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些品,都是已經經過三次初選的。

現在這次,是最後兩次鑑定,一來是鑑定價值,給出準確的起拍價格和預估的成交價格。還有就是市場交易價格。

第二次,是屬於最後的排除檢查,這一部分算是最後一次進行鑑定,他們要徹底排除問題拍品,選出今天的所有拍品進行展覽。

專家團要一個個的進行堅定。

這次入圍的拍品一共是九十多件,要在這裡面選出三十六件進行巡迴拍賣。

宋陽看著桌子上的選品,再看專家團,都已經帶上白手套,拿著放大鏡準備開始了。

“……”

突然宋陽有點後悔了,這也太多了吧?

大家開始工作,宋陽這幾輪沒啥事兒,他主要是找高仿就行了。

看到對方專家團裡面還有一個年輕人。

柴林忍不住大聲嘲笑:“蕭松啊,你們蕭家是怎麼了?專家團的人都不夠了?找了個外行來湊數啊?”

宋陽皺眉,他的目光落在了柴林身上。

雖然宋陽沒說話,但身上散發出的氣息,已經說明了他的不一般。

柴林也算是學乖了,他生怕宋陽也是跟李晗風一樣不好惹的存在。33

所以,說話的時候就比較收斂。

但基本上還是沒有把宋陽放在眼裡。

畢竟,這麼年輕的人,能看得明白什麼?

宋陽徑直走向柴林,他的目光落在了柴林送來的十二件拍品上。

明顯,他們就是故意的。

宋陽掃了一眼,目光很快的停在了唐三彩上面。

朱溫也有不擅長的地方,他做的唐三彩算是朱溫的短板。

當然,朱溫的唐三彩並不說做的不好,只是他的作品,唐三彩是他的弱點,不過依舊超出其他人。

朱溫的唐三彩高仿其實到晚年才有了突破,而現在他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顏料上有問題。

宋陽拿起唐三彩,他看了看。接著平靜說道:“朱溫高仿裡面,唐三彩的價格是最便宜的。這個是拿來故意當做陷阱給專家團設套的吧?”

“找到了一個高仿,會讓大家覺得已經找到了,所以會對其他掉以輕心。對吧?”

柴林冷哼一聲,接著說道:“看來是有點本事的,你說的沒錯,所以剩下的十一件裡面你能看出來哪個是朱溫的高仿?”

宋陽呵呵一笑,他擺擺手說道:“不用看了,都是假的。一共是十二件朱溫高仿。”

“什麼?!”專家團都愣住了。

誰也沒想到,柴林竟然拿來了十二件朱溫高仿?

他這就是故意找茬的!

柴林臉色大變,他面色低沉的說道:“你胡說,這裡面有一件是真品!”

宋陽呵呵一笑。

李晗風也忍不住笑了:“煞筆。”

這個時候,柴林突然意識到,是宋陽在詐他!

“你這個垃圾敢詐我?哼,不過就算是知道了只有一件是真的,又能怎樣?你找得到麼?”

宋陽微微搖頭:“我說了,這裡面沒有真的。哪兒來的一件是真的呢?”

柴林身邊的老者推了推眼鏡說道:“我可以用我在圈內的名譽做擔保,這裡面確實只有一件是真的,主要還是要看你的眼力如何!”

“當然了,年輕人。光靠嘴皮子和歪腦筋是鑑定出真假的。”

宋陽看看老人。

葛立國也擔心起來。

說話的人,也是鑑定圈子裡權威級別的大佬。

他叫嚴白江。

他的話,在古董圈子裡等於權威了。基本上沒有人敢質疑他。

宋陽說全假,而嚴白江卻說有一件是真。這讓葛立國擔心宋陽能不能認出來?

宋陽隨意拿起一隻茶壺說道:“這個,朱溫的明印在落款上。這裡故意用了避諱,但茶壺和皇上的年號是對不上的,沒聽說,爺爺要避諱孫子的。”

嚴白江並沒反駁,顯然是準備了。

放下第一件,宋陽又拿了一件。

一樣。

還是輕鬆的識別出來。

這讓嚴白江有些意外。

說實話,這些朱溫高仿,他也是因為透過別人買來的才知道。

否則,他也很難分辨出哪個是真的,那是假的。

一口氣,宋陽竟然連續點了出來了六件。

這讓嚴白江頗為震撼。

竟然有人能識破朱溫的高仿?

還是這麼一個年輕人?這怎麼可能?

宋陽隨後指著第七個說道:“你口中的真品該不會是這件哥窯貫耳八稜瓶吧?”

嚴白江怔住了,他錯愕的看著宋陽。

還真的讓他找到了?

他認得出來?

嚴白江想了想,接著說道:“你剛才說,這些都是假的,也就是說,其餘的都是假嘍?”

宋陽點點頭,他捧起這件哥窯貫耳八稜瓶。

“沒錯,朱溫高仿之中,做記號的手法有很多,一共九種印記。這是他不傳的秘密。一般只有跟著他信得過的人才知道這件事。但,他一直沒說,自己還有第十種情況,那就是不做明印,只留下暗印。”

“這件貫耳八稜瓶,其實京城博物館裡面也有一件。特點就是這金絲鐵線開片。”

“大家可以看到和金絲鐵線紋的開片十分開門,可以說一眼到代,而且開片一眼看下去,絕對是自然形成的。只是,這件的開片沒有博物館裡面的那一件漂亮,器型也相交那一件小了一些。”

嚴白江點點頭,他接著說道:“所以,你說他不做明印,只能做暗印。也就是說,只能毀掉才知道?”

柴林冷哼:“我看他就是在這裡裝神弄鬼,朱溫高仿,要是沒有做明印,那就意味著這玩意根本就無人能分辨真假。除非砸開,根本無法辨別。”

柴林的話說的沒錯,要是光靠眼睛,那宋陽是真的看不出來任何問題。

但關鍵是,這件高仿他見過。

也是朱溫一輩子的遺憾,要不是之前見過,他還真的就被演了。

朱溫曾經跟自己說過,這間哥窯瓶,是他的一個助手不小心,在燒瓶的時候沒有清理乾淨底座上的泥。

結果,沾了官窯的土。

要知道,宋代五大窯,汝,官,哥,鈞,定。

他們的取土和燒製都不一樣。

所以特點也不一樣。

所以,這一件問題就在底足上面!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