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好巧,你……們也來喝茶?
章節報錯
對小胖和小憨兩人,朱允熥直接擺開了聊就成,不用摻雜利害關係,最多就是這兩人可能會越來越防備自己下黑手。
對行走三人恩威並施、兄弟相稱,再給他們這些正值熱血上頭,懷揣偉大夢想的年輕人做不完的能壓垮人的事情,他們就能死心塌地。
而對於孫成和田麥這樣的人。
朱允熥覺得,沒有比一起逛青樓,能更加讓他們忠心於自己的手段了。
哪怕當懷裡摟著小女娘,心裡已經想到了一萬種深入交流的方式,他們兩人在自己面前也會保持著正襟危坐的樣子。
孫成眼光閃動了一下,低聲道:「去教坊司?」
「e……」一個字還沒說出口,朱允熥眉頭一凝,然後搖搖頭:「去夫子廟那邊。」
不能一直白嫖自家的產業。
白嫖是可恥的!
然後,朱允熥又皺眉看向孫成:「你咋今天不穿飛魚服呢?」
孫成啊了一聲,愣愣道:「屬下現在回去換?」
田麥在一旁整張臉已經快要憋紫,伸手拍拍孫老兄的後背:「等下孫兄結賬就好了。」
「嗯?」
孫成又愣了一下。
再看向皇太孫,只見對方已經是領著田麥走出去老遠。
「青花閣?」
「不夠騷!」
「下一家。」
十里秦淮,十里風月。
秦淮之畔無數妓家日復一復的上演著古道悠長的柔情。
而從東秦淮開始點名的朱允熥,僅僅是看了一眼頭家的招牌,就沒了進去的念頭。
「萬花樓?」
「下一個!」
從第二家門口路過,朱允熥仍然是跳過。
而後,便是連續數十家。
跟在太孫身後的孫成,則是迷茫了一路。
為什麼自己沒有穿飛魚服就要結賬?
為什麼田麥就知道原因?
孫成不解的看向走在前面的太孫。
朱允熥這時候終於是停在了一架秦淮河畔的庭院樓閣前。
「幽谷院?」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樣:「容孤一探深淺!」
「幾位爺裡面請,現在日頭高,姑娘們還都空,幾位爺可有熟悉的姑娘,小的這就去叫來伺候幾位。」
剛走到這幽谷院門口,朱允熥迎面就見一名守在門口的小廝滿臉堆笑的上前攬客。
朱允熥瞥了對方一眼:「比之教坊豔娘如何?」
小廝臉色一頓,那可是如今的京師花魁,足足當了三年的花魁,雖然現在隱隱有些被新人取代的樣子,但這不是還沒有被取代嘛。
小廝擠著笑臉:「公子見笑,我家自是比不過豔娘子的。」
這廝倒是實誠。
朱允熥不再調侃,輕聲道:「臨河雅舍一間,叫三個小娘子,今日喝茶。」
客人不走了。
生意算是成了。
小廝兩手一拱:「好嘞公子。春濃善茶,夏荷善奏,秋水善曲,最是適合公子聽曲飲茶觀景。」
幾人由著小廝領上樓。
雅舍自是臨河的,推開窗便能看到河對面的貢院街。
今年又是一年恩科,應天城裡的學子很多,江寧縣的夫子廟、府學以及貢院,整日裡都是人滿為患。
街上的角落裡,這個時候還能見到幾隻昨夜宿醉的學子,即便街道上人潮洶湧,也不能吵醒了這些人。
恩科年司空見慣的場面。
便是在秦淮河裡,說不定哪日就能見到
深夜買醉、尋花問柳,卻不慎墜入河中淹死的撲街學子。
很快,三個小女娘便進了雅舍。
孫成和田麥兩人,也如同朱允熥所料,哪怕已經滿臉漲紅,仍然是正襟危坐,只顧著喝酒。
今年的恩科應當是心學真正發跡的一年。
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心學初次嶄露頭角,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只有少量兩榜進士名額被心學之人佔據,且如今大多都在交趾道為官一方。
而經過兩年的培養,書報局的不斷宣揚,還有朝中隱隱的中立態度,以及對心學的曖昧對待,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表明心學立場的學子也越來越多。
「進士多如狗!」
站在床邊望著對岸的貢院街,朱允熥低聲唸叨著。
這才是他對恩科以及儒家道統之爭的真正目的所在,也是絕對不會在解縉等人面前提及的事情。
在如今人人都以成為兩榜進士,就能入朝為官的大環境下,能培養出兩榜進士的儒家自然是吃香的。
且不論理學心學。
從民間學子們的站隊就能看得出,只要能讓他們成為兩榜進士。
今日理學子弟自居,明日就能心學傳人為傲。
讓進士變得不值錢,變得不單以進士為官,這才是朱允熥真正的改革目的。
如今的交趾道正在推行一項全新的政策。
凡進士、舉人,若為交趾道官吏,皆需再行考核。
且已經做到了分衙門分卷考核。
通農桑、水利、營造者,可入地方州府為布政使、知府、知縣,或戶部、工部。
精律法,可入地方提刑按察使司、縣丞,或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術業有專攻,選官取其長。
這才是真正的選官之道。
嘔……
嘔嘔嘔……
河對岸,最後幾名宿醉的學子,腹腔難受,臉色青紫的從巷道里衝到河邊,趴在地上對著煙波秦淮河不停的嘔吐著。
朱允熥微微一笑,臉色卻漸漸凝重起來。
從洪武二十五年開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增加和分配資源,且這一次回京後,也是如此打算。
但最根本的制度改革,也該開始。
戶籍、選官、宗室、文武、錢鈔……
這些將會是影響大明未來真正走向的根本。
前路漫長啊。
朱允熥心中無聲的感嘆著,而後轉身,對著唯一一個正在撫琴的夏荷姑娘招招手。
長得胸大腰細屁股翹的夏荷微微一笑,盈盈弱弱的扭動著那根在朱允熥眼裡幾乎是隨時都能被折斷的腰,就到了他的面前。
「公子喚奴。」
朱允熥默默一笑:「你家是哪裡的?」
朱允熥沒有勸妓從良的癖好,說不定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人家還會認為你是傻子。
他純粹就是今天沒事找事。
沒事找事的離開上林苑監和將作監後,不回宮而是跑到秦淮河這裡來。
又沒事找事的準備和這個身材好到爆炸的夏荷姑娘聊一聊人生。
砰砰砰。
人生沒有聊起,門卻響了起來。
朱允熥聞聲眉頭微微一皺,看向坐在茶桌前的一臉憋紅的孫成和田麥兩人。
看著兩人想要起身,卻又拱著的後背,就知道這兩人大概是起不來的。
進了青樓裡,就沒有太孫和扈從之分了。
都只是還穿著衣裳的男人。
朱允熥微微抬手下壓,止住了還想起身開門的兩人。
砰砰砰。
砰砰砰。
門外的人似乎很急,卻又不說話。
身材爆炸好看的夏荷姑娘要去開門,卻被朱允熥拉住。
卡察。
門開了。
只經過不到一秒的時間。
彭冬。
門便再一次被嚴嚴實實的關上。
而朱允熥則是神色緊張的左右看看,然後裝作冷靜的拉住敲門的人,就進了旁邊的空屋裡面。
隨後,朱允熥便臉色古怪的看著站在自己面前,身穿權貴官宦人家子弟,如今常穿的曳撒的徐妙錦。
「姨……」
「好巧啊!」
「徐娘子你也來喝茶啊。」
這是自洪武二十六年,徐妙錦從交趾道返回應天后,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然而,這闊別幾乎一年的見面,卻是在秦淮河風月之地發生。
朱允熥只能是硬著頭皮,厚著臉的笑問著。
徐妙錦臉色如常,平靜似水:「殿下可知如今城中起了什麼流言?」
若不是得了訊息,自己絕對不會來找他!
可惡的小子!
回京不尋自己,竟然來這等……這等汙穢之地。
朱允熥啊了一聲,很是熱情的為徐妙錦倒水斟茶,再想伸手將對方拉到凳子上坐下,卻被徐妙錦微微躲過,自個兒款款的坐下。
朱允熥擠擠眼,輕聲道:「錦娘子不是在神烈山上祈福,如何知曉城中的流言?」
自從徐妙錦去歲回京之後,就上奏了惠妃娘娘,要到神烈山上孝陵前,在馬皇后神位前,為大明祈福。
誰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惠妃娘娘竟然就同意了徐妙靜的請求。
於是,從那時起,中山王府的徐三娘子就上了神烈山,每日在馬皇后的靈前,為大明社稷祈福。
徐妙錦心中有些無奈。
這人怎得還是這般一副風輕雲澹的樣子。
平添倒是自己在神烈山上得了訊息,就開始惶惶不安,唯恐他又要出了什麼事。
冤家。
沒來由的,徐妙錦心中想到了這個詞。
大概,也只有這麼個詞,才能形容自己和他的關係了。
輕嘆一聲,徐妙錦面露愁容:「殿下昨日是不是行文朝廷,要民間尋物?」
朱允熥點頭嗯了一聲,藉機拉著一張凳子,就擠到了徐妙錦的面前。
大腿一分,就靠在徐妙錦的大腿兩側。
「錦姐姐聽到什麼訊息了?」
徐妙錦心中一顫,雙手攥緊,雙腿向內並緊,不叫這冤家有可乘之機。
可是臉上,卻總是止不住的染了一片微紅。
他竟然混不吝的叫自己姐姐。
快到面紅耳赤的時候,徐妙錦深吸一口氣:「你躲遠些,我喘不過來氣……」
朱允熥不為所動,膝蓋更是輕輕磨蹭著。
徐妙錦渾身繃緊,幾欲爆炸的胸脯狠狠的起伏著,雙目含水,兇巴巴的瞪向朱允熥,隨後又輕嘆一聲。
拿他就是沒有辦法的。
「如今城中有流言,聲稱殿下昨日行文朝廷尋物一事,尋得者賞萬金,封侯伯。」
朱允熥頓時眉頭一凝,腿上的小動作也停了下來,而後默默的看向黛眉懊惱的徐妙錦。
「何時出的流言?」
徐妙錦小心翼翼的出了一口氣,身子趁機向後縮了縮:「今日開城門之時傳出來的。」
說完之後,徐妙錦又解釋了一句:「訊息是從城中散出去的,我雖住
在神烈山上,可每日家中的人還是會送些菜蔬上山,他們是在出城的路上聽百姓們說起的……」
我只是碰巧聽到了訊息,所以才會來找你說一下的。
朱允熥卻好似是充耳不聞,眉頭成川,陷入沉思。
徐妙錦面帶疑惑,有些不解朱允熥此時的反應,於是繼續低聲道:「百姓逐利,謠言一旦傳揚過廣,恐怕直隸就要亂了。如今春耕快要結束,後面就是雙搶。不加遏制,於殿下恐怕會有很不好的影響。」
何止是不好啊。
朱允熥輕嘆一聲。
若非昨日有小胖從旁為自己解釋,自己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反應過來,只將心思統統都放在如何提高大明土地畝產的事情上了。
可是如今這謠言,幾乎就和自己昨日提到的懸賞相差無幾。
難道是熾哥兒、炳哥兒他們傳出去的?
還是解縉或夏原吉?
朱允熥心中念頭一轉,卻又默默搖頭。
他們都沒有必要這麼去做,如果是熾哥兒所為,他昨日大可不必好心好意的提醒自己。
解縉和夏原吉也沒有可能,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和追求。
至於炳哥兒?
朱允熥直接掠過了這個可能,目光鄭重的看向面前的徐妙錦,他儀態也終於是端正了起來,臉上露出一抹溫柔。
只見朱允熥微笑道:「有勞姐姐特意回城告知此事。」
說完之後,朱允熥便已起身,要往屋外走去。
徐妙錦在後面皺眉起身,擔心道:「你要去哪裡?」
不知不覺間,她也因為心中的擔憂而忘了彼此之間的稱呼。
朱允熥頭也不回,沉聲道:「查清楚這件事情。」
謠言是清早開城門的時候傳揚出去的,那散播謠言的人只能是在城中。
碰巧今日自己一早又去了上林苑監和將作監,身邊帶著孫成和田麥兩人,不論是錦衣衛還是暗衛那邊的訊息,總是來不及傳過來的。
現在,要找出背後之人。
朱允熥心中想著事,人已經是走到了屋門後。
咯吱一聲。
屋門被開啟,眉頭皺緊的朱允熥,卻是驚訝的張開了嘴。
只見門外,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是站著三名身披盔甲的英武將軍,三人相差無幾的裝扮,腰上更是都配了刀。
此刻也正目光凝重的盯著開啟屋門的朱允熥。
在朱允熥的身後,徐妙錦發出了一聲慌張的驚呼。
朱允熥整張臉也已經是扭在了一起,腰板更是肉眼可見的軟了下來。
只見他支支吾吾的低聲道:「三位徐家舅爺,好巧啊,你……你們也來喝茶呀。」
門外三人,臉色亦是有些難看。
如今的大明魏國公、中軍都督府都督徐輝祖。中軍都督府指揮使徐贗緒,中軍都督府將軍徐增壽。
三人臉色凝重的看著站在門後的皇太孫,又看向屋裡的三妹徐妙錦。
氣氛幾乎是凝重到了讓人喘不過氣來。
年歲最長的當代魏國公徐輝祖輕咳一聲,帶著徐贗緒和徐增壽兩人躬身作揖:「臣等參見皇太孫。」
站在門口的朱允熥,現在恨不得轉身從窗戶跳進外面的秦淮河裡。
見三人對著自己作揖施禮,他如鯁在喉一般的嗯啊著點頭:「免禮免禮……」
在他的身後,徐妙錦整張臉都變得紅彤彤的,羞澀緊張不安的捏緊雙手低下頭。
兄長們怎麼就來這裡了。
徐輝祖這時候臉色凝重的又輕咳一聲:「殿下。」
朱允熥這才反應過來,側過身讓出路:「舅爺請進。」
中山王府的三個當家兒郎進了屋子,朱允熥趕忙轉身將屋門關上,卻不曾上拴嚴實,而後長長的突出一口濁氣,這才又轉過身。
只見徐輝祖已經是開門見山,拱拱手道:「殿下,此刻城中亦有流言生出,或不利於殿下。」
「加之惠妃娘娘已經傳下話,不日宮中就要召開賞春宴,擬定殿下與信國公府、西平侯府婚約之事。」
「至此關口,殿下當以國事為重,萬不可致使社稷有恙。」
這已經是就差指名道姓的掀開了罵朱允熥。
只是,朱允熥卻也只能頷首不斷的點著頭。
今日城中的流言是關於自己的,婚事也是自己的。說的都非朝政,以徐輝祖這位中山王嫡長子的身份而言,卻也算不上有錯。
長輩勸諫警醒,任誰都挑不出毛病。
可是朱允熥也明白。
徐輝祖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提及自己的婚事,必然是在提醒自己和中山王府的女卷是沒有可能的。
甚至,他同樣是在暗示一旁的徐妙錦。
朱允熥點點頭:「魏國公之言,孤已曉得,今日自當扼制謠言散播。」
徐輝祖臉色稍稍放鬆了一些,輕嘆一聲,而後擠出笑容:「臣自陝西練兵而歸,聽聞殿下在交趾道的經歷,殿下有奪城之勇,臣等敬佩不已,來日臣等還想與殿下多多討論軍略之事。」
徐輝祖不明白眼前這位年輕,卻在幾年之間猶如脫胎換骨的皇太孫,和自家……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但觀如今朝局,中山王府就算是不對某些事情表態,可釋放善意卻也是應有之意。
朱允熥目光微微一閃,同樣是露出笑容:「孤還有好些疑惑,希望屆時能得魏國公開釋。」
徐輝祖推辭自謙了一番,而後看向身邊的徐增壽:「增壽,送妙錦回孝陵祈福吧。如今城中謠言起,家中要多派些人守在妙錦身邊。」
孝陵上就有一支孝陵衛常年駐守,徐妙錦是在孝陵馬皇后神位前為大明祈福,周遭時時刻刻都有孝陵衛守衛,哪裡又需要中山王府派人護衛。
不過是為了就此看管住徐妙錦而已。
朱允熥心中知曉,可如今這也是人家家裡的事情,只能是含笑站在一旁。
徐妙錦則是一直低著頭,時不時的抬頭悄悄的剜著自己的三個兄長几眼。
等徐增壽帶著徐妙錦從朱允熥面前走出去的時候,徐妙錦則是趁機趕忙外頭,瞪大了雙眼看了朱允熥一眼,然後才又低下頭跟在徐增壽身後出了屋子。
屋內的氣氛一時間又變得凝重起來。
這種好似被姑娘家長現場抓包的感覺,讓朱允熥一時間難尋脫身的辦法。
同樣的,徐輝祖也尷尬難堪不已。
事情不能挑明瞭擺在檯面上說,這是底線。
不然,事情就會變得不可控。
不論是中山王府還是宗室的臉面,都將要被丟盡。
可不說不做,誰也不知道等下次回過頭,事情又會變成什麼糟糕的樣子。
所幸。
尷尬沒有持續多久。
門外終於是傳來了孫成的呼喚聲。
「殿下,錦衣衛有訊息傳來。」
免費閱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