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緣由
章節報錯
[]
一個孩童,站在如山的承天門前,站在巨大的戰鼓之下,顯得那麼渺小,那麼無助。
細弱的手臂,吃力的揮舞著比他大腿還要粗的鼓槌,竭盡全力的擊打在戰鼓之上。
咚!
微弱,卻震撼人心。
咚!
彷彿,敲在人的心上。
咚!
似乎,城牆都在跟著震顫。
咚!
好像,恢弘的宮城睜開了眼睛。
一滴晶瑩的液體,隨著孩子的髮梢飄落風中。
風吹開他凌亂的頭髮,那晶瑩的不是汗水,而是他臉上如珠一般掛滿的淚。
咚,他吃力的,甩著鼓槌。沒一下,他瘦小的身體都跟著顫動,胸膛劇烈起伏,眼淚越發洶湧。
“孫兒,使勁!”
正對著承天門方向,那跪著的老婦,哭著吶喊。
孩子緊咬嘴唇,再次揮動鼓槌。
咚!咚!咚!
鼓聲中,老婦對著承天門,虔誠的五體投地,從心裡發出最撕心裂肺的吶喊,“冤那!”
那些從宮城之中出來的官吏們驚呆了,大明開國之初,皇帝闕為天下百姓名冤昭雪,寓意大明天日昭昭。大明二十五年亦,今日居然被一老婦,一孩童敲響。
守衛皇城的老軍,緊握刀柄滿臉殺氣,尋常人等近皇城者死。但是皇爺親口說過,名冤叩闕者不得攔之。
無數皇城護軍,緊緊的把祖孫圍繞其中,他們背對祖孫二人,在二人身後鑄成一道鐵甲人牆。
緊接著,無數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起,數百金盔騎士,從皇城中魚貫而出。當先兩員戰將,虎背熊腰,目光凜然不可侵犯。
左手邊,是皇城宿衛統領駙馬都尉梅殷。右手邊,是殿前親軍指揮使,李景隆。二人在戰馬上,神色肅穆,眼神如刀。
“何人叩闕!”
風中,戰馬脖子上鬃毛迎風飛舞,馬上駙馬都尉梅殷聲如春雷。
鼓聲停,敲鼓的孩子跑到祖母身邊,恭敬的跪下。
那老婦抬頭,整理下滿孫兒是褶皺的衣襟,又用半塊梳子,梳好孫兒的頭髮。隨後掏出一塊手帕,把兩人的頭臉擦拭乾淨。
她的動作很慢,像是在進行一項虔誠的儀式。
隨後,那老婦尖銳的吶喊,“民女,大明百姓趙氏,叩闕鳴冤!”
駙馬都尉梅殷頓了頓,朗聲道,“陛下已至,且在此處等候!”隨後,馬鞭一甩,“宿衛何在?”
“在!”無數虎賁之聲響起。
“列隊,恭迎陛下太孫親至!”
“喏!”
騎兵,步兵在承天門下轟然列陣。
然後,天地間一片沉寂,只有微弱的風聲。漸漸的頭上的陰雲散去,宿衛們身上的甲冑,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猶如天兵天將。
豁然之間,整齊一致的腳步響起。
承天門的門洞之中,一百二十八名身著錦衣的宮人,抬著個巨大的御輦緩緩而出。攆輦龍椅寶座,身著袞衣禮服的皇帝和皇儲,分列其中。
“停!”
在樸不成尖銳的聲音中,御輦忽然停住,落在承天門巍峨的門樓之下。
朱允熥慢慢的在寶座上站起身,微風吹動他們的旒冕,露出他的眼睛,讓他看清了眼前的景象。
“是她們!”朱允熥認出了距離他們二十步之外,抱在一起跪著的祖孫二人。
“孤,大明儲君,皇太孫,門外何人叩闕?”朱允熥朗聲吶喊。
老婦人緊張的發顫,但還是竭盡全力的呼喊,“民女趙氏,大明杭州良人百姓。蒙受深冤,叩闕奏天,主持公道!”
“前十步!”朱允熥繼續說道。
老婦和孩子已經嚇的渾身發軟,幾個金甲宿衛抬著他們,放在御輦十步之前。
代表著皇權的御輦就在眼前,那老婦忽然大喊,“陛下給民婦做主,冤那!”
老爺子搭著朱允熥的手臂,板著臉站起來,“朕,便是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你有何冤屈,直接奏來!若真,朕自會給你主持公道。若是誣告,則夷三族!”
咚,老婦人用力的在石板上叩首。
“皇天后土在上,民婦所言句句屬實,若有半句假話。闔家墮入十八地獄,世世代代不得轉世為人!”老婦嚎啕大哭,邊哭邊叩,邊叩邊道。白髮,隨風飛舞,猶如銀絲。
朱允熥感覺到,老爺子抓著他的手,豁然用力。
“上前五步,講來!”
緊接著,老婦人和孩子,直接被抬到了距離御輦很近的地方。
“民婦趙氏,杭州集賢里人士,家中九口,老婦和丈夫,兩兒兩媳,一女一孫。”
“民婦家乃是良善百姓,丈夫在碼頭做工,兩兒在布場幫工。民婦帶著女兒,媳婦在家織布縫補。日子雖然清苦,但也算衣食無憂。平日,我奉公守法,氏街坊鄰居都稱讚的老實人家!”
“豈料,禍從天降!”
“中秋那天,民婦家正在團圓。一隊如狼似虎的官差衝進家門,抓走我小兒,說是犯了十惡不赦之罪!”
“民婦小兒在布廠幫工,每晚下工回家經過胭脂巷。中秋前一晚,胭脂巷一書院,院主秦詩詩和婢女被人姦殺。只因我小兒路過時,和朋友笑談過,若得已和秦姑娘同床共枕,此生無憾,便被誣陷為殺人兇手。”
“小兒入了監牢,當天畫押認罪,民婦女和丈夫去衙門打探,居然不許我等探望。”
“後,民婦丈夫破家賣房,買通監吏,方可見我小兒一面。”
“可憐我小兒,已被打得不成人形,筋骨寸斷。一見民婦之面,我小兒於血泊之中哭喊。”
老婦的聲音從吶喊變成了沙啞的嘶吼。
“我兒說,娘,他們打我,我受不了,官爺說,只要我招供,便不再打我。我冤枉!我冤枉!”
“當時,民婦問。兒,你所言可真!”
“我兒道,若不真,甘願千刀萬剮,世代做豬做狗!”
老婦的聲音,已經沙啞得不成樣子,“當時,我兒伸手,十指之上,指甲全無,血肉模糊!”
“天可憐見,民婦兩兒,大兒趙知禮,小兒趙知信,皆是厚道仁義的孩子。長到二十多歲,從未和人有過爭執,殺雞都怕,如何能殺人!”
“事發那天,我兒早早回家,還在糕餅鋪子買了二斤月餅回來!”
“再說,那書院之中有兩護院,一婢女一院主,我小兒如何能不聲不響姦殺兩人?”
“民婦和丈夫去杭州府衙,擊鼓鳴冤。但是杭州知府,說人證物證俱在,已是鐵案。”
“衙門之認證,只不過是我小兒與之說笑的朋友。物證,乃是一件根本不是我小兒所穿的血衣。”
“民婦丈夫和官爺當庭分辨,我兒所穿之衣,皆是家中所織粗布,那件血衣乃是絲綢,我趙家清苦人家,如何能穿得起?”
“結果,官爺大怒
,我丈夫當庭杖責二十板。”
“當天,民婦的丈夫,又氣又怒,當晚就去了。臨走時,拉著民婦的手,嘴裡只有兩個字,伸冤!”
“民婦好端端的人家,頃刻之間家破人亡。”
“大兒知禮,尋那官府證人理論,氣憤不過和官差廝打,也被收入大牢,刺字充軍,發配雲南!”
“民婦變賣家當,轉去布政司衙門告狀。可是衙門,連狀子都不接!”
“當晚更有強人,衝入我家,搶走我一兒媳。強人言道,若再告狀,就把民婦大兒媳,賣進妓寨。若還不聽,就殺我全家!”
“民婦依然無家,有何之怕?”
“連夜全家出城,欲進京告狀!”
“但是剛進揚州,杭州官差就追來,老婦和孫子僥倖走脫,民婦女兒和大兒媳被抓住!”
“今天,若不是有貴人相助,民婦在應天城外,早就被杭州官差捉了去!”
“陛下!皇太孫殿下!”
鮮血從老婦的嘴角湧出,她瘦弱的身體如風中浮萍一般,在地上叩首。
“請給民婦主持公道,還我趙家,清白名聲。還我丈夫,兒子,性命來!”
~~下午我去輸液,換藥,耽誤了。我還是補給大家,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