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鼓舞人心(第二更,204稽核中)
章節報錯
小年夜這天都比較忙,趙飛燕要給建康本地的配音員發紅包,還請留在建康的表演系、繪畫系教職員一起吃了個團圓飯。
張浩南則是受劉諶邀請,參加了建康市國家計劃委員會的“年夜飯”,劉諶帶著他認了一圈人,有性格嚴肅的,待人處事規規矩矩;也有性格活潑的,還能開點小玩笑;也有老謀深算型別,說兩句話張浩南就想弄死對方……
“雖說吃團圓飯講究放鬆,不談工作,不過我還是想問問你的意見,你覺得電動腳踏車將來會有多大的規模?”
“五年十年二十年?”
拿著一杯橙汁,張浩南不答反問。
“五到八年呢?”
“年產量總一千萬翻倍,變成兩千萬。”
“多少?!”
“一千萬輛到兩千萬輛。”
“……”
劉諶只當他說胡話,“我不是跟你開玩笑,我需要伱的判斷。”
“真有這個數,你要相信地方產能。就說配套企業,閩越省這樣的地方,受限條件是不是很多?但摩托車配件生產商是完整齊全的,更不要說電池、電控,有鷺江大學和其他高校,科研能力整體是不弱的。”
“再有像三湘、桂西,中西部或者山區了吧,這方面的產業鏈也是完整的,甚至還有鉛鋅礦,源頭的源頭。”
“他們不禁摩啊?”
“……”
面對劉諶這個問題,張浩南露出了侮辱智商的表情。
而劉諶也是反應過來,是自己問了一個極其腦癱的問題。
電瓶車不騎沒關係,又不代表不生產。
做魚翅的,可能一輩子都沒吃過魚翅,因為過敏。
“兩三百億的產值……不,這是更大的市場規模啊。”
“明年我要做的就是擴大生產,放心,肯定配合建康市發家致富。”
“你會在姑蘇投產嗎?”
“沙城,說了幾遍了,是沙城。”
“……”
劉諶笑了笑,這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實話,我是很需要多渠道多方面進行產業前景分析的。調研只是走馬觀花,沒什麼用,看報告也看不出什麼問題來。經濟學終究只是對過去的總結,不是預測未來。”
“我看阿美利加的股神,一個個都賽神仙啊,國會老爺都是智囊團,我感覺預測未來挺簡單的,國內不也一堆投資大神?我估計差不多。”
“你這張嘴是真的管不住……”
“劉主任,你也不想你的學生吃牢飯吧?”
“你還是吃菜吧!”
書生氣很重的劉諶此刻若有所思,省內比較強勢的企業家,他都一一諮詢過,畢竟他們都在市場的第一線。
但只有張浩南這裡的答案是最瘋狂的。
然而張浩南其實說的還相對保守,按照工業化的一般規律,如此龐大的工業化人口,又有如此龐大的工業基礎,包括不限於穩定能源、道路交通、營商環境等等,爆發式增長是必然的,沒有半點偶然性。
一頭餓肚子的老虎進了森林,那也是老虎,只是沒掛肉,但永遠不會變成狼或者羊。
任何一個資本家都不會放棄這種攫取豐厚利潤的條件,最大的標誌性產業鏈,就是合資車,外資賺的還不是最豐厚的那一塊,但即便如此,有了這個基礎,就能賺取全球最大的那一塊。
等到張浩南重生時,那已經不是全身掛肉的老虎進入森林,而是一頭黃河象走入了空間有限的屋子,除非有人眼睛閉起來,否則誰能無視黃河象的存在?
從發電量這個指標來看,國家實力就應該是前五,但國民生產總值的反饋,顯然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個國家實際上的發展,遠遠超過一般精英的想象,包括劉諶這種政界學術界都有不錯地位的人。
“我還是不敢像你那麼想啊。”
“大哥,我們正在變成完整的工業國……”
張浩南一臉無語,不過也沒辦法,這時候“崩潰論”已經初現端倪,再加上“科學的春天”導致學術界大範圍枯萎,天坑專業跑路者比比皆是,在阿美利加和歐洲的科學院拿院士者也多不勝數。
這些前沿科技、高新技術領域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文藝界本就孃胎裡帶來的五彩斑斕的黑。
賺外快升級成賺外匯的筆桿子多如過江之鯽,劉諶還能保持信心,就已經稱得上是立場堅定、思想過硬了。
“你亂喊什麼呢?!”
“院長,要有信心。”
“你十九歲你當然有信心,你國內混不下去還能去國外,跟我能一樣?”
瞪了一眼張浩南,劉諶很是不爽,但看在張浩南給他倒橙汁的份上,也就不計較他沒大沒小了。
“來,咱們算筆賬好了。”
張浩南從長三角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說起,然後聊到了今年開始的普漲工資,這是劉諶熟悉的領域,所以也是連連點頭。
接著張浩南跟他算了家庭收入在長三角,尤其是工業基礎厚實的縣市的漲幅,普遍來說相較於五年前,那是相當不錯了。
尤其是像鹿城,大力引進流求商人投資,工資漲幅是最大的,流求企業雖然壓榨文化盛行,但這個階段的一線工廠工人工資,還是要普遍高於沙城土老闆的小作坊。
“別的可能騙人,中介扎堆總不會騙人吧?院長你有興趣可以去鹿城轉轉,黑中介遍地都是,數量是沙城的幾百倍,根本不是一個量級。而且劃分好了地盤,中原省的是一幫,贛江的是一幫,三湘的又是一幫,還有川中、西北、東北,這些都是老鄉帶頭賺人頭費。我給手下員工開人頭費是五十塊一個人,院長知道鹿城黑中介能拿多少嗎?”
“多少?”
“三百。”
張浩南接著道,“這是從資方拿的,他們還要從打工人身上賺個中介費,這個要另算。那麼這筆賬就很好算,為什麼資方肯出三百,並且打工人肯出中介費,因為上班要不了幾天就能回本。就是這麼一筆賬。”
“然後倒過來看,收入大幅度增長之後,本分一點的都是攢錢回老家修房子;有野心的則是弄到本錢自己創事業;但更多的是要犒勞犒勞過去辛苦那麼久的自己。”
“我有個廠長叫王愛紅,他愛人拿到一筆還算可觀的獎金後,回老家就是給婆婆換一臺全新的二十一寸彩電。”
“人是有需求的,大家都是人,難道中國人就不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了?”
“有道理。”
“國家發展太快,大部分人的感受是滯後的,就像國家投資修了路,錢是花出去的,人力物力時間都填了進去,但享受到交通便利,那都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張浩南不是在教劉諶做事,而是給劉諶帶來信心。
理論知識他為零,但他掌舵的“沙城食品”“紫金電動車”,都是貼近民生的產品,作為億萬富翁的他,講出來的話就很有份量。
十九歲的大學生說同樣的話,可能是放屁;十九歲的“沙城食品”董事長,那說的就是“經驗之談”。
因為他賺到錢了,而且賺到了大錢,甚至就在跟劉諶說話的時候,養豬場就已經給他帶來了普通家庭一年都賺不到的錢。
“院長,你要實在不信,那我今天就立個軍令狀好了,三年內,在神森建成一個年產量五十萬輛電瓶車的基地,怎麼樣?只要你給支援,我就敢承諾。”
“你這樣說,我就要當真了。”
“過完年咱們就談判。”
“好!有你這句話就行!”
見張浩南這般,劉諶也是信心大增,拍了一下臺面,拿起橙汁跟張浩南碰了一杯。
雖然喝的不是酒,他也沒有醉,但劉主任這光景是真的胸有豪氣,頗有一種敢直面風浪而搏擊的魄力。
等到散場時候,劉諶送張浩南上了車:“跟你說話,我整個人都底氣變厚了。什麼時候回來?”
“年初八。”
“好,那就祝你新年大吉,財源廣進!”
目送張浩南離開,劉諶這才笑了笑,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本章完)