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總督府內傳出聲音:“李諭先生來了嗎?快快進來。”張之洞竟然親自迎了過來。

李諭感覺有點受寵若驚,人家可是總督,連忙上前道:“晚生李諭,拜見總督大人!”張之洞道:“不用客氣!我可算是把你盼來了!先生真是一表人才,少年英雄!”華世芳在旁也說:“拜見香帥。”張之洞對兩人說:“快點來裡面坐,今天真是好日子!”雖然湖廣總督府沒有南京的兩江總督府那麼闊氣,不過也並不小。

三人來到大廳後,張之洞立刻招呼左右:“快,上最好的毛尖。”李諭心想,如果是一百年後,恐怕會上黃鶴樓吧。

張之洞又說:“早聞先生大名,令人神往,吾興辦學堂數年,素來重視西洋科學,但從未見有人可以在西洋於科學一道稱雄。”李諭笑道:“中國如此之大,如果可以正確發掘,人才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若真如此,幸甚幸甚!”張之洞說,

“說到人才,不得不提我近些年所設之自強學堂、工藝學堂、兩湖書院,如今也正如火如荼開辦之中。先生如今已是帝師,並且精通西學,務必對幾所學堂提出建議。”李諭說:“自當竭盡所能。”自強學堂最出名,就是以後的武漢大學;湖北工藝學堂,和各地的工藝學堂一樣,也是設立在製造局中,主要是學的化學以及機械學;如今這所學校慢慢演變成了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至於兩湖書院,很可惜在清亡後停辦了。張之洞對於教育,與興建漢陽鐵廠、京漢鐵路一樣,也是在摸索中前進的,走過的彎路並不少。

最開始的自強學堂設有方言、算學、格致、商務四門。後來甲午戰敗,張之洞又對自強學堂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將自強學堂原設的4門課程進行調整,把算學一門移歸兩湖書院;停止格致,商務兩門;將方言一門擴大為英文、法文、德文、俄文4門,之後又增加東文,共計5門。

因為張之洞覺得唯有方言一門,

“為一切西學之階梯”,學通了外文,

“將來格致、商務,即可自行誦譯探討”。再就是中俄、中日近鄰,

“時局緊迫,兩文尤為切實之用”。但很快,在漢陽鐵廠招商承辦後,他又將工藝學堂中的化學併入了自強學堂,專列為一門。

因為張之洞認為

“西學事事,原本化學。化學愈精,則能化無為有,化無用為有用,而獲利亦因之愈厚”,

“惟化學精奧,非不通西文者所能受業”。雖然後世人看起來確實挺片面,但時局所迫,無可厚非。

而且鐵廠、兵工廠這些東西確實對化學比較看重。又過了幾年,感覺數理科學是西學基礎,又把數理科學的地位提了上來。

總之張之洞畢竟是洋務大臣,洋務派最開始考慮的都是實用性的科學,後來經過幾十年發展才慢慢認清了西洋科學的邏輯順序。

也算是一種必經之路,畢竟張之洞雖然曾經在科舉時是拿過

“解元”,又高中探花的人。科舉競爭如此大,說明他必然是聰明人,但對於西學的確知之甚少。

當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大家都是從小這麼學過來,腦海中早就無形中建立了科學的正確演繹邏輯。

張之洞說:“這幾日可以讓若溪帶著先生到各書院視察一番,但今日我們先就漢陽鐵廠等事宜參詳一二。”李諭拱手道:“悉聽總督大人安排。”漢陽鐵廠在江對岸。

武漢三鎮中,武昌現在是總督府所在地;漢口主要是租界區;漢陽則興建有兵工廠、鋼鐵廠。

去往漢陽要輪渡過江,張之洞在船上說:“早年間,曾國藩大人與李鴻章大人於各地創立製造局,遍尋相關人才。所得華蘅芳與徐壽二人曾製造出蒸汽船黃鵠號,著實令人振奮。我亦希望尋找懂得如此技術之人才,更進一步。”然後看向華世芳:“如今所幸有若溪。而過往徐壽先生之子徐建寅也曾為我漢陽鋼藥廠出力,只可惜他已於鋼藥廠試製火藥時失事殉職。”李諭訝道:“失事殉職?”徐壽的大名肯定大部分都知道,畢竟是登上過歷史教科書的人。

他曾經與華蘅芳於安慶內製造局造出來一臺蒸汽機輪船,也就是黃鵠號,這艘船其實還是木製的,只不過動力用了蒸汽機。

但僅僅憑藉草圖與一日的參觀就造出來,的確不簡單。只可惜後來沒有發展下去。

徐壽是個化學家,最出名的貢獻應該就是元素週期表裡各種元素了:元素名稱基本都是他翻譯的,確實很到位。

當然也要感謝朱明王朝,為了起名創造了那麼多帶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

如今只要是學過化學,無形中就已經用到了徐壽的貢獻。也是蠻厲害的,畢竟影響的人太多了。

他的兒子徐建寅也是一名化學家,只不過名氣弱了一點。張之洞說:“我們的漢陽鋼藥廠準備研製一種無煙火藥,他是在製造過程中不幸遇難。”李諭惋惜道:“原來是因為火藥,的確太危險。”現在所有國家都在搞火藥,但這東西確實不太好搞,稍不留神整個實驗室都能炸飛,所以諾貝爾成就才那麼大。

徐建寅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為科學事業犧牲的科學家,值得記住。

到達漢陽鐵廠,李諭發現面前場景還是挺壯觀的,廠房遍佈,煙囪林立,規模確實不小。

大門外立著一塊大石碑,上面寫著

“漢陽鐵廠”四個大字。李諭有點好奇,問道:“張大人,如今鐵廠產能有多少?”張之洞對此很自豪:“現在每年可以產出生鐵五萬噸、鋼近三萬噸、鋼軌一萬多噸。”這話聽在李諭耳朵裡並沒有什麼震撼效果,漢陽鐵廠以後演變成了武漢鋼鐵集團,武漢鋼鐵的年產能那可是五六千萬噸級別。

如今沒什麼鋼鐵,但以後已經到了產能過剩的地步。不過漢陽鐵廠出來的東西質量確實很高,廠裡也一直有盧森堡等國的專家,產品和西洋各國比一點不差。

甚至2012年時還發現國內有鐵路還在用1902年漢陽鐵廠生產的鋼軌,跨越百年依舊堅挺。

李諭覺得有點納悶,其實就目前看,漢陽鐵廠的規模已經沒有問題,也挺成功,不知道還讓他來幹什麼。

李諭只好說:“這種成功的模式倒是可以推廣到全國。”張之洞說:“我也有此意,但所需資金甚具,不見得當地督撫願意投入;就算願意投入,也不見得有礦藏。”李諭想想也是,中國雖然鐵礦石儲藏量很大,但絕大多數都是貧礦,開採冶煉難度都蠻大。

漢陽鐵廠初期投資就達到了500萬兩,後來又不斷追加,而且是向日本借貸追加,總投資太大了。

現在還真是有錢的地方沒礦,有礦的地方沒錢,非常矛盾。清政府如今對地方又沒有多少統御能力,根本沒辦法整合資源。

李諭問出心中問題:“張大人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張之洞望著鐵廠說:“這就是我讓你來的緣由了,吾雖然沒有學過西洋科學諸科,但透過建廠,多多少少了解到了冶煉行業。幾年前,學堂的學生有人留學歸來,給我帶來了一種薄如蟬翼、光澤耀人的金屬,其名為鋁。我大為震撼,原來鋼鐵也可以這樣。”李諭一驚,他絕沒想到張之洞竟然挺超前。

原以為會討論討論關於鍊鐵的一些問題,李諭本身對鐵也挺熟悉,畢竟學過天體物理的都知道鐵是核聚變的最終產物,不會再往上走了。

關鍵高中化學的緣故,李諭對鐵的性質瞭解還是挺多的,但誰想張之洞卻一下子提到了鋁!

但轉念一想,其實張之洞提到它沒毛病。鋁本來就是除了鋼鐵外用途最廣的金屬,而且儲量極大,在地殼中含量僅次於氧和矽,居第三位。

關鍵李諭以後非常想涉足汽車產業,汽車產業對鋁是真的需求量不小。

李諭問道:“張大人是想要生產鋁?”

“是的,”張之洞點點頭,

“當然,我知道這很難,不過鍊鐵這麼難的事都過來了,我不信這件事做不到。”李諭沉思一會兒,感覺事情確實可以做,於是說:“我明白了,不知張大人已經進行到了哪一步?”張之洞苦笑道:“我手中精通化學的只有徐建寅一人,當初我希望他在研製火藥後,進行制鋁的研究,但他卻出了意外。”李諭說:“所以說,目前還沒有開始。”張之洞坦誠道:“沒錯,目前我們對如何製造鋁完全一竅不通。”李諭頭有點大,這還真有點不好辦,張之洞上來給他出了這麼一個大難題。

但人都來了,總得搞出點名堂來。李諭說:“並非不可為,冶煉是工業的基礎。而且,今後我說不定還會為張大人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