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電氣化的暢想(新年快樂!)
章節報錯
阿瑟的行動非常快,僅僅是第二天的時間,就給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調撥了上百名土著幫助他們建設新的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同時也交給他們十萬英鎊的啟動資金,作為購買研究裝置以及研究所用的開銷。
同時,阿瑟還讓亨特管家協助,從澳大利亞國家大學甚至是歐洲收購和呼叫大量的航空專業和空氣動力學的書籍,用來給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同樣也是給以後更多的航空專家們研究所用。
如果不是現在人手還不太夠的原因,阿瑟甚至還想在澳大利亞國家大學開設航空專業,用來給澳大利亞培養更多的航空行業人才。
這件事情暫時也不用著急,等到從歐洲吸引過來更多的航空專業人才之後,也就有人手來開辦了。
為了讓其他國家和勢力都以為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的航空研究所是在研究飛艇,阿瑟甚至動用了不少的澳大利亞工人前來建造新的飛艇,不僅對外公佈了飛艇的建造計劃,甚至還大放撅詞,在飛艇建設成功後要在澳大利亞進行公開實驗。
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多澳大利亞人的好奇心,也成功的讓還在建設當中的航空實驗室和並沒有開始建設的飛艇在澳大利亞眾所周知。
當然,這也確實是阿瑟所希望看到的。雖然澳大利亞目前看起來風平浪靜,但誰也不能保證澳大利亞內部會不會有其他國家的間諜。
如果澳大利亞的飛艇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麼自然也會吸引列強的目光。
如果能夠讓列強在航空行業的投入有大部分都吸引到飛艇上面來,那麼在飛機的發展上澳大利亞也就能佔據一部分的先機。
1902年10月19日,在經過了五個多月的準備之後,澳大利亞的外交訪問團揚帆起航,目標直達歐洲。
這次的外交訪問團相比上次來說小了許多,負責人也僅僅只是外交部長安德魯,同時還伴隨著一些其他部門的官員。
這次的外交訪問團目的一共有兩個,除了攜帶新型汽車的樣品分別前往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尋求兩個國家的支援共同開設汽車廠之外,在歐洲挖掘更多的人才也是這次外交訪問團的目的。
自澳大利亞獨立以來,澳大利亞的舊工業和新工業都沒有擺脫英國目前的現狀,那就是對於新技術的排斥和不屑。
是的,崛起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卻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後於其他國家,在工業方面先後被美國和德國所超越。
要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許多新興技術是率先誕生於英國的,但英國的企業家不願意將這些新技術和工藝運用到生產中。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工業革命的母國。英國的很多工廠都存在了上百年之久,企業裝置陳舊。
在那些英國資本家看來,拆掉舊的裝置更換新的機器並不划算,這也阻礙了英國工業的進步。
同時,因為英國本土和各大殖民地的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差距過大,資本家寧願將大量的資本和裝置運輸到國外,也不願意更新英國本土企業的生產裝置和技術。
資本輸出固然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同樣也限制了英國的工業生產和進步。
澳大利亞作為英國之前的殖民地之一,在獨立之前也獲得了許多英國方面的資本投資,甚至哪怕現在每年都有一些英國資本家和企業家來澳大利亞開設工廠,為的就是澳大利亞低廉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
在英國,一個技術嫻熟的工人年薪至少在五十英鎊以上,如果是那種比較稀缺的崗位的話,薪資還會翻倍。
但在澳大利亞,十英鎊就已經是人均收入水平了,哪怕經濟狀況已經有了改善,工人的薪資水平也不會超過十五英鎊。
這是多麼巨大的差距?一個嫻熟工人的薪資成本每年就有三十五英鎊的差距,再加上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和資源,這也是為什麼英國資本會流出的原因。
這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但同樣也有一些缺點。
近幾年還好,英國資本往外流出的大多也都是新技術。但澳大利亞獨立以前,甚至是更早時期的英國資本在澳大利亞所建立的工廠和企業運用的都是舊技術,在歐洲許多工廠已經步入電氣化的時代,澳大利亞的部分工廠還在使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
阿瑟自然不能容忍技術差距給澳大利亞工業發展帶來的限制,因此澳大利亞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全面實現電氣化。
雖然目前缺少電氣化方面的人才,但在部署電氣化上對於澳大利亞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目前發電方式採用最多的兩種就是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其中火力發電因為沒有地形限制的原因,建設的更加廣泛。
當然,火力發電也並不是沒有缺陷。火力發電需要大量的煤炭作為能源,這也限制了許多缺煤國家的電網鋪設。
但澳大利亞偏偏就不缺煤礦,這對於發展電氣化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
阿瑟比較心儀的人才是特斯拉,這是一位被時代忘記的偉人。
可惜,此時的特斯拉早已經成為了一名美國人,並且在電氣方面早已經有所成就。
哪怕澳大利亞進行了多次拉攏,特斯拉也只是同意以美國專家的身份前往澳大利亞指導交流電網路的鋪設。
不過這也已經足夠了。特斯拉的交流電專利是完全免費的,這對於澳大利亞鋪設電路網路來說也能省不小的費用。
至於愛迪生的直流電,阿瑟想都沒想。先不說愛迪生的發明家身份備受爭議的問題,僅僅是直流電所暴露出來的巨大缺陷阿瑟就註定不會採用。
因為阿瑟想要在澳大利亞實現全面電氣化的原因,因此這次的外交訪問團也就多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在歐洲拉攏一些電器方面的專家和人才。
當然,這其實並不困難。僅僅是在英國就有許多電器方面的專家,只不過英國資本家並沒有怎麼重視這些技術而已。
第一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