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三章 槓桿
章節報錯
趙小江自從這次打假成功了以後,就把這件事當成了自己的事業。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打假。
而且他悟出來一個道理,要打假就要打仿冒李文軍產品的人。因為他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要背靠李文軍這棵大樹才能保證每次都能成功,然後獲得收益。
所以他投入了一萬分的熱情和熱愛,搞到了有關“文軍實業”所有產品的介紹,專門在全國各個商場的櫃檯上尋找標註了“文軍實業”的商品。
到了後來,他那一雙眼睛比李文軍的質檢員還厲害,一眼就能看出手裡的東西是不是李文軍造的,然後接下來一年裡先後成功維權數次,自己賺得盤滿缽滿,也幫李文軍打擊了市面上的仿冒者。
有人說他入了魔,甘心做李文軍的獵狗。
有人說李文軍肯定出高價請他幹這件事。
李文軍也懶得解釋,反正趙小江的行為,對他來說暫時沒有壞處,對他的顧客也只有好處。
大家都說,李文軍真是人精裡的戰鬥機,無賴裡的高精尖。
什麼人都能利用,包括敵人。
本來商家和廠家都很怕這個《消費者保護權益法》,他卻硬是把它搞成了保護自己的盔甲和攻擊對手的利劍,關鍵還藉著別人的手來幹。
-----
李文軍一大早看見黎廣志在會客室等他:“誒?你小子怎麼來了?有事找我?”
黎廣志早在李文軍的指引下成立了一個資源回收公司,在“文軍新城”裡也有廠,位置就在水泥廠不遠處。
收到的木板、紙皮、銅、鐵、塑膠和玻璃之類的,透過資源回收處理廠,分揀預處理後,發到“文軍實業”的各個工廠裡。
其他回收不了的要麼被製成肥料,要麼焚燒發熱發電。
不然“文軍新城”早被垃圾包圍了。
黎廣志說:“是啊。最近遇到瓶頸期,想跟你聊聊。可是你太忙了。”
李文軍說:“去我辦公室坐坐,我們邊喝茶邊聊。”
李文軍親自給他泡茶,問:“你的瓶頸期是指什麼?”
黎廣志說:“這兩年公司一直原地踏步,想擴大也不太可能了。”
廢品回收這個事,沒有什麼技術性,所以都是本地人在做。
他想要發展,別說是外省,就算是去外市做都不可能。
李文軍說:“那就換一種東西來回收,換個客戶來賣。”
黎廣志苦笑:“我的客戶現在就是你。能收的都收了。”
李文軍說:“沒有。你想想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回收。”
黎廣志歪頭想了想:“舊衣服?那東西收了也沒用啊。”
現在生活好了,除了困難戶或者偏遠地的農村,還願意接受陌生人的舊衣服。
其他人最多穿一穿親戚淘汰下來的半新的。
再說,那些人願意穿別人的舊衣服,也是因為不要錢。要他們花錢買,是另一回事。
他又說:“這東西白送可能有人要。如果白送,就不是生意,而是搞慈善了……”
李文軍笑了笑:“不要錢的收了回來,整理清洗消毒包裝,再賣到別的國家去。如果量大,夠湊一個集裝箱,我幫你找船找港口。”
黎廣志驚訝得微微張嘴:“賣去哪裡。”
李文軍衝他眨了眨眼:“非洲。”
黎廣志說:“這樣不好嗎?”
李文軍笑:“有什麼不好。漂亮國每年賣給我們多少洋垃圾你知道嗎?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塑膠廢品都賣給中國了。我們賣給非洲的,還是他們需要的,不汙染環境的。沒什麼不好的。都是生意。”
他想了想又說:“你等等。等下有人來找我。這個人能幫你解決港口的問題。你先在旁邊等我一小會。”
其實孔予禎約了他九點見面,現在八點五十五。
按照那混蛋的習慣,三分鐘後他就出現在走廊上。
孔予禎幾天前就打電話跟李文軍約時間。正月初二就約他談工作,可見孔予禎很急切。
李文軍知道他最近在忙在蘇城搞房地產專案,多半是遇見了什麼難處。
孔予禎果然準時到了。
他知道一切寒暄和偽裝在李文軍這裡都是沒有用的,所以就不浪費雙方時間了,坐下後直接切入主題:“月底蘇省要發一份檔案,以後蘇省房地產就正式進入商品化了。”
李文軍微微點頭:“嗯。”
這是大勢所趨。
穗城深城試點成功後,全國都在摩拳擦掌。
畢竟什麼專案都沒有這個讓地方財政來錢快。
孔予禎說:“我們準備拍下蘇城的兩個大地塊做住宅。”
他拿出地圖來,指給李文軍看。
李文軍看了看:“挺好的。這兩塊地都不錯。”
孔予禎嘆了一口氣:“但是買地,要一次交清費用。”
李文軍明白了:他們胃口大,又吃不下那麼多。
孔予禎說:“所以我們想請李董加入。”
雖然知道是個風口,可李文軍在房地產這方面一直很保守,所以他們心裡直犯嘀咕。
難道其中有什麼風險,是他們沒看出來的。
所以他要來試探一下。
如果真是個大坑,李文軍看在陶光慧和陶光明的面子上,也不會看著他掉下去。
李文軍笑了笑:“其實你不需要那麼投資。”
孔予禎有點疑惑:“我不明白。這個買地的費用,沒法討價還價節省資金。而且還需要留一部分自己建房子。”
李文軍說:“假設你只有一百斤的力氣,卻想讓一噸的東西動起來,不能借助外力,你要怎麼辦?”
孔予禎說:“用槓桿?”
李文軍點頭說:“沒錯。投資也有槓桿。如果你確定這是風口,能帶來幾倍的收益,就要用槓桿了。畢竟相對於這麼大的專案,你們手裡的資金是有限的。”
孔予禎說:“你是說跟銀行貸款?”
李文軍點頭:“是,這樣才能以小資金撬動大專案。你一個小區不要一下全做了,先建一部分,賣掉,用這一部分房子作抵押去貸款。然後用賣樓的錢建第二套。貸款的錢去買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