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種大事的掩蓋之下,1920年的二月,還是發生了一些值得一提的小事的。

首先是二月中旬世界聯盟所簽訂的斯皮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承認了斯皮次卑爾根群島歸屬於挪威,並且擁有充分和完整的主權。

但與此同時,世界聯盟也規定,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目的所用,並且所有締約國的公民都可以自由出入,在遵守挪威相關法律的情況下,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

這份條約讓整個斯瓦爾巴德群島(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東北地島,埃季島和巴倫支島)成為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非軍事區,允許締約國所有公民自由出入。

簡單的來說,哪怕澳大拉西亞是南半球國家,因為這份條約,在北極都擁有了一個科考基地,這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和北極圈相鄰的國家或許不會在意,但對於澳大拉西亞這樣遠離北極圈的國家來說,也能擁有在北極科考的資格。

當然,這份條約已讓阿瑟注意到了對於北極和南極的開發。

澳大拉西亞在北極能夠擁有一塊科考基地這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亞還得守住和自己十分接近的南極。

作為南半球唯一的列強,澳大拉西亞對於南半球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勢力範圍也能覆蓋大半個南半球的沿岸。

特別是澳大拉西亞的國土面積十分廣泛的情況下,所能夠佔領和聲索的南極領土其實很多。

現在還沒有所謂的南極條約,南極大陸是一片還沒有探索的土地,同樣還沒有任何開發。

說到南極的礦產資源,其豐富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澳大拉西亞。首先是發展工業十分重要的煤礦和鐵礦,南極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儲雪區,含鐵品位極高,可供全世界開採使用200年以上。

同時,南極還擁有高達5000億噸煤礦儲量,煤鐵儲量都具有相當的優勢。

除此之外,南極還擁有銅、鉛、鋅、鉬以及少量的金、銀、鉻、鎳、鈷,礦產資源的儲量和種類都相當豐富。

再加上人們津津樂道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南極洲儼然一副礦產大洲的地位,這也是阿瑟為什麼謀劃著佔領大半個南極洲的原因。

除此之外,南極還擁有相當豐富的海洋物產資源。大名鼎鼎的南極磷蝦,足夠每年捕撈5000萬噸而不對其種族繁衍造成任何影響。

5000萬噸的數字有多麼誇張呢?目前世界人口大約有16.6億人,平均每年每人要吃60斤南極磷蝦,才能消耗完高達5000萬噸的捕撈量。

而且這是每年可再生的海產品,無論是將其出口還是作為糧食儲備,都能夠產生巨大的收益。

當然,這得是在保護海洋環境的前提下。如果仍然發生後世那樣的事件,縱使南極磷蝦的種群再龐大,也會變成人人談之色變的輻射產品,不要說將其作為糧食儲備或者對外銷售了。

同樣也堅定了阿瑟保護海洋的信心,作為一個十分依賴海洋的國家,阿瑟絕不允許有任何國家對於海洋造成嚴重的破壞。

縱使南極再怎麼寒冷,也仍然無法掩蓋南極擁有眾多寶貴資源的事實。

就算南極的資源暫時不能開發,將其佔據,等待以後技術裝置發展起來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為了儘早對於南極的歸屬權形成影響,阿瑟下令讓三大電影廠拍攝關於南極的電影,以各種方式來宣告澳大拉西亞對於這塊領地的主權。

除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之外,在2月24日,德國也發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歷史事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建立了納粹黨,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阿瑟對此還是有著一些關注的,不過,以德國目前比較混亂的政治局勢來看,小鬍子能否如同歷史上那般爬上高位是個未知數,畢竟現在威廉二世還在位,德國仍然是一個君主制國家。

三月倒是沒有發生什麼國際性的大事,除了世界聯盟正式公佈縮減德國賠款的比例之外,剩下的事情大多都是列強們國內發生的事情。

時間剛剛進入四月初,平靜的國際社會再次動盪了起來。

在英法為首的世界聯盟的干涉之下,蘇維埃俄國爆發了波蘭獨立戰爭。

波蘭獨立戰爭的領導者,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畢蘇茨基在英法的領導之下,提出了光復1772年波蘭被瓜分之前的國土的口號,並且正式向蘇維埃俄國宣戰。

要知道,波蘭在瓜分之前,領土還包括現在的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一部分地區,這些地區全部都是目前蘇維埃俄國控制的區域。

在英法的支援之下,波蘭獨立武裝力量從最開始的數千人迅速擴張到了十多萬人,和世界聯盟派遣的干涉軍隊組成聯盟,正在朝著立陶宛和烏克蘭地區挺進。

目前俄國國內的局勢可謂是十分複雜,一場單純的俄國內戰已經演變成了諸多國家參與的干涉戰爭。

參戰一方是蘇維埃俄國和其他的蘇維埃國家,軍隊共計170萬人。

另一方是苟延殘喘的沙皇俄國和波蘭,世界聯盟干涉軍,軍隊總人數高達200萬人。

目前這場內戰已經持續了數年的時間,帶給俄國國內的損失幾乎是毀天滅地的。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俄國就進入了長達六年的戰爭時期,國家人力的損耗是巨大的。

光是一戰,就讓俄國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受傷和被俘人數超過800萬,人力總損失高達1100萬以上。

這幾年的內戰也不逞多讓,蘇維埃俄國和沙皇俄國加起來,已經造成了超過200萬死亡,400萬人受傷的悲慘結局。

更要命的是,從四月開始,俄國正在經歷一場相當嚴重的旱災,伴隨著比較嚴重的疾病。

斑疹傷寒已經讓俄國軍隊數萬士兵死於非命,再加上內戰對於平民的傷亡,俄國在這六年的戰爭內已經損失了至少兩千萬人口。

當然,這還是沒有計算那些移民到國外的,以及因為非戰爭原因,比如流感死亡的俄國平民。

沙皇俄國在參戰前的人口高達1.75億人,經歷這六年的時間,人口不增反降,僅剩下1.52億人,相當於1908年的水平。

當然,這六年間,也有數百萬俄國民眾移民到澳大拉西亞,這也是俄國人口大量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政策和體制的不同,前往澳大拉西亞移民的大多都是沙皇俄國的人口,或者之前俄國臨時政府統治時期的人口。

這種俄國移民在國際社會上被稱為白俄,並且大多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

他們不同於蘇維埃俄國的民眾,並不支援俄國的革命,只是想要比較安穩的生活而已。

對於阿瑟來說,這些人才是澳大拉西亞真正想要的俄國移民,不是那些鬧著獨立的反叛者。

相較於國內的局勢來說,俄國目前的內戰,是阿瑟尚不能觸及的領域。

阿瑟也只能等待著結果,在其他的時候,還是儘量避擴音及,免得惹禍上身,還會禍害到澳大拉西亞。

在澳大拉西亞的足球國王杯緊急籌辦和宣傳之時,時間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的舉行時期。

距離上一屆奧運會已經過去了八年的時間,這屆奧運會還是吸引了不少國際方面的注意力的。

雖然被澳大拉西亞耗費大量資金籌辦的國王杯分走了一部分流量,但畢竟國王杯還在籌辦,因此人們的注意力還是不由自主的轉移到了這次奧運會身上。

1920年4月20日,第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開始。

這一屆奧運會雖然沒有澳大拉西亞的奧運會那麼盛大,但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家參與。

根據比利時方面公佈出來的訊息,奧運會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報名,參賽的運動員數量達到了2607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奧運會首次採用了運動員宣誓的儀式,這一環節是顧拜旦在1913年提出的,但德國人很明顯沒有這個福氣,成功的避開了舉辦奧運會的機會。

除了運動員宣誓的儀式之外,安特衛普運動會還首次使用了顧拜旦所設計的奧運會會旗,也就是著名的奧運五環。

和之前兩屆奧運會列強參與人數較多不一樣,這屆奧運會參與人數最多的是東道主比利時,並且人數遠遠超過第二和第三名。

從這點也能看出一個特點,那就是中小國家在舉辦奧運會的時候,列強也不會太過重視。

當然,也不能排除一個原因,就是大英帝國覺得現在的英國在國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敵手了,因此也不屑於在這種環境下和其他國家競爭。

沒有德國人的競爭,英國政府和勞合·喬治首相感覺身上的壓力驟然減少了很多。

目前的法國和美國對英國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這也讓英國政府在某些地方已經有所鬆懈。

3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