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八章 數到手抽筋
章節報錯
湯鼎頓時心領神會,笑了起來說道:“這個辦法好,咱這就去辦。”
隨著訊息被透露出去,開京城中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朝中重臣都行動起來。現在只要是個人都知道辛禑算是完了,誰要是能夠當這個宰相,那就是高麗的無冕之王。
訊息傳出去的當天,韓度門前瞬間門庭若市,擠滿了各類人等。
王宮當中得到訊息的辛禑,憤恨的將身邊一切能夠摔的東西摔的粉碎。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寧妃和燕雙飛兩位嬪妃站在門外,一臉擔憂的看著辛禑。
自從開京被攻破,王宮被嚴密看守起來之後,雖然辛禑等人身邊的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是無論是誰都知道,再也不可能一樣的。
前兩日,辛禑還能夠故作堅強的撐著,而寧妃等人也甘願配合他演戲。但是今日,得到群臣紛紛背叛他,全都跑去捧韓度的臭腳之後,辛禑再也忍不住了。
一連串的發洩,將這幾日積累的怨氣都發洩出來。
等到辛禑發洩完,一屁股坐在地上。寧妃和燕雙飛兩位嬪妃才連忙進來,守在辛禑身邊,安慰道:“事已至此,還望王上保住身體。”
燕雙飛也勸道:“是啊,從今日的事情看來,說不定王上去了大明反而是一件好事。至少性命無憂,而且王位還是王上的。那些亂臣賊子再怎麼折騰,他們還是要遵行王上的王令。”
辛禑聽完,想了一下,心裡的怒氣消散了許多。
事到如今,他在高麗可謂是威嚴盡失。即便是繼續留在這裡,說不定也會被臣子給逼得遜位。要知道王氏可不止他一個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現在王氏之所以沒有任何動作,那是因為還不明白大明的態度,不敢輕舉妄動而已。
而去了大明,他的性命自然是無憂的。不管怎麼說,他都是高麗王,大明皇帝肯定不會讓他死在大明,那樣對大明的影響太過惡劣。
“還是燕妃看的通透,本王原本還極為抗拒前往大明的,現在看來是不得不去了。”辛禑看著華麗的王宮,一聲長嘆。
寧妃和燕雙飛聽到王上話裡的落寞,齊齊將頭靠在他肩膀上,依偎在辛禑懷裡。
這幾日韓度手裡收到手軟,以往常聽有人吹牛說數錢數到手抽筋,韓度就心嚮往之。對一直都沒有能夠體驗到這種感受,而感到失落。
可是現在韓度輕蔑的表示,數錢算什麼?
有本事數禮單啊,這一張禮單上的數字,那就不知道是多少人奮鬥一輩子不吃不喝都積攢不到的身家。
而這樣的禮單,韓度有整整兩大箱子。
高麗朝臣透過無數次的廝殺和角逐,最後還是崔瑩略勝一籌,摘下高麗宰相的寶座。
至於他私下裡有沒有和其他人聯合、妥協,韓度不會去管。
現在韓度就等著高麗人把這兩大箱的禮單兌現之後,便打算啟航回京了。這次出來的時間也不算短了,就算是現在開始啟航,也是鐵定趕不上過年之前回京的了。
好在有著這些禮單的安慰,韓度不能夠和安慶、兒子過第一個春節的失落感,瞬間便蕩然無存。韓度相信,要是讓安慶看到這些禮單,他也不會在意自己能否陪著她一起過年的。
至於這些禮單能不能全部兌現,韓度沒有絲毫的懷疑。若是有人敢以韓度收了禮,卻沒有辦事,就想把禮單混過去,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韓度才不管他們有沒有達到目的,反正送給自己的禮,一件都不能少。若是有人真敢不給,韓度便讓崔瑩去催,想來剛剛割了肉的崔瑩,肯定不會介意回點血的。
好在這些人都不是傻子,不過兩日時間,韓度的禮單便全部兌現了。
讓人將這些東西運回去裝船,韓度來到辛禑面前,微笑著俯身一拜:“王上,不知道王上是否準備妥當,咱們該上船了。”
辛禑(王禑)今日的神色和上一次見面的時候完全不一樣,臉上沒有了對自己的憤恨,甚至還能夠微笑著面對自己。這不禁讓韓度有些不明白這幾日王禑發生了什麼,難道他這就想通了?
王禑抬眼看向韓度,沉聲道:“若是本王還沒有準備好呢?你準備現在就把本王押走?”
韓度搖頭,淡淡的說道:“那怎麼可能?本侯怎麼會對王上如此無禮?若是王上還沒有準備好的話,那本侯再等上幾日,也是可以的。”
王禑深深的看了韓度一眼,或許是韓度對他尊重的態度,讓人相信了韓度的話。也或許是他根本無力改變自己的結局,想通了。
沒有憤怒,也沒有怨氣,只是淡淡的說道:“本王還有些東西沒有清點好,你再等等吧。”
“好。”韓度直接點頭答應下來。
“你就不問本王要耽擱多久?”王禑見韓度如此輕易的答應,甚至都沒有追問他時間,不禁好奇的問道。
韓度抬頭,笑著回應道:“那王上需要多少時間?”
王禑深深的看了韓度一眼,隨後背過身去,“兩日,兩日後本王隨你一起前往大明。”
“那本侯就兩日後,再來恭迎王上。”韓度說罷,轉身退了出去。
寬廣大大殿裡,只剩下王禑一人。許久之後,唯有一聲長嘆在大殿裡迴盪。
兩日之後,大明水師開始撤出開京城。
王禑走出王宮,登上他的王輦,和寧妃、燕雙飛兩位嬪妃一起離開。身後跟著長長的車隊,宦官宮女隨行。
大明將士護在王禑左右,街道兩旁站滿了百姓,但是王禑卻沒有看到一個往日的朝臣。
百姓見到王禑的車輦過來,紛紛不顧地上的髒亂,直接無聲的朝王禑車輦跪下。隨著車輦一路行來,兩旁的百姓也跪了一路。
車輦上的王禑露出了笑意,“今日本王才明白,以往君臣之大義,不敵百姓之情萬一。可惜,本王明白的太遲了。”
離城十里之遙,朝臣聚集在這裡,為王禑送行。他們並不是要十里相送表示對王上的掛念,而是決定在城裡送王上,他們太過丟臉,只能夠躲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