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幾人後,也沒在地下基地待多久,劉協便返回了皇宮。

既要改造大漢,那麼要改可不僅僅是將領和軍隊,其他方方面面也得跟上才行。

比如,工業化程序中的一個重要核心點就是;解放和重新配置勞動力。

在機器引入完全替代手工勞動之前,勞動力是重中之重。

因此,想讓大漢實現全面工業化,就必須得先解放足夠勞動力,使其從傳統的、效率較低的生產方式中解脫出來。

不過,想要搞這類的改革,也勢必會影響到很多人的利益。

這些東西他敢拿到朝堂上說,也必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甚至,單單是在大臣中就有大量反對者。

但這一系列的社會結構是必須要改變的。

否則,就難談工業化……

隨後,劉協又分別召見了袁紹、劉備、曹操三人,並且直接向三人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他是皇帝,罵名當然不能自己來擔。

所以,關於改革之事,必須要有人先提,然後他才好批准進行。

“陛下,您在之前的一系列舉措中,就曾讓許多世族不滿了,只是奈何陛下威嚴,陛下也殺了一批人,才讓不滿的聲音暫時消失,可陛下若是想進行這番改革的話,恐怕……”

袁紹戰戰兢兢地劉協面前說道。

所謂世族,也可以叫作豪強,是這個時代擁有強大經濟、政治影響力的豪門望族,他們往往控制地方資源,擁有私人武裝,對中央及地方政府產生重大影響。

這些豪強透過控制土地、人口、軍事力量,以及在地方上的政治影響力,早已是大漢不可忽視的力量,甚至可以說是大漢的頑疾。

也可以說,朝廷袞袞諸公,每一個人都是豪強,乃至劉協的老劉家還是最大的那個豪強。

袁紹不敢想,如果劉協真的要一意孤行的話,反對的聲音會有多大,又會死多少人。

由於劉協再造大漢的時間太快,甚至相比當年光武帝劉秀定鼎天下的時間還要快,很多所謂的豪強從頭到尾都沒反。

僅是黃巾之亂,以及後來董卓禍害的一些區域,對這些所謂的豪強可沒造成多大影響。

這就導致,即便劉協明知道他們存在的弊端,也沒有一個藉口收拾他們。

像袁紹、劉備、曹操這些他看重的重臣都是豪強,乃至他麾下的那些所謂的猛將很多也都是。

這怎麼收拾?

就跟當年的光武帝一樣,雖然開掛般迅速定鼎了天下,但是卻給後世之君留下很多難題。

如果劉協穿越的是正常歷史中,他也像光武帝一樣只管統一,不管解決問題的話。

那等他駕崩後,怕是也要不了多少年,天下還得再度分崩離析。

“恐怕……恐怕天下又會大亂啊,陛下!”

袁紹故意往嚴重了說。

屁股決定腦袋,從心來說他當然也是不想支援這等有損自己階層利益的改革。

但是他知道,如果劉協想要硬來的話,那麼所謂的豪強也只有乖乖順從或者等死的份。

因為,時代已經變了,大漢裝備最先進的軍隊都掌握在劉協手裡。

造反?

用什麼反?

怕是造反的口號剛喊出來,當天晚上就得被朝廷的大炮轟殺了。

“呵,朕不是王莽,朕能統一天下一次,就能統一第二次。”

劉協冷笑道:“天下大亂?他們最好真的敢反!”

劉協知道,想要袁紹這種人來替他進行這種改革,他就必須從一開始就擺出非常強硬的態度。

否則,袁紹,甚至是滿朝大臣,就會覺得還有機可趁,就敢成為所有豪強的靠山。

但他擺出一副,大不了老子再打一次天下的態度。

袁紹等出身豪強的大臣們就不得不投鼠忌器了。

要錢還是要命,他們還是能夠掂量清楚的。

“臣……”

聽到劉協這種驚天之言,袁紹就更心驚肉跳了。

當初他都已經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了,可最後還是乖乖臣服了。

為什麼?

不正是因為在見到突然雄起的劉協,知道自己再怎麼樣都不可能成就大業。

這才乖乖表忠只求個位極人臣,延續個五世三公麼?

自然,他現在還是不可能去選擇做不要命的事情。

“臣……臣願為陛下先驅!”

劉協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斷無其他可能性,袁紹內心再怎麼不情意也只能妥協。

“本初莫要只拘泥於眼前的蠅頭小利,朕現在拿走你的,將來會還給你更多……”

見袁紹已經妥協,劉協也面色緩和拍著對方的肩膀道:“朕能一步步帶大漢走到現在,創造了多少不可能你也非常清楚。”

“世界很大,相信朕,朕會帶著整個大漢,會帶著你走向更高更遠……”

劉協目光堅毅地在袁紹面前畫大餅道。

“臣惶恐。”

袁紹自然又是一陣拜伏。

袁紹走後。

劉協與曹操再說這些的時候,就相對輕鬆多了。

“陛下早該這麼幹了,繼續任由這些豪強坐大,於國家而言百害無一利……”

果然不愧是曹老闆,果然有魄力,在聽完劉協的想法後,他立即就如此表示道。

劉協樂了:“孟德乃費亭候之後,出身也算顯赫,家族子侄眾多,在朝在地方任官者更不在少數。”

“說起來孟德也是一個大豪強吶,卻為何如此啊?”

用後世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背叛自己的階級。

“些許財物罷了,不足道哉!陛下也一定不會讓臣窮到吃不起飯,餓死的對吧?”

見劉協語氣輕鬆,曹操也用著玩笑的語氣回道:“我知陛下之志遠大,胸襟裝的天下,也不是我等目光短淺之臣子眼中的天下。”

“陛下曾言;臣是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

“當今,治世否?”

“臣不才,卻也敢為陛下口中這治世之臣……”

說著,曹操的語氣也越發豪邁。

總而言之就是一箇中心思想,他知道劉協野心不可止大漢這個天下,也知道劉協有能力去實現那些野心。

所以,他沒理由為現在眼前的這些東西去跟劉協唱反調。

劉協心中的天下越大,他實現胸中抱負的舞臺也就可以越大。

最後,就只剩下一個劉備了。

劉備雖也貴為三公之一,但卻是袁、曹、劉三人中,朝中勢力最薄弱的一個。

這也正常,畢竟不管在演義還是歷史裡,他發家都比較晚。

袁紹和曹操都是帶資入股劉協的,而他的資本除了關、張二人之外,就沒其他值得說的了。

現在劉協這麼早就再造了大漢,如果不是有意認他這個皇叔,和有意提拔他到三公這個位置。

他只憑借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司徒這個位置的。

所以,劉協召見他也只是通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