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趁著夜色攻破梅里,王晟將那些民壯全部遷徙出城,登記造冊。這些人經過一定的軍事訓練,身體素質不錯,熟悉吳地,王晟從中挑選精壯兩萬,組建軍隊。準備將其連同家屬全部遷往邗地。

剩下的民壯盡數遷往淮北,然後再從淮南遷徙數萬淮人來此耕種。

吳國地方數百里,淮國此戰將其吞併,國土直接擴張了三分之一還多。只是想要將其消化掉還需要大量時間。

王晟沒有殺吳侯,而是將上一任吳侯帶了過來,當初王晟一戰滅吳國八萬精銳,俘虜吳侯和諸多卿士,想讓其去勸降,結果梅里的那些人直接宣佈吳侯戰歿,然後擁立其子為吳侯。

兩人為前後吳侯,相見可謂是‘父慈子孝’讓人喜聞樂見,最後吳侯被王晟廢除,遷往淮安,封食邑三百戶,讓其供奉宗廟。

吳國既滅,這城中卿士盡數罷黜或斬殺,然後盡數遷往淮南。這些人沒有了土地,沒有了貴族身份,若是不能儘快施展才學,得到一官半職,很快就會泯然眾人矣。

一番梳理之後,吳國之中的貴族被盡數遷走,敢於反抗者,直接殺死。一直到冬季來臨,王晟總算將吳國上下梳理一遍。

同時又遷徙來了數萬戶淮國百姓,這些淮國百姓大多都是此戰立下功勳計程車卒家眷,王晟直接封賞這些士卒百畝田產。然後派駐大軍駐守在吳地,防止反叛,或者其他國家進攻。

吳地人口約有百萬之眾,淮國吞併吳國之後,人口約有三四百萬之數。僅人口來算,也只有晉國和楚國能和淮國相比了。

就算是齊國雖然是東方大國,人口數量加上荒野的野人估計也就兩百多萬。洛邑因為開發時間早,人口有百萬之眾,只可惜,周天子卻無法掌控。

等到吳地安定下來之後,王晟這才統帥大軍回返。

而就在淮國吞併吳國的時候,子珏也從沉睡中醒了過來,緊接著就看到淮國的氣運玄鳥增強了很多,而在玄鳥身上的那漆黑如墨的斑點也比以前增長了一倍。

接下來子珏檢視了一下這幾十年來的發展,自從王臨薨逝之後沒多久,子珏就陷入沉睡了。沒想到三代之後,他的這個子孫竟然完成了吞併吳國的壯舉。

只不過這樣的大動作也讓邦周天命的反噬大了許多。

這次子珏從沉睡中醒來,一是淮國吞併了吳國,另一個則是齊國出現了變故,公子小白登場了。

作為霸主政治的開端,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對淮國的影響很大。子珏看了一下這些年收集的氣運,然後選擇抽獎。

王晟動用情報網的力量,讓齊國陷入內亂之中,齊襄公被殺,公孫無知自立為君。但是這公孫無知雖然自立為君了,卻不知道收攏人心,反倒是開始肆意妄為了。

公孫無知雖然殺了齊襄公,但是其治國水準還不如齊襄公。在即位之後,很快就不將連稱,管至父看重了。直接開啟了驕奢淫逸的模式。可是作為弒君篡位者,他如此這般怎能讓那些卿大夫信服?

再加上其肆意妄為,對那些卿大夫輕則辱罵,重則鞭撻,已經將不少人都惹惱了。終於卿大夫們的忍耐到了極限,大夫雍廩趁著其外出遊獵,將其斬殺了。

因為齊國公室自齊哀公之後便自相殘殺,導致齊國的公子都很警惕,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就跑路到其他的國家避難。

此番襄王被殺之前,齊國就暗流湧動,襄王殘暴,齊國朝政不穩,因此齊襄公的幾個兄弟就暗中逃走了。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公子小白則是跑到了莒國。

果然在他們逃離沒多久,公子無知就殺了齊襄公,緊接著沒過幾個月,公子無知又被殺。此時齊國無君,只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在外,於是齊國的卿大夫就邀請兩位公子回國即位。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從莒國和魯國啟程返回齊國,公子糾擔心公子小白會先行回國,於是就派出管仲帶人前去堵住莒國回齊國的道路,刺殺公子小白,自己則是在魯國大軍的護送下,前往齊國。

管仲帶領士兵截殺公子小白,一箭射出,公子小白仰面倒地,管仲以為公子小白身死,就派人報捷。公子小白詐死騙過管仲,然後躲在車中,日夜兼程趕往齊國臨淄。

而公子糾卻大搖大擺向齊國而去,結果走了六天才剛剛到達齊國邊境。另一邊公子小白卻早已日夜兼程趕回,並且在卿大夫們的擁護下,登基成為齊侯。

成為齊侯之後,公子小白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軍,攻打魯國。魯國同樣對於沒有成功擁立公子糾為齊侯很不甘心,於是雙方就在乾時交戰。

齊國國力本就比魯國要強,此戰又是發生在齊國境內,齊國佔盡優勢,而魯國當初護送公子糾登基,沒想到還會大戰,因此人數並不多。此消彼長,更不是齊國的對手了。

一場大戰,魯軍戰敗,齊國大勝。於是齊侯攜大勝之威告知魯侯,要他將公子糾和他的黨羽全部殺掉,不然就繼續攻打魯國,保護公子小白回國的鮑叔牙連忙勸阻道,:“君上,若是要領兵作戰,臣下可以勝任,可若是要光大齊國,威震天下,非管仲不可,還請君上寬恕其。”

齊侯道:“公救孤於危難之中,為何不願為相,而要舉薦曾要殺孤的管仲為相?”

鮑叔牙道:“臣與管仲自幼相識,其才智高絕,若君上能夠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定然誓死效命,齊國大興也!”

“此外,君上寬仁之名也將傳頌各國,到時各國才智之士,定然爭相來投。”

齊侯當即同意,然後欺騙魯侯讓其將管仲送回齊國問罪。

魯國不是對手,只得答應殺死公子糾,然後將管仲送了回去。

管仲本以為這次必死無疑,結果到了齊國卻看到自己的好友鮑叔牙。鮑叔牙當即向管仲說到,自己已經向齊侯舉薦管仲,因為擔心魯侯不放人,這才用要將其帶回國殺死的藉口要人。

齊侯見了管仲之後,向其請教了一番治國問題,管仲都一一作答。齊侯大喜,於是拜管仲為相,鮑叔牙為大諫。

......

桓公即位,欲拜叔牙為相,叔牙拒,薦管仲,曰:此王佐之才,用之可成霸業。——《史記·齊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