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大戰之前,完全準備
章節報錯
斜月如鉤,照在曲溝新城之中。
光亮如水,街道縱橫。
李絢站在高坡之上,看著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城池,嘴角微微帶笑。
整個城池,最中央的縣衙連線北部一大片的軍營,其他東南西三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二層木樓。
即便如此,也沒能在冬天到來之前,建立足夠三萬人居住的房屋。
但是,以城池為依靠,無數的帳篷在城池四周建立了起來。
整個一個冬天過去,搬遷到此的吐谷渾一族,凍死的沒有一個。
……
“王爺!”
兩個聲音同時在李絢身後響起。
昌州司馬仁恩賜和曲溝縣令赤紅藏。
“來了。”李絢沒有回頭,指著面前的城池說道:“彭城縣公已經前往大非川,從鄯州和廓州運來的糧草,軍械,還有工匠,要及時的轉運到大非川。不過不要讓他們和你們的族人多接觸。”
稍微停頓,李絢輕聲說道:“天下間什麼人都有,萬一有幾個不安分的,又有背景的唐人,欺負你們,殘害你們,便是本王都不好做主。”
李絢說完,高坡上一片詭異的冷寂。
“王爺!”仁恩賜向前一步,躬身道:“屬下也不知道朝中為何要任命屬下為昌州司馬,也沒有任何人提前和屬下接觸過,還請王爺……”
李絢擺擺手,說道:“不關伱的事,這是別人的離間之策罷了。”
仁恩賜微微一愣,臉色瞬間就難看了起來。
去年在李絢返回長安之前,就跟赤紅藏和仁恩賜說過。
李絢會調赤紅藏到興海做縣令。
李絢親自坐鎮曲溝。
仁恩賜依舊留在軍中,統領六千吐谷渾騎兵。
在李絢的構想當中,昌州的州治在曲溝,而不是興海。
興海距離吐蕃太近,戰略縱深幾近於無。
以曲溝為中心,可以隨時掌控貴南,同德,同仁,興海,還有伏俟城,甚至可以時刻盯著貴德和尖扎。
但現在以興海為州治,李絢瞬間就失去對伏俟城、貴德和尖扎的影響。
甚至被迫更加正對吐蕃。
赤紅藏年紀大了,不能長途跋涉,做一任縣令最好。
興海都是吐谷渾族人,他去接手最好。
曲溝有州治在,縣衙就難以發揮,所以無所謂縣令是誰。
赤紅藏和仁恩賜隨便推薦一個人,就能夠架空朝中派來的縣令。
關鍵是仁恩賜。
即便是朝中抽調了兩千吐谷渾騎兵加入昌州州兵,但依舊有四千騎兵在。
仁恩賜留在軍中掌管這四千騎兵是最合適的,但偏偏他被人從軍中攆了出來。
雖然正式成了昌州司馬,但手下的兵力卻從四千變成了兩千。
吐谷渾人在軍中的影響迅速下跌。
除非有人許諾了仁恩賜什麼,否則,他絕對不敢這麼背叛李絢。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根本沒人聯絡過仁恩賜,明崇儼,和他背後的北門學士玩了一手空城計,企圖讓李絢和仁恩賜翻臉。
這個時候,他們的人再介入進來,反而能夠更容易的掌控昌州。
這些話,李絢僅僅是輕輕一點,仁恩賜立刻就聽的明明白白。
“屬下必定效忠王上,永無二心。”仁恩賜對著李絢賭咒發誓。
他們這些人從伏俟城跟著李絢來到曲溝,見識了太多李絢的手段。
要知道,當初從伏俟城來到曲溝的,可還有一個貴如諾,但是不知不覺間,貴家已經徹底的消失在曲溝。
據說是貴家在去年南昌王被朝中御史彈劾之後回來,貴家的所有男子前往山中狩獵,就再也沒有回來。
軍中沒人問,朝中也沒人問,甚至就連吐谷渾人自己,也早就將他們給徹底遺忘了。
如此之下,誰還敢肆意亂來。
李絢溫和的笑笑,擺擺手,說道:“只要忠心於大唐,忠心於陛下,便是對本王忠心,這話你到了長安也可以直說。”
“喏!”仁恩賜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然後退了下去。
李絢看著眼前的城池,輕聲說道:“赤老,城中百姓,雖然依舊以放牧為主,但還需挑出一些精明之人,專門負責和其他商人做買賣,不要讓我們自己的族人虧了。”
“喏!”赤紅藏立刻拱手。
李絢微微點頭,然後說道:“若是有人在城中胡來,你不用下死手,直接將人抓起來,送到大非川,相信很快就會有人送到烏海前線。”
“屬下明白。”赤紅藏微微躬身。
還是李絢的手段狠,根本不給別人說人情的機會,直接扔到軍前。
一戰之後,是死是活還真不好說。
李絢深吸一口氣,輕聲說道:“今年一戰,吐蕃光軍難免會偷襲伏俟城,你們從現在開始,在曲溝四周,還有城中挖掘護城河,還有水渠,做好隨時撤人的準備,不要因為一時火起,而拼死拼活。”
赤紅藏眼前不由得一跳,吐蕃光軍還沒來,李絢就已經說出來起火之事,這火究竟是誰放。
是吐蕃光軍,還是這位南昌王。
“還有,便是財產之事。”李絢看向赤紅藏,沉聲說道:“以王府的名義,開設櫃坊,讓你們的族人,儘量多將財產存到櫃坊之中,將來一旦有所變故,損失也能夠降到最低。”
“是!”赤紅藏立刻拱手,櫃坊兩個字就已經足夠帶來巨大的利益。
李絢擺擺手,說道:“不要多想,現今為止,以收納族人的儲蓄為要,不對外經營……起碼不是現在,漢人的手段,你們應付不了。”
“是!”赤紅藏神色一凜,立刻拱手。
漢人奸詐,吐谷渾人可不只一次在他們手上吃過虧。
李絢繼續開口:“那四千騎兵,如今暫時在本王麾下效力,但你們也得弄出一兩個戰將出來……此番與吐蕃開戰,本王還可以傾斜一些軍功幫助成長,若是晚了,恐怕這四千騎兵,就得被人拆了。”
“是!”赤紅藏和仁恩賜同時拱手。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腳步聲響起,周乾快步而來,拱手道:“王爺,元刺史到了。”
……
縣衙之內,李絢看著披著一身黑色披風的元明,笑著拱手道:“使君此番出使歸來,怕是要在朝中任大鴻臚了。”
“王爺說笑了。”
元明抬眼看向李絢,說道:“若是下官任大鴻臚,那麼劉寺卿將往何處?”
“當然是禮部。”李絢輕嘆一聲,說道:“使君有所不知,隴西郡王的身體越發的老邁了。宗室一時間又無人能夠頂替,中間自然要有人執掌一段時間,劉寺卿是最適合的人員。”
“原來如此。”元明恍然的點頭,看來這一次,皇帝真的不是單純的在懲罰他,如果他真的能夠活著從吐蕃回來,那麼鴻臚寺卿的位置已經是他的。
天下有三百多位刺史,但是六部九寺五監,加起來不過二十個位子。
一來一去之間,一切明瞭。
“富貴雖然險中求,但也在險中丟。”元明看向李絢,拱手道:“還請王爺指點一條求生之路。”
李絢的神色肅然起來,這一次前往吐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芒松芒贊之死,吐蕃人對外瞞的很緊。
甚至就連烏海前線,知道的人都不多。
元明此番前往吐蕃,一個不小心就會引起眾怒,能不能活著回來,還是兩說。
“在整個吐蕃,真正能夠對使君下手的,只有論欽陵一人。”
李絢倒了一杯熱茶在元明面前,然後平靜的說道:“只要能夠抓住論欽陵的弱點,那麼使君自然就能夠安然歸來。”
“什麼弱點。”元明忍不住的身體前傾。
如今的論欽陵,吐蕃大相,尤其是在平定了內部的叛亂之後,論欽陵的權利已經大到了極致。
這樣的人物,還能有什麼弱點吧?
李絢微微笑笑,然後從桌下抽出一本《三國志》遞到了元明的面前,然後平靜的說道:“還請使君將這本書代本王遞送論欽陵,讓他好好的研讀一下。”
“西晉陳壽的《三國志》?”元明有些不明所以。
“還請使君再幫忙捎句話給論欽陵,就說,噶爾家族是噶爾家族,吐蕃是吐蕃,但大唐永遠是廣納宇宙,容闊四海的大唐。”李絢眼睛微微一抬,元明瞬間明瞭。
“王爺這是要挑撥論欽陵和吐蕃?”元明難以置信的瞪直了眼睛。
“主少國疑,這是必然之事,論欽陵如何不明白,想想芒松芒贊在世,論欽陵又如何有一日安穩。”李絢嘴角微微挑起,輕聲道:“如今吐蕃國主雖然年少,但總有長大的一天,到那時,論欽陵怕是已經老邁的不成樣子。
乳虎和老狼,孰生孰死,也沒那麼難看穿。”
元明認真的點頭,腦中已經閃過許多想法,他的目光落在《三國志》上,輕聲道:“王爺之策,果然非凡。”
“三國志中,最出色人物,無非三人,諸葛孔明,曹孟德,還有司馬懿。”李絢輕聲說道:“如今就看論欽陵是要做諸葛孔明,還是要做曹孟德和司馬懿?”
“只怕他沒的選。”元明深吸一口氣,站起來,拱手:“多謝王爺指教,他日從吐蕃而歸,必定和王爺暢飲幾杯。”
“使君客氣了。”李絢站了起來,輕聲說道:“後面已經準備好了住所。”
“多謝王爺。”元明跟著李絢,朝著後院走去,同時問道:“王爺接下來,是……”
“去伏俟城,參加吐谷渾復國之事。”李絢目光微微冷冽,說道:“如今,在整個青海,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著絢,所以大總管決定以絢為餌,引論欽陵的目光前往吐谷渾,然後再由使君突然襲擊,洩敵之氣。”
元明的臉色有些古怪,這計策雖然聽起來像是那麼回事,但放著李絢這麼一個好手不用。
劉審禮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這些朝堂的尚書,對宗室的忌憚這麼深嗎?
要知道這裡可是軍前啊!
元明腳步停下,問道:“那麼在伏俟城之事後呢?”
“若是彭城郡公順利拿下烏海,絢就率軍東向,牽制吐蕃人注意點同時,打通松州之路,和益州大軍匯合,徹底穩定青東局面,這樣即便是烏海丟失,絢也能將其重新奪回來。”李絢眼神中帶著一絲堅定。
元明瞬間就明白。
這一戰,南昌王是要另開一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