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這是來到了洪州的洪載的心聲。

洪州位於江南西路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之濱,三山環抱,典型的易守難攻的險地。

歷史上,元末大戰時,若無朱文正死守洪州城,那麼陳友諒軍就可以派人從洪州進入浙贛走廊,然後直搗朱元章的大後方。

如果真是那樣,那麼朱元章和陳友諒到底誰能得到這天下,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說,洪州這個地方,對於割據江東地區的政權而言太重要了,靠著得天獨厚的地形封鎖住這裡,就等於是關上了江東地區的一扇西大門。

不過,洪載來洪州,可不是為了幫方臘及方臘後方的李存關上這扇西大門,防止宋軍從浙贛走廊東進兩浙地區的。

洪載來此,是想開啟這扇西大門,從洪州進入荊州發展。

在洪載看來,只要他能打下荊州,日後強大了,就可以居荊州北上攻取西京洛陽,也可以順江而下攻取兩浙,再不行,還可以於荊州攻打成都府而進入巴蜀。

關鍵,在已經佔有了洪州的情況下,洪載只要再奪取了江州,那兩浙地區的方臘和李存就都得看他洪載的臉色行事,畢竟他可是能將宋軍放進兩浙地區的。

關鍵的關鍵,荊州水道縱橫,位於三江一湖交匯之地,土地肥沃,農業條件非常好,而且人口眾多。

得到荊州以後,再好好經營一下,洪載就可以做到,進想打哪打哪,退哪都難以打進來。

所以荊州絕對是絕佳的龍興之地。

洪載至今都想不通,方臘那個傻子為什麼就死盯著李存的兩浙地區,來沒有人競爭的荊州發展它不香嗎?

在洪州這裡簡單的休整了幾天,糧草已經見底了的洪載,留下五萬人守衛洪州,然後率領他的“四十萬”大軍出了洪州,準備進入荊州發展。

誰想,洪載的大軍都還沒有到達義安,迎面就撞到了种師中的先頭部隊。

而率領這支先頭部隊的宋軍將領,正是指揮使張俊。

張俊是鳳翔府成紀人,出身於貧民之家,從小就喜歡練武,弓馬嫻熟。

建中靖國元年,年僅十五歲的張俊,便加入鄉兵,擔任三陽寨的弓箭手。

政和七年,即入伍十六年之後,張俊跟隨瀘州兵征討南方少數民族,立有戰功,提拔為指揮使。

第二年,即重和元年,張俊又隨軍進攻西夏仁多泉城,又立下戰功,被朝廷授予承信郎,成為一名正式軍官。

張俊這個人,打仗勇敢,治軍嚴格,意志堅定,更難得的是,他這個人服從性很高。

在這一點上,張俊倒是有些像他的主將种師中。

只可惜,張俊出身不好,又沒有貴人相幫,這讓他在人才濟濟的西軍當中,真是很難混出來。

因此,張俊在西軍中都混了快二十年,也才混到了一個統領四五百人馬的指揮使。

不過,張俊對他自己很有信心,覺得總有一天他能混成大將。

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張俊一直在不懈努力著。

也正是因為如此,自從無驚無險的進入到荊州以後,每到輪到張俊率領本部人馬探路時,張俊都會倍加小心,嚴格約束手下哨探按照哨探的準則行事,半點也不許馬虎。

結果,小心謹慎真就讓張俊立了一功。

站在山頭上看見遠處密密麻麻螞蟻一般的來了至少有十幾萬人,張俊沉穩的對一個身材魁梧、性情沉鷙的青年說:“速去稟報王統領。”

沉鷙青年名叫楊沂中,他的祖父楊宗閔,任永興軍路總管,父親楊震,知麟州建寧寨。

所以,跟張俊不同,楊沂中屬於將門子弟。

只不過,沒有人知道楊沂中將門虎子的身份罷了——這是楊沂中自己的選擇,他要憑自己的努力,混成大將。

這群蟻賊其實就是楊沂中帶人發現的。

張俊讓楊沂中回去報告此事,未嘗沒有提攜一下楊沂中的意思。

——這是張俊慣用的籠絡下屬的辦法。

楊沂中的騎術非常好。

一路快馬加鞭,不到半個時辰,楊沂中就見到了先鋒軍統領王擇仁,然後將敵情彙報給了王擇仁。

只可惜,張俊的好意白費了,王擇仁在聽過楊沂中的彙報之後,並沒有多看皮囊不錯的楊沂中一眼。

王擇仁並沒有擅自行動,而是又派人去稟報緊隨其後的种師中。

种師中得到彙報之後,當即組織前後左右各軍準備迎戰……

再說洪載軍。

洪載軍的將士,這幾日全都僅分了一勺黑豆吃,各個餓得前胸貼後背。

另外,洪載軍從洪州出來以後,一路之上也沒有碰到一夥抵抗的宋軍,這使得洪載軍的這些本就很散漫的將士,更加散漫,甚至隨意而行。

還有,現在已經快到六月了,天氣變得炎熱起來,以至於洪載軍的將士都沒有披那死熱死熱的甲胃,甚至就連作戰用的武器都扔到了原本是拉糧食的空車上。

可以說,洪載軍全軍上下,全都沒有戰鬥的準備。

甚至就連洪載本人都在摟著幾個美婦在馬車裡玩樂。

至於哨探什麼的,就更不存在了,亦或者是,洪載佈置了,但下面的將士陽奉陰違。

總之,洪載部這“四十萬”大軍,就這麼晃晃蕩蕩的遇到了种師中部的人馬。

等洪載準備跳下馬車去撒泡尿的時候,抬眼一看,就見宋軍的馬軍如潮水一般地湧來!

洪載見勢不好,趕緊安排軍佇列陣迎敵。

洪載軍的將士,聽見洪載的命令,又見宋軍的騎兵已經衝了過來,有得趕緊去找兵器,有的趕緊去穿甲胃,有的乾脆掉頭就跑。

一方是毫無準備的農民起義軍,另一方是以逸待勞又擁有大量騎兵的西軍精銳。

兩者交鋒,結果可想而知。

洪載軍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他的“四十萬”大軍,就被西軍的馬軍給擊潰了。

接著,种師中親率步軍追著洪載軍掩殺,將成建制的洪載軍全都給打散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洪載軍奔跑潰散以及被殺傷的人馬不可勝數。

洪載見事不可為,趕緊讓趕車的掉頭往洪州跑。

回頭看看西軍的騎兵越追越近,洪載連猶豫都沒猶豫,就把剛剛還跟他親熱的幾個美婦全都扔下了馬車。

等洪載驚魂動魄的跑回洪州城,一統計,他的“四十萬”大軍,就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

好的是,洪州城中還有洪載留下的五萬大軍。

不好的是,种師中部宋軍咬著洪載軍的尾巴來到了洪州城下。

面對據城而守的洪載,种師中不急不躁的讓本部人馬休息。

然後种師中在俘虜中挑了一個看起來挺機靈的去招降洪載。

此時洪載正在考慮要不要連夜逃回兩浙地區。

結果,招安就來了。

也不知是招降的人口才了得,以義感之,讓洪載成約而反,還是洪載聽說了种師中的威名之後,不敢再抵抗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老將軍。

總之,次日一大早,洪載就把他自己給綁起來,然後隻身一人來到了种師中的軍中。

种師中親自給洪載鬆了綁,許諾為洪載請官,並承諾洪載部所有人前罪既往不咎,立功還有封賞。

洪載千恩萬謝,並表示他一定會效忠大宋、效忠皇帝、效忠种師中老將軍的,然後回到洪州城,開城投降。

种師中令洪載收斂殘兵敗將,然後將其中的老弱婦孺剔除復為良民各回各家。

最後,种師中得兵兩萬,民夫五萬。

兩日後,种師道部人馬也來到了荊州。

种師中派人去引種師道部來洪州。

來到洪州後,种師道立即派人去向童貫報捷,然後下令:大軍休息三日,從浙贛走廊進入兩浙地區剿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