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法大師楊先生
章節報錯
從小我就喜歡中國文字。日月山川,多形象啊;看見“日”,我彷彿看見太陽從海面、從高山、從雲海、從屋脊、從沙漠地平線緩緩升起,瞬間驅散黑暗、照亮大地,照在我的臉上,它的光強烈的讓我眼睛無法接納,但它的溫暖卻讓我渾身熱血激盪。看見“月”,我想起十五的月亮,中秋的月餅,家人的團聚,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遠方思念,想起彎月的夜晚,星光璀璨的夜空,牛郎織女的傳說,想起《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歌聲,男女青年在月光下的喃喃細語。看見“山”,我想起家鄉背後的小山丘、還有險峻的華山,黃山;巍峨的泰山,峨眉山;想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阿里的神山岡仁波齊。看見“他與她”,多好的性別區分。男的他,單人旁,是頂天立地的男人,是負責的男人,是可以依靠的男人,是給我血肉的父親。女的她,女字旁,就是充滿母愛的母親,就是給我骨肉身軀的人,就是寧願自己犧牲一切,也要保護子女的那個勇敢者,爸爸、媽媽,多親切。看見“一針見血”這個詞,既可以看見一針下去,血從皮下流出的字面意思,又可能是一句很有見地的深刻的話,可以令你銘記永遠的寓意。看見“一語雙關”這個詞,顯示了漢語的豐富性,一句話包含不止一層的意思,可以是兩層、多層的意思,“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就看讀者如何領悟理解,這多麼智慧。小學時高聲朗讀古詩:“二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多生動形象,就真像耳邊傳來黃鸝鳥婉轉的鳴唱,眼前忽然飛起一群白鷺一樣。
我在中學最怕文言文,文句雖然精練,但與今天相距太多,很多字面意思也和現代文字不一樣,一個字解不開,全句都不通了。
後來讀大學接觸更多的文言文,也漸漸覺得不難理解了,因為讀的多了,語境進入了,就熟悉了。所以,不要害怕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事,許多陌生是因為你沒進入到裡面,所以誠惶誠恐,一旦進入並最終融入,就會如魚得水,應對自如。挑戰陌生一定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因素!
由於喜歡中國文字,就喜歡了漢語言,讀大學選的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畢業我留校做助教一年,現在來莫北當了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在市中學任教,雖然順順利利,但我覺得所學的是一些皮毛,還沒有知其中之道,就開始“授業解惑”了。我去講課更多是在現炒現賣。學校的教育前輩告誡我:“給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們說的對。我才三點水,很容易誤人子弟。我確定我不是合格的人民教師,我希望領導發現我的淺薄,換個圖書管理員崗位,讓我沉浸在書海里,把一桶水先裝滿,然後再站在講臺上。
但老校長認為我很努力鑽研課程,有很多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號召大家不要抱守陳舊觀念,多一些改變教學方法。其實我是一桶水不足,從小逆反心理重,對書本都抱有懷疑、批評的主觀意識。我的觀念是:人不是一貫正確的,那麼書是人寫的,也不可能都正確,所以要善於發現並糾錯。教學方法也是前輩積累的,我覺得也值得懷疑它正確否,條條大路通羅馬。比如一堂課里老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思考的並不多。於是我逆主流而動,安排一些課,讓學生分組討論,他們派人上臺講解,我作裁判並啟發、補充!
說遠了,總之有了校長的話,我想當圖書管理員是徹底無望了!我必須老老實實把課備好,不要講錯講漏。我必須變著法子活著,我覺得我的教師生涯就是在地獄中戴著腳鐐跳舞。直到我遇見了楊先生。
被我稱作老師的有不少,但叫先生的不多,在我內心裡用先生是比用教師更能表達我對他的尊敬與崇拜。
楊先生來之前,我們語文組有五位老師,兩個負責高中,三個負責初中。除了一個二十八歲,其他都三四十歲了。
楊先生是從別的地方調到我們學校來的,聽說他來之前就是一個圖書管理員。書記、校長對他到來好像不怎麼熱情,按常理如果歡迎一位新來的老師,應該在開會前特別介紹一下的,而介紹楊先生則是在全校教師大會將要結束時,書記才介紹說有位新來的楊景勝老師,今後負責教高中的語文,大家鼓掌歡迎。高大的楊先生禮貌地站起身來,用目光向大家示意,下面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接著就有人交頭接耳的小聲嘀咕議論。這楊先生到底什麼來路?我一臉狐疑。
後來各種渠道探到訊息,綜合畫成楊先生的生平輪廓。他出生地主豪門,大學未畢業就投身革命,先是在國民黨隊伍,後被地下共產黨人開化引導、棄暗投明來到共產黨隊伍,因為有墨水,又有一手好毛筆字,曾在部隊當文化教員。一心入黨,屢遭考驗,未有結果。十年動亂前給某個省領導人寫過信,結果十年動亂那個省領導被打倒,楊先生受牽連也就被開除軍籍,下放軍墾農場接受勞動教育改造,老婆、小孩都不給見面。十年動亂結束後,他不斷寫信要求平反,終於得到部分平反,先調到另一個學校當圖書管理員。現在我們學校擴招學生,老師緊張,就把他借調過來!
49歲的楊先生身材魁梧,圓闊的大臉,短髮已白了,他喜歡寬鬆的衣服,穿的鞋基本都是布鞋,他說布鞋輕便舒適。我和他辦公桌對面坐,一來二去就熟悉起來,發現他就是一塊被埋沒的金子,他肚子裡太有墨水啦!哪是一桶水啊,簡直就是一口水井。
他除了上課、改作業,餘下的時間就是寫毛筆字,而且是小楷毛筆字,他慢慢從抽屜拿出帶格子的本子,硯臺給點水,磨研好墨,把筆在一個口缸洗淨,然後端莊大氣地坐正,提筆凝神,一筆一畫地寫起來,我看他先把標題寫上《前赤壁賦》,然後作者名字“蘇軾”。接著寫正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全文664字,我大學時背都要一個星期,還不一定全部標點記得清楚,他卻一字不漏的寫下來,而且標點符號都沒錯!”
更讓我驚訝的是過幾天他又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一字不漏的書寫完畢,而且還陸陸續續還寫了十幾古代名篇,篇篇他全熟記於心。我看得是目瞪口呆,嘖嘖讚歎。我覺得他得到記憶力超強,而且寫的字比書店賣的標準楷書還要好,還要標準。我說:“你真神。”他說:“哪來的神,就是天天寫、天天練,反反覆覆,就熟記於心了。”他說的也是,神一樣的功夫都是練出來的。
楊先生可以用小竹棍寫字,也可以空手寫字,手上啥都沒有,但他依舊是握筆的姿勢,一筆一畫地寫著,桌面上啥沒有,但在他心中有字,別人根本不到,他自己看得明明白白。這應該叫“胸有成竹”吧。
他寫書法,有很多字是繁體字,那筆畫複雜得很。我在無意中也學了很多繁體字,中國的繁體字漂亮!“寶”的繁體字“寶”,不僅有玉還有錢。這就是“近墨者黑”吧!
很多老師都來找他,想請他教自己的孩子學書法。我也被他的字勾起慾望心癢癢地,想自己像他那樣有條不紊地寫出漂亮的字,令人羨慕。我對文字的愛好,在他這裡就更上了一種感覺,就是對文字變成書法的愛好,書法就像變魔術一樣,把文字的藝術展現的淋漓盡致。正楷就像檢閱的部隊,軍容整齊,一絲不苟,行書就像中國的太極拳,有進有退,有放有收,而草書就像天上的流雲,時隱時現,藕斷絲連一般。我興致上來,就問楊先生:“我這麼大了,還能學會書法嗎?”他說:“比你更大年紀的人都可以學,不難的,關鍵在於堅持。筆我有,給你一支,墨你用我的,就是要買格子本子。”我果然就買了格子本跟他學起來。我會問很多東西,他給我講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蘇東坡、米芾、懷素等許多書法大家的故事。
楊先生說“你知道王羲之是書聖,他的蘭亭序很出名。但你知道草聖是誰嗎?”我說:“這你就別考我了,我對書法瞭解不深,是不是懷素?”楊先生說:“真正的草聖是張旭。最早是東漢的張芝創造了草書,叫‘今草’。也被後人叫過草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都受他影響,後來唐代的書法家張旭從他們書法中汲取營養,推陳出新,創造了狂草,他對後人影響更大,懷素都受他影響,所以他是真正的草聖。他的筆跡‘伏如虎臥、起如龍舞,頓如山峙,挫如流泉’。”楊先生講起歷史他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我聽得是津津有味,他對古代歷史瞭解甚多,尤其是明清兩代歷史。教學上遇到文言文的問題,我也會求教於他,他也會孜孜不倦地教導,把來龍去脈講個明白,他的知識博大精深,我望塵莫及。他也喜歡我的鑽研精神,反思態度。
他的語文課我也去聽,他愛旁徵博引,對一些字的來歷,刨根溯源,對一些詞語,會講一出故事來。聽他語文課,有一半是歷史課。如果他早點來,我會學到更多的東西。
下課回到辦公室,他會徵詢我聽課的意見,我會毫無保留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說:“我不是專業的教師,可能上課有點散,但我最後會總結重點,不會跑遠的。”他的備課本,一行行文字間,穿插很多補充,塗塗改改的地方也不少,就像一個草稿。他說:“每次上完課,自己都會覺得有些遺漏,下次講補充上去,也有一些地方講多了,應該減少一點。”他上課是認真負責的,他說:“做一行愛一行,既來之則安之。”
我在他的影響下,對教材的研究就更深入了,也漸漸喜歡教師這個行業。我感覺到從不喜歡到喜歡會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人發揮影響與引領的作用,這個人引起了你對某個領域的濃厚興趣,這濃厚的興趣最終轉變成喜愛,愛不釋手,尋尋覓覓、朝思暮想,樂趣橫生、收穫滿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話不錯,關鍵是如何讓它產生興趣?
楊先生一般不喜歡別人去他家裡,但很例外地請我去了他家坐坐,這讓我很期待,因為可以更多瞭解他的世界。去的那天正好他女兒也在家,楊先生就說:“娟子,來,介紹陳老師認識一下。你要向陳老師學習,他和你年齡差不多,可好學上進了!”娟子“嗯”了一聲,瞅了我和楊先生一眼,就推說要去廚房幫母親撿菜、做飯。我並沒有太多往心裡去,只顧用眼環顧楊先生佳的客廳四周,破舊的沙發,陳舊的衣櫃,只有一張四方桌子有點像樣,上面擺滿宣紙、硯臺、墨水、毛筆等。沙發背後牆上掛有一幅國畫,雲霧繚繞中有一小舟在河裡遊蕩,岸上是林,遠處是山,右角用行書寫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我想這是怎麼樣的心境啊?楊先生歷經磨難,又從這詩句中領悟到了什麼呢?
他給我倒了一杯溫開水,對我說:“我女兒很勤快、會持家,就是不善於表達,男朋友現在都沒有找到。”我暗想不會是在推薦我吧?!我剛才瞄了一眼她女兒,個頭不像父親,矮矮的像母親,我一米八幾的高個子,肯定不會找這麼矮的女朋友。於是我趕緊告辭:“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楊先生和他老伴很想留我吃個飯。我還是找個理由婉拒了。
他提女兒也許不是那個意思,但我出門後的樣子,就像掙脫牢籠的野狼落荒而逃!
我對自己理想的物件還是有要求的,個頭不能太矮,至少1米68以上,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一定先要看的順眼才可以。
楊先生年紀大,也會困,尤其是夏日。中午,我們在辦公室睡覺就往桌子上一趴,雙手枕著頭睡。他是雙腿盤坐,雙手放在腿中間,閤眼打坐,閉眼睡覺。我要像他這麼睡,永遠睡不著。他坐的就像寺廟裡的佛一樣,一會還有輕微的呼嚕聲。我好奇問:“你在家也這麼睡嗎?”他說:“有床肯定躺著睡啊!只在外面這麼睡。”我又問:“真睡著了嗎”?他說:“我雲遊天下,見到納蘭性德了。”他說的這四個字的人名,我很陌生,於是查查資料,查到這個人是清代的,有一句著名的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我後悔當初沒問他,你見納蘭性德說了啥?估計他們談了不少事情。我暗自想,人上了年紀是不是經常會與古代先哲夢中相見,共同探討問題。如果真有那樣,我倒希望能夠夢見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
楊先生的中國象棋也下得很好,在區裡比賽都是冠軍,但平時他很少下,沒對手。我們學校最高水平的,他可以讓一個車。關鍵是他可以盲下象棋。
楊先生在我心裡幾乎接近神了,可他就是活生生的普通的一個人,寬鬆的衣服、一雙布鞋,不緊不慢地走著!
和他熟悉後,有一天我就問起他那個特殊時期的情況,其實是憐憫他的苦難。我說:“那段日子又遊街、又勞動很辛苦吧?”他說:“那些不算什麼,也不辛苦,遊街示眾,不就跟著隊伍走嘛,勞動是很好的,本來我就覺得人應該勞動,有汗水、有耕耘,有收穫,不僅是果實的收穫,還有農業知識經驗的收穫。”
我問:“你參加解放軍為什麼沒入黨?”他說:“我積極申請了,但我的家庭背景能那麼快入嗎?!我在部隊是一個文化教員,又沒什麼突出貢獻。”
他說,最辛苦的是有段時間被關在屋裡,逼著你檢查歷史問題,吃不好、喝不好是次要的,主要是不給你睡覺,三天三夜沒完沒了的審問。他們可以輪流來,我身體那時就垮了。我想那是怎樣的一種狀態,沒有精氣神了,人就不行了。
他說,人家問他如何從國民黨隊伍跑到共產黨隊伍來的?有什麼目的?他說他的班長,可能是一個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下共產黨員吧,對他說了很多事情,讓他改變了世界觀,決定要去當解放軍。
審問官又問:“那人叫什麼名字?”楊先生說:“叫李友善。”他們去查後說:“在國民黨地下工作人員裡沒有這個人,查不到。”楊先生於是就說:“那也許是化名呢。人肯定有,我的班長,是不是共產黨我不知道,不可能問,問他也不會說。”後來他們就說:“查不到這個人,也許是你虛構的,你是不是國民黨派來的內奸?是不是國民黨不行了,快解放了,為掩蓋你自己的罪行,投機加入我們的隊伍?”楊先生說:“我沒上過戰場,沒打過人,我是後勤保障,有時幫著長官抄點檔案。”又問:“你抄寫過什麼檔案?回憶寫下來,要全部交代清楚。”那幾天,沒完沒了、沒完沒了地折騰。後來我暈過去,他們把我送進醫院搶救。那三天不給睡覺,才真叫苦,苦不堪言!
楊先生說的時候,臉上平靜而淡定,但內心深處一定是波瀾起伏、跌宕翻滾。他像說別人的故事一樣,沒有一絲憤怒與悲慼。我聽的人倒是感慨萬分,唏噓不已!
他說他不怪那些審問官,他們也是執行上級指示,也是在完成任務。
我說:“你早點出來,早點工作,對社會、對教育的貢獻就大了。我也可以向你學更多的東西。埋沒那麼久,太可惜了!”他說:“能平反就阿彌陀佛了!尤其對家人、對小孩來說,這帽子就算摘掉了。小孩可以挺起胸膛上學了!”他這時眼睛亮起來。
楊先生說:“我能來教書,就是上天對我最好的安排。我可以把自己懂得的那麼一點知識教給學生,也可以把如何做人的道理,在教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學生們今天不理解,但總有一天會領悟到的。我是說有些人。”
我點頭認可。道理其實早就先於生命存在現實中,就是看你是早悟到,還是遲悟到,還是至死都沒有感覺到。很多人說我早熟,我覺得是我悟道早些吧。
半年後我當了教務主任,搬到另一個辦公室裡,因為忙,與楊先生說話就不多了。也有學生反映他講課好,也有老師說他愛講書外的故事,是不是跑偏了。我沒找楊先生,心想也許楊先生的課裡的內容學生都忘記了,但講的故事會讓學生永遠記著。
在我事業起步階段,就小有成績,升為教務主任,既是我自己勤奮好學,紮實工作的結果,也離不開楊先生給我在人生、教育、知識的滋養。
我沒入黨,學校書記及局領導找我好多次,我都覺得自己不成熟,還沒想明白。但我信誓旦旦拍著胸口說:“我一定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我保證!”我說的真實可信,沒有半點虛偽。
楊先生的冤屈是不是有點影響我對黨的看法,好像有點又好像沒有,因為我那時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但也開始接觸外國哲學家的東西了,尼采、康德、薩特、弗洛伊德等進入了我的視野。
尼采說:上帝已死!告訴我們上帝其實就是你自己。康德強調的感性直觀的重要,從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薩特的存在主義,強調存在先於本質和人的自由選擇,強調人除了行動,別無現實。弗洛伊德關於前意識、潛意識、自由聯想、夢的解釋。他們的觀點都對我有很多影響。我感覺東方哲學更多關注整個大宇宙,強調天、地、人的關係。而西方哲學更關注人的本身,強調以人為本,因為人也是一個小宇宙。
後來聽我父親說,楊先生很欣賞我,很想把他大女兒娟子介紹給我,但也覺得自己女兒不夠優秀,配不上,就緘口不提了。我母親說:“這女兒我見過,懂事有禮貌,人不錯,就是矮小一點。”
人生無常事無端,知遇之恩有幾人?我心裡嘀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