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皇太后出現在大殿,潘太后心中發寒。

若只是王延齡,就算他手裡的遺旨是真的,也很難憾動自己的的權威,取信於人。

王延齡畢竟是臣,而自己才是“君”,以臣制君,沒有人會心服,眾臣也會質疑他挾制天子,但加上太皇太后就不同了。

這老女人雖有前科在身,但再怎麼說也是小皇帝的“嫡親”祖母,輩分還壓了自己一頭,配合遺旨,可謂是天衣無縫。

見王延齡展開遺旨展示,潘太后一時竟找不到半點破綻,不由恨得咬牙切齒:

“遺詔絕不是真的,你們這是在逼宮謀反!”

因為她自己手裡就有先帝的密旨,先入為主之下,只覺得心底冰涼,滿是怨恨。

都說皇家無情,原以為先帝在臨終之際把社稷與皇兒託付給自己,卻沒想到從頭到尾,他都在算計自己,寧可將最大的後手交給外人,也要防自己一手……

此時,潘仁美也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看著潘太后的反應,他沒有絲毫遲疑,揮動笏板怒斥道:

“王延齡,你竟敢偽造遺旨?武士何在,還不與我將逆賊拿下?”

現在的情況有點超出他的掌控,不過皇宮禁衛大部分都在他的手中,只要強行控制住局面,王延齡與太皇太后就掀不起風浪。

雖然他還有些懷疑所謂的遺詔,但王延齡是有備而來,他絕不能任其發揮。

至於群臣的想法,他已經顧不了太多。

隨著潘仁美一聲暴喝,殿外立時闖進百餘如狼似虎的禁衛,將殿中眾臣圍在當中。

潘仁美見此,臉上微松,正要催促士卒拿下王延齡與劉太后,卻見王延齡對那年輕將領揮袖道:

“顯宗將軍,此正是匡扶社稷之時,速將逆臣擒拿。”

見那年輕將領拱手應令,持刀向自己走來,潘仁美不禁臉色大變,舉笏罵道:

“王顯宗,你敢背主投敵?”

那王顯宗是勤肅伯王德用庶次子,王家從第一代勤肅伯在世時,就跟隨潘仁美,是他的鐵桿部屬,他自忖也從未虧待過王家,信任有加。

不然,就算王顯宗武藝超群,他一個庶子,也很難有機會充任紫宸殿禁衛領班。

潘仁美怎麼也沒有想到,王家子竟會被王延齡策反,這讓他猝不及防,完全沒有準備。

不過潘仁美的反應也十分迅速,他猛然扔出笏板,奪路就向殿外快走。

皇宮禁衛中,遍佈潘氏門下的將領,他不信王延齡能夠將這些人全部策反。

王顯宗只是藉助潘家信任,才能在禁軍的輪值表上動手腳,他只要跑出大殿,就能乾坤逆轉,重掌大局。

見到這種情景,潘太后已經有些麻了,心中又驚又氣,她沒想到,自家這親爹竟這麼不靠譜,又在關鍵的時候掉鏈子。

王延齡早就在軍中沒有了影響力,京中大部分禁軍都在潘仁美和曹斌的親信麾下,這樣都能被對方偷家,她都不知道怎樣表達此時的心情。

不過現在情況危急,她顧不得抱怨,連忙起身想要呼喚自己心腹。

然而劉太后早有準備,稍一示意,就有幾個孔武的太監上前,將潘太后與身邊的宮侍全部制住……

與此同時,王延齡見潘仁美欲要出殿,頓時急了:

“顯宗,快將他攔住,否則萬事皆休!”

“為國擒賊,不需顧忌!”

確如潘仁美所料,他能策反王顯宗就已經花費不少心思,加上潘仁美突然發難,時間倉促,他並沒有掌握太多兵將。

現在能夠將潘氏父女逼到窘境,完全是因為出其不意。

潘仁美在軍中的根基深厚,不是他能夠相比的,一旦給對方喘息之機,他將再沒有機會將潘仁美剷除,更沒有機會翻身。

因此他絕不能放潘仁美離開。

王顯宗聞言,忙縱身飛躍,伸手抓向潘仁美肩臂。

潘仁美雖年輕時武藝不錯,但畢竟已然年老,又常年養尊處優,論力氣哪裡是是王顯宗的對手?竟被一把薅住,只得喝道:

“王顯宗,你這忘恩負義之徒,王家皆因你蒙羞。”

他本意是想讓王顯宗羞慚而退,沒想到王顯宗聽到這話更加憤怒,面目扭曲一下,眼中現出瘋狂之色,怒吼道:

“老賊,你給我死吧!”

說完眼中戾色一閃,猛然揮刀砍去……

王顯宗本就因庶子的身份遭遇,心中不平,一心想著娶個高門之女,能夠在分家之後提高門庭。

沒想到不久之前,他爹王德用卻強令他迎娶麾下小校之女,更讓他恨意深種。

王延齡就是看準他的心結,答應將自己嫡親孫女下嫁,才將他策反。

潘仁美跟王顯宗說家族名聲,卻正捅到他的痛點,勾起了他心中的怒火,結果可想而知。

“爹……”

見潘仁美倒在血泊中,潘太后痛呼一聲直接暈了過去。

有些支援潘家的武臣本要上前幫忙,可是苦於沒有兵器在身,皆被禁衛阻住,隻眼睜睜看著潘仁美被王顯宗揮刀刀砍倒。

潘仁美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年青時南征北戰,叱吒一時,暮年後又在朝堂呼風喚雨,本來將大有前景,卻死在自己的一時疏忽和口嗨上。

此時,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

眾人不可思議得看著王顯宗,只覺得恍如夢中一般,自大宋立國以來,朝廷重臣還是第一次當廷被殺。

這種事連皇帝都沒有做過。

上次當廷殺人者還是曹斌平叛所為,只不過張文一介中級武官,且冒犯曹斌在先,沒有人把他當回事。

但潘仁美乃是當朝國丈,樞密院主事,屬於宰執重臣,王顯宗這傢伙卻說殺就殺,連王延齡都沒有料到。

正當眾臣噤若寒蟬時,劉太后卻若無其事道:

“篡逆之臣理應受誅,王顯宗做得好,命你暫且勾當皇城司公事,護衛皇宮!”

說著,她又接連下詔:

“傳本宮旨意,令高樂侯劉美權任殿前司指揮使,速去殿帥府收繳王德用符印……”

對於朝中官員,劉太后並沒有馬上改弦易張,而是將宮中護衛全部撤換,還將她“兄長”高樂侯劉美任命為殿前司指揮使。

未等眾臣反對,她又重新任命王延齡為政事堂首相,另加平章軍國重事之職。

這個職位已經超出了大宋立國以來,宰相不管軍事的約束,直接讓王延齡有了參與各種軍政大事的權利。

聽到這個任命,連寇準和包拯都有些錯愕,他們也被王延齡與劉太后一連串的動作驚住了。

二人先前還在為朝廷憂心,替王延齡奔走,沒想到王延齡藏得這麼深,連他們都騙了過去。

他們甚至有些懷疑,王延齡是故意示敵以弱,給潘仁美設陷,讓他兵行險著,然後名正言順地抓住他的罪行,將之剷除。

如今劉太后掌軍,王延齡治國,似是早已商量好了一般。

包拯皺了皺眉,正要出班反對,卻被寇準悄悄拉住,雖然王延齡做得有點過分,但總體來說還是好的。

至少他破壞了潘仁美想要獨掌朝堂的計劃,剷除了外戚之患。

至於潘仁美死在朝堂造成的惡劣影響,還不算眼下最重要的事。

如今朝廷驟變,人心不穩,他不想包拯亂上添亂,要進言至少也要等朝局穩定之後……

三司所在的位置,王安石看了章惇一眼,見他微微搖頭,才稍稍放下心來。

他曾與曹斌詳談過治政之理,知道他改革江南財賦,整頓淮東鹽務等一系列行為,都是在為全面革新,強國攻遼做準備。

所以他有些擔心,王延齡等人的政變會破壞曹斌的苦心謀劃。

但他不知道,章惇雖然被曹斌囑託了不少事項,卻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沒有想到王延齡竟會聯合太皇太后,借先帝遺旨誅殺潘仁美,行事如此周密狠辣。

不過對方暫時沒有顛覆自己這方的核心力量,章惇也不敢擅自作主,一切還要等曹斌回京再作打算……

眾人所思所想,王延齡當然不得而知。

他見劉太后宣佈任命之後,沒有重臣出聲力抗,頓時放下心來,而後就是滿心喜悅。

今日行事雖然後患很多,但只要爭得勝局,有的是時間慢慢疏理整頓。

眼下潘仁美已死,潘太后也會被太皇太后處置,潘氏餘黨已群龍無首,不成氣候,當務之急是儘快削弱曹斌。

最好趕在他回京之前,將其手中兵將與財賦盡數剝離。

而且他早就對江南市舶司眼紅不已,曹斌還讓它們每年還截留三成稅入籌建什麼“官營研究所”,若都交由政事堂安排,能為朝廷和百姓做多少實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