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兩翼包抄失敗之後,德國總參謀長法金漢很快就提出了另一計劃,那就是集中兵力在敵人薄弱地段實施正面突破,這樣的戰術也被命名為中央突破。

兩翼包抄的戰術正是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提出的,大包圍計劃失敗之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也不得不聽從法金漢的指揮,東普魯士軍隊和奧德聯軍開始實行中央突破。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比較和判斷,德國參謀部最終將突破的核心地段,選在了維斯瓦河上游的果爾利策地區。

維斯瓦河是一條發源自匈牙利地區的河流,向北穿過華沙,將大半的東普魯士地區分割。

在這片地區實施突破戰術的真正原因,是這片地區的俄國集團軍被殲滅了大半,新調來的俄國軍隊全是新兵,導致這片地區的防守力量較為薄弱。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兩個俄國新集團軍,因為之前喀爾巴阡山脈戰役,導致有一個集團軍被調走,俄國兵力已經大幅度降低。

除了兵力的優勢之外,這裡的地形對於德國軍隊來說也十分有利。

因為並不是狹窄的地形,德軍兵力優勢的優點可以發揮出來。再加上北面的維斯瓦河谷和南面的貝斯基德山限制了俄軍的支援,保證了負責突擊的集團的兩翼的安全,讓德軍可以長驅直入,不用擔心側翼和後背受襲。

德國統帥部包括總參謀長法金漢在內,對於中央突破計劃都很有信心。

雖然目前同盟國面臨的情況十分糟糕,但德國人仍然相信自己軍隊的戰鬥力,法金漢仍然相信英勇的德國軍隊可以隨時解決任何威脅。

按照法金漢的計劃,如果中央突破能夠順利實現,將徹底消除俄國對於匈牙利的威脅,改變奧匈帝國目前所面臨的糟糕情況。

如此一來,奧匈帝國只需要派遣少量軍隊,又能夠守住西部的義大利,南部的巴爾幹諸國和東部的俄國。

剩下的主力軍隊可以協同德國一起作戰,要麼消滅俄國,要麼順勢南下消滅巴爾幹諸國,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法金漢所指定的突擊部隊為德國第11集團軍,總司令為馬肯森將軍。

為了便於統一指揮,防止在戰役發動後出現任何意外,法金漢並未成立新的主攻部隊,而是將調來的基線部隊第10軍和41近衛軍,以及奧匈帝國派遣協同作戰的第6軍全部納入第11集團軍,由馬肯森將軍統一指揮,其餘軍隊負責為主攻部隊牽制和掩護。

而突破地區駐紮著俄國第三集團軍,這支集團軍擁有七個騎兵師,但大多都是剛剛補充的新兵。

哪怕只比較德國第11集團軍和俄國第3集團軍,德國軍隊都擁有充足的兵力優勢。

第11集團軍經過各種整合之後,擁有超過36萬的德奧聯軍,還擁有超過1200門中小口徑火炮,超過300門大口徑火炮和100門迫擊炮。

而俄國軍隊這邊,雖然同樣擁有22萬計程車兵,但大多都是新兵。在火炮方面也具有劣勢,只有將近700門中小口徑火炮,和個位數大口徑火炮。

俄國第三集團軍以騎兵師為主,因此並未裝備大口徑火炮,這也讓德俄雙方兵力對比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差距。

德國人為了中央突破戰術的隱蔽,甚至還在西線準備了一場佯攻,來吸引整個協約國的注意。

再加上七月底,相當一部分協約國的注意力在奧斯曼帝國身上,就連俄國也在高加索地區派出了部分軍隊,這也讓德國人認為,發動新戰役的良好時機已經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在西線的佯攻中,首次使用毒氣進行作戰。

這也讓西線英法聯軍出現不少傷亡,這些毒氣不僅能讓人窒息,中毒和死亡,還能讓人短暫或長久的失明,喪失作戰能力。

德國人在使用毒氣的時候,全部都佩戴了比較先進的防毒面具。而英法聯軍這邊,要麼只是簡單的兩層布裹住口鼻,要麼就是比較複雜的防毒面罩,反而容易讓士兵窒息。

在毒氣和防毒面具方面,德國人的研究程度是領先的。澳大拉西亞對於毒氣沒什麼研究,但對於防毒面具的研究倒是有了不小的進展。

德國人目前的防毒面具技術,大多也使用活性炭進行吸附,消除空氣中的一些毒氣。

澳大拉西亞的防毒面具也運用了這一原理,對於毒氣的防護還是有著相當不錯的作用。

正因為如此,英法緊急向澳大拉西亞採購了一批防毒面具,就連還沒有遭受毒氣的俄國,也在向澳大拉西亞緊急求購防毒面具。

同時,英法國內也在緊急研究著毒氣彈的使用,準備對於德國軍隊進行新一輪報復。

在英法俄的注意力都被西線德國所使用的毒氣吸引時,七月的最後一天,德國在東線啟動了中央突破計劃。

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除了少部分集團軍總司令和軍長之外,真正的中央突破計劃,就連一些重要的師長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隊真正去向是哪裡,只能聽從自己的上級的臨時命令。

在真正的主力部隊發起突擊的同時,部分俄國軍隊也在北部地區進行佯攻,吸引一部分俄國軍隊的注意。

這成功的麻痺了俄國人,俄國人對於德國即將發動的攻勢沒有任何準備。

等到西南方面軍總司令伊凡諾夫發現不對時,雖然下令加強了維斯瓦河一帶的防禦,但此時已經有點晚了。

夏天的維斯瓦河沿岸,樹木青翠,芳草如茵,氣溫也並不炎熱,風景十分美麗。

但伴隨著德國軍隊1000多門火炮的怒吼和狂轟濫炸,讓這片地區短暫的安寧再次消失,戰火籠罩了整片土地。

炮彈的爆炸引起的亮光照亮了被摧毀的俄國陣地和驚慌失措,四處潰逃的俄國士兵。

俄國軍隊的火炮剛想還擊,就面臨德國軍隊的火炮壓制。面對這樣的情況,俄軍的火炮陣地要麼在戰爭中保持沉默,要麼就被德國火炮摧毀。

雖然此時俄國已經接收了部分援助,但分攤到前線俄國軍隊的每一個師,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多。

平均每天每門德國火炮可以分到上百發炮彈,但一門俄國火炮每天所能發射的炮彈數量,基本不會超過十發。

在火炮方面本來就有著數量上的差距,炮彈數量又陷入劣勢,讓俄國軍隊缺少炮兵的援助,也導致俄國軍隊在德國軍隊的進攻下,幾乎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在整個一戰中,防守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重機槍和火炮。但對於俄國軍隊來說,機槍子彈和炮彈,是最容易被消耗並且最珍貴的。

德國人的轟炸持續了幾個小時,只有前半個小時,俄國火炮才有一點回應。

剩下的幾個小時的時間,俄國的防禦陣地都在承受著德國火炮的猛烈轟炸,偶爾在土地上綻開的煙花,照亮著俄國士兵的哀嚎和痛苦。

這還沒完。在長達幾個小時的轟炸之後,接下來出場的,是德國人的飛機。

這些俄國新兵在一年以前,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他們對於這些頭頂上噴吐著死亡火石的鐵鳥震驚不已,如同死神的寵物在索命一般,讓大量俄國士兵軍心受損,看到德國飛機就將頭埋在戰壕裡,生怕死神將他們抓走。

雖然飛艇誕生到普及已經過去了幾年的時間,俄國也擁有了第一批飛機。

問題是,無論是飛艇還是飛機,這些對俄國普通農民來說都太遙遠。

他們沒有機會乘坐飛艇在天上遨遊,更沒有見過俄國還沒有培養出駕駛員的飛機,對於這些能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東西,充滿敬畏也就理所當然。

在各大列強中,俄國首都聖彼得堡是環球航行航班最少的列強首都。

這不僅是因為聖彼得堡位於冰天雪地的北歐,同樣也是因為聖彼得堡和各國主流的貿易航線都差的太遠。

倫敦和巴黎是歐洲最受歡迎的環球航行停靠點,接下來是柏林和羅馬,維也納。

德國人的飛機數量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有100架出頭。並且這些飛機相對來說太過簡陋,主要攻擊方式,就是飛機上裝載的一挺機槍。

不過,雖然飛機並未對俄國軍隊造成大量傷亡,但對俄國軍隊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許多俄國士兵甚至產生了厭戰恐戰的心理,如果不是俄軍指揮官緊急處理了幾個想要逃離戰場的逃兵,怕俄國軍隊都有潰散的可能。

8月1日,德奧聯軍開始正式實施突破。衝在最前面的是一支德國騎兵師,他們揮舞著鋒利的馬刀,在俄國士兵剛剛將頭伸出陣地之時,就已經收下了他們送來的禮物。

在德國軍隊一套組合拳之下,俄國第三集團軍很快就土崩瓦解,軍法和督戰隊已經控制不住他們。

俄國軍隊就這樣混亂的潰逃了,部分爭相逃跑的俄國士兵,為了減輕負重,還丟棄了他們幾乎所有的裝備。

當8月2日西南軍總司令伊凡諾夫知道第三集團軍潰敗的訊息時,德國軍隊已經在這片地區佔領了有利的地形。

伊凡諾夫的動作很快,他立即命令果爾利策地區兩側的俄軍不惜一切代價將突破的德國軍隊趕回維斯瓦河以西,守住這片地區。

在伊凡諾夫的命令下,一大批還沒有準備好的俄國軍隊匆匆趕到前線,對德國人展開了如同自殺式的叢集衝鋒。

要知道,這支德國第11集團軍,不僅裝備了大量的火炮,還有上百挺重機槍,以及毒氣等禁忌武器。

而俄國人展開的叢集衝鋒,說白了就是一夥人站在一起衝,在德國軍隊密集的機槍火力網和火炮轟炸之下,這就無異於讓俄國軍隊排隊送死。

僅僅兩天的時間,德國軍隊在果爾利策地區的突破口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變得越來越大。

哪怕俄國軍隊在維斯瓦河畔和貝斯基德山脈都躺滿了屍體,都不能阻止德國軍隊前進。

已經泛紅的維斯瓦河證明了這場戰役的殘酷,這也讓這條河周圍的居民在很長的時間裡不敢吃魚。

說到德國人的毒氣彈,在這場衝鋒戰役中,還發生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小插曲。

上一次在西線投入毒氣彈,讓英法聯軍損失慘重之後,德國人很快決定在東線戰場也投入毒氣彈,讓俄國人吃吃苦頭。

德國人此時使用的毒氣是窒息性的氯氣,比普通的空氣要重三倍。

釋放毒氣時,需要有專門的隊伍測定風向。在風力和風向適宜的時候,把裝有毒氣的圓筒蓋開啟,一團團黃綠色的煙霧糾纏在一起,飄在地面之上,被微風吹拂滾滾向前。

但這支毒氣釋放部隊很明顯沒有考慮風向的突然改變,這讓原本滾滾向前的毒氣突然被改變的風向吹回到德軍陣地。

毒氣貼著地面進入戰壕之後,很快就在德軍陣地蔓延開來,讓許多沒有準備的德國士兵痛苦的窒息死亡。

根據德國人的秘密統計,這次毒氣意外事件,導致有數百名德國士兵死亡,是一次極為重大的意外事故。

為了不對軍心造成影響,不讓軍隊和民眾懷疑這樣的禁忌武器的安全性,德國參謀部選擇對此嚴格保密。

這一起歷史中真正發生的事件,直到一戰結束後的很多年才被披露出來。

當然,這次意外事件並不能影響德國軍隊對於毒氣的大規模使用。

在意外發生後的第二天,德國軍隊就在東線重新使用了毒氣,讓俄國軍隊大吃苦頭。

再加上德國軍隊密集的火力網,讓填補缺口的俄國軍隊在兩天的時間內就遭受了十多萬的傷亡,俄軍西南戰線寥寥可危。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如此大張旗鼓使用毒氣的行為,讓防毒面具的價格一路飆升。

英法俄從澳大拉西亞採購防毒面具的同時,也開始了自行研發防毒面具的工作。

目前防毒面具的市場價格已經翻了兩倍,但英法國的採購訂單仍然供不應求。

今天就這四千字吧,不太舒服,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