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安排
章節報錯
荒山野嶺,亂石嶙峋。
溝壑裡的松樹鬱鬱蔥蔥,灰色的山嶺有如凝固的烏雲。
夏日的王屋山區,一支見頭不見尾的隊伍默默行走著,翻山越嶺,步履艱難。
越過最後一個山口後,前方豁然開朗。
王瑤下意識回頭看了眼剛剛走過的地方:高高的山嵴,襯托著灰暗的天幕,狹道出於其中,雄關堅如鐵石,歷史上不知道上演了多少金戈鐵馬的故事。
唉,又要上殺伐場了!
“大帥,河東蓋將軍已至濟源。”下山之時,王瑤接到都虞候報告。
“蓋寓?”王瑤一愣,隨即又想到他此番要去潞州,早晚要和這些河東將左打交道,便道:“先讓他等著吧。”
一萬大軍本來是助攻軹關的,結果半途得知軹關、濟源已下,汴軍敗退。還在慢吞吞行軍的王瑤立刻下令全軍加快速度,趕往河陽。
軍士們怨聲載道,不過也知道這會不同之前了。若夏軍大敗,朱全忠獲勝,那他們就打道回府,節度使再向朱全忠稱臣,大夥可保平安;若夏軍獲勝,那可就要賣力點了,免得再被人打一頓。
王瑤下了山後,算算時間還夠,於是直接讓人在路邊支起帳篷,擺上桌桉煮茶。
讓他感到稀奇的是,附近已經有人住了。
幾個蕃人正在用樹枝和黃土修牆,房頂上蓋著蘆葦茅草,外面圈著籬笆牆。看這風格,應是以前濟源百姓的居所,但長久無人住,甚是破敗,這會有人住了,就修繕一下。
黃土、樹枝湖成的牆,怕是一腳就能踹個凹陷下去。茅草屋頂,一陣大風就能掀走,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
不過這會天下大部分百姓的居住環境就是如此,王瑤也不奇怪。
有錢人,畢竟是少數,九成五的人是田舍夫,也就是艱難度日了。
一個蕃人孩童趕著一群羊出門了,野外荒地甚多,羊也不像馬兒那麼挑食,這是去放牧呢。
“聽聞邵樹德治下的靈夏喜養牛,怎生我一路行來,大多看到的是羊?想吃牛肉了,來人,去問問有沒有牛售賣,給錢。”王瑤坐在馬紮上,奇道。
一名幕僚立刻行禮應是,前去交涉。
不過他很快就回來了,無奈地說道:“大帥,這些蕃人沒有牛,只有羊。新從河對岸過來的,窮得很。”
王瑤聽了大為掃興,懶得再說了。
遠處又行來數騎,看到這邊正在過大軍,也不害怕,下馬後便直趨村內。
“大王有令,河陽百姓連月征戰,廝殺有功,今明兩歲免戶稅、地稅,望爾等互相轉告,莫要讓人騙了。”這幾人站在村口齊聲大吼,聲音很大,王瑤這邊也能隱約聽見。
“後年需納賦稅,糧豆、皮子、羊毛亦可衝抵。”
“徭役、兵役不得免。”
王瑤默默聽著,突然笑了:“羊毛亦可抵稅?這是要做甚?”
幕僚也有些不解,道:“靈夏百姓多畜養牲畜,聽聞糧豆之外,牛皮、牛角、牛筋、馬革不得私相售賣,皆拿來繳稅。夏、秋兩稅收取之時,也會收些乳酪、乾草之類,充作軍需。羊毛還是第一回聽說可以抵稅。”
牛皮、牛角、牛筋、馬革之類的物事,在推行三茬輪作制的靈夏,產量頗大,本身又是消耗巨大的軍事物資,拿來抵稅很正常。
夏、秋兩稅收取的時候,乳酪可以作為軍食,乾草可以餵養戰馬、役畜,用它們來抵稅也可以理解。
但羊毛也就做一些毯子、墊子吧?那東西做的衣服,除了羌人大量穿之外,漢人之中真的極少。原因無他,穿在身上很不舒服,羌人做的羊毛織物,基本乏人問津,靈夏軍士的軍服都是駝毛做的。
“若羊毛可以抵稅,河陽這麼多蕃人,怕不是家家戶戶養羊?”王瑤總覺得這裡面有點問題。
收那麼多短而粗硬的羊毛有什麼用?這可真是遷就百姓了,以後人人養羊,每年兩稅時拼了命塞羊毛上去繳稅。甚至有人專門尋找產毛多的羊種,看你怎麼辦?難不成讓軍士們穿羊毛織成的衣物?
管他呢!邵樹德亂來一氣,後面定然會後悔。
王瑤笑了笑,但笑了一會突然笑不出來了。邵樹德若沒錢了,會不會打我的主意?
這——這簡直是一定的啊!
突然間就有些洩氣。
有時候陰暗點想想,若這次河清之戰邵樹德敗了,對自己會不會是好事?能趁機擺脫一些控制?
只可惜他打贏了。朱全忠下次集結人馬反攻河陽,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了,說不定永遠不會發生了。
這可真是讓人懊惱。
……
懷州河內縣郊外,邵樹德正策馬巡視。
騎了一大圈,到處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偶爾見到一個村落,裡面還有百姓居住,那簡直就和中了獎一般。
河陽已經有第一批移民了,那是來自黃河南岸的李仁欲的部眾,一共兩千餘人,安置到從濟源到河內一線的零零散散的村莊裡。
因為農田水利荒廢的原因,今年估計趕不及種越冬小麥了。邵樹德干脆下令散繳獲的軍糧,以工代賑,先將水利設施完善一下。
待到明年開春,再播種春小麥。
當然,除了水利設施外,人員沒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徵召的農學生還在趕路,各級官吏也在路上,尚未及赴任。即便到任後,也需要時間熟悉,今年多半是趕不及了。
辦一件事,合格的幹部永遠是最缺乏的啊!尤其是他想推行三茬輪作制這種與眾不同的農業生產模式,這方面的人才只有靈夏有。老渭北鎮、隴右鎮、邠寧鎮之類的藩鎮,其州縣雖然也開辦了農學,但水平參差不齊,不如靈夏遠甚。
“待河陽有點眉目之後,我非得讓某個表現出色的農學博士當上州刺史。”邵樹德惡狠狠地一揮馬鞭,說道。
宋樂跟在後頭,聞言失笑。迄今為止,經學還是最受歡迎的,眾人擠破了頭進去。如果農學真出一個刺史,那可真了不得了。
不過好像也沒什麼?這年頭武夫滿天下當節度使、刺史,大夥早麻木了。農學博士的談吐好歹還算文雅,勉強算自己人吧。
“不光當刺史,以後還得提拔做宰相。”邵樹德又說道:“農事不強,什麼都辦不了。”
他說這句話是認真的,是真的考慮日後讓一個農業系統內有較大功勞的人當宰相。
食品生產是一切的根本,你若還存著一絲推動社會進步的念想,那就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農業產量吧。這比搞發明創造靠譜多了,食品產量提高之後,社會才能供養更多的從事醫學、文學、藝術、音樂、工業等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
這類人多了,社會風氣就會慢慢從保守轉向開放,才能迸發出更先進的思想,社會才有可能進步。
種子收穫比在1:4的時候,你只能搞搞農奴社會。
在1:7、1:8的時候,文學、音樂開始多了起來,但本質並無改變。
到了1:12的時候,商業就會繁榮起來,社會風氣慢慢改變。
1:16以上,集中生產的工場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食品產量,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根基。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後半世紀,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已經下降到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人被解放出來,從事哲學、文學、藝術、工業、美術、航海、殖民等各項工作。
而工業革命開始前一百多年,歐洲農業技術突飛勐進,畝產量大幅度提高,英國、法國、聯合省的種子收穫比普遍提高到1:12以上。此時的中國北方(明朝中後期),絕大部分農田產量達不到這個標準,仍徘迴在1:6、7左右,也就是畝產百斤出頭。
將大量人口從地裡解放出來,才能推動哲學、藝術、工業領域的進步,不然就還是中世紀。
沒有食品產量的大幅度提高,推動古代社會進步,那就是意淫扯澹。
“先生建議可收羊毛抵稅,我原本是不同意的。”邵樹德停下馬來,說道:“但後來想了想,單靠官營牧場培育多毛羊種,怕是太慢了,不如以此誘民間百姓參與進來。羊毛產得多了,那就是錢,應該會有人願意去嘗試。如果能搞個什麼優質羊種出來,那可賺大了。”
“我倒沒想那麼多。”宋樂苦笑道:“我只是見百姓困苦,又不太願意養馬,大牲畜也少,想方設法讓他們日子過得下去罷了。一畝大宛苜蓿,可養一頭牛,羊的話可以養十餘隻,如今乏大牲畜,只能讓他們先養羊了。”
邵樹德點了點頭。
他其實打算讓人做一套羊毛衣服,先自己帶頭穿起來。另外,還可以專門挑揀一些相對柔軟的羊毛,做成襖、裙,讓自家妻妾們也穿起來。
夏王的妻妾穿羊毛衣物出席夫人們的各種社交活動,或許可以帶動一股風潮。
上行下效之下,也許能夠帶動對羊毛的需求。
三茬輪作制下,純穀物的產出比起傳統耕作方式,其實並沒有優勢,優勢在於產出了大量肉、奶和動物皮毛。
當然,肉、奶也是食品,還是高質量食品,可以認為單產是大大高於傳統方式的。如今還得給皮毛找到一個銷路,皮革是軍用物資,消耗量很大,這個不用愁,毛就得推廣了,也需要耐心培育良種。
“諸州農學生來了之後,讓他們來見我,人賜錢兩緡,嗯,再賜毛布兩匹,哈哈!”邵樹德笑道:“我打下一塊地方,就把一塊地方建好,一步步將這個天下改變。朱全忠做的事,和我一樣嗎?不一樣。”
我負責提高這個天下的農業產量,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做到哪一步算一步。
人人都只想好高騖遠從最耀眼的地方做起,沒人願意做最基礎、最艱苦同時也是最至關重要的事情,那就我來做吧。
我打下基礎,待到王朝盛世之時,全國估計能多出來數百萬乃至上千萬脫離農業生產的人,讓他們摘取最後的榮譽,引領這個國家的未來吧。
大規模的紡織業,也許會在我死後一百年出現,若能多活一百年就好了。
“大帥有此豪情,自然是好的。然與汴軍大戰,還需諸多錢糧,不知大帥答應的牲畜,何時從靈夏調撥呢?”宋樂策馬追了上來,問道。
“這——已經在辦了。”邵樹德無奈道:“不用見天催吧。黃河行不了大船,牲畜又沒法坐船過來。而穿州過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有些草場是橫山党項的,還需協調。我已經讓楊爚、野利經臣、沒藏慶香三人抓緊辦理了。”
“那就靜候佳音了。”宋樂說道:“大帥接下來還要攻河南,我也是替大帥著急啊。”
(本卷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