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二十六年十一月,印度孟買。

這片地方本是屬於葡萄牙人的實力範圍,葡萄牙人再在一百多年就在孟買建立了貿易據點,然後逐步擴張勢力。

但是就和葡萄牙人的其他殖民地一樣,受限於自身實力不足,主要是人口稀少無法實際控制殖民地,因此葡萄牙人在孟買的所謂殖民統治,其實還是和荷蘭人一樣,只佔領沿海的據點,然後透過貿易獲利,而不是和西班牙人,英格蘭那樣會源源不斷的組織移民過來進行屯墾,並建立真正的殖民統治。

葡萄牙人在亞洲地區的殖民活動本來是非常廣泛而深入的,但是因為自身國力不足,面對諸多競爭者的時候後繼無力,根本無法保護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在十七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他們和荷蘭人發生了劇烈的殖民地戰爭,同時又遭到了來自大楚帝國的強勢擠壓,先是丟掉了馬六甲,緊接著丟掉了錫蘭島以及印度東西海岸的大片殖民地。

最後就連英國人也是忍不住摻和了一腳,從英國人在印度半島上的基地,同時也是他們最早登陸印度的地方蘇拉特裡抽調了大量的援兵,進駐到了英國人在孟買所設立的孟買城堡。

趁著葡萄牙人無暇他顧的時候,果然出兵攻佔了葡萄牙人的城堡,把葡萄牙人驅逐出了孟買,從而實現了孟買地區的獨佔。

這事其實也沒過去幾年,哪怕是到了現在葡萄牙人和英格蘭國內,還在為了孟買的歸屬而扯皮呢。

最後敲定下來,葡萄牙人把孟買的主權透過嫁妝的方式轉讓給英國人,而英國人則是從其他方向給予一定的補充。

只等明年雙方正式聯姻後,英國人就能夠合法合理的擁有孟買的主權。

但是……合法合理這東西有時候有用,有時候屁用也沒有。

荷蘭人奪取了葡萄牙人無數殖民地,也沒見他們什麼時候追求過合法合理了,英國人那邊主要還是考慮到雙方即將進行的聯姻,願意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補充,從而讓孟買的轉讓變的合法合理一些,並且儘可能的不破壞兩國之間的關係。

英格蘭人佔據了孟買後,很快就把孟買當成了他們在印度殖民的主要基地,搞了不少建設,也駐防了不少的兵力。

還組織了不少移民過來呢。

他們在孟買上乾的事,其實和大楚帝國在戈河城乾的事差不多,都是把這地方充當殖民印度的前進基地所用……甚至更直白一點說,人家英格蘭人就是學大楚帝國的殖民模式。

只是英格蘭人的國力有限,遠洋運輸能力也不咋地,最重要的是幹這事的只是一個英格蘭東印度公司而已。

他們行事更多的時候考慮的是商業上的得失,因此就不可能說在短短几年裡把孟買建設為一個真正的大城池,也不可能把孟買的城防體系打造的跟鐵通一般。

在這一點上,他們遠遠無法和大楚帝國相提並論。

大楚帝國的國力,是大楚帝國所無法比擬的,同時從大楚帝國本土出發到印度,海上距離也遠沒有英格蘭那麼遙遠。

英格蘭人千里迢迢從歐洲運來數百千把人的移民,同樣的時間段裡,大楚帝國就能組織運輸好幾萬移民道印度。

過去的兩三年裡,英格蘭人一共也就往印度方向組織了三千多人的移民而已!

但是大楚帝國呢,過去三年裡往印度組織運輸了五萬多人的移民,光是戈河城一地如今就有一萬多移民。

光是移民數量上的巨大差距,就能夠看的出來雙方的實力差距。

雙方的巨大差距,更是體現在如今的孟買城內外!

孟買城內,有英軍約三千多人,這個兵力還是英格蘭方面得知了錫蘭島陷落,果阿完蛋,楚軍正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橫掃的時候,緊急從周邊地區抽調兵力增援後的結果。

這三千英軍也不是什麼正規軍,其中一千多人是東印度公司的地面武裝僱員,還有一千多是臨時組織上岸作戰的水手、船員,甚至還要幾百人是新移民裡的青壯被徵召組建的民兵。

也別笑話人家的兵力組成,這年頭除了西班牙人的殖民活動,從頭到尾都是他們官方主導外,其他大部分歐洲殖民活動基本都是依靠商業公司,各種東印度公司所屬的軍隊基本都這樣。

葡萄牙人,荷蘭人都是如此。

這三千多人的兵力,已經是英格蘭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所能夠彙集起來的最大數量的兵力了。

畢竟時間太緊迫,英格蘭人只能就近從印度以及西亞等地抽調兵力,如果放寬鬆時間給他們,英格蘭人還能夠持續從非洲等地抽調幾千人過來。

除了英國人自身外,自然也少不了當地的土著軍隊……這個土著軍隊自然不是說當地土著的官方軍隊,也就是莫臥兒帝國大軍,而是英格蘭人就地招募土著青壯組織起來的土著軍隊,數量大約有兩千人左右。

這一點,也和其他的殖民者沒啥兩樣,荷蘭人以及葡萄牙人等歐洲殖民國家,都很喜歡招募土著組建僕從軍,以緩解在殖民地人力資源緊張的問題。

一千僱傭兵,一千多水手船員,數百民兵,再加上兩千多人的土著士兵。

這就構成了英格蘭東印度公司保護孟買的所有兵力,總數大約五千兩百人,孟買的城防體系擁有大小火炮三十多門。

人數雖然不多,但是火炮卻是不會少的,畢竟這年頭是艘商船都少不了火炮,需要的時候直接把中小口徑的艦炮搬上岸就能用。

至於機動性不咋地,反正是防守作戰,也用不著什麼機動性。

這樣的英格蘭人,其實實力在一票歐洲殖民者裡已經算很強悍了……從這也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原時空裡英格蘭人在印度爭奪戰裡能夠獲勝,因為他們本土人口多,海外殖民政策以控制並通知殖民地為主,從而能夠組織起來的兵力也就更多,打仗自然更厲害一些。

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就不行了,他們本土都沒幾個人,根本不可能忘海外殖民地填充大量人口,進而發展殖民地,組織大量軍隊等等。

英格蘭人是強悍了,然而這種強悍在楚國人面前又不算啥了!

此時此刻,在孟買城外有楚軍一萬一千人,其中包括了大小各口徑野戰炮、榴彈炮五十多門,大口徑攻城加農炮、短管榴彈炮三十二門。

上述兵力都屬於陸軍方面的印度派遣軍下屬的第七十二師以及第二十七重炮兵團。

具體有第二八六步兵團、第二八七步兵團第一營、第二營一共五個步兵營。

第七十二師屬炮兵團第二炮兵營、第三炮兵營,第二十七重炮團第一重炮炮營、海軍支援過來,歸屬陸軍指揮‘臨編攻城炮兵營’……這個炮兵營配屬的都是海軍的艦炮,直接從戰艦上搬下來拉上岸用於攻城的。

此外還有第七十二輜重團第三輜重營、第七十二衛憲營(六百人小營編制,親衛、憲兵);

最後還有第七十二騎兵團第二、第三輕騎兵哨、

再加上一部分司令部直屬人員,醫療人員甚至軍樂隊人員等等。

全部加起來則是足足一萬一千人,由第七十二師師長,同時也是印度派遣軍西海岸司令官白振陸軍少將指揮。

白振陸軍少將,可是有著豐富兩棲作戰,海外殖民地作戰經驗的陸軍中生代將領,很早的時候就以第五師副師長的身份參加過一系列的南洋擴張作戰。

後來因功晉升為陸軍少將,並調回國擔任後勤部海運司任職司長,在京畿熬了兩年後再一次被調回駐防南洋的第二十二軍擔任參謀長。

一年半後,他被調回國內!

這一次,他終於能夠獨自率領一師了,因為他的新職務就是第72師師長。

第七十二師師長,這是一個陸軍方面為了海外擴張而準備的第二批次的兩棲作戰部隊,前面的第一批就是第二十二軍下屬各師了。

白振能夠擔任該師師長,也是憑藉著他之前在南洋的作戰經歷。

擔任72師師長兩年後,他才撈到了上戰場的機會:第72師被派遣道印度作戰,他率軍出征。

而出征之前,第七十二師進行了戰備加強,人員和編制都從昔日的常備乙等師擴張道甲等戰備師的水準。

他的這個第72師師長的含金量也是一路看漲。

都是陸軍少將,但是甲等戰備師的師長和乙等常備師的師長,那可是兩碼事……

但是舞臺後,這戲能不能唱好可就要看白振自己了。

但是之前雖然打了不少仗,但是說實話都是一些小規模戰鬥,敵人的抵抗也不強烈,雖然一直贏也挺好的,但是敵人這麼軟弱的話,白振估摸著自己也要白來印度一趟了。

敵人都這麼弱,你敢說自己有什麼功勞?

撐死了也就是個苦勞。

如今看見城內的英軍一副嚴陣以待,而且整體情況比荷蘭人還好得多的情況,白振也是提起了精神。

在印度跑來跑去打仗幾個月了,頭一次遇上稍微像點樣的對手。

他打算尊重對手:動用全力,以獅子搏兔的姿態把他們全滅了!

這也是楚軍的作戰傳統:喜歡依靠兵力和裝備優勢玩碾壓局。

放著兵力優勢和裝備優勢不用和敵人鬥智鬥勇……這不是楚軍的作戰風格。

楚軍的強悍國力,還不僅僅體現在孟買城外的正規軍上,還體現在城外足足三萬多徵召過來的當地土著民夫上。

這些都是楚軍從附近地區就地徵召的青壯民夫,主要用來幫助自己運輸各種物資,修築工事,開路架橋等輔助性的工作。

楚軍徵召土著民夫的時候,可沒有動用強行手段,都是當地的土著青壯們自己踴躍參加的。

至於他們為什麼會來踴躍參加,理由很簡單的……楚軍給工錢啊!

雖然給的錢很少,但是對於當地那些連牲口都不如的低種姓青壯而言,這依舊極為難得的賺錢機會。

如果不是楚軍的補給線其實很短,需要施工的地方也不多,用不著這麼多土著青壯的話,恐怕連十萬八萬都能輕鬆招募道。

十一月十三日,雖然這個時候冬天了,但是在孟買這邊卻是感受不到什麼寒意,這地方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同時北邊又有喜馬拉雅山脈阻攔冷空氣,相對同緯度的其他地區而言要更熱一些,

現在哪怕是在冬天裡,氣溫也能夠維持在十幾度。

這還是現在的小冰河時期,相對比後世要更冷一些,如果是後世,夏季最熱的時候甚至能夠達到四十四度,冬天的時候也能夠有二十多度。

白振陸軍少將就是穿著陸軍的秋季常服,帶著一頂寬簷帽,乘騎著戰馬的他正在巡視前線,視察各部隊,主要是炮兵部隊的準備情況。

騎馬巡視的時候,除了能看見眾多己方的兵力正在修築工事,搬運火炮和炮彈等物資外,還能看見大量的當地土著也在修築工事,搭建簡單的房屋,架設橋樑。

路過一段水溝的時候,因為臨時修築的橋樑不算牢固,橋有所晃動,為了保護路過的一票軍官們免的他們掉進臭水溝裡,還有幾十個當地的土著直接下到臭水溝裡直接扶著簡易的木板橋,免的簡易木板橋晃動呢。

白振騎著馬經過的時候,低頭看了看橋下水溝裡的當地土著,這些土著們光著身子,黑乎乎的身子上沾染了泥漿,但是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有個年輕小夥還對著白振笑了笑,可惜露出的不是白牙齒,而是黃而黑的一口爛牙。

抬頭往前看,前邊的正在有楚軍炮兵的火炮正在一座小土山,因為騾馬不足,一大群印度土著們正套著繩子,一邊吆喝著一邊奮力拉著後面的火炮。

白振看著他們,微微點頭:這些土著還挺好的!

想到這裡,白振也露出了笑容。

在海外打仗這麼多年,他見過無數土著,南洋那邊各種各樣的土著都見過,但是這麼真心真意幫著楚軍幹活打仗的……那是真的少見。

回想著過去一年來鑽研的各種有關印度地區的資料,再看看他們的膚色,又看了看遠處少數膚色比較白,穿著體面,正在遠遠圍觀的當地土著。

高種姓和低種姓嗎?

也許,自己回頭可以建議印度巡撫以及藩務司,對了,還有國內的那些國防體系的人,讓他們利用當地的種姓問題做一做文章,也許可以幫助帝國更好的殖民這個有一億多人口的龐大半島。

如今的印度半島太平靜了,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畢竟偌大一個印度半島,每年向大楚帝國進口的軍械數額,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彈丸小國扶桑,這種事決不能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