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和網際網路的會議一直持續到了中午才結束。

然後朱靖垣帶兒子朱迪鈽回到後宮,去了朱迪鈽母親餘暮雪的宮裡,三人一起吃了中午飯。

按照往常的慣例,朱靖垣一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可以隨便聊一些簡單話題。

朱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沒有“食不言、寢不語”這句話。

《論語·鄉黨》裡面倒是有這樣一段話: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不讀註解,乍一看上去,也知道是祭祀的事情,當做類似沐浴更衣的環節也沒問題。

這句話根本沒有要求古人在日常生活中“食不語,寢不言。”

更不要說後世之人了。

而且“食”在這裡可能是讀去聲的使動用法,也就是要給別人吃東西的意思,而不是自己吃東西。

言,是直抒胸臆,語,是與人交談。

本意應該是祭祀祖先的時候,互相之間不要七嘴八舌,在祠堂裡面過夜的時候,不要慷慨激昂唸叨個不停。

普通人平時一起吃飯的時候,顯然不是在祠堂裡面祭奠祖宗,也就沒有不能交談的要求。

神州本土文化中的很多東西,在近代出現了很明顯的斷層。

後世之人,想要追尋自己的文化根基的時候,常常不得要領,又喜歡望文生義。

然後在不必要的細節上,搞出一些根本虛頭巴腦的事情。

甚至連望文生義也能搞錯。

就和泰西貴族體系在近代崩潰後,很多所謂的貴族禮儀和舉止規範,其實是落魄貴族後代編造出來的一樣。

普通人問落魄貴族你們家有什麼規矩,這落魄貴族故意把事情說的複雜,好展現自己的優越感。

真正的貴族時代,貴族們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會去注意的事情,根本沒有後人想象的那麼多。

就算是英國女王,這個泰西最頂級的貴族,她抓高腳杯也就是隨意的一把抓,而不會注意用幾個手指頭捏下面的腿。

很多貴族禮儀教學的內容,純粹是貴族體系的外圍成員給自己折騰出來的,讓自己顯得足夠有教養和得體,進而獲得真正上層人物的青睞。

那些細節與其說是貴族禮儀,不如說是像服務生規則更多一些。

老農說皇帝挑水用金扁擔是想當然,但是地主婆說皇帝喝口水也有七個步驟,十三個要點,那同樣是想當然。

皇帝也是人類,不會自己折騰自己。

朱靖垣一邊吃飯,一邊問了一下兒子在半導體廠的情況。

朱迪鈽也不避諱的直接說,自己在應天微芯工作很愉快,自己喜歡現在這個工作。

還直接說明,自己回去就準備繼續開發遊戲。

只可惜,計算機的效能有限,很多事情真的想象,卻很難真正實現出來。

朱靖垣聽了兒子的抱怨,就嘗試著給他一些指導:

“處理器效能的事情沒辦法,只能等大工們慢慢把工藝堆上去。

“而且啊,計算機的效能應該說是永遠都不夠用的。

“計算機效能上去了,你想要實現的效果,也會隨著不斷升級的,人的需求會不斷上升的。

“所以啊,技術人員在任何時候,都要考慮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資源。

“利用當前有限的效能,實現儘可能好的效果。

“關鍵是,要儘可能的用這點效能,去做傳統工具實現不了的效果。

“我舉個例子,計算機上的程式,相比以往的書籍、錄音、電影而言,最大的優點就是參與和互動。

“設計好的計算機程式,能夠對人的操作做出回應。

“我覺得你可以嘗試抓住這個點。

“哪怕是隻有最簡單的畫面,配合合理的文字說明和錄音,呈現出一種背景和故事。

“在關鍵的節點上,設定幾個不同的選項,讓故事倒向不同的結果。

“比如說,曹操抓了呂布,讓使用者選擇殺或者不殺。

“這個過程可以迴圈往復的設計。

“比如說,諸葛亮需要做哪些不同的選擇,分別能夠獲得多少的兵卒和糧草。

“然後,積累了多少的兵卒和糧草,實現了什麼樣的環境條件,才有機會北伐的過程中擊敗曹魏。

“只需要在最簡單的畫面上,展示幾個可以滑鼠點選的選項。

“其他的過程都用文字說明,或者用少數的繪製畫面和錄音,來展示實施過程和最終的結果。

“這就能夠讓使用者參與到這個故事之中去了。

“就能讓他們獲得看再多電影、聽再多的戲曲,也都無法獲得的體驗。

“為了增加效果,可以給關鍵人物設定一個獨立的畫像,甚至用幾個不同姿態的畫像,根據不同情況切換。

“某個人參與到劇情的時候,就展示這個人的專門畫像。

“甚至可以給每個人做普通的錄音,讓每個人對應的聲音來唸出他的臺詞。

“至於與個人無關的事情,就如同說書一樣的旁白來讀。

“透過這些想簡單手段略微增加一些參與感受。”

朱迪鈽聽著父親的描述,眼睛慢慢的亮了起來:

“父皇……真的英明啊,這……這種有參與的遊戲,可能比單機圍棋更好做。

“因為我們可以直接設計好邏輯流程圖,使用者點選的選項直接是導向不同分子的判斷條件。

“只需要很少的程式碼就能實現這些功能……

“或者說,這種設計,其實是制定了一份最簡單的棋譜,完全可控的棋譜。

“圍棋上整個棋盤都是選擇,而這種流程圖的選項只有少數幾個。

“使用者其實只能在我們限定的規則內做有限的動作。

“當然……應該不可能像圍棋那樣無限的玩下去,但這本質上是一種……可以操作的漫畫書……

“最重要的是參與到故事中的感受……

“關鍵是難度很低,只要有了思路和方向,可能迅速製作很多類似產品。”

就連旁邊的餘暮雪,聽著這邊的對話,也忍不住插了句嘴:

“聽上去很好玩的感覺,能夠直接參與的話,確實與聽戲、看電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朱靖垣聽了之後微笑說:

“那等鈽兒做出來之後,先給你這個當孃親的試試看。”

餘暮雪毫不猶豫的直接點頭:

“好好好,鈽兒你加油啊,娘看好你的……”

朱迪鈽也跟著忍不住笑了。

自己母親感興趣的事情不多,自己能做出一件讓她喜歡的東西出來,那也確實是大好事。

這頓飯一家人都很開心。

午餐之後,朱靖垣和兒子就在餘暮雪的宮裡午休,下午又一起去了文華殿。

朱靖垣要要禮部的人討論文藝作品的內容規範了。

仁武朝以前,大明的出版發行制度,可以說是高度自由的。

大明出版業自由到什麼程度呢,跟後世的自由之國美利堅基本一樣。

除了真的做大死的內容,朝廷會出面直接禁了之外,平時就是完全不管的狀態。

出版圈子裡面自己處理,自己想辦法解決。

就是讓出版商自己卷,自己找到各方能接受的規矩,成立民間的協調管理組織。

美利堅就是這樣,出版發行沒有官方稽核,但是想要出版發行東西,就要到主要的發行機構去審查。

要透過他們所有人的審查,才能正常的公開上市發行。

神州以前不是這樣的。

宋代的時候,由於市民階層膨脹,識字率大幅度上升,已經出現了版權保護的苗頭。

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法律,但是明確了出版管理給國子監管。

作者發現有人盜印自己的作品,可以選擇去衙門告發,有機會得到了不準翻版的判決。

到了明朝初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的時候,參考了宋元的法律。

按理說,如果制度趨於完善,應該把版權的問題正規化一下。

然而朱元璋的做法是把出版相關規定全刪了。

仁武朝以前,理論上朝廷完全不做任何出版發行管理,當然版權保護的事情朝廷也不管。

這很可能是明朝演藝產業高度發達的原因。

明代中後期的文藝作品出版方面,朝廷上基本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限制。

作者和書商談妥了,寫完了刻板印出來,就能直接賣。

除非讀者發現了特別逆天的內容,透過民間渠道傳到了衙門裡面,才有可能被專門列為禁書。

直到仁武朝的時候,世祖光武皇帝朱慈烺重建大明,才正式建立了基本的版權管理和內容審查制度。

只不過這個系統仍然非常的粗糙,只是明確了一些最為基本的原則。

當時朱慈烺的主要目的,其實是要保障專利權和商標權,順帶著把情況類似的著作權的內容列了上去。

當時確定著作權的存在和歸屬,確定了朝廷保護著作權的態度。

然後籠統的要求,所有的作品內容不得詆譭大明朝廷,不得違背大明法律,不得違背基本倫理道德等等。

沒有建立普遍的審查和管理制度。

只是要求禮部不定期組織人員,到民間抽查市面上流行的出版物。

若是發現了情況特別惡劣的“邪書”,禮部會把書本身列入禁止發行名單,同時懲處出版商和創作者。

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傳統經典和史書類,主要是有沒有故意歪曲解讀傳統經典和歷史。

對於純娛樂性質的和戲文幾乎是放任自流狀態。

但是就和後世的美利堅一樣,朝廷不直接管理不代表沒有人管。

大明出書的書商,會自己審查作品內容,真的整出了邪書和禁書,最後頭疼的是他們。

就算是朝廷不出面管理,民間的學者、老師、家長們,也會留意自己身邊的書,留意自己學生和孩子的書。

如果發現他們接受不了的東西,他們可是發動起來直接找書商鬧事的……

這個邏輯也跟後世的美利堅高度類似。

不過,在知識大規模的普及,資訊真正爆炸的時代到來之前,出版發行方面的問題本身也確實不復雜。

牽扯到版權和出版事務的人通常就有兩種。

一種是本身就是知名的傳統文人,在大明這邊更是大部分都有功名,或者是有名文人的後代。

他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書商也不會有意與他們鬧矛盾。

同時,由於沒有官方的明確管理規定,仁武朝以前的大明的版權保護期限,實際上是近似於永久的……

熹的後人直到仁武朝都壟斷著朱熹文章的出版刊印權。

別人印刷他們就會去鬧,就會去衙門告官,打官司還基本都能打的贏。

因為朱熹本人太出名了,當官的沒辦法公然詆譭。

這些人也確實是朱熹的後人,他們祖宗留下的東西歸他們所有,也符合東方的樸素傳統理念。

直到仁武朝的時候,世祖皇帝提出了公共著作權概念。

將文藝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限限制在了創作者本人死後五十年以內。

另一種人是職業寫手,是直接收出書商給的潤筆,按照要求寫各種型別作品的人。

他們的作品要麼是直接賣斷給書商,要麼本身就是出書商行的員工。

第二種寫手也許會與書商鬧矛盾,但基本上都是金錢矛盾,情況也不會很複雜。

與此同時,當時的讀書人,不把創作通俗作為正業,甚至會將其視為有辱斯文的事情。

所以大部分都不會留真名,甚至還會主動避嫌,拿了書商的錢之後就不管了。

總體上涉及到的人也不會太多,可能出現的情況也不會太過複雜。

世祖皇帝列出的那些基本原則,已經足夠官員處理相關案件了。

但是隨著大明的工業化,印刷產業也在不斷膨脹,還出現了錄影、錄音、電影產業。

涉及到的人員越來越複雜,案件的內容也越來越複雜了。

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創作之中,和劇本的創作者身份已經不再被文人視為丟面子的事情。

正在脫離買斷和僱傭制度,開始有人以獨立創作者的身份,與多個出版商打交道了。

朱靖垣更是有後世的記憶,直到網際網路時代即將到來。

資訊大爆炸就在未來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了。

現在的大明已經來到了一個門檻上。

所以現在也到了規範出版發行和內容管理制度的時候了。

如果朝廷不管,民間書商也會自己討論,制定他們這個圈子內的規則的。

就像美利堅的文藝作品分級制度。

就不是他們的政府官方組織的,而是行業協會內部討論制定的。

美利堅國家是小政府,政府覺得自己不應該這種事情,民間也覺得他們不應該管這種事情。

但是行業協會為什麼要主動搞個分級制度?

因為他們是被家長協會鬧麻了。

出版商的這個分級制度,其實是寫給家長協會的免責宣告。

意思是說,我發行的這個作品,本來就是面向多少歲以上的人員的,不建議多少歲以下的人觀看。

我已經在包裝和開頭明確告知你們了。

你的孩子看到了,並且受到某些不好的影響,也都不是我的責任。

在美利堅的法律環境下,這種宣告在打官司的時候是有用的。

有分級制度不代表所有作品都可以發行。

在所有的等級裡面其實是有一個“拒絕評級”的最低檔次的。

就是禁止公開上映的東西……

朱靖垣現在準備做的事情,就是將現在散落在大明民間的不明確的審查責任,提前抓到各級衙門手中。

避免未來民間因此發生類似美利堅的直接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