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嗯?”

看到賈詡的身影突然出現,寧凡的臉上露出一抹疑色:“出何事了?”

“方收到訊息,陛下的車隊在靈州城外官驛遇襲。”

“靈州城外官驛……”

寧凡的眸子中帶著幾分冷意,平靜的道:“可曾查清楚了?”

“焱龍衛死士團!”

“呵呵,藏得還真夠深的。”

“主公,焱龍衛在淮南蟄伏已久,而今,竟然還能調動百餘人,足可見其勢力根深蒂固,要不要回應一番?”

“你準備如何?”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嗯!”寧凡沉吟片刻,手中狼毫在紙上游走,書寫著一個個小字,許久之後,輕聲道:“掌握尺度。”

“是!”

賈詡離去之後,寧凡將寫好的紙條放在袖中,看向一旁的典韋道:“惡來,慶之他們可曾歸來?”

“回主公,如今在城外紮營。”

“讓他們進城吧!”

“是!”

片刻之後,寧凡的身形出現在靈州城的城樓之上,沿街聚集了不少百姓,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三歲孩童,皆是夾道相迎。

“這是我淮南的南征軍啊!”

“哈哈哈,關山打下來了,此等功績,足以傲視先人啊!”

“我大禹的龍旗竟然插在了千里之外的關山,壯哉!”

“屁話,關山是我淮南打下來的,關大禹鳥事?”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陳慶之和楊再興等人皆是身披甲冑,騎著高頭大馬,率領一眾將士們入城,寧凡佇立在城樓之上,輕輕揮手!

“擂鼓!”

“奏樂!”

一時之間,早已經準備好的淮南軍政司禮官齊齊奏樂,歡迎將士們凱旋。

簡單的流程走完之後,寧凡和一眾將領也是來到了軍營之中。

“主公,關山事情已了,霍將軍整合一眾諸侯的殘軍,共計十萬餘,按照主公之命,命名為關山軍,如今正在厲兵秣馬!”

“嗯!”

寧凡滿意的點了點頭,關山都護府內有霍去病和李儒坐鎮,他是放一百個心,如今,算起來,雍王府麾下除卻五萬南雍王軍,十萬水軍,如今又有了十萬關山軍!

加之陷陣營,乞活軍等特殊兵種,兵馬過三十萬!

堪稱兵強馬壯,只待南蠻的馬場開始量產,十萬關山軍配馬,再經過一番訓練之後,勢必會有橫掃天下之勢!

不過,短時間內,關山軍和十萬淮南水軍,都暫時無法形成戰鬥力!

尤其是水軍,戰船還處於最原始階段,十萬水軍有七八萬還沒有船隻。

“叔寶,慶之,經此一戰之後,南雍王軍也是正式形成戰鬥力,接下來繼續厲兵秣馬,靜候良機。”

“諾!”

“入營!”

隨著陳慶之一聲令下,大軍入營,可當幾位將領走入軍營之時,卻是被面前的一幕驚呆了。

只見一道道呼喊聲自練武場上傳來,楊再興一臉疑惑地看向寧凡:“主公,是何人在練武場上訓練?”

“走,過去看看。”

寧凡賣了個關子,臉上也是露出一抹期待之色,只見練武場上,一千餘為光著膀子的漢子手持木棍,分兩個陣型對陣!

“殺!”

“砰!”

“啊!!”

“攻!”

一道道呼喊聲響起,秦瓊等將領的目光瞬間被這一道道滿身傷痕的魁梧漢子給吸引住了,小臂粗的木棒奮力的擊打在身體上,卻是無人後退!

哪怕相隔近百丈,濃郁的凶煞之氣撲面而來。

“主公,這是?”

“比之乞活軍如何?”

寧凡先是看向冉閔,後者稍作沉吟,搖了搖頭道:“同等數量,乞活軍不敵也!”

“比之白袍軍如何?”

“主公,白袍軍乃是騎兵……”

陳慶之的話未說完,只見練武場上的漢子一個衝殺之後,徑自分兩個陣型朝著不同的方向奔去,片刻之後,一道道馬嘶聲從練武場的身後響起。

一個個赤身壯漢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握著去頭長槍,直接對陣發起衝鋒!

“嘶!”

“主公,他們是騎兵?”

不只是陳慶之神色凝重,一旁的秦瓊同樣如此,單輪騎術和馬戰水平,就算是玄甲軍也要稍遜三分啊!

“啪啪!”

寧凡笑吟吟的拍了拍巴掌,只見一千六百道身影一同調轉馬頭,齊齊的奔騰在寧凡的身前,整齊劃一的翻身下馬。

“拜見君上。”

“平身!”

寧凡的眸光環視一圈,笑著道:“古語有言,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今,爾等當為天下萬戰之師,本王相信,假以時日,鐵鷹銳士,勢必重鑄大秦榮光!”

“萬勝!”

寧凡輕輕振臂高呼,一千六百道身影齊齊的舉起手中的長戈:“萬勝!”

“鐵鷹銳士,他們是大秦的鐵鷹銳士?”

饒是典韋這個愣頭青,在聽到鐵鷹銳士的威名之時,也是不由側目,臉上露出一抹敬畏之色。

先秦時期的王牌啊!

“諸位將軍,如何?”

寧凡一臉傲然的看向陳慶之等人,秦瓊等將皆是一臉的慚愧,默默拱手:“主公,我等必定加緊厲兵秣馬。”

“嗯!”

“即日起,鐵鷹銳士,隱於兵營。”

“非遇國戰而不得出!”

“諾!”

……

王府內。

寧凡和吳起對坐,旁邊香茗冒著一縷熱氣,桌上棋子黑白交錯。

“將軍,可曾決定了?”

“嗯!”

吳起微微頷首,笑著道:“起,早生百十年,未曾知此盛世,如今有機會能去親眼見一見彼時之百家爭鳴,倒是一件幸事!”

“如此也好!”

寧凡的臉上露出一抹苦笑之色,吳起要入稷下學宮,不管是對於荀子等人而言,還是對於天下士子而言,都是一件莫大的事情。

兵家亞聖,如此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哪怕是荀夫子也要恭恭敬敬的以後輩自居。

而稷下學宮,有了吳起的加入,又會激盪起怎樣的思想碰撞?

“將軍,過兩日便是稷下開宮之日,本王親自送將軍入宮。”

“有勞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