閣,解縉、楊士奇都沒看,直接給燒了……
在解縉、楊士奇的推動下,選誰主持大局的事宜終於在中秋後開始。
兵部郎中潘行似乎早有準備,上書推舉楚王朱楨代理國政。
原本很簡單,雖然朱允炆除了朱文奎還有兒子,但朱文垣還小,年紀還不到十歲,根本無法應對眼下紛繁複雜的局面。
為今之計,只能選擇有經驗、有能力、有威望的皇室宗親來控制大局。
藩王之中,雖說朱老四最強,但現在朱老四都跑到長城之外去了,指望他回來主持大局,黃花菜都吃完了,何況他肩負打垮韃靼的使命,是大軍統帥,怎麼可以回來呢?
剩下的,在京藩王之中,不就是朱老六楚王朱楨能力最強?
翻開朱楨的「履歷表」,會發現朱楨是一個能人。
朱楨十七歲時,便率江夏侯周德興平定蠻夷,於洪武十四年就藩武昌。在之後的洪武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先後平定湖廣、貴州、雲南、廣西等各地蠻夷土司。
湯和稱讚朱楨:「有謀略。」
朱元璋稱讚朱楨:「真吾子也。」
由此可見,朱老六並非蠻橫粗人,而是有勇有謀的藩王。只不過朱楨的風頭遠遠比不上遼王朱權與燕王朱棣罷了。
但朱棣不在金陵,朱楨便是藩王之首了,由他老主持大局,藩王都服從,百官也願意,不是挺好。
兵部郎中潘行的認識是對的,朱楨確實不是個傻子,而是個聰明人。
但潘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朱楨實在是太聰明瞭……
朱楨正在家裡搖著芭蕉扇看白雲蒼狗,聽到兵部郎中潘行推舉自己為攝政王,代理國政,當時就嚇哆嗦了。
孃的,這不是害死人不償命嗎?
鬼都知道,代王造反,皇帝中毒,太子失蹤這一系列的背後是有陰謀的,誰得利最大誰就是幕後之人,這個時候讓自己攝政,那不是直接告訴天下人,我朱楨害了皇帝與太子?
朱楨二話不說,抄起鋼刀直奔兵部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