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未解之謎
章節報錯
除了日用品的工廠,李諭繼續花了不少心血與從美國回來的華工以及德國過來工人進行了汽車核心配件、無線電工廠的除錯。
只不過民國缺少的資源太多,打通並且建立國內的上下游產業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很多零件國內根本造不出來。
李諭知道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只能暫時從國外採購,然後慢慢培養國內其他民族企業。
——就算晚清民國,已經開始離不開全球貿易了。
掐指算了算時間,李諭感覺俄國的那個文物販子科茲洛夫應該已經被鐳水搞得差不多了,但李諭仍舊不放心,於是專門給俄國地理學會發了電報。
“尊敬的地理學會諸位學者,在下李諭。經過我最近的巡天觀測,發現天空中一顆小行星的軌道非常詭異,經過數學計算,我猜測它很可能撞向地球。我估算——僅僅是估算——落入西伯利亞的可能性很大。這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希望貴方可以引起重視。”
李諭提到的自然是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算得上二十世紀初最大的未解之謎。
俄國地理學會收到李諭的電報後,非常震驚,隕石砸地球可是超級聳人聽聞的大事。
不過俄國並沒有很好的天文臺,無法進行確認,而且小行星一般非常小,極難觀測。
但俄國地理學會非常擔心,即便他們不懂天文學,經過數學計算,也很容易知道小行星只要直徑稍微大一點,對地球就是致命災難;如果直徑超過一公里,恐怕人類就成恐龍了。
就算沒有這麼大,一個僅有幾十米的超小行星要是砸中某個城市,同樣是滅頂之災。
俄國地理學會趕忙給李諭回了電報:“尊敬的聖彼得堡科學院院士李諭先生,您的訊息令我們上下全都非常緊張。但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為什麼偏偏會砸中我們俄國的領土?”
李諭有點懶得解釋,還“你們俄國的領土”,好多地方是搶走的好不好。
不過李諭還是心平氣和進行了回覆:“一切尚且只是我的估算,畢竟小行星進入大氣後的軌跡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俄國地理學會又找到天文臺,但俄國對天文學方面一貫不夠重視,根本無法進行這種極為細緻的觀測。
他們也用不著觀測了,因為小行星真的撞過來了。
六月三十日早上,東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畔通古斯河附近,有人看到了一道藍色的光自天空劃過,極為炫目,幾乎和太陽一樣明亮。
隨著藍光越來越近,又漸漸變成紅色,不到十分鐘,正興致勃勃觀看天空奇觀的人,忽然聽到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距離非常遠還是被氣浪掀飛。
幾百公里外的城鎮同樣感覺到了震動,彷彿世界末日。
爆炸之後的幾天,通古斯地區時常會出現強風、異響、震動、灰雲等異常現象。
按理說,這麼大的事情應該組織官方考察隊,不過現在的俄國國事震盪,沒有閒情組織考察。
歷史上的確如此,但現在有點不一樣,因為俄國地理學會竟然提前收到了李諭的警告!
太令人震驚了!
俄國地理學會立即給李諭發了電報告知。
李諭隨即回覆:“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還是派你們的一支探險隊進行觀測,將會是一項地理大發現。”
李諭很清楚,現在俄國地理學會手裡能拿出來的探險隊只有科茲洛夫的隊伍,他要是去了通古斯,就去不成黑水城。
現在黑水城還沒人知道,只是一個縹緲的傳說,連一點文字線索都沒有;通古斯反而已經出現了震驚亞歐的大爆炸。
俄國地理學會遂決定還是讓他去一趟自己國家的西伯利亞。
科茲洛夫其實不是很想去,因為他最近總感覺身體不太舒服,動不動會出現嚴重腹瀉。
但地理學會催得很急,他只好忍痛出發。
西伯利亞是苦寒之地,科茲洛夫加大了鐳水的攝入,好在都是李諭給的,喝起來不算心疼。
不久後,科茲洛夫把事故地點的所見所聞進行了第一波彙報:
“經多日勘探,我們在該地區並未發現隕石坑,而且連隕石的碎片殘渣都沒有發現;
但在爆炸中心,有一片並未倒下的燒焦的樹木,十分詭異;四周的樹木則放射狀向四周倒下,就像一隻振翅的蝴蝶。”
俄國地理學會拿到報告後,接著把情況發給了李諭,“尊敬的李諭院士,現場的情況似乎有一點細節與隕石撞擊並不相符。”
俄國地理學會同時也在報紙上進行了報道,最關鍵的是他們宣告,提前收到了李諭的電報警告。
這下直接炸了鍋,通古斯爆炸直接成了“熱搜”。
各國使團知道訊息後,紛紛要找李諭瞭解一下情況。
李諭在府中又開了一場沙龍,不僅多國公使出席,一些報社記者也來了。
最有意思的是德國的公使,最先問的竟然是不是俄國發明瞭什麼可怕的武器。
俄國公使雷薩爾氣道:“開什麼玩笑,哪有威力這麼大的武器?”
按照後世估算,通古斯大爆炸少說也有1000萬-2000萬噸TNT當量的能量,也就是一千克廣島小男孩的威力。
美國公使柔克義的觀點與德國公使不謀而合:“或許是你們也想不到威力這麼大。”
俄國公使雷薩爾哼了一聲:“要我說,在紐約長島造了沃登克里弗塔,並且進行人造閃電、妄言可以遠距離傳輸能量的特斯拉最有嫌疑!”
雷薩爾的猜測有很多支持者,即便到了後世,還有人認為此事與特斯拉有關。
(特斯拉內心獨白:我要是有這能耐就好了!)
美國公使柔克義斷然說:“不可能!我們美國人向來堅持門戶開放,不會搞任何侵略行為,我們連軍隊都沒有多少!怎麼會搞如此可怕的攻擊性做法?”
李諭聽後笑出了聲。
柔克義問道:“李諭先生,您為什麼笑?”
李諭輕輕咳嗽了一下,嚴肅了嚴肅表情,然後說:“按照現場天空出現藍色火光以及劇烈爆炸的情況推測,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最大,諸位應該慶幸它沒有造成人身財產傷害。”
俄國公使雷薩爾說:“我看了此後科茲洛夫發過來的第二波報告,現場有一個長條形大縫隙,有可能是地震造成了天然氣爆炸。”
比利時公使表示同意:“我學過地質學,爆炸中心存在幾棵沒有倒下的樹木,而四周全部呈放射狀倒下,十分符合氣體爆炸的情況。更何況西伯利亞本來就有豐富的天然氣。”
李諭立即反駁:“如果真是天然氣,那天空中的藍光火球又怎麼解釋?”
《京津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問道:“李諭先生,我們已經不知道如何進行報道了,難道沒有最明確的可能?”
李諭說:“我也無從知曉,畢竟不能去現場。但可以給出猜測,現場沒有發現隕石坑和隕石殘渣,可能是因為撞擊的小行星是一顆冰彗星,爆炸後自然不會有殘渣;而中心的幾棵樹木沒有倒,可能是因為冰彗星在與地球大氣劇烈摩擦後發生解體,於空中爆炸。”
記者點點頭:“先生的猜測很有邏輯。”
李諭說:“這個解釋依然有瑕疵,因為冰組成的彗星很難接近地球表面。所以我還是傾向於就是一顆五六十米直徑的小行星發生解體於空中爆炸。”
記者說:“但那樣仍無法解釋沒有碎片的現象。”
記者問得很犀利,但已經是最合理的解釋了。
李諭想了想,只好丟擲了一個他穿越前剛剛出現不久的猜測: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一顆直徑一二百米鐵鎳之類組成的小行星,在地球的大氣上打了一個水漂。”
“打水漂?”所有人都更加疑惑。
李諭解釋道:“這顆小行星是以極高的速度掠過了地球大氣層,最低點正好位於通古斯地區,強大的能量造成了大爆炸。而它本身卻在到達10千米以上的高空後被彈了出去,整個過程很像打水漂。對於小行星來說,如果入射角度合適,大氣完全能夠看成水面。”
記者說:“先生的說法似乎解釋了為什麼沒有隕石坑和碎片。”
李諭笑道:“仍然是一種假設。”
次日,記者就把稿件發了出去,各地的報社均頭版頭條進行了報道。
而且由於李諭提前做了預測,很多人對李諭更加頂禮膜拜。
但與此同時,民眾中也出現了恐慌,大家擔心的無非是會不會有其他更大的小行星撞地球?
很多富人“未雨綢繆”,甚至乎有人已經開始籌建末日地堡。
社會中則有人瘋狂鼓吹“末日理論”,要創立末日教會之類的組織,蠱惑民眾捐款。
俄國的教育在歐洲相對落後,很多人相信末日理論,甚至有人在發問:“為什麼炸的偏偏是俄國,莫非來自上帝的懲罰?”
羅馬的天主教趁此機會挖苦了一下俄國東正教,說就是因為他們不夠虔誠,上帝才會施加懲戒。
反正現在各地的討論亂成一鍋粥。
沒辦法,數個大通訊社一致要求李諭再發一篇更加權威的稿件,消除民眾的恐慌情緒。
解鈴還須繫鈴人,李諭是最先提到的,所以他責無旁貸。
考慮到現在的恐慌情緒,李諭沒有繼續討論古生物滅絕事件,比如恐龍。
而是直接就事論事,講了講天體物理。
正好李諭掛著發現冥王星的超級響亮頭銜,在天文學領域的話語權很重,大家都比較相信他。
李諭隨即奮筆疾書寫了一篇稿件。
事實上,真沒什麼好怕的。
李諭穿越前,航天局就檢測到不少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社會上同樣不時出現小行星要撞擊地球的報道。
2023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直接做出預測,2046年的情人節,有一顆編號2023DW的小行星有可能會撞擊地球。
這在當時引起了一波轟動,有人害怕極了;有人表示已經看麻了;更有甚者表示,趕緊來吧,大家一起毀滅吧!
但人家宇航局自己出面說了,撞擊的機率非常小,大概是五六百分之一;並且小行星的直徑僅僅50來米,和通古斯的那一顆規模相當。就算飛過來,要是角度稍稍偏離,也會被地球大氣快速消耗掉,落到地球表面上時已成強弩之末,造不成多少傷害。
更關鍵的是,地球的位置簡直是天選之地,軌道不遠處有一顆大質量行星——木星。
木星堪稱地球保護傘,把大部分有威脅的質量稍大的小行星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了。
後來不是就發生過一次非常轟動的SL9撞擊木星事件。這一組彗星要是撞地球,那真是能把地球撞成渣渣。
稿件發出後,的確打消了大部分人的疑慮,但很快又有很多人誕生了地球幸運學說,認為自己是全宇宙獨一無二的存在,因為他們發現生命的誕生原來有這麼多苛刻條件,宇宙中的威脅都有那麼多,自己簡直是神一般幸運的種族。
當然了,還有人假裝看不到李諭的報道,仍然相信末日說。
反正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有很多人相信什麼瑪雅末日說,更別提科學不發達的二十世紀初。李諭見怪不怪,只盡自己分內之事,其他人信不信管不了那麼多。
但李諭倒是很“關心”科茲洛夫的身體。
他專門再次找到俄國公使雷薩爾,瞭解科茲洛夫科考隊在通古斯地區的調查情況。
俄國公使以為李諭只是關心科學事務,於是給他看了一些俄羅斯國內發過來的電報,內容基本是科茲洛夫探險隊在通古斯地區的探查情況。
到了後面幾封,已經不是科茲洛夫的口吻。
按照科考隊人員的說法,科茲洛夫現在腹瀉更加嚴重,身體非常虛弱,似乎有生命危險。
李諭即使不懂醫學,也能猜到長期嚴重腹瀉與腸癌關係匪淺。
在俄國公使館裡,李諭還是像模像樣表達了自己的“悲傷”以及“關切”:“科考及探險任務是十分危險的,希望科茲洛夫先生一切平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