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完徐山的敘述,雖然有所準備,劉向山還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在他的認知內,上個世紀的確出現過克隆的現象,那也只是出現在動物身上,即便如此,最終還是被叫停。

可是,現在有這麼一個經過“基因改造”的人,並且還活的好好的,他卻不敢去相信了。

人啊,有時候就是這麼可悲,固有的思維模式禁錮了多少優秀的思想,阻礙著自身前進的步伐。

過了一會兒,劉向山才問道:“也就是說,葉東明現在就是一個正常人,跟一個沒有做過實驗的人一樣?”

“根據他目前的狀況,可以這麼說。”徐山答道。

“那您認為這個實驗對他的心智,或者是思維,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劉向山問道。

徐山愣了一下,有些不解,說道:“就目前的觀測結果來說是沒有影響,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你說的這種影響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突然出現,因為基因具有一定的隱藏性。”

“怎麼說呢?”劉向山問道。

“簡單的說,有的基因特效能夠及時顯現,有的會隱藏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徐山解釋道,“就像狂犬病一樣,有一定的潛伏期,或長或短,誰也不能準確判定。”

“嗯,好像明白了。”劉向山說,“不過,我終究不敢相信你們做到了,如果以後‘基因’被廣泛應用在人類身上時,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劉向山說完就陷入了沉思,張天霖與徐山都明白他的意思,也沒有再說什麼。

......

就在劉向山離開的時候,突然看著張天霖說:“張院長,您不戴眼鏡也能看清路啊,小心點,別碰著了。”

“哦?”

張天霖伸手摸了摸,這才意識到眼鏡放在桌子上,於是兩步跨到桌邊,拿起眼鏡戴上。

“老了,記性不太好了,呵呵。”張天霖笑著說,笑容之中潛藏的一絲擔憂一閃而過。

張天霖那一閃而過的表情,自然沒有逃過劉向山的眼睛,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禮貌性的笑了笑。

對於一個警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的漏洞,也可以說是一個失誤。

劉向山從中獲取了兩個疑點:第一個,張天霖高度近視,在沒有佩戴眼鏡的情況下竟然看得清楚,似乎與常人無疑;第二個,在被自己提醒之後,他竟然兩下就跨到桌邊,精準的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眼鏡。

試問,一個高度近視的老人怎麼能夠做到這些?

劉向山此時的思維很活躍,敏銳的察覺到問題的根本,在排除了所有的可能之後,他得到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結論:那就是張天霖根本沒有近視。

恰巧,這兩個疑點反過來也解釋了這一點。

張天霖近視,劉向山可以肯定,但是他為什麼要隱瞞自己沒有近視的實情?難道,他在隱瞞別的事情?

不管怎樣,自己以後會盯著他......

等他們離開後,張天霖對自己剛才的行為自責不已,不是因為沒戴眼鏡而被發現,而是被發現之後令自己失望的表現——不夠鎮定。

他無法確定劉向山是否從中獲得了什麼資訊,也無法去證實,只能告誡自己以後加倍小心。

當一件事沒有任何頭緒的時候,不管你怎麼去想,都無法解開其中的謎團。但是當你把所有的謎團都聯絡在一起時,就會發現其中的關聯之處。

即便這些謎團百般纏繞,不能使你茅塞頓開,也能開啟你看待問題的眼光,到時候,謎團自然就解開了。

此時的劉向山正處在這種狀態中,當他從生物院出來後,就開始分析所有的問題。

隨著一個接一個的疑問出現,他的大腦猶如纏繞著一團蜘蛛網,這些網越來越密,越來越細,令他無從下手。

王忠良神秘消失,宇航員集體自殺,基因融合和基因吞噬,腦電波異常,神經元自我防禦意識,宇航員集體神秘失蹤,自願者實驗,張天霖隱瞞近視的事實……

這些事件都是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情形下發生,看似沒有任何關聯。

不過,當他把它們統統揉合到一起時,就發現了一個共同之處:它們都與一個人緊密相連,那就是張天霖。

王忠良是他的秘書,神秘失蹤;

宇航員集體自殺,雖然與他沒有直接關係,但“光速號”與他有關係;

基因融合與基因吞噬更不用說,都是他基因改造的研究課題;

腦電波異常與神經元自我防禦意識,是“探索計劃”的產物,由他主導;

宇航員神秘失蹤,發生在航天院,參與“探索計劃”;

自願者實驗由他主導;

最後,隱瞞近視的事實,雖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可誰也不知道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

想到這些,劉向山突然豁然開朗,有一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輕鬆感覺。雖然目前不能解開繁雜的“蜘蛛網”,但是他確定了一個標靶,那就是張天霖。

“想要解開以上所有的謎團,自然離不開這個人。”劉向山內心無聲的肯定。

直接調查肯定無濟於事,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從他的關係網入手,從他身邊的人尋找突破口。

徐山,周然,白澍同,楊柏文,威廉姆斯,葉東明,當然,還會有其他人。

不過,劉向山也有擔憂。

如果自己的推測產生偏差,浪費時間與精力是小事,被別人利用可就得不償失了,比如“擴張派”。

其實,不管是威廉姆斯,還是張天霖,對於他來說都是同一類人。他們時刻標榜著自己的遠大理想,以“造福人類”為口號,宣揚著自己的貢獻。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劉向山不自覺的冷笑起來,他知道,自己的上司裴青局長與威廉姆斯關係不一般,不然也不會知道“探索計劃”與“自願者實驗”了。

而且,在調查這些事的時候,裴青無意之中會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情緒來。

“也許裴青就是‘擴張派’的。”有時候他不得不這麼想,因為兩人走的太近了。

不管是誰,都無法阻止自己的調查,因為他——劉向山,要的只有真相,這一點就夠了。

想到這些,他不由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