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樂於助人的曹某人,稅收
章節報錯
“曹斌,難道你非要如此嗎?”
“我讓駙馬解散工匠就是了,你也沒有損失啊!”
昭陽公主臉色難看道。
雖然陳世美的行為讓她很氣憤,也很難受,但他畢竟是自己的丈夫。
就算自己想脫清關係,別人也不會相信。
曹斌搖搖頭道:
“公主,你這是在害我啊!”
“你還記得高俅吧?不就是因為這種事,被彈劾罷官了?”
“曹某現在的行為,已經讓很多人看不順眼了。”
“如果被人舉報,以士卒盈私利,欺詐百姓,豈不是也跟他一樣的下場?”
說完,他一臉愛莫能助道:
“公主就不同了,你是皇親國戚,有太后撐腰,沒人敢拿你怎麼樣。”
昭陽公主哭喪著臉道:“那怎麼行?我就會成為笑柄的。”
她是個驕傲的人,別說在報紙上公佈他們的事蹟,就算在皇帝圈子裡丟臉,她都覺比死還難受。
更何況,御史們就喜歡彈劾皇親。
就算有太后撐腰,也擋不住御史們的熱情。
見她一副泫然欲泣,我見猶憐的模樣,曹斌心中暗樂,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他也就是那麼一說,若真的在報紙上,把昭陽公主的事情公佈出來,不啻於打了皇帝和太后的臉。
為了一點銀子,還不值得這麼做。
曹斌的目的,不過是利用昭陽公主,給陳世美背後的人設個陷阱。
這就需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讓他們放鬆警惕。
而且陳世美註定是要被鍘的,將來誰來照顧這美豔的公主?年紀輕輕就要守寡,太讓人惋惜了。
曹斌打算做點好人好事。
如此一來,既能幫助陳世美,又能坑坑壞人,豈不是兩全其美?
於是她嘆了口氣道:
“也罷,曹斌自小仰慕公主,就冒險替公主承擔了吧。”
昭陽公主先是愣了一下,眼裡頓時露出驚喜,激動地抓住曹斌的手道:
“曹斌,你說的是真的嗎?”
曹斌“艱難”地點了點頭,故作輕鬆道:“罷官而已,公主不必在意!”
見昭陽公主只顧高興,根本不理自己的死活,曹斌不得不強行提醒她一句。
果然,昭陽公主呆了一下,終於露出了感動的神情,看著曹斌道:
“斌哥兒,你......”
見曹斌用火熱的眼神,緊緊盯著自己,她才注意到曹斌第一句“仰慕”的說辭,心裡頓時翻騰起來。
原來他竟有這種心思嗎?而且從小就有?
一時間,她既覺得刺激,又不敢看曹斌的眼神。
其實從曹斌這次回京,她就對曹斌的印象特別好。
尤其是在陳世美的對比下,曹斌能給她一種堅實可靠的感覺。
但她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過,畢竟大宋皇室對子女的教育偏於保守,跟前唐大不相同。
猛然發現曹斌的心思後,在被曹斌摩挲著玉手時,她竟不忍心抽離了。
這時,昭陽公主身後的女官突然“咳嗽”了一聲,狠狠瞪向了曹斌。
公主這才慌忙撒手,眼神亂飄,不敢正視曹斌,有些不知所措道:
“斌哥兒,你真要這樣做嗎?”
曹斌幌作無事,對那女官笑了笑,也沒有介意她的白眼,回到榻上坐下,不僅不慢道:
“這件事需要公主配合一下,只能說盡量彌補吧。”
公主這才撫了撫胸口,穩定了一下心緒道:
“斌哥兒有什麼辦法,你說吧,我一定配合。”
曹斌沉吟了一下道:
“我想和公主成立一個民間建築營。”
“先期,我可以派夏玉琦老道過去幫忙,也可以把建築營僱傭過去。”
“但公主要按照合理的工俸付錢,如此就可以說是兩個建築營合作。”
昭陽公主聞言,頓時恍然大悟,高興道:
“這樣就能堵住那些御史的嘴了,新地建築營也可以慢慢壯大......”
曹斌擺了擺手道:
“公主先不要高興地太早,咱們情義歸情義,買賣歸買賣。”
“我有幾個要求,需要公主答應。”
沒有等她回應,曹斌繼續道:
“第一,新的建築營,咱們要五五分賬,我只出手藝和人,銀子要公主負責。”
“第二,找人投錢分紅可以,但要經過曹某同意,而且不要新股東,我只相信公主。”
“第三,新的建築營,不能在汴京發展,搶我軍營的生意。”
昭陽公主聽完,連忙答應下來。
聽到曹斌說只相信自己,心裡還有點暖烘烘的。
建築營能這麼賺錢,一是規模龐大,人手便利,最重要的是夏老道的存在。
這年頭,不吝手藝大範圍教授學徒的高階工匠並不多,再加上夏老道土木設計的本事,才讓建築營做到盈利豐厚。
昭陽公主卻沒有想這麼多,她只知道跟著曹斌做生意不會賠本。
五五分賬,會賺得更多,所以立刻答應下來。
見她神色輕鬆地離開,曹斌嘿嘿笑了兩聲,十分期待瓜熟落地的那一天。
陳世美背後的人很容易查明,明面上是蜀國公主的駙馬王深,背地裡或許還有趙佶和蔡京。
他們這次搞鬼,除了藉助曹斌的手段賺錢,或許還有別的目的。
既然曹斌放開投錢分紅的口子,他們肯定會忍不住找陳世美匿名投錢。
到時候陳世美一死,他們投入的所有的錢財,都會死無對賬!
曹斌一文錢不花,就可以藉助他們的財力,將建築團肆意擴張,最後人財兼得......
這件事搞定以後,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時間很快就到了臘月裡。
這一天,樞密院突然給曹斌等人下發了公文。
皇帝要與文武百官將在三日後檢閱新軍,觀看府兵的訓練效果。
現在的新政進行得如火如荼,如果新軍成功,將更加說明新政的正確性,明年也將會加大革新力度。
於此同時,各地的商稅也提前報到了朝廷。
因為秋稅已經徵收過一次,這次的稅收是最近三個多月的收入,只是為了驗證新政的成果。
讓朝廷譁然的是,襄州一個季度的稅收竟然達到了三十萬貫,比汴梁都多了三倍。
一時間,朝中議論紛紛,驚歎不已:
“果然不愧是寇大人,太宗曾經稱讚的國之能臣。”
“這才多長時間啊?就把一個不起眼的襄州治理得比汴京還要繁華!”
“就算管夷吾在世,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