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官驚訝的目光中,李承乾平靜的邁步向前,從李泰身側走過,輕聲說道:“青雀,每臨大事要有靜氣……你,太急了。”

一句話說完,李承乾繼續向前。

李泰站在那裡,嘴巴張合,滿臉茫然,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走上兩步的了滕王李元嬰,低聲說道:“殿下,該走了。”

李泰這才回過神來,臉色瞬間變得無比難看,他目光快速的掃了群臣一眼。

無數的朝臣目光向前,彷彿根本沒有在看李泰一樣,但……

李泰一咬牙,快速轉身,然後追上李承乾,最後和李承乾並排而行。

李泰側身看向李承乾,李承乾並沒有看他,但他的腿腳在行進之間,依舊很不利索,甚至於相比平常走路要慢。

能夠明顯看得出是有傷。

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李泰弄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了。

太子有傷。

斷腿,跛腳。

這大半年,這些話傳了不知道多久。

甚至於還有李泰在其中的推波助瀾。

人心在這一年之中劇烈的變化,李泰最是清楚。

因為人們對太子重傷的印象越深,對李泰就越有利。

可是就在剛才,腿腳雖然不利,但並不影響行走的太子,卻被親弟弟帶的要大踏步的行走。

李泰想要將李承乾的傷勢實情,逼出來的心思不要太明顯。

群臣誰看不出來。

但,太子有傷啊!

太子重傷未愈啊!

李泰作為太子親弟弟,卻在這個時候玩弄這種心思,不知道多少人,對李泰的印象徹底變差。

不悌。

孝悌孝悌。

不悌,何孝……少數人想的極深。

僅僅是一段路,從太子出現在承天門,到走出宮道,乃至於走入太極殿廣場。

僅僅這一段路,魏王在不少朝臣當中的印象,已經差到了極點。

尤其是魏徵。

……

長孫無忌有些驚訝的看著李承乾的背影,自從出現在承天門到現在,李承乾沒說過幾句話,卻已經將李泰狠狠的坑了一手。

長孫無忌有些不敢相信,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承乾嗎?

在承天門下的時候,李泰原本就想要和李承乾說話,那個時候,長孫無忌就看了出來,李泰對於李承乾的出現完全沒有準備。

但是李承乾卻以宮門要開,止住了李泰的問題,甚至將他的話憋了回去。

從進入承天門,到出了太極門,這段路雖然不長,但長孫無忌能夠想象到,李泰心中的疑惑究竟被壓的有多深。

所以出了太極門之後,李泰才忍不住的加快腳步,甚至超過了李承乾,以此來試探他的傷勢。

若是按李承乾原本的性格,他的腿即便是有傷,也會和李泰比一下。

但,這一次他沒有。

輕輕一句話,就將他腿腳有傷,而李泰卻不體恤的印象,深入到了群臣心中。

這裡面很短促,但激烈無比的人心算計,這絕對不是他所認識的李承乾。

那麼是誰呢?

究竟誰在幫助太子,給他出主意?

還有,太子的腿傷究竟如何?

他是好了,還是說用別的什麼辦法,裝的?

這一切,都必須弄清楚。

長孫無忌抬頭,前方是已經是廣闊雄偉的太極殿。

……

李承乾沒有在意長孫無忌的目光,他的注意力,全在眼前越來越近的太極殿上。

太極殿,東側是門下省,西側是中書省。

太極殿,坐鎮中樞,掌控天下。

太極殿,它的主人,屬於皇帝,屬於李承乾的父親,太宗皇帝李世民。

他的父皇。

自從他斷腿以來,就再也沒有來過東宮的父皇。

今日,他終於要再見他了。

李承乾輕輕低頭,眼底刻骨的恨意再度被深藏,再度抬起頭的時候,他的臉上已經滿是平靜。

平靜之中帶著鄭重。

他的父皇,操弄天下,操弄萬物,但對於政事,他是最認真的。

魏徵有句話,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出自《荀子.哀公》)

他的父皇是牢牢的記住,並且起履而行。

斷腿之前,李承乾雖然偶有荒唐,但對待政事,他還是繼承了父皇那種從骨子裡認真鄭重的態度的。

這便已經足夠了。

玉階之前,長孫無忌,李元嬰等人,下意識緩停一步。

只有李承乾和李泰肅然上前,走上臺階。

李承乾右腳先行,踩在了臺階之上,左腳瞬間就跟了上去。

明黃色袍裙之上,一般人也看不出什麼異樣。

但是這個時候,後方群臣當中,一個人的眼睛卻不由得亮了起來。

閻立本,將作少匠閻立本。

作為大唐頂級的將作大師,閻立本終於在李承乾邁步抬步之間,察覺到了異樣。

袍裙之下,太子雖然在勉強上臺階,但是他能清楚的看到,太子行動之間,似乎全部都是右腿在用力,而他的左腿,一直都是被拖著的。

這說明,太子的左腿依舊有傷,甚至可能很重。

左腿被拖著,那便是跛腳了嗎?

閻立本神色神色一震,在李承乾踏入太極殿的一瞬間,閻立本終於徹底的確認了這一點。

太子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將行走的力量,全部都壓在了右腿之上,左腿最多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

機關?

閻立本的腦海中頓時閃現出了這兩個字,眼睛閃爍之間已經徹底肯定。

隨即,閻立本的目光落在了自己侄女婿的身上。

魏王李泰。

閻立本心中暗說:殿下啊,你不用那麼著急的……不過,也無所謂,太子跛腳,皇位依舊是殿下你的。

……

太極殿中,長孫無忌立於群臣左側上首,滕王李元嬰立於群臣右側上首。

李承乾站在御榻左側第三階金階之上,李泰站在他的左下,第一階階梯之上。

太子年長,可代行監國,故立於諸臣之上。

魏王僅次於太子,故立於太子之下,諸臣之上。

若是正旦大朝,那麼還會有一個人,也立於金階之上,那個人,就是晉王李治。

太宗皇帝的三個嫡子。

李承乾手捧著玉笏,神色恭敬的站在金階之上。

李泰,還有數十位朝中重臣,也都是如此模樣。

清晰利索的腳步聲從太極殿東廂房傳來,隨即,內侍省典儀高呼道:“聖人至!”

“臣等恭迎陛下。”群臣齊齊俯首。

當今皇帝,天可汗,李世民,至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