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後勤匠人王葛
章節報錯
王葛凌晨寅初時才把草繩搓完。因她平日習慣了勞碌,又是在緊張的比試裡,所以自身並不覺得疲憊。
“考生透過。”
她揖一禮,歡喜前行。
但是幾個器物架都選不了模子後,歡喜變著急。緊鄰草繩的下個器物架上,是一件蓑草製成的蓑衣……外加一個草簍。草簍的材料有三種:蘆葦、杞柳莖、蒲草。她若選這組模子,考試結束前能否制完都不一定。
再下組模子:一張大草蓆……加兩個剛才那樣的草簍。
然後:五雙普通的草鞋,三個草簍。
王葛鬱悶不已:莫非官府其實急缺草簍?然後隨意搭配點別的?
終於遇到如廁的地方了。地方不大,佔一個器物架的空位,因兩側都有擋板了,前後各加一擋板正好。但充當前門的擋板有個窟窿是啥意思?她推門進來,窟窿位置是閂門的橫木。
明白了,橫木的裡側肯定有標記,在裡面閂上,外面的窟窿裡就能看到標記,代表茅廁裡有考生。
嘖嘖嘖,太先進了。不方便的是裡面就一個大木盆,她都快噼成一字馬了。
出來後,下個器物架……王葛驚喜至極,眼睛瞪老大。就一個小草筐,裡頭有倆麥餅。她慌不迭端起筐,只是地上咋沒材料?還有,餅是道具嗎?擱哪?
對面的巡吏使勁憋笑,臉上看起來格外兇:“此處不是器物架,這是剩的考生晚食,拿一個餅,放下筐!”
“哦。”王葛厚臉皮慣了,立即舉手問:“有水嗎?”
巡吏朝她前方一揚頜。
王葛揖禮。前行幾步,果然,下個器物架上擺滿了水碗。餅裡有肉餡哩,餡還很多哩。壞了,後方咋還有考生過來?
莫非從竹器棚、或木器棚裡出來的?
王葛連灌兩碗水,狼吞虎嚥往前走。
下個器物架、下下個皆為空。
然後她看到了下組模器……捆綁在一起的兩雙方頭履,下邊那雙略大。目測上下兩雙的制式、材料都相同。制式屬滿耳草鞋、加絆帶;材料為葛藤加芒草,鞋體寬大,單底。
跟她匠工考後在清河莊臨時匠肆制的方頭履一模一樣。
她問過桓真,這種草鞋大多是行軍打仗時,普通士兵穿的,為了走路輕快、耐磨損,腳掌位置編織的厚實,腳後跟則薄。
這時後面的考生遭遇了和王葛一樣的鬱悶經歷,將盛麥餅的筐當成了模子。
王葛把這兩雙草鞋抱在手,然後鑽進器物架底下。
是的,架子底下就是考生睡覺的地方,鋪著隔土地的草蓆,幾乎是一躺,頃刻間她就睡著了。
冬!遠處有揚名鼓響。
王葛臉上現出幾分掙扎,沒能睜開眼。她夢中恰巧也出現了鼓音,夢境裡風疾,怎麼都吹不走阻擋視線的霧。
“我獨南行……於林之下……”
我獨南行、於林之下……
霧裡似拱上來千千萬萬個聲音,每個聲音都將她頭髮吹起、又揪著她的面板往霧裡扯,扯的她渾身都疼,好像要碎裂掉。
王葛嚇壞了,偏偏在夢裡無論怎麼恐慌、也知道是在做夢,但就是喊不出聲音,醒不了。
你到底是誰、到底是誰……她的質問卡在嗓子眼,卡的越來越堵。
突然,一聲輕脆金屬響!是她前世最常用的刻刀!從上掉落,化巨大刻刀,為她噼開前路一道縫隙,霧隨之滾滾湧入刀之路。
冬、冬、冬……
鼓聲隨霧變澹,開始清晰,不再像之前總隔了層甕似的。
鼕鼕鼕鼕冬!
鼓聲驟然劇烈,她腳下一空、失重墜落,終於醒了過來。
天微亮。她後怕的急喘幾聲,被可惡的夢嚇出了一身汗。揀起草鞋,鑽出器物架,把材料抱來製作區。這種單底草鞋,在漢代以前被稱為“屨”,漢代以後才稱為“履”。王葛其實在桓郎君當時講解方頭履時,就聽出了暗示,朝廷正在哪個地方打仗,需要大量的方頭履,跟南山木匠肆急僱匠工制箭竿的原由一樣。
她放緩心態,箕坐於地,搓一段長長的芒草繩,用自己的雙腳當靶具,另頭纏於腰間,形成靶狀。這就是製作草鞋、除了草料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最原始方法,跟她去年在鄉里爭奪“匠員”比試時一樣。
但兩種草料並用的方頭履,比一般農戶常穿的複雜多了。她按照模器的經、緯構造,繼續搓芒草,兩株芒草為一股,搓成兩股制式的繩,作為草鞋底的“經繩”。葛藤加芒草一起搓,為草鞋之“緯”。每穿一個來回,都要將草繩往自己方向摁壓,使其緊密。
草鞋跟草繩一樣,似乎永遠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對在前線打仗的晉朝普通士兵來說,他們不需要那些高雅的藝術品,他們很可能每天都在急需草鞋,減少雙足磨損的痛苦。
慢慢的,王葛心頭酸澀,心疼起那些普通士兵。此非矯情、非聖母!她前世就崇拜軍人,今世也一樣。自己無法去前線,那就為他們多盡一份匠人的力量。她決定了,此次考試後,每天但凡騰出閒空,都要制這種草鞋,多多益善,攢起來後,要麼透過南山、要麼透過桓亭長,將草鞋捐給前線。
現在,唯希望她的虔誠之心,灌注於這兩雙草鞋裡,能讓士兵們穿的更久一些。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過去了。
五月十七。
王葛走出草編棚,剛出來就跑。當然,不止她一人在跑。
跑回起點後,看到休息區並無提前完成比試的考生。
她進竹器棚還是木器棚?時間不會允許她選兩個了,那就竹器!因為一開始進木器棚的考生肯定最多,好制的必然已經沒了。
進來後,第一個、第二個器物架均是空的。
第三個器物架……王葛略微猶豫,是組合模子:三握算籌。目測每握至少二百多根。選是不選?材料裡的工具倒是齊全,有篾刀和圓豁刮刀。
入口一下湧進來三個考生,沒時間給她猶豫了,立即把模子拿進材料筲箕。這個筲箕挺大,裡面是擺放整齊的竹稈。
下午。
王葛成績再過,又選一組模子,是一筲箕毛竹所制的好似甲片、長形的弧狀器物。每一片都是三寸長、一寸寬,兩側各上、下穿孔。
無論筲箕裡的模器,還是地面上的毛竹材料,都經過特殊處理了,比原本就堅硬的毛竹還要結實。
這一定是給普通士兵、或鄉兵制的竹臂韝。晉朝已經百廢俱興,對鐵匠肆的管理極嚴(庶族再富有也不允許經營鐵匠肆),但普通士兵、鄉兵還是無法配足鐵臂韝、銅臂韝,只能用堅硬的竹臂韝替代。
工具提供了篾刀、刮刀、尖錐、銼刀、手套、操作厚木板,很是齊全。王葛數了數,模器共有二百片。
“呼……”習慣性的深呼吸一下,她為自己鼓勁:王葛,從現在起,你把自己想像成也在戰場,你就是負責後勤的匠工,你就是後勤兵!前線的將士在急需物資,在等你加緊製作。你不能拖後腿,你學手藝能用在實處,比會制精細工藝品還值得你驕傲!
加油吧!後勤兵王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