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秦之危
章節報錯
“此物……實乃我儒家大幸啊!”
只見一個老臣神情激動的高聲喊道,和他一樣的還有不少文臣也是兩眼放光。
毫不誇張的說,他們今日能夠站在朝堂之上,本身就是無數銀子堆起來的。
旁的不說,單單就說一本書卷的價值幾何,都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起的。
若是真的能夠像嬴昭所說的那樣,書籍的成本定然能夠大大降低,越來越多的百姓能夠讀書識字。
一時間以李斯為首的法家和儒家一眾博士望向嬴昭的目光都多了幾分熱切。
和那些世家大族不同,若是他們各自學派的思想能夠以紙張制書的形式出現的話,定然能夠讓百家的思想愈發廣泛的傳播出去。
現如今來看……嬴昭此次獻物,對於諸子百家而言是絕對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啊!
然而和李斯等人不同的,則是幾個黑著臉的老臣。
為首的不是旁人,正是右丞相馮去疾。
若是諸子百家的思想真的仗著書籍崛起了,那讓他們這些老牌世家的地位如何穩固?
到時候越來越多的寒門學子進入朝廷,又讓他們這些世家貴族的子弟如何得位?
嬴昭微微一笑,目光不動聲色的望向神色各異的一眾大臣,將他們紛紛記了下來。
“臣以為,應當將此物紙張大力推廣出去!”
還沒等馮去疾等人開口,李斯便率先上前兩步高聲開口喊道,語氣中盡是篤定。
“皇弟獻上了此物,那本公子自然是會重視起來的。”
“既然諸位愛卿都對此物如此熱衷,那邊委任七公子和李斯丞相成立造紙廠。”
扶蘇微微一笑,目光在滿朝文武中掃視一圈,隨即做出了決定。
雖然今日嬴昭突然獻上紙張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嬴昭這樣做定然有自己的道理。
“臣遵旨!造紙廠的建設必將全力以赴。”
聽到扶蘇的安排,李斯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立即走上前一步,恭敬地躬身行禮高升開口說道。
與此同時,馮去疾等人的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但卻又不能發作半分,只能冷眼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有了這麼一遭,滿朝文武可謂是喜憂參半,各自都沒了繼續的心思。
前腳剛下朝,嬴昭便徑直朝著御書房走去。
他心中清楚,現在扶蘇定然有不少問題等著問自己。
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自己趕到御書房的時候,在場的不僅僅只有扶蘇,李斯也笑吟吟的等著自己。
“說說吧,皇弟。”
“你突然拿出來紙張,又是想釣什麼魚?”
扶蘇摩挲著手中的紙張,微微頷首開口問道。
他方才雖然不太清楚嬴昭的目的,但也全程配合著嬴昭的話。
雖然隱隱約約有幾分猜測……但沒有嬴昭的肯定,他倒也不敢多說些什麼。
“臣弟想做的事情很簡單。”
“但在此之前,我倒是有幾個問題想要問一問李斯丞相。”
嬴昭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將目光投向了李斯。
“七公子儘管問便可,臣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突然間被點名,正沉浸在造紙廠喜悅中的李斯也嚴肅了起來。
“依照李斯丞相來看……如今咱們大秦最嚴重的禍患為何?”
“可是愚民眾多,難以教化?”
“非也,有百家諸生和造紙廠的存在,普及教育只是遲早的事情。”
“可是百越野人虎視眈眈?”
“非也,父皇修建長城阻擋,再加上我大秦雄獅,區區蠻夷又有何畏懼?”
“可是疆域遼闊百姓眾多,難以管轄容易引發動亂?”
“非也,只要多重視一番地方管理,百姓們自然有人能管。”
“那……”
接連提出幾點都被否決,李斯頓時犯了難。
看到李斯這副模樣,嬴昭不禁在心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聰明如李斯,又這麼可能不知道自己想問的是什麼?
但也正是因為李斯智近若妖,才很懂事的沒有將真正的答案說出來。
“雖然父皇已經統一天下數年,但六國餘孽依舊在四處作妖。”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們是六國餘孽的話,會選擇怎麼做?”
嬴昭抿了抿嘴開口說道,幾乎將答案明擺著放到了面前。
“如果是我的話……”
“我會盡量聯合起來勢力,找人合作……”
說到這裡,扶蘇頓時一僵,像是意識到了什麼事情一般難以置信瞪大了眼睛。
“對,就是找人合作。”
“那麼該找什麼人呢?無疑是有家底勢力的。”
“皇兄你猜一猜,朝中那些世家大族裡,有幾個和六國餘孽沒有勾結的呢?”
隨著嬴昭話音的落下,扶蘇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
他的目光在嬴昭和李斯之間來回掃視,彷彿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讀出些什麼。
然而嬴昭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李斯也是一副早已洞悉一切的樣子。
“所以,若是想要解決六國餘孽的威脅,最根本的還是要剿滅那些與六國餘孽勾結的世家大族。”
嬴昭的手指有節奏的敲擊著面前的桌案,一針見血的開口說道。
扶蘇沉默片刻,似乎在消化這番話的含義一般,眼神中流露出幾分糾結。
他是實打實的儒家信奉者,放眼朝中那些世家大族,許多學者都是曾傳教於他的。
現如今突然間告訴他,那些被自己尊稱一句老師的學士們有可能和六國餘孽勾結,這又怎能讓他接受?
“如果真如七弟所說,那麼朝中那些世家大族的確可能是問題的根源。”
“然而如何辨別和清除這些勢力,又是另一個難題。”
“就算我們知道了誰和六國餘孽有勾結,但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如何動手也不易。”
扶蘇揉了揉自己痠痛的額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開口說道,語氣中竟帶著幾分疲憊。
自己僅僅只是監國了一天便頭疼成這樣,他實在是想不到這麼多年父皇到底是怎麼過來的。
“很簡單,我今日選擇在朝堂上提出紙張,而不是私下奉上,本身就是想要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