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顯德殿,便有侍衛來報,漢王-李元昌求見!

李承乾真是有些蛋疼,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這個掃把星還是追上來。

要說他這輩子,成全別人,噁心自己的事沒少幹,但要說最後悔的,就是跟李元昌做了損友。老天爺憐憫他,讓他又重活一世,他是真不想穿新鞋走老路。

哎呀!揉了揉麵皮,李承乾嘆了口氣。

“讓他進來吧!”

侍衛應聲退下後,李承乾扭頭看向杜荷。

“孫嬪還活著嗎?”

“殿下,你還能再缺點德嗎?”

李承乾攤了攤手,好吧,就當孤沒問!

二人剛交流完,一個陰鷙青年便進了殿,撩起下襬,就跪在地上,聲淚俱下的說著自己被李泰算計了,落了麵皮,簡直沒法活了。

聽他在對映兩宮之爭,挑撥離間的話,李承乾就想給他兩個耳光,上次就信了你的,孤特麼輸的連底褲都沒了!

“七叔,七叔!能起來說話嗎?”

“你這麼編,孤真有點出戲!”

編?李元昌愣了一下,隨即又是一臉的委屈。

“殿下,怎麼能是編呢,小四那傢伙,他就是故意的給臣難堪!”

孫裵是他舅舅-孫奔的堂侄,按輩分來算,還是他表哥呢!魏王讓房、柴二位找他的麻煩,不僅拔光了他的牙齒,還讓驢,哎,沒法說了,太有辱斯文了!

“不是七叔,你不是挺精明的嗎?想辦法回敬老四就是,幹嘛鬧的這麼不體面。”

勳貴們之間的矛盾,從來都是鬥智斗的,玩不過,只能說智力不如人,甘拜下風,一次不行,那就靜待來日。建國以來,除了裴寂揚了一回土,再沒見人玩不起啊!李元昌這麼幹,跟打架輸了找家長,有什麼區別!

“殿下,臣一向是執著、勇於任事著稱,精明不是臣的強項,臣壞不過小四那傢伙!”

哎呀!這麼說,李承乾相信,武德皇帝的子嗣中,除了建成和父皇,其他的質量堪憂啊!不少人,還趕不上老五、老六那倆貨呢!

唉!李承乾嘆了口氣,單手扶案。

“這怎麼辦呢!”

依著陛下對老四的別說這事不是老四做的,就算是又怎麼樣!在那個時間裡,魏王搶親怎麼樣,把魏徵都裝裡去了,還不是屁事沒有!

就憑個小小的孫裵,就想扳倒老四,喝多少假酒敢這麼想!

“太子爺!您不能不管啊,臣可是您的親叔叔!”

這話說的,李泰還是他共天共地的親兄弟呢,新鮮!

李元昌不會不知道,陛下忌諱是什麼吧!老四可是不敬他這個兄長,要是他這做兄長的,找兄弟的麻煩,可就是不知體恤了。

“七叔,你這真是,讓孤好生為難啊!”

阿嚏,李承乾揉了揉,很是嫌棄擺手,讓李元昌離他遠點。

“還有啊,你這香薰的也太重了!”

李元昌拽著袖子聞了幾下,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人也是怏怏的嘟囔著。

“那胖子燻的比我還重呢!”

李承乾不管他的吐槽,只是皺著眉頭,李元昌和孫家的遭遇,讓他想起了一個調調:高山上蓋廟還嫌低,面對面坐著還想你!

看著太子嘴角微微上揚,那笑怎麼看怎麼陰險,李元昌下意識打了個冷顫。

“殿下,您是有什麼壞主意了嗎?”

.........

承慶殿

瞧李承乾大咧咧坐在下面唧噥眼睛,做怪表情,捉弄王德,李世民就知道這傢伙沒憋好屁!

可這段時間,李承乾的表現著實不錯,不出宮了,也不遊獵了,整天在東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還真沒什麼藉口揍他。

哼,李世民輕哼一聲,將手中的奏疏交給王德遞下去。

“這是房玄齡上的請罪疏,你看看吧!”

“哎,你那兩個妹夫啊,都不是讓爺老子省心的,朕真是替兩個女兒發愁!”

發愁?

反正沒成婚呢,下旨悔婚啊,多簡單!

當然,這話李承乾只敢在心裡說,快速的掃了兩眼。

“這兩位妹婿也是少年心性,搞些惡作劇罷了!”

哦!李世民頗為意外,這兩人平日裡,可是跟李泰走的很近。

“你是這麼想的?”

李元昌可是把李泰咬了,一口咬定是李泰指使的。

“父皇,於公而言,王法雖大,不外乎人情,如果不是什麼欺君害民之罪,對功臣勳戚,朝廷還是要儘量照拂的。”

“於私而言,二人都是我李家的女婿。天家靠姻親與功臣結為一體,是我李氏鞏固皇權之策,作為太子,兒臣護著他們,就是護著朝廷的根基。”

嗯,李世民點了點頭,這話說的,頗為得體。

但他還是不死心,於是乾脆把話挑明瞭。

“可漢王說,此事魏王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你都不在意嗎?”

呵呵,李承乾輕笑兩聲,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父皇,兒臣就是再愚鈍,也知道什麼叫挑撥離間。”

“小時候,兒臣與青雀與大伯、四叔的兄弟欺負,青雀的狗就是這麼被他們踩死的,而最先對狗下手,罵的最狠的,就是七叔了。”

李承乾不否認,他的心胸沒那麼寬廣,甚至還有些睚眥必報,那些曾經對不起他的人,他都會永遠記住。

沒有去報復,不是因為他當了太子,學會了朝中那些老吏們的和光同塵,是因為他覺得沒必要與螻蟻一般見識。

放下這些不談,李元昌與青雀,有可比性嗎?

沒有!李泰是他共天共地的親兄弟,就算兄弟之間鬧點小矛盾,也是可以說開的,化解的。

但李元昌可是息王教養出來的,誰知道他是不是跟那些流亡在外的舊東宮部署一樣,存著什麼心呢!

這麼拙劣的離間計,李承乾可不會,更不會讓外人再瞧李家的笑話。

嗯!李世民沒想到長子是這麼想的。對他這個天可汗來說,最怕聽到的就是有人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觀音婢說的沒錯,也許青雀的才學、耐心要比高明強很多,但在孝悌方面,高明卻是一眾子女之最,瞧瞧他最近往立政殿送了多少東西就知道了。

用房玄齡的話,學問是後天努力,品性是天生,所以才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說法。仁孝,是治國的根本,縱然高明有些厭學吧,但他的品性是沒有問題的。

“好!這件事,你去辦!朕不想再看到李元昌再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