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帝王心術
章節報錯
鎮疆軍在關內的一系列行動,極大影響了突厥人在關東地區的行動。保衛大汗,立刻成為了各路兵馬的頭號使命,尤其是黃金部族,更是緊張萬分,當即停下了前進的步伐,紛紛開始掉頭返回。
羅尼亞、赫連雄等突厥大將並非不清楚,這樣做等於放棄了阿史那支斤的戰魂計劃,可是對他們而言,帝國領袖的安危比征服聖唐更加重要。
隨著突厥大軍陸續收縮,東都朝廷也終於鬆了口氣。眼下不僅洛邑危機得以解除,而且各地州府也暫時保住了平安。包遇春見突厥人退了,同樣及時下達命令,讓叛軍各部抽身後撤,再次退至汝州許州一線,鞏固已經到手的戰果。
這個時候,東都集結了六十五萬大軍,接下來該乾點什麼,頓時成為大家激烈討論的問題。
馬洪傑、慕容雪、常濤等軍方將領普遍認為,既然鎮疆軍包圍了帝都,羅尼亞他們又前去馳援阿史那支斤,那麼朝廷方面當然要趁此機會進攻潼關,給李江遙的西軍提供配合。
但是,以大都督殷誠毅、千牛將軍龔承澤為首的朝堂大臣卻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感覺,叛軍盤踞在大江以北、中原南部,對東都洛邑始終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倘若主力部隊開赴西邊,去攻打潼關,萬一包遇春又忽然殺來,局勢將會更加被動。
因此,殷誠毅提出,現階段還是應該先以叛軍為目標,儘快收復汝州、許州、陳州、蔡州、南陽等失地,保住洛邑的南面屏障。
李炳面對這兩種不同的觀點,著實感到有些為難。
從他本意來講,當然是希望早一點趕走突厥、收復帝都,可是之前連續兩次戰敗危機,也令他愈發擔心起東都的安全。
若是真被殷誠毅不幸言中,大軍剛剛前往潼關,叛軍便捲土重來,那又該讓誰去抵擋對方的進攻呢?
思來想去,李炳決定採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大軍一分為二,讓馬洪傑的南軍去西邊,而慕容雪等人的朝廷直屬部隊則全部留在東都,專門對付包遇春。
然而沒料到,分兵的構想,頓時遭到了軍方強烈反對。
眼瞅著要跟突厥人展開決戰了,將軍們對現有的兵力都不怎麼滿意,你還要分兵?
馬洪傑直言不諱,分兵純屬扯淡。
兩頭都想顧,最後兩頭都顧不上。鎮守洛邑,只要五六萬兵馬足矣。別說包遇春根本就沒有強攻東都的意圖,即便他真來了,五萬守軍也完全能夠支撐幾個月的時間。等到大軍消滅了突厥人,便可以立即回師增援洛邑。
武將們敢對帝君的英明決策嗤之以鼻,立時被某些朝臣抓在手裡大做文章,三天時間,逆鱗司首座田沐列了一張幾十人的名單密呈李炳,上面全是在私下裡對分兵策略出言不遜的將領。
甚至,連慕容雪的大名都赫然在列。
本來李炳還沒什麼,可是一看這份名單,再仔細讀讀那些人所說的話,他也不禁勃然大怒,心中暗罵這幫粗魯武夫實在可惡。
魏梓軒、龔承澤等人趁著李炳心情不佳的機會,又在他耳邊偷偷吹風:
陛下,國家長期戰亂,軍方自恃地位重要,變得越來越驕傲跋扈,遲早會惹出什麼麻煩。朝廷應該早做打算,設法部署化解才是。另外,鎮疆軍是目前最大的割據勢力,李江遙膽敢自封大都護,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不如就讓他們跟突厥人拼個你死我活,將來才不至於成為心腹大患。
李炳被他們這樣一勸說,不禁也覺得很有道理。
從長遠考慮,趕走了突厥人之後,鎮疆軍確實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隱患。既然羅尼亞、赫連雄氣勢洶洶地殺回關中,不如讓他們與鎮疆軍互相消耗,朝廷則穩坐釣魚臺。
如此籌謀,才算得上是高明的政治家。
想通了這一點,李炳再次頒下旨意:你們這些武將不是認為分兵的方案不明智嗎?那好,朕決定不分兵了,全都給我留在洛邑,哪兒也不準去!
此令一出,各軍愕然:難道真讓李江遙他們自己去對付突厥主力?
慕容雪連夜從龍門鎮返回洛邑,請求入宮面聖。李炳知道慕容雪此行何意,這大晚上的,本來不想見他,可是猶豫再三之後,終究還是沒有駁了自己心腹愛將的面子,在御書房那裡召見了慕容雪。
行完覲見之禮,慕容雪開門見山,詢問起旨意的事。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為何指令全軍暫時按兵不動?是不是對戰局有了什麼新的考慮?”
李炳很想說,朕怎麼下令,難道還需跟你解釋?不過,話到嘴邊,他又改口道:“也並非什麼新的考慮。本來,下一步的用兵策略就還沒有完全確定,朕的旨意,不過是提醒各軍稍安勿躁,不要輕舉妄動。”
慕容雪跟李炳相處多年,豈會不瞭解這位帝君的脾性,這準是又有什麼人在他跟前讒言蠱惑,才導致朝令夕改。
慕容雪深吸了一口氣,拱手道:“陛下,據探子回報,目前突厥各路兵馬都在往潼關那邊趕,關中大戰一觸即發。我們現在應當抓住戰機、及時行動,配合西軍對帝都的作戰才是啊。”
聞聽此言,李炳冷冷的問道:“西軍對帝都的作戰,事先上報給朝廷了嗎?兵部和都督府可有批覆?朕為何不曉得他們要攻打帝都?”
慕容雪微微一愣:“這……鎮疆軍向來都是獨立作戰,從未有過先上報兵部再行動的先例呀。”
“慕容,你說到關鍵處了。”李炳不滿地哼了一聲:“所謂的鎮疆軍,有一丁點兒聖唐軍隊的覺悟嗎?他們明明知道朕是帝君,朝廷機樞就在東都,可任何戰事行動皆不請示,僅僅通報一聲而已。你說,讓朕如何自處?讓朝廷如何自處?講得好聽些,李江遙是孤軍奮戰,講得不好聽,他鎮疆軍就是獨立於朝廷之外的割據武裝!”
李炳略微停了停,沉聲道:“鎮疆軍不聽朝廷統一調遣,忽然擅自跟突厥開戰,反倒讓朝廷軍隊跑去增援,這恐怕本末倒置了吧?”
這番話,把慕容雪懟了個啞口無言。
要說李炳講得這些,倒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鎮疆軍成立於大亂初起之時,那會兒朝廷自顧不暇,二者之間未能確立從屬關係。再後來,李炳在幽州起兵,朝廷去益州避禍,李江遙則被突厥隔絕在萬里西疆,跟藩國聯盟打生打死,誰也沒工夫理會對方。
時至今日,帝君掌權、朝廷歸位,可李江遙也已經成為了西疆的無冕之王,麾下數十萬精兵猛將,只服他一人的命令,根本不曉得聖唐皇帝究竟是哪位。
在這種情況下,李炳自然而然會產生眼前這種情緒:既不爽又戒懼。
不過,慕容雪心裡惦記著好兄弟李江遙和徐友長,也不肯就此放棄。他等著李炳喝了口茶,將茶盞放下之後才試著開口道:“陛下,古語云,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江遙他們對外的稱謂,始終都是聖唐鎮疆軍,那就說明,在他們心中,自己仍舊是聖唐的軍人。只不過天下紛亂,暫時無法接受朝廷的節制。”
李炳聽他說得誠懇,默默地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慕容雪繼續道:“李江遙對帝都發動進攻,雖說事先沒有得到陛下和朝廷的批准,可他行動的目的,也是為了給洛邑解圍。那個時候,突厥人和包遇春正在逼近東都,形勢萬分危急啊。”
慕容雪講的都是實情,李炳不由得又點了點頭。
眼看帝君態度有些軟化,慕容雪連忙接著道:“陛下,鎮疆軍現在圍住了阿史那支斤,突厥人全都慌了,不然也不會拼命往潼關跑,這正是戰略決戰的好時機。假如我們能趁此機會,徹底擊敗突厥人,天下大定,亦不遠矣!”
慕容雪說得慷慨激昂,可李炳卻依舊平靜如常。
這些年的坎坷經歷,令李炳變得愈發陰沉。當初那個好大喜功、容易衝動的青年太子,如今搖身一變,已經成了事事只講實際利益的皇朝統治者。
即便沒有魏梓軒等人在旁邊攛掇,李炳也在暗中考慮如何對付那些軍方大佬。之前決定分兵,命令馬洪傑的南軍去攻打潼關,正是他的謀算,想在消耗西軍的同時,也儘可能地消耗南軍。只不過,馬洪傑的反對和魏梓軒的勸諫,讓他臨時改了主意而已。
因此,慕容雪的慷慨陳詞,感動的只是他自己,對李炳而言卻毫無用處。
在這位亂世帝君眼裡,突厥人也好,鎮疆軍也罷,都可以劃入敵人的範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一早便考慮好,要坐山觀虎鬥,怎麼可能因為慕容雪的一番勸導就換了心意呢?
不過,這種事情,只能想不能說,更不能給手下重臣造成不好的印象,所以李炳還是認真應對道:“慕容,你講得非常有道理,朕也很贊成。只不過,我們能真正掌握的軍隊並不多,有些時候,朕這個做帝君的也說了不算啊。”
【作者的話:有時我總在想,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歷盡磨難,卻能始終屹立不倒?我覺得,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每當大廈將傾之時,總是不乏英雄願意挺身而出。我們,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輩出的偉大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